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5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饭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饭盒,包括饭盒主体以及饭盒盖,所述饭盒盖以及饭盒主体上设置有将两者扣合固定的扣合结构;所述饭盒盖上表面设置有一用于捉拿饭盒的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饭盒盖上。本发明由于将饭盒的把手设置在饭盒盖上,并通过饭盒盖与饭盒主体之间设置扣合结构保持饭盒盖与饭盒主体的固定,从而使得把手能够设置在饭盒盖上,在使用把手时,也能够保证安全性。同时,由于把手设置在饭盒盖上,减小了饭盒的外围尺寸,使得饭盒的周围没有凸出的结构,更方便携带。
【专利说明】一种饭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饭盒。
【背景技术】
[0002]饭盒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餐具,用于携带做好的饭菜,以便可以在工作地点或者外面可以吃到熟食。
[0003]一般来说,饭盒主要包括两种,一种带有把手,另一种则不带有把手,如图1所示为一种饭盒,包括:盒体、盒盖以及把手,把手设置在盒体上。这样,通过把手可以方便的携带饭盒。然而,也由于把手的存在,增大了饭盒的占用空间,并且凸出于饭盒的表面,使之不便放置在包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方便放置的饭盒。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饭盒,包括饭盒主体以及饭盒盖,所述饭盒盖以及饭盒土体上设置有将两者扣合固定的扣合结构;所述饭盒盖上表面设置有一用于提拿饭盒的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饭盒盖上。
[0006]优选的,所述饭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把手形状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铰链连接处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两端内壁上。通过凹槽,使得把手可以压入凹槽内,保持饭盒盖上表面的平整度。
[0007]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拓展槽。利用拓展槽可以更方便的安装把手,在安装把手时腾出一部分安装空间。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中间段槽壁一侧设置有一月牙槽。月牙槽的设置可以更方便的从凹槽中取出把手。
[0009]优选的,所述把手内部为中空结构。这样可以节约把手的材料。
[0010]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可以增加把手的强度。
[0011]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相互之间相对倾斜设置。加强筋之间相互倾斜设置,形成相互的支撑,进而使得把手强度得到更好的加强。
[0012]优选的,所述饭盒主体包括:内胆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贴附在所述内胆的外表面的一层用于发热的加热片。通过加热装置,可以方便对饭盒内的食物加热。
[0013]优选的,所述加热片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面,其大小、形状与所述内胆的底面相对应。底面加热,效果更佳。
[0014]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加热片,传热效果好。
[0015]本发明由于将饭盒的把手设置在饭盒盖上,并通过饭盒盖与饭盒主体之间设置扣合结构保持饭盒盖与饭盒主体的固定,从而使得把手能够设置在饭盒盖上,在使用把手时,也能够保证安全性。同时,由于把手设置在饭盒盖上,减小了饭盒的外围尺寸,使得饭盒的周围没有凸出的结构,更方便携带。【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饭盒带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饭盒整体结构图,
[001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饭盒把手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饭盒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00、饭盒盖,191、扣合结构,130、把手,131、凹槽,132、月牙槽,133、拓展槽,135、加强筋,136、销轴,200、内胆,201、凹陷口,202、螺孔柱,205、固定架,300、加热装置,301、加热片,302、锁附孔,304、螺丝,400、饭盒主体,402、锁附孔,405、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饭盒的具体实施例,该饭盒包括:饭盒主体400以及饭盒盖100,所述饭盒盖100以及饭盒主体400上设置有将两者扣合固定的扣合结构191 ;所述饭盒盖100上表面设置有一用于提拿饭盒的把手130,所述把手130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饭盒盖100上。
[0023]所述饭盒盖100上设置有与所述把手130形状相对应的凹槽131,所述铰链连接处设置在所述凹槽131的两端内壁上,该凹槽131的深度与把手130的厚度相当,在不使用时,将把手放入凹槽131内,这样可以保持饭盒盖100上表面的平整度,方便放置。
[0024]凹槽1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拓展槽133,该拓展槽133是在凹槽131两端侧壁上扩充的一个槽形。利用拓展槽133可以更方便的安装把手130,在安装把手130时腾出一部分安装空间。
[0025]凹槽131中间段槽壁一侧设置有一月牙槽132,该月牙槽132的设置可以更方便的从凹槽131中取出把手130。
[0026]如图3所示,所述把手130内部为中空结构,同时,其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35,通过中空结构设置,可以节约把手的材料,而通过加强筋可以增加把手的强度。所述加强筋135相互之间相对倾斜设置,形成相互的支撑,进而使得把手强度得到更好的加强。把手的两端设置有销轴136,用于与饭盒盖100上的销轴孔(图中未示出)配合形成铰链连接。
[0027]如图4所示,饭盒内部还设置有:设置在饭盒主体400内部的内胆200以及加热装置300,其中所述加热装置300包括一贴附在所述内胆200的外表面的一层用于发热的加热片 301。
[0028]加热片301设置在所述内胆200的底面,其大小、形状与所述内胆200的底面相对应,从内胆200的底面加热,这样加热片301的设置比较方便,同时加热效果也更好。当然,也可以在内胆200的全部外周表面贴附上加热片,但是,这样不易加工,而且,底部设置加热片已能达到加热的需求。
[0029]在加热片301上设置有锁附孔302,对应的在所述内胆200的外表面即底面设置有与所述锁附孔302对应的螺孔柱202,所述加热片301通过螺丝锁附到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上。由于内胆厚度不大,因此通过螺孔柱、螺丝304及锁附孔302锁附加热片301到内胆200底面上,此种锁附结构较为简单,也不需要加大内胆的厚度。另外,饭盒的饭盒主体400底部也设置有与所述螺孔柱202对应的锁附孔402,所述内胆200、加热片301以及所述饭盒主体400通过螺丝304同时锁附在一起,这样即可将多个部件通过一组螺丝同时实现锁附,结构相对简单,加工和组装较为方便。
[00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300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片301进行加热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控制电路用于实现智能控制加热,使得加热饭菜时能够保证加热问题及加热时间。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内胆200的一侧底部,所述内胆200设置有一用于避让所述控制电路的凹陷口 201,这样使得饭盒内部空间足够,保证饭盒的整体结构不会增大。
[0031 ]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饭盒还设置有用于提示饭盒使用状态的指示灯405。而所述内胆200底部一侧对应于所述指示灯405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固定所述指示405灯及其电路板的固定架205,所述饭盒主体400对应于所述固定架205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指示灯405的开孔。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片301为传热效率高的金属加热片,该加热片可采用钣金加工实现。所述内胆200可以是塑胶或不锈钢材质。
[00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饭盒,包括饭盒主体以及饭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饭盒盖以及饭盒主体上设置有将两者扣合固定的扣合结构;所述饭盒盖上表面设置有一用于捉拿饭盒的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饭盒盖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饭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把手形状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铰链连接处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两端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拓展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间段槽壁一侧设置有一月牙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内部为中空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相互之间相对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饭盒主体包括:内胆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贴附在所述内胆的外表面的一层用于发热的加热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面,其大小、形状与所述内胆的底面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为金属材质。
【文档编号】A45C13/26GK103494414SQ201310460324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刘骏涛 申请人:刘骏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