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6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伞中棒。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220460617.8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种自动伞及其伞中棒”,公开了利用两段压缩弹簧来实现伞中棒的打开和收合,但是,由于中管的内腔空间有限,很难达到较好的打开和收合的效果。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中棒,使得开伞时更加省力。一种伞中棒,包括内管、中管、外管、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内管可套入所述中管的内腔,所述中管可套入所述外管的内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处于内管的内腔和中管的内腔组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处于外管的内腔和中管的内腔组成的空间内,还包括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中管的内腔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伸入所述弹簧套内并抵于所述弹簧套的内壁、另一端抵于所述内管的内腔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于所述外管的内腔壁、另一端套在所述弹簧套上并抵于所述弹簧套的外壁或中管的内腔壁。所述弹簧套呈筒状,弹簧套的开口靠近内管一侧。所述弹簧套开口处的外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固定在所述中管的内腔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抵于所述凸起。所述弹簧套可沿所述中管的内腔内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只采用单个压缩弹簧的伞中棒相比,在相同的弹簧弹性系数下,收合伞所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弹簧弹力要小,并且,当打开伞时,本实施例的开伞力可以保证更大,因而伞更容易完全打开。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伞中棒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伞中棒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伞中棒的第一压缩弹簧、弹簧套和第二压缩弹簧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实施例的伞中棒,包括内管1、内管2、外管3、第一压缩弹簧12、第二压缩弹簧22和弹簧套4,内管I可以套入中管2的内腔21中,中管2可以套入外管3的内腔31中,中管2内设有弹簧套4,第一压缩弹簧12处于内管I的内腔11和中管的内腔21组成的空间内,第二压缩弹簧22处于内腔31和内腔21组成的空间内,第一压缩弹簧12的一端伸入弹簧套4内并抵于弹簧套41的内壁、第一压缩弹簧12的另一端抵于内管I的内腔壁,从而,第一压缩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压缩弹簧22的一端抵于外管3的内腔壁,第二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套在弹簧套4上并抵于弹簧套4的外壁或中管2的内腔壁,从而第二压缩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套4可以固定在中管2的内腔壁上,也可以不固定,即弹簧套4可以沿着中管2的内腔自由运动,两种方式均可以使第一压缩弹簧12和第二压缩弹簧22具有重叠的部分,弹簧套4的形状可以是筒状,开口靠近内管I 一侧,从而第一压缩弹簧12可以伸入弹簧套4的内腔41中。弹簧套4的开口外壁上设有凸起42,弹簧套42可以通过凸起42固定在中管2的内腔壁上,同时第二压缩弹簧22的一端可以抵在凸起42上。弹簧套4的侧壁不一定是全封闭的,只要其里面的空间能够容下第一压缩弹簧12、并且第二压缩弹簧22可以套在弹簧套4的外壁上即可。由于第一压缩弹簧12可以伸入弹簧套4的内腔41中,而第二压缩弹簧22可以套在弹簧套4的外壁上,中管2的内腔21有更多的空间同时容纳第一压缩弹簧12和第二压缩弹簧22,因此与只采用单个压缩弹簧的伞中棒相比,在相同的弹簧弹性系数下,收合伞所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弹簧弹力要小,并且,当打开伞时,本实施例的开伞力可以保证更大,因而伞更容易完全打 开。
权利要求1.一种伞中棒,包括内管、中管、外管、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内管可套入所述中管的内腔,所述中管可套入所述外管的内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处于内管的内腔和中管的内腔组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处于外管的内腔和中管的内腔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是:还包括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中管的内腔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伸入所述弹簧套内并抵于所述弹簧套的内壁、另一端抵于所述内管的内腔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于所述外管的内腔壁、另一端套在所述弹簧套上并抵于所述弹簧套的外壁或中管的内腔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中棒,其特征是:所述弹簧套呈筒状,弹簧套的开口靠近内管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中棒,其特征是:弹簧套的开口处的外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固定在所述中管的内腔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抵于所述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中棒,其特征是:所述弹簧套可沿所述中管的内腔内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中棒,包括内管、中管、外管、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和弹簧套,内管可套入中管的内腔,中管可套入外管的内腔,第一压缩弹簧处于内管的内腔和中管的内腔组成的空间内,第二压缩弹簧处于外管的内腔和中管的内腔组成的空间内,弹簧套在中管的内腔内,第一压缩弹簧一端伸入弹簧套内并抵于弹簧套的内壁、另一端抵于内管的内腔壁,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于外管的内腔壁、另一端套在弹簧套上并抵于弹簧套的外壁或中管的内腔壁。与只采用单个压缩弹簧的伞中棒相比,在相同的弹簧弹性系数下,收合伞所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弹簧弹力要小,并且,当打开伞时,本实施例的开伞力可以保证更大,因而伞更容易完全打开。
文档编号A45B19/06GK203121316SQ2013201136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陈传扬, 陈亚明 申请人:陈传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