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24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套。
背景技术
当今,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多会使用手机套,保护手机的外表面。但是。现有的手机套多是采用塑胶材质制成,仅仅是在手机外面加个保护套,不便于携带,容易滑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套不便于携带,容易滑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手机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手机套,包括套体,在套体上设有绑带。绑带设在套体上,人们在使用的时候,手穿过绑带,不会脱落,便于携带,也可以在绑带上设置各种装饰,增加美观。作为优选,绑带穿过套体形成一个可封闭的环状。可封闭的环状便于手穿过,便于拿捏。可以设置为绝对封闭,也可以设置为组合封闭,便于开解。作为优选,套体上设有穿孔。穿孔便于绑带穿过。绑带也可以直接固定在套体上。作为优选,套体上设有两个穿孔。绑带穿过上下两个穿孔形成一个封闭环状,便于安装和替换不同 样式的绑带。作为优选,两个穿孔之间设有凹陷槽。凹陷槽用于置放绑带,使得绑带设在套体上的时候,不会显得凸出,表面与套体表面齐平,不会因为凸出刮花手机。作为优选,绑带为条状,绑带的两端设有连接装置。条状的绑带末端设有按扣,或者胶粘带,或者其他可拆卸的连接部件。末端的连接装置均为可调长短的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手机套,将手机套上的绑带套在手上,不会由于手掌松脱而滑落,绑带上设置不同的装饰品,也作为一种时尚装饰品,一举两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套的安装使用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套的套体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套的套体横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套的套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套的绑带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套的绑带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0020]手机套,包括套体1,在套体I上设有绑带2,绑带2为条状,绑带2的两端设有连接装置。套体I上设有两个穿孔3,两个穿孔3之间设有凹陷槽4。绑带2穿过套体I上的穿孔3,再将绑带2的首末两端通过连接装置形成一个可封闭的环状。绑带2的一端设有两个按扣5,另一端设有一个按扣5,通过改变两头按扣5的扣合位置,改变绑带2环状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需求。绑带2首末两端的连接结构可以设有胶粘带,通过胶粘直接闭合绑带2。实施例2手机套,包括套体1,在套体I上设有两条绑带2,两条绑带2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套体I上,另一端设有相互的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形成一个可封闭的环状。实施例3手机套,包括套体1,在套体I上设有一条绑带2,条绑带2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套体I上,另一端设有连接装置,与之配合的连接装置设在绑带2上或者套体I上,通过两组连接装置形成一个可封闭的环状。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 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手机套,包括套体(1),其特征在于:在套体(I)上设有绑带(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绑带(2)穿过套体(I)形成一个可封闭的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套体(I)上设有穿孔(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套体(I)上设有两个穿孔(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两个穿孔(3)之间设有凹陷槽(4)。
6.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绑带(2)为条状,绑带(2)的两端设有连接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套。公开了一种手机套,包括套体,在套体上设有绑带。绑带设在套体上,人们在使用的时候,手穿过绑带,不会脱落,便于携带,也可以在绑带上设置各种装饰,增加美观。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手机套,将手机套上的绑带套在手上,不会由于手掌松脱而滑落,绑带上设置不同的装饰品,也作为一种时尚装饰品,一举两得。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3121376SQ2012207362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周文华 申请人:长安国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