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40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服装,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羽毛球运动的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
背景技术
面对当今各项竞争激烈的体育赛事,其取胜的关键不仅取决于运动员们精湛的技术、完美的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服装的舒适性也在比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服装的舒适性使其更好地为运动员服务一直是各个体育品牌研究的重点,亦是难点。对比同一比赛项目近几年的比赛服装,我们不难发现,只是保守地从增大衣服 的尺寸的方面来增强其舒适性。然而,越来越宽松的比赛服装不但严重影响了服装的美观而且对于提高服装的舒适性没有多大帮助,另外还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造成一定干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现有运动服装的基础上划分出受力拉伸部位并在划分出的部位使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包括服装主体和位于服装的受力拉伸部位的加强拉伸性的裁片。加强拉伸性的裁片是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所述模具冲孔处理得到的孔包括以下形状的孔中的一种或多种“1”字型孔、横放的“I”字型孔、U字型孔。对于上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服装的受力拉伸部位包括以下部位中的一个或多个腋下、背部、大腿、大腿内侧。上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为男子运动衫,加强拉伸性的裁片位于男子运动衫的后片,多个“ I ”字型孔从领口至底边竖向排列。其中,所述多个“ I ”字型孔排成三排,中间一排位于后片中线。上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为男子背心,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男子背心的侧片,多个横放的“ I ”字型孔从背心腋下到底边排列。其中,所述多个横放的“ I ”字型孔排成三列,中间列位于侧片中线。上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为女子运动衫,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女子运动衫的侧片和后片,在侧片多个“U”字型孔从腋下至腰部竖向排列,在后片多个“U”字型孔从领口至上臀部竖向排列。其中,所述侧片上的“U”字型孔排列在侧片中线,所述后片上的“U”字型孔排列在后片中线。上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为女子连衣裙,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女子连衣裙的下摆底边的开叉处以及后片,多个“I”字型孔沿着倒“V”字型开叉的边缘排列,多个横放的“ I ”字型孔在后片从领口至腰部竖向排列。[0014]其中,所述倒“V”字型开叉处的“I”字型孔沿着该开叉边缘排列两圈,所述后片上的横放的“ I ”字型孔位于后片中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的优点如下I.在满足这些特殊部位对面料有着较高拉伸性要求的同时,保证了运动员在做各种不同的专业比赛动作时其服装的舒适性,达到人衣合一的效果。2.在现有服装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分割使服装具有更好的美观性。3.复合有TPU (热熔胶膜)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具有很好的拉伸性,在满足这些特殊部位对服装高拉伸性要求的同时又保证了服装的美观性。 4.为了增强服装的综合性功能,本实用新型将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于一体,从各个不同层面提升衣服的舒适性,为运动员们提供更专业、更舒适的运动服装产品。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续描述参考以下附图进行。图形中的元件未按比率进行绘制,而重点放在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上。图I是羽毛球运动中男子正手杀球动作的正视图;图2是羽毛球运动中男子主动放网动作的正视图;图3是羽毛球运动中男子接吊球动作的后视图;图4是羽毛球运动中女子正手杀球动作的正视图;图5是羽毛球运动中女子主动放网动作的正视图;图6是羽毛球运动中女子接吊球动作的后视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男子运动衫的正视图;图7b是图7a所不的男子运动衫的后视图;图7c是图7a所示的男子运动衫后背处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在人体运动时呈现伸展状态的示意图;图8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男子背心的正视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男子背心的侧视图;图8c是图8a所示的男子背心的后视图;图9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女子运动衫的正视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女子运动衫的侧视图;图9c是图9a所示的女子运动衫的后视图;图IOa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女子连衣裙的正视图;图IOb是图IOa所示的女子连衣裙的后视图;图IOc是图IOa所示的女子连衣裙后背处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在人体运动时呈现伸展状态的示意图;图IOd是图IOa所示的女子连衣裙下摆开叉处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在人体运动时呈现伸展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服装中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I字型孔受力拉伸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服装中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横放的I字型孔受力拉伸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服装中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U字型孔受力拉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加强拉伸性的裁片布置在服装的哪个部位,首先要对人体运动时主要拉伸的部位进行分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服装主要适用于羽毛球运动,因此针对羽毛球运动中的正手杀球、主动放网、接吊球三个主要动作进行三维人体形态研究。对这三种三维人体形态进行分区,分出在这三种运动状态下人体的主要受力拉伸区域,分析其主要受力拉伸方向,研究这些区域在这三种不同的运动状态下人体形态变化比。在此,人体形 态变化比是指人体自然站立状态下主要受力拉伸部位尺寸与正手杀球、主动放网、接吊球主要受力拉伸部位拉伸的尺寸百份比。图I中男子在做正手杀球动作时,其腋下111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为24. 30%。图2中男子在做主动放网动作时,其腋下112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为14. 20%。图3中男子在做接吊球动作时,其背部113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为19. 60%。图4中女子在做正手杀球动作时,其腋下121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为16. 40%。图5中女子在做主动放网动作时,其腋下122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为9. 60%。图6中女子在做接吊球动作时,其背部123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为15%,大腿124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为110. 60%。而这些区域恰恰就是在这三种人体形态下决定衣服是否舒适的关键部位,亦是对衣服面料的拉伸性有着很高要求的部位。其次,就服装的结构设计而言,根据对羽毛球三个主要动作三维人体形态的研究,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主要的受力拉伸区域分别为腋下、背部、大腿、或者/以及大腿内侧。要指出的是,如果将本实用新型的服装用于其他运动项目,则主要受力拉伸区域可能改变,这时要根据服装所应用的运动项目的动作特点重新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主要的受力拉伸区域。本实用新型基于这些主要受力拉伸部位对服装进行结构划分,除了这些主要受力拉伸部位,服装主体仍然采用原来的织物面料,而这些受力拉伸部位采用加强了拉伸性的裁片。这样,在满足这些特殊部位对面料有着较高拉伸性要求的同时,保证了运动员在做各种不同的专业动作时其服装的舒适性,达到人衣合一的效果。同时,这种根据运动员专业动作中主要受力拉伸区域进行结构分割使衣服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图7a至图IOd以羽毛球运动服上加强拉伸性的裁片是复合有TPU(热熔胶膜)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为例。如图7a、图7b和图7c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男子运动衫的腋下采用一片式3D分割裁片设计,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男子运动衫的后片,多个近似“I”字型的孔201从领口到底边排列。优选地,多个近似“I”字型的孔201排成三排,中间一排位于后片中线距两边50mm,每排9个孔,每个孔长22mm、宽2mm、厚O. 0254mm。如图8a、图Sb和图Sc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男子背心两侧的分割裁片上,多个近似横放的“I”字型的孔202从背心腋下到底边竖向排列。优选地,多个近似横放的“I”字型的孔202排成三列,中间列位于侧片中线距两边30mm,中间列9个两边列各10个,每个孔长22mm、宽2mm、厚O. 0254mm。如图9a、图9b和图9c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女子运动衫两侧采用近似“y”字型分割裁片,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女子运动衫的侧片和后片,多个近似“U”字型的孔203在侧片从腋下至腰部竖向排列,在后片从领口至上臀部竖向排列。优选地,侧片上的近似“U”字型的孔203排列在侧片中线,共6个,后片上的近似“U”字型的孔203排列在后片中线,共14个,侧片和后片上每个孔长37mm、宽2mm、厚O. 0254mm。如图IOa至图IOd所示的第四实施例,女子连衣裙下摆底边的一侧开有倒“V”字型开叉,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该下摆开叉处以及后片,多个近似“I”字型的孔201沿着开叉边缘排列,多个近似横放的“I”字型的孔202在后片从领口至腰部竖向排列。优选地,该倒“V”字型开叉高60mm、底宽40mm,沿着该开叉边缘排列两圈近似“I”字型的孔201,第一圈距开叉周边15mm,第二圈距第一圈15mm,后片上近似横放的“I”字型孔202位于后片中线,共18个,横放的“I”字型孔相邻孔间距为25mm,开叉和后片上每个孔长22mm、宽2mm、厚O. 0254mm。上面各个实施例只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一些例子,模具冲孔处理得到的孔的形状除了 “I”字型、横放的“I”字型、以及“U”字型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能够加强面料拉伸性的形状,或者从中选择任何几种形状或所有形 状的孔组合在一起。在这些主要受力拉伸区域使用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大大增强了衣服的拉伸性,在满足人体做这些剧烈的专业比赛动作时对服装高拉伸性要求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服装的舒适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运动员。在图7a至图7c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男子运动衫的后片,在后片多个近似“I”字型的孔201从领口到底边竖向排列,在图8a至图Sc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男背心的侧片,多个近似横放的“I”字型的孔202从背心腋下到底边竖向排列。对这些区域受到横向、纵向、斜向作用力时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图7c示出男子运动衫在受力测试时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的伸展状态,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服装在受斜向力时复合有TPU弹层的裁片上所开的“I”字型孔201和横放的“I”字型孔202呈现的状态,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符合男子正手杀球动作腋下111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男子主动放网动作腋下112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男子接吊球动作背部113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在图9a至图9c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女子运动衫的侧片和后片,在侧片多个近似“U”字型的孔203从腋下至腰部竖向排列,在后片多个近似“U”字型的孔203从领口至上臀部竖向排列。在图IOa至图IOd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加强拉伸性的区域位于女子连衣裙的下摆底边的开叉处以及后片,多个近似“I”字型的孔201沿着倒“V”字型开叉的边缘排列,多个近似横放的“I”字型的孔202在后片从领口至腰部竖向排列。对这些区域受到横向、纵向、斜向作用力时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图IOc和图IOd分别示出女子连衣裙在受力测试时TPU弹性材料加模具冲孔得到的裁片的伸展状态,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服装在受斜向力时TPU弹性材料上所开的横放的“I”字型孔202和“U”字型孔203呈现的状态,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符合女子正手杀球动作腋下121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女子主动放网动作腋下122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女子接吊球动作背部123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以及大腿124处的人体形态变化比。
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包括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服装的受力拉伸部位的加强拉伸性的裁片,加强拉伸性的裁片是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所述模具冲孔处理得到的孔包括以下形状的孔中的一种或多种“1”字型孔(201)、横放的“I”字型孔(202)、U字型孔(20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服装的受力拉伸部位包括以下部位中的一个或多个腋下、背部、大腿、大腿内侧。
3.如权利要求I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男子运动衫,加强拉伸性的裁片位于男子运动衫的后片,多个“I”字型孔(201)从领口至底边竖向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I”字型孔(201)排成三排,中间一排位于后片中线。
5.如权利要求I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男子背心,加强拉伸性的裁片位于男子背心的侧片,多个横放的“I”字型孔(202)从背心腋下到底边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横放的“I”字型孔(202)排成三列,中间列位于侧片中线。
7.如权利要求I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女子运动衫,加强拉伸性的裁片位于女子运动衫的侧片和后片,在侧片多个“U”字型孔(203)从腋下至腰部竖向排列,在后片多个“U”字型孔(203)从领口至上臀部竖向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片上的“U”字型孔(203)排列在侧片中线,所述后片上的“U”字型孔(203)排列在后片中线。
9.如权利要求I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女子连衣裙,加强拉伸性的裁片位于女子连衣裙的下摆底边的开叉处以及后片,多个“I”字型孔(201)沿着倒“V”字型开叉的边缘排列,多个横放的“I”字型孔(202)在后片从领口至腰部竖向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字型开叉处的“I”字型孔(201)沿着该开叉边缘排列两圈,所述后片上的横放的“I”字型孔(202)位于后片中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加强拉伸性的裁片的服装,包括服装主体以及位于服装的受力拉伸部位的加强拉伸性的裁片。加强拉伸性的裁片是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所述模具冲孔处理得到的孔包括“I”字型孔(201)、横放的“I”字型孔(202)、以及/或者“U”字型孔(203)。本实用新型的服装在满足这些部位对衣服高拉伸性要求的同时增强了衣服的舒适性。在现有服装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分割使服装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复合有TPU层并施加模具冲孔后得到的裁片具有很好的拉伸性,在满足这些特殊部位对服装高拉伸性要求的同时又保证了服装的美观性。
文档编号A41D31/02GK202566370SQ2012201688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鲍良有, 张琪碧 申请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