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53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服装类,特别涉及一种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普遍使用的患者服装都是宽松、肥大的普通病号服,这种普通病号服对于那些胸腹术后卧床患者来说,穿脱、检查、治疗、护理都很不方便。为了使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穿脱方便,一些医院给患者反穿病号服,多余的布料折于背后极易造成患者的背部肌肤受创伤。甚至有的医院为了操作方便,胸腹术后卧床患者是不穿衣服的,使得患者的隐私得不到保护,缺少人文关怀,从而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间接影响了患者的病情恢复。另外,现有病号服的衣扣小、多,衣扣本身易与皮肤相摩擦,造成患者皮肤受损;而且在急救时往往无法及时解开,直接影响了治疗护理的各项急救操作。现有病号服的改进设计是在原有病号服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从特殊剪裁、设计功能性的活动开口、结合运用拉链及钮扣等辅料几方面进行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但仍存在着功能不完善、易致患者活动不便、伤口护理及观察不便、引流管不能很好放置、易引发压疮、易暴露患者隐私、剪裁复杂不够美观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对传统普通病号服进行进一步改良,为胸腹术后卧床患者设计一套穿脱自如,既保护患者隐私,又便于医务治疗及护理的个性化病号服。新型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满足胸腹术后卧床患者对病号服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患者对病号服的满意度,从而不断提高医院人文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衣身、衣袖和包布,所说的衣身由前襟和后襟组成,衣领为深圆领口,衣身的前襟正中自衣领至耻骨联合水平处设有前襟开口,前襟开口的一边内侧连接防压布料,前襟开口的两边交错设有扣眼,衣身的前襟右侧深圆领口下缘处设有伸缩绳扣眼,伸缩绳依次穿入扣眼、伸缩绳扣眼,与伸缩绳扣眼系住;所说的衣身的后襟肩背部至腋下设有后襟开口,后襟开口的肩部和腋下部分别设有肩背系带;所说的衣身左侧的前襟与后襟对接处自耻骨联合处至底边设有接缝开口,接缝开口的两边安装相互粘接的尼龙连接粘扣,所说的衣身右侧的前襟与后襟对接处自腋下至底边设有接缝开口,接缝开口的一边内侧连接衬布,接缝开口的两边安装相互粘接的尼龙连接粘扣;所说的衣袖的袖口为喇叭口形状;所说的包布呈内裤状,由腰部区、臀部区和裆部区组成,腰部区是由一系带组成,系带的下方连接与臀部形状吻合的臀部区,臀部区的下方连接长方形裆部区,裆部区的末端设有环扣,系带穿过环扣相互系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I)新型病号服淘汰传统普通病号裤,节省布料;在传统病号上衣的基础上加长30cm,既方便导尿、会阴擦洗等护理操作,又保护了病人的隐私。(2)新型病号服采用后襟肩背开口的结构设计,方便背部按摩,有效预防压疮;方便背部伤口的护理及观察。(3)前襟设为深圆领开口,则方便锁穿、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压测量等操作。(4)前身正中央采用特殊设计的单排鞋带式系带,方便各种引流管道的观察与护理;方便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复律、心电监护等操作;单排鞋带式系带下附带的防压布料,可避免伸缩绳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具有防压疮、防磨功效,同时确保新型病号服胸腹处的全密性,保护患者隐私,防止患者受凉。(5)衣袖口为喇叭状设计,便于上撩衣袖,测量血压、经外周静脉及中心静脉PICC
置管输液等操作。(6)衣身左右侧裁剪开,加有柔软的尼龙连接扣,方便医务工作者撩开后身进行背部伤口观察及护理;方便撩开上衣进行会阴擦洗、导尿等护理操作;方便各种引流管的穿出固定。其中右侧前襟加长布料可向后包绕覆盖,功能同前襟防压布料,不仅具有防压疮、防磨功效,而且在右侧尼龙扣解开时,确保新型病号服右侧的全密性,保护患者隐私,防止患者受凉。(7)新型病号服附带有一块包布,能更好地保护病人隐私;可随时更换,确保患者会阴部的整洁舒适,降低了感染发生的几率。明显地,新型病号服具有以下优点:①功能性,有利于进行各项医疗检查和治疗。前衣襟的深圆领开口设计、后襟肩背开口设计、前身正中央的单排鞋带式系带、衣身左右侧的尼龙粘贴扣及喇叭状袖口等设计均有利于各项医疗检查、治疗及护理工作,大大降低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有效提高临床工作效率。②实用性,如使用系带、尼龙扣等不影响医疗检查、不影响外观的美观,其成本与普通病号服相当,但功能完善,制作过程简单,生产商乐于生产,医院没有额外负担。③体现个性化和人文关怀的特点。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新型病号服附带有前襟防压布料、右侧加长布料及保护患者隐私的包布,极大地保护了患者隐私,尊重患者。④此外,新型病号服具有款式新颖、面料花色选择面广等优势,使患者穿着更加舒适、便利、美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包布结构示意图。图3是包布使用状态图。其中:1_前襟,2-后襟,3-衣领,4-前襟开口,5-防压布料,6_扣眼,7_伸缩绳扣眼,8-伸缩绳,9-肩背系带,10-尼龙连接粘扣,11-衬布,12-衣袖,13-包布,14-系带,15-臀部区,16-裆部区,17-环扣,18-后襟开口,19-接缝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根据季节选用普通纯棉花厚布与薄布2.2-2.5m,颜色选为浅色系,制作病号服,所说的衣身由前襟I和后襟2组成,衣领3为深圆领口,衣身的前襟I正中自衣领至耻骨联合水平处设有60-65cm前襟开口 4,前襟开口 4的一边内侧连接宽5-8cm、长60-65cm的防压布料5,前襟开口 4的两边交错设有扣眼6,衣身的前襟I右侧深圆领口下缘处设有宽约2cm伸缩绳扣眼7,1-1.5m长的伸缩绳8依次穿入扣眼6,与伸缩绳扣眼7系住;所说的衣身的后襟2肩背部至腋下设有后襟开口 18,后襟开口 18的肩部和腋下部设有肩背系带9 ;所说的衣身的左侧自耻骨联合处至底边设有接缝开口 19,接缝开口 19的两边分别安装尼龙连接粘扣10,相互粘接,所说的衣身的右侧自腋下至底边设有接缝开口 19,接缝开口 19 一边的内侧连接宽15-20cm、长与接缝开口长度相同的衬布11,接缝开口 19的两边设有尼龙连接粘扣10,相互粘接;所说的衣袖12的袖口为喇叭口形状;所说的包布13呈内裤状,由腰部区、臀部区和裆部区组成,腰部区是由一系带14组成,系带14的下方连接现臀部形状吻合的臀部区15,臀部区15的下方连接长方形的裆部区16,裆部区16的末端设有环扣17,系带14穿过环扣17相互系紧,平时存放时,可以将系带14挂装在尼龙连接粘扣10处。使用方法:1、穿脱病号服:将右侧后襟肩背系带和右侧尼龙粘贴扣解开,套好左右衣袖,让病号服后身包绕背部与前身对齐,再用尼龙粘贴扣固定好,将右侧后襟肩背系带系好,即可快速穿好病号服;脱病号服时正好相反。2、观察背部压疮情况或进行背部按摩:患者由仰卧位变为左侧卧位或俯卧位,将右侧后襟肩背系带及右侧尼龙粘贴扣解开,撩开病号服后身,即可进行伤口观察或按摩操作;操作完毕后,将病号服后身整平,用尼龙粘贴口与前身连接固定,系好系带,患者即可恢复为仰卧位。3、更换留置管:通过调节病号服前身正中央的单排鞋带式系带,可进行胸腹伤口情况观察,进行留置管更换;如果胸腹伤口较大、位置较偏或治疗及护理活动范围较大时,可将单排鞋带式系带抽出,将衣服向两边撩开,暴露胸腹肌肤,即可进行大伤口的治疗及护理;护理完毕后,引流管可通过前身正中央系带孔或病号服两侧的尼龙扣穿出固定,操作简便,可自行调节。4、会阴擦洗、导尿:新型病号服附带有一块加厚布料,平时可将其由后向前包绕覆盖,长端系带穿过环扣与短端相系固定,能更好地保护患者隐私。会阴擦洗或导尿时,将加厚布料解下,侧开左右尼龙扣,上撩衣身,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完毕后,重新系好加厚布料,整理好衣身,确保保护患者隐私。5、其他护理操作:快速上撩喇叭状衣袖,可进行血压测量、经外周静脉及中心静脉PICC置管输液等;深圆领领口,无需解开衣身即可进行气管插管、锁穿等操作;急救时,快速抽出前身正中央的单排鞋带式系带,即可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复律、心电监护等操作。经78例胸腹术后卧床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衣身、衣袖和包布,所说的衣身由前襟和后襟组成,衣领为深圆领口,衣身的前襟正中自衣领至耻骨联合水平处设有前襟开口,前襟开口的一边内侧连接防压布料,前襟开口的两边交错设有扣眼,衣身的前襟右侧深圆领口下缘处设有伸缩绳扣眼,伸缩绳依次穿入扣眼、伸缩绳扣眼,与伸缩绳扣眼系住;所说的衣身的后襟肩背部至腋下设有后襟开口,后襟开口的肩部和腋下部分别设有肩背系带;所说的衣身左侧的前襟与后襟对接处自耻骨联合处至底边设有接缝开口,接缝开口的两边安装相互粘接的尼龙连接粘扣,所说的衣身右侧的前襟与后襟对接处自腋下至底边设有接缝开口,接缝开口的一边内侧连接衬布,接缝开口的两边安装相互粘接的尼龙连接粘扣;所说的衣袖的袖口为喇叭口形状;所说的包布呈内裤状,由腰部区、臀部区和裆部区组成,腰部区是由一系带组成,系带的下方连接与臀部形状吻合的臀部区,臀部区的下方连接长方形裆部区,裆部区的末端设有环扣,系带穿过环扣相互系紧。
专利摘要一种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病号服,属于服装类,衣身采用深圆领领口、右侧后襟肩背开口和喇叭状袖口的结构设计,上衣前襟正中设有单排鞋带式系带,右侧和左侧分别设有尼龙连接粘扣,内裤形状的包布保护患者隐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胸腹术后卧床患者穿脱自如,便于医务治疗及护理。
文档编号A41D13/12GK203058397SQ20122075256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黄素素, 刘彦慧, 张银花, 张照临, 孙谦 申请人:黄素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