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17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漏雨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雨鞋种类较为的单一,结构简单,通常由鞋底和套筒式鞋帮构成,市售存在鞋底由大底和中底组成的新型橡胶雨鞋,具有时尚 及美观的优点。但是,在其生产工艺中存在以下难题,大底与中底由于组分构成不一样,造成其热熔性能差异,在胶合过程中会产生起皱和不平,严重影响其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雨鞋,在传统的大底和中底之间设置一生胶夹层,夹层的热熔性能在大底和中底之间,在热熔复合工艺中能很好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中底的组分配方进行了调整,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起皱和不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漏雨鞋,包括橡胶鞋帮,用于接纳使用者的足部,鞋底,用于固接所述橡胶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从下至上依次由大底、夹层和中底组成,夹层粘接于大底和中底之间。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复配中底,能增加鞋子的抗臭氧性能、抗光照及紫外线性能,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使用寿命。所述夹层的底面中部设有一根用于通气的双股线,该双股线从鞋掌部一直延伸至鞋跟部,穿透中底鞋跟部后,与橡胶鞋帮后跟部透气线相接。双线交叠的设计有利于热合工艺中的透气,容易排出鞋内部的空气以免鞋底产生气泡。所述橡胶鞋帮筒部粘接一个防漏鞋舌,鞋舌两侧设有用于绑带的鞋口。通过类似马丁靴的绑带结构,起到贴合脚部的作用,同时具有美观大方的特点。本文中涉及的英文缩写具体含义入下促进剂D accelerator D, CAS No : 102_06_7,分子式 C13H13N3。促进剂M accelerator M,分子式C7H5NS2,CAS NO: 149-30-4。促进剂DM : 2、2’-dibenzothiazoledisulfde, CAS No 120-78-5,分子式C14H8N2S4。促进剂TMTD AATIRAM,分子式C6H12N2S4,CAS No :137-26_8。防老剂SP-C :Antioxidant SP_C,由苯乙烯化苯酹和矿物填料组成,是一种在天然及合成橡胶制品中使用的不污染型防老剂,具有不析出且分散性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雨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示意图。其中,大底1,中底2,鞋帮3,缝合线4,鞋舌5,鞋口 6,装饰条7,鞋带孔8,透气线9,拎带10,夹层11,双股线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图3所示,雨鞋主要由鞋底和鞋帮3组成,鞋底如图3所示,由大底I、中底2和夹层11构成,夹层11作为中间层粘合与大底I和中底2之间。夹层11的底面中部设有一根用于通气的双股线12,该双股线12从鞋掌部一直延伸至鞋跟部,穿透中底2鞋跟部后,与橡胶鞋帮3后跟部透气线9相接。中底2的肩部可设置缝合线4,与马丁靴不同的是,该缝合线4仅起到装饰作用。鞋帮3包括一个防漏鞋舌5,鞋舌5的两侧设置带有鞋带孔8的鞋口 6,鞋口 6的下侧可设有用于美化及加强筋作用的装饰条7。
权利要求1.一种防漏雨鞋,包括 橡胶鞋帮,用于接纳使用者的足部, 鞋底,用于固接所述橡胶鞋帮, 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从下至上依次由大底、夹层和中底组成,夹层粘接于大底和中底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的底面中部设有一根用于通气的双股线,该双股线从鞋掌部一直延伸至鞋跟部,穿透中底鞋跟部后,与橡胶鞋帮后跟部透气线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鞋帮筒部粘接一个防漏鞋舌,鞋舌两侧设有用于绑带的鞋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雨鞋。用于接纳使用者的足部,鞋底,用于固接所述橡胶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从下至上依次由大底、夹层和中底组成,夹层粘接于大底和中底之间。在传统的大底和中底之间设置一生胶夹层,夹层的热熔性能在大底和中底之间,在热熔复合工艺中能很好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中底的组分配方进行了调整,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起皱和不平的问题。
文档编号A43B7/12GK202774413SQ2012203251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吴宇平 申请人:杭州锦利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