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78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护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ー种护手垫。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劳作当中,首先让人想到的护手的用品就是手套,而且市场上的手套品种也琳琅满目,渐渐地随着机械化的进步,需要 徒手的工作也越来越少,因此人们逐渐亲睐于ー些使用简单、小巧、便捷的产品,比如ZL 02233186. 7公开的ー种护手垫,具有与手掌大小相应的垫板,所述垫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凹槽。该护手垫使用简单,仅需贴合在手掌面上,并通过卡住两端的凹槽,即可使用。然而方便归方便,但是这样的护手垫比较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护手垫比较容易脱手的缺陷,提供ー种使用简单、小巧、便捷、不易脱落的护手垫。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护手垫,包括与人体手掌形状相吻合的垫体,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垫体背面上设置有束指套,所述束指套在垫体上的位置位于人体手指部贴合垫体的配合区域。本实用新型在垫体的背面设置束指套,当使用者使用时,手掌贴合垫体背面,将手指套入相应的束指套中即可。本实用新型一改手套的全包覆结构为敞开式结构,手指能够很便捷的在束指套中伸入、伸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佩戴也比较清爽。作为优选,所述束指套为两个,在垫体上的位置分别位于人体拇指、中指贴合垫体的相应处。人手在握物时,主要作用的两个手指分别为拇指和中指,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贴近生活设计的同时,更进一歩保证产品的简单性,而且还节省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束指套为由一根条带两端粘合垫体面而围合组成的指环带结构。一条带两端分别粘合的牢固性比一圈带侧缘单ー粘合的牢固性要强。但是后者也存在生产制造比较简单的优点,所以实际生产中也可以优选后者。作为优选,垫体在位于人体虎口部贴合垫体的位置设置有一辅折沟体。辅折沟体顾名思义在垫体作用吋,沟体辅助凹折用,因为实际当中垫体采用厚胶体材料制成,所以在使用中捏合有困难,设计了沟体后,捏合就顺利的多。作为优选,垫体的背面外缘处设置有斜向外起翘的翻边。翻边主要是起到防护手掌的作用。作为优选,垫体的正面上设置有防滑条。防滑条顾名思义是防滑作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改手套的全包覆结构为敞开式结构,手指能够很便捷的在束指套中伸入、伸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佩戴也比较清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后视图。图中ト垫体,2-束指套,3-翻边,4-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ー种护手垫,包括与人体手掌形状相吻合的垫体1,垫体I背面上设置有束指套2,束指套2为由ー根条带两端粘合垫体I面而围合组成的指环带结构。束指套2为两个,在垫体I上的位置分别位于人体拇指、中指贴合垫体I的相应处。垫体I的背面外缘处设置有斜向外起翘的翻边3。如图2所示,垫体I的正面上设置有防滑条4。垫体I在位于人体虎口部贴合垫体I的位置设置有一辅折沟体。实用本实用新型在垫体的背面设置束指套,当使用者使用时,手掌贴合垫体背面,将手指套入相应的束指套中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护手垫,包括与人体手掌形状相吻合的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体背面上设置有束指套,所述束指套在垫体上的位置位于人体手指部贴合垫体的配合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护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指套为两个,在垫体上的位置分别位于人体拇指、中指贴合垫体的相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指套为由一根条带两端粘合垫体面而围合组成的指环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护手垫,其特征在于,垫体在位于人体虎口部贴合垫体的位置设置有一辅折沟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手垫,其特征在于,垫体的背面外缘处设置有斜向外起翘 的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手垫,其特征在于,垫体的正面上设置有防滑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手垫,包括与人体手掌形状相吻合的垫体,所述的垫体背面上设置有束指套,所述束指套在垫体上的位置位于人体手指部贴合垫体的配合区域。本实用新型在垫体的背面设置束指套,当使用者使用时,手掌贴合垫体背面,将手指套入相应的束指套中即可。本实用新型一改手套的全包覆结构为敞开式结构,手指能够很便捷的在束指套中伸入、伸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佩戴也比较清爽。
文档编号A41D13/08GK202566386SQ2012201871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颜明亮 申请人:颜明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