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中药医疗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医疗鞋垫。
背景技术:
跟骨骨刺系因外伤或劳损、精血不足所致,以足跟疼痛、麻木、行走时加重为主要表现的肢体麻痹类疾病,是因中老年人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或受寒湿热及劳损,使组织变性、骨质变形,而跟骨骨刺增生,尤其是以40岁以上的男女多见。现在治疗跟骨骨刺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是以贴、包汤剂等为主,治疗时都不方便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治疗跟骨骨刺又能方便患者使用的中药医疗鞋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中药医疗鞋垫,包括鞋垫,所述鞋垫包括表层和设于表层底部的底层,所述表层与底层之间还固定设有一储药层,所述储药层位于鞋垫的后脚跟处,所述储药层上缝制有网格线,所述网格线包括多根横线和多根纵线,所述横线与纵线交错布置;所述表层前端顶面上固定设有一上衬垫,所述上衬垫与表层之间形成一上空腔;所述底层后端底面上固定设有一下衬垫,所述下衬垫与底层之间形成一下空腔;所述表层外边缘还设有多个向外扩散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鞋垫上还设有多个凸起的按摩块和多个透气孔,所述按摩块与透气孔均位于鞋垫的前脚掌处。优选地,所述储药层占鞋垫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药医疗鞋垫将现有的中药秘方与鞋垫合二为一,治疗方便实用;且该鞋垫中,将储药层放置在鞋垫的后脚跟处,即患者在使用使,中药正好位于跟骨位置,容易使储药层内的中药的药性散发到跟骨骨刺部位,既能行走又能活血,治疗效果好;且该鞋垫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中药医疗鞋垫,包括鞋垫,所述鞋垫包括表层I和设于表层I底部的底层2,所述表层I与底层2之间还固定设有一储药层3,用于放置治疗跟骨骨刺的中药,本实施例中,储药层3中放置川芎药末20克,所述储药层3位于鞋垫的后脚跟处;所述储药层3上缝制有网格线4,所述网格线4用于固定储药层3中的中药,以防止患者使用该中药医疗鞋垫行走时药末散开,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见图2,所述网格线4包括多根横线41和多根纵线42,所述横线41与纵线42交错布置;所述表层I前端顶面上固定设有一上衬垫5,所述上衬垫5与表层I之间形成一上空腔51 ;所述底层2后端底面上固定设有一下衬垫6,所述下衬垫6与底层2之间形成一下空腔61 ;所述表层I外边缘还设有多个向外扩散的加强筋11,有效放置鞋垫变形。该中药医疗鞋垫中,上空腔51能有效减少脚与鞋子之间的空隙,进而有效防止脚向前滑;另外,可通过在下空腔61内塞入物体实现增高的效果,增高的长度可自由调节,非常方便实用。进一步地,所述鞋垫上还设有多个凸起的按摩块7和多个透气孔8,所述按摩块7与透气孔8均位于鞋垫的前脚掌处。优选地,所述储药层3占鞋垫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药医疗鞋垫将现有的中药秘方与鞋垫合二为一,治疗方便实用;且该鞋垫中,将储药层放置在鞋垫的后脚跟处,即患者在使用使,中药正好位于跟骨位置,容易使储药层内的中药的药性散发到跟骨骨刺部位,既能行走又能活血,治疗效果好;且该鞋垫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医疗鞋垫,包括鞋垫,所述鞋垫包括表层(I)和设于表层(I)底部的底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I)与底层(2)之间还固定设有一储药层(3),所述储药层(3)位于鞋垫的后脚跟处,所述储药层(3)上缝制有网格线(4),所述网格线(4)包括多根横线(41)和多根纵线(42),所述横线(41)与纵线(42)交错布置;所述表层(I)前端顶面上固定设有一上衬垫(5),所述上衬垫(5)与表层(I)之间形成一上空腔(51);所述底层(2)后端底面上固定设有一下 衬垫(6),所述下衬垫(6)与底层(2)之间形成一下空腔(61);所述表层(I)外边缘还设有多个向外扩散的加强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医疗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上还设有多个凸起的按摩块(7)和多个透气孔(8),所述按摩块(7)与透气孔(8)均位于鞋垫的前脚掌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医疗鞋垫,包括鞋垫,所述鞋垫包括表层和设于表层底部的底层,所述表层与底层之间还固定设有一储药层,所述储药层位于鞋垫的后脚跟处,所述储药层上缝制有网格线,所述网格线包括多根横线和多根纵线,所述横线与纵线交错布置;所述表层前端顶面上固定设有一上衬垫,所述上衬垫与表层之间形成一上空腔;所述底层后端底面上固定设有一下衬垫,所述下衬垫与底层之间形成一下空腔;所述表层外边缘还设有多个向外扩散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药医疗鞋垫中,将储药层放置在鞋垫的后脚跟处,即患者在使用使,中药正好位于跟骨位置,容易使储药层内的中药的药性散发到跟骨骨刺部位,既能行走又能活血,治疗效果好。
文档编号A43B17/00GK203073131SQ20132009732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叶金会, 廖伯云 申请人:叶金会, 廖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