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吸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563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伞吸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雨伞吸水装置,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雨伞被淋湿后到处滴水,使用很不方便,缺少一种能够有效的吸干雨伞上的水滴的用具。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480597U,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雨伞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开口并设有端盖,筒体的一侧面设有向内凹进的槽,筒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将雨伞放进筒内就可避免湿漉漉的雨伞将地面弄湿,筒体的一侧面设有向内凹进的槽,筒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但是该装置功能单一,不能有效吸干雨伞上水滴,使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雨伞被淋湿后到处滴水,缺少有效的吸水装置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吸干雨伞上水滴,避免雨伞被淋湿后到处滴水,使用很方便,便于携带的雨伞吸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雨伞吸水装置,包括雨伞圆筒,雨伞圆筒的上端口上设置有活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圆筒的底部设置有积水腔,积水腔的上端口设置有漏水网,雨伞圆筒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吸水海绵,吸水海绵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吸水海绵为螺纹形状。所述积水腔的底部设置有带活塞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雨伞圆筒的底部设置有积水腔,积水腔的上端口设置有漏水网,雨伞圆筒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吸水海绵,雨伞上的水滴能够在吸水海绵的作用下被快速吸干,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雨伞圆筒I,活动盖2,积水腔3,吸水海绵4,漏水网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雨伞吸水装置,包括雨伞圆筒1,雨伞圆筒I的上端口上设置有活动盖2,所述雨伞圆筒I的底部设置有积水腔3,积水腔3的上端口设置有漏水网5,雨伞圆筒I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吸水海绵4,吸水海绵4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吸水海绵4为螺纹形状。[0013]所述积水腔3的底部设置有带活塞的排水口。雨伞圆筒I的上端口上设置有活动盖2,活动盖2通过连接螺纹或卡口与雨伞圆筒I相连接。雨伞圆筒I的底部设置有积水腔3,积水腔3的上端口设置有漏水网5,积水能够通过漏水网5流入到积水腔3内,积水腔3的底部设置有带活塞的排水口。雨伞圆筒I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吸水海绵4,吸水海绵4为螺纹形状,吸水海绵4通过支撑架固定,为防止淋湿后的雨伞到处滴水,则将雨伞收拾后套入到雨伞圆筒I内,雨水在吸水海绵4的作用下能够被吸干,同时多余的水还能流入积水腔3内,有效避免了雨伞被淋湿后到处滴水的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拿出吸水海绵4后临时当垃圾桶使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1.雨伞吸水装置,包括雨伞圆筒(1),雨伞圆筒(I)的上端口上设置有活动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圆筒(I)的底部设置有积水腔(3),积水腔(3)的上端口设置有漏水网(5),雨伞圆筒(I)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吸水海绵(4),吸水海绵(4)通过支撑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海绵(4)为螺纹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腔(3)的底部设置有带活塞的排水口。
专利摘要雨伞吸水装置,包括雨伞圆筒(1),雨伞圆筒(1)的上端口上设置有活动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圆筒(1)的底部设置有积水腔(3),积水腔(3)的上端口设置有漏水网(5),雨伞圆筒(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吸水海绵(4),吸水海绵(4)通过支撑架固定,本实用新型在雨伞圆筒的底部设置有积水腔,积水腔的上端口设置有漏水网,雨伞圆筒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吸水海绵,雨伞上的水滴能够在吸水海绵的作用下被快速吸干,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45B25/28GK203058624SQ2012207536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李纯 申请人:李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