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27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防护用品,尤其是一种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
背景技术
[0002]口罩是一种常见的防护用具,它能将空气中的许多有害颗粒通过过滤材料阻挡,避免吸入人体肺部造成伤害,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经常在有大量粉尘、颗粒、羽绒、金属灰屑等环境中活动的人,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这些微小颗粒通过呼吸系统后会有部分在人体肺部积累,从而引发各种肺部疾病。普通防尘口罩覆盖了人的口鼻、下巴等部位,和人的脸部紧密结合,通过过滤材料的过滤,对粉尘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其作用优于普通的棉花口罩,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普通防尘口罩为了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其过滤介质间隙通常很密,因此过滤时经常被小颗粒堵塞,造成佩戴者呼吸困难,而且普通防尘口罩属于易耗品,必须经常更换,造成使用成本较高,且除尘效果不佳。发明内容[0003]对上面所说普通防尘口罩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滤效果优秀、呼吸通畅,滤材易于更换的防尘口罩,且拥有极佳的气液分离效果。[0004]具体是这样实现的:该面罩由呼吸面罩、气液缓冲分离管、过滤器三部分构成,呼吸面罩由罩体、鼻夹、单向出气膜、单向进气膜构成与气液缓冲分离管一端相连接,气液缓冲分离管另一端连接于过滤器的出气口,以液体为滤材的过滤器是由上盖及瓶体螺旋接成的储液瓶、灰尘过滤网、进气管、出气口、液体逆回膜共同组构成,进气管、出气口均设于上盖顶端,灰尘过滤网装于进气管上端,液体逆回膜装于进气管下端。[0005]上述防尘面罩的单向出气膜为管状柔性膜且两端开通。[0006]上述防尘面罩的气液缓冲分离管内壁明显凹凸不平。[0007]上述防尘面罩的气液缓冲分离管两端连接口外径为17毫米-19毫米。[0008]在使用本面罩时,先将储液瓶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或其他液体并扭紧盖子,之后佩戴好面罩即可。过滤器内的液体依照使用强度及实际使用环境定时更换。本面罩利用液体分子的吸附力充分过滤、吸附细小颗粒并使人能呼吸到湿润的空气,过滤介质更换方便且使用成本低廉,是很实用的防尘面罩。[0009]
[0010]图1为整体 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侧面示意图。[0012]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给出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0014]如图所示的储液瓶,分为上盖10和瓶体9,两部分靠螺纹旋转连接。上盖10设出气孔11与气液缓冲分离管5 —端相连接,进气管7安装于上盖10上,灰尘过滤网6安装于进气管7上端,液体逆回膜8安装于进气管7下端,单向出气膜2和单向出气膜12安装于罩体3的两侧,单向进气膜4安装于罩体3的进气口与气液缓冲分离管5的另一端相连接,鼻夹I安装于罩体3的上端。小孔13 (共4个)钻于罩体3边缘两侧,小孔13用于连接、穿接佩戴绳。 ·
权利要求1.一种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由呼吸面罩、气液缓冲分离管、过滤器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呼吸面罩由罩体、鼻夹、单向出气膜、单向进气膜构成与气液缓冲分离管一端相连接,气液缓冲分离管另一端接于过滤器的出气口 ;以液体为滤材的过滤器是由上盖及瓶体螺旋接成的储液瓶、灰尘过滤网、进气管、出气口、液体逆回膜共同组构成,进气管、出气口均设于上盖顶端,灰尘过滤网装于进气管上端,液体逆回膜装于进气管下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其特征是单向出气膜为管状柔性膜且两端开通。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其特征是气液缓冲分离管内壁明显凹凸不平。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其特征是气液缓冲分离管两端连接口外径为17晕米-19晕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呼吸式液体过滤防尘面罩,由呼吸面罩、气液缓冲分离管、过滤器三部分构成,呼吸面罩由罩体、鼻夹、单向出气膜、单向进气膜构成,单向出气膜安装于呼吸面罩侧面,单向进气膜安装于呼吸面罩进气口;气液缓冲分离管一端接于呼吸面罩的进气口,另一端接于过滤器的出气口;以液体为滤材的过滤器是由上盖及瓶体螺旋接成的储液瓶、灰尘过滤网、进气管、出气口、液体逆回膜共同组构成,进气管、出气口均设于上盖顶端,灰尘过滤网装于进气管上端,液体逆回膜装于进气管下端。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3105691SQ20132003610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冯顾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