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医用护眼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眼口罩,特别涉及一种设有眼镜架的医用护眼口罩。
背景技术:
医院是各种病原体高度密集的场所,医院感染不仅威胁着病人,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现代基础医学研究证实,病毒的传播媒介可以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等。在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喷溅造成的感染时,须用口罩预防。医护人员在从事门诊、紧急救护、实施手术、病人护理、病理解剖、科研实验等常规工作时,如果仅佩带口罩,病人的血液、体液、口腔分泌液飞沫极有可能直接溅入医护人员的眼睛里,通过跟组织粘膜侵入,造成对医护人员的感染。因此眼睛的防护与口鼻的防护同样重要,但由于日前市场上供应的口罩通常只包含口罩罩体和口罩罩带,预防感染的效果 受到影响。另外,有一种护眼口罩,申请日为2005年3月22日、公开号为CN 2781829Y的《护眼口罩》公开了一种上缘设有透明保护装置的口罩,但此种护眼口罩中的透明保护装置仅与罩体上方相连接,口罩容易下滑,另外,该透明保护装置对应眼部位置与医护人员眼睛之间的距离不固定,易造成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雾上升,使得透明保护装置变模糊,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以及事物的清晰度。佩带的舒适性、方便性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医用护眼口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包括口罩罩体、口罩罩带和透明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上设有眼镜架,眼镜架位于口罩罩体上方,且眼镜架包括鼻梁架,鼻梁架中段设有两个呈“八”字型布置的鼻托。如此设计,结构合理,透明防护罩与医护人员眼睛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以及事物的清晰度,另外,所述鼻托可支撑在人的鼻梁上,以支撑透明防护罩的重量,使口罩罩体不至于下滑。作为优化,所述透明防护罩以塑料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鼻梁架上。如此设计,所述眼镜架可永久固定。作为优化,所述透明防护罩以活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鼻梁架上。如此设计,便于维修更换。作为优化,所述鼻梁架两端设有镜腿。如此设计,结构合理,佩带舒适、方便。作为优化,所述鼻梁架两端设有系绳。如此设计,结构合理,佩带舒适、方便。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结构合理,佩带舒适、方便,不但不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以及事物的清晰度,而且能有效地避免病人的血液、体液、口腔分泌液飞沫溅入医护人员的眼睛里,通过跟组织粘膜侵入,造成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口罩罩体、2为口罩罩带、3为透明防护罩、4为眼镜架、5为鼻梁架、6为鼻托、7为镜腿、8为系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I所示,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包括口罩罩体I、口罩罩带2和透明防护罩3,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3上设有眼镜架4,眼镜架4位于口罩罩体I上方,且眼镜架4包括鼻梁架5,鼻梁架5中段设有两个呈“八”字型布置的鼻托6,所述透明防护罩3以塑料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鼻梁架5上,鼻梁架5两端设有镜腿7。实施方式二 如图2所示,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包括口罩罩体I、口罩罩带2和透明防护罩3,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3上设有眼镜架4,眼镜架4位于口罩罩体I上方,且眼镜架4包括鼻梁架5,鼻梁架5中段设有两个呈“八”字型布置的鼻托6,所述透明防护罩3以活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鼻梁架5上,鼻梁架5两端设有系绳8。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包括口罩罩体、口罩罩带和透明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上设有眼镜架,眼镜架位于口罩罩体上方,且眼镜架包括鼻梁架,鼻梁架中段设有两个呈“八”字型布置的鼻托。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罩以塑料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鼻梁架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罩以活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鼻梁架上。
4.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其特征在于鼻梁架两端设有镜腿。
5.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其特征在于鼻梁架两端设有系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医用护眼口罩,现有的护眼口罩容易下滑,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及事物的清晰度,为此,本新型医用护眼口罩包括口罩罩体、口罩罩带和透明防护罩,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护罩上设有眼镜架,眼镜架位于口罩罩体上方,且眼镜架包括鼻梁架,鼻梁架中段设有两个呈“八”字型布置的鼻托,所述透明防护罩以塑料焊接或活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鼻梁架上,鼻梁架两端设有镜腿或系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佩带舒适、方便,不但不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以及事物的清晰度,而且能有效地避免病人的血液、体液、口腔分泌液飞沫溅入医护人员的眼睛里,通过跟组织粘膜侵入,造成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2722577SQ2012203278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贾丽丽 申请人:贾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