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男式西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男装,具体讲是一种男式西服。
背景技术:
里外容又称里外匀,为服装专业术语,它是由服装部件或部位的外层与里层的松紧关系,而形成的窝势形态被称为里外容,其缝制加工的过程称为里外容工艺。里外容的应用是西服工业制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西服门襟和领角处缝制加工里外容时,该处的里外容决定着西服的合体、舒适程度,也对服装的款式、风格有重要影响。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西服,其门襟和领角处的里外容一般里外不窝服,随着西服清 洗和穿着次数的增多,门襟和领角处的里外容较容易出现里外容倒吐现象,西服穿着时不服贴,影响西服的合体、舒适程度,降低了西服的穿着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襟和领角处的里外容不易出现倒吐现象的男式西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男式西服,它包括门襟和衣领,所述门襟处的前片和挂面之间缝制有伸出前片和挂面外边缘的第一防倒吐布条,所述衣领领角处的领面和领底之间缝制有伸出领面和领底外边缘的第二防倒吐布条。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和第二防倒吐布条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和第二防倒吐布条均为棉布条。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门襟处的前片和挂面之间缝制有伸出前片和挂面外边缘的第一防倒吐布条,设置了第一防倒吐布条的西服,经过多次清洗及穿着后,西服门襟处的里外容不易出现倒吐现象,且里外比较窝服;衣领领角处的领面和领底之间缝制有伸出领面和领底外边缘的第二防倒吐布条,设置了第二防倒吐布条的西服,经过多次清洗及穿着后,西服衣领领角处的里外容不易出现倒吐现象,且里外比较窝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男式西服穿着时比较服贴,提高了西服的合体、舒适度,进而提高了西服的穿着质量。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和第二防倒吐布条的宽度一致,使本实用新型的男式西服整体比较和谐、一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和第二防倒吐布条均为棉布条,棉布条成本低,裁
剪容易。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男式西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门襟,2、衣领,3、第一防倒吐布条,4、第二防倒吐布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男式西服,它包括门襟I和衣领2。所述门襟I处的前片(也就是门襟的面布)和挂面(也就是门襟的里布)之间缝制有伸出前片和挂面外边缘的第一防倒吐布条3。所述衣领2领角处的领面(也就是衣领领角处的面布)和领底(也就是衣领领角处的里布)之间缝制有伸出领面和领底外边缘的第二防倒吐布条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3和第二防倒吐布条4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3和第二防倒吐布条4均为棉布条。本实用新型的男式西服由于门襟和衣领领角处设有防倒吐的布条,这样门襟和衣领领角处的里外容就不易出现倒吐现象,且里外比较窝服,穿着时比较服贴、提高了西服的合体、舒适度,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男式西服的穿着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男式西服,它包括门襟(I)和衣领(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襟(I)处的前片和挂面之间缝制有伸出前片和挂面外边缘的第一防倒吐布条(3),所述衣领(2)领角处的领面和领底之间缝制有伸出领面和领底外边缘的第二防倒吐布条(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男式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3)和第二防倒吐布条(4)的宽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男式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吐布条(3)和第二防倒吐布条(4)均为棉布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男式西服,它包括门襟(1)和衣领(2),所述门襟(1)处的前片和挂面之间缝制有伸出前片和挂面外边缘的第一防倒吐布条(3),所述衣领(2)领角处的领面和领底之间缝制有伸出领面和领底外边缘的第二防倒吐布条(4)。该男式西服的门襟和领角处的里外容不易出现倒吐现象。
文档编号A41D1/00GK202552154SQ20122025493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周国海, 戴炯 申请人:宁波玛珂威尔服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