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塑胶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塑胶袋,尤指具有补强结构的塑料袋。
背景技术:
塑胶袋主要用以承装物件,常见于超级市场、街市、百货公司等民生用及工业包装。塑胶袋是由薄且具有可挠性的塑胶膜制造而成的包装袋。因此该塑胶袋通常具有承重之特性,而现在一般塑胶袋具有一 定的韧性,以承受物品的重量,但若过重则可能会导致该塑胶袋变形或破裂,因此,对于要承装更重的物品,通常以增加塑胶膜的厚度以增强塑胶袋的强度,进而增加塑胶袋的承重效果,但全面加厚塑胶膜可能会使得塑胶袋的可挠性减少,且也会需要更多制造原料成本,也会增加环境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先前技术所述不足之处,本发明人发明出一种塑胶袋,该塑胶袋的塑胶膜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数条间隔排列的凸条,以补强该塑胶袋的强度。其中,该各凸条自该塑胶膜顶缘延伸至底缘。其中,该塑胶膜与该各凸条一体成形。其中,该塑胶膜更叠设一层塑胶膜以形成数层膜的塑胶袋。该些凸条为间隔排列于该塑胶膜的一侧面,不需借助全面加厚该塑胶膜,即可增加该塑胶袋的强度,且较全面加厚的塑胶膜更可降低制造成本;且由于该些凸条为间隔排列于该塑胶膜的一侧面,因此对于该塑胶膜的可挠性并无太大影响,借此,该些凸条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强度更保有可挠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塑胶膜立体图。图IA为本实用新型的塑胶膜局部放大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塑胶膜2凸条3塑胶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附图的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与实施例,以使读者对于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请参阅图I及图IA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塑胶袋3,该塑胶袋3由一塑胶膜I所制成,该塑胶膜I的一侧面具有复数间隔排列的凸条2,该些凸条2为间隔排列于该塑胶膜I的一侧面,不需借助全面加厚该塑胶膜1,即可增加该塑胶膜I的强度,因此较全面加厚的塑胶膜(图未显示)更可降低制造成本;且由于该些凸条2为间隔排列于该塑胶膜I的一侧面,因此对于该塑胶膜I的可挠性并无太大影响,借此,该些凸条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强度更保有可挠性。请参阅图I及图IA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该些凸条为平行间隔排列,且该各凸条2自该塑胶膜I顶缘延伸至底缘,且该塑胶膜I与该各凸条2为一体成形,以令制作过程可以更加简便,而不需额外加工后制。再者,该塑胶膜I更可增设一塑胶膜(图未显示),以令该塑胶膜I形成复数塑胶膜(图未显示)的该塑胶袋3,借助不同塑胶材质的特性,令该塑胶袋3可具有不同的特性,以因应不同目的的需求。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符合产业利用性,应当受到保护。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当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塑胶袋,该塑胶袋由塑胶膜所制成,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膜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数个间隔排列以补强该塑胶袋的强度的凸条。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胶袋,其特征在于该各凸条自该塑胶膜顶缘延伸至底缘。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胶袋,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膜与该各凸条一体成形。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胶袋,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膜更叠设一层塑胶膜以形成数层膜的塑胶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塑胶袋,该塑胶袋的一侧面具有数个间隔排列的凸条,以补强该塑胶袋的强度,以提供塑胶袋更强的负重效果,且局部加厚较全面加厚的塑胶袋更可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A45C3/04GK202774609SQ2012204130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玉国 申请人:吴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