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伞柄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25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伞柄环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配件,特别是指一种改良了的伞柄环带。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伞具的提携以及吊挂起见,在伞柄的末端串接固设一环带,如图1、2所示,在伞柄(I)上开设有一环带连接孔,在所述环带连接孔中穿接环带(2 ),所述环带(2 )为PVC等化纤材料的绳带,所述环带(2)采用一预定长度的PVC等化纤材料编织成的扁平绳带,将绳带的首尾靠合构成一套环,然后在绳带的靠合部位夹设一金属压扣(3),利用所述金属压扣(3)的体积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进而将所述环带(2)的连接端限制在所述伞柄(I)中。这中间的过程包含绳带两端对准接合及金属压扣(3)的夹压扣紧等,而且这过程中间为防止化纤材料编织成的绳带不会从首尾两端脱纱,还需要对两端进行热熔封头,因此,制作繁复,费时、费事,而且所述金属压扣(3)还会因为装配时夹压不牢固或者日久松脱而脱落,进而造成所述环带(2)从伞柄(I)的环带连接孔中脱落,给使用或者造成不便。以上为传统伞柄环带在具体实施时所存在的不足,很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是一种与传统的伞柄环带同一性质的产品,其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构成伞柄环带的绳带首尾两端接合需要采用金属压扣夹紧,并利用所述金属压扣作为卡头限制在所述伞柄中,这之间需要靠合绳带的两端,还需夹压金属压扣,操作繁复,费时费事;且金属压扣还会因为装配时夹压不牢固或者日久松脱而脱落,进而造成所述环带从伞柄的环带连接孔中脱落,给使用或者造成不便;另传统的伞柄环带采用PVC化纤材料的绳带制成,绳带首尾两端需要热熔封头防止脱纱,进一步使伞柄环带的装配更加繁杂。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包括带体以及直径大于所述带体的两个卡头,其中,所述带体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条状结构,两个所述卡头分别设置在片条状的所述带体的两端,且所述带体与两个所述卡头一体成型,所述带体对折绕成环带,位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相互拼合构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伞柄中,对折绕成环带的所述带体穿设在所述伞柄上开设的环带连接孔中,所述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的孔径,所述卡接部限制在所述伞柄中位于所述环带连接孔以内。优选于:所述带体以及位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优选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均为凸起于所述带体表面的卡键,且两个所述卡键凸起在所述带体的同一个面上,所述带体对折,两个所述卡键位于对折拼合后的所述带体的两侧,两个所述卡键与所述带体构成一个T型的卡接部。优选于:所述伞柄中对应所述环带连接孔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T型的卡接部的直径,所述T型的卡接部嵌置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T型的卡接部与所述限位槽之间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伞柄环带一体生产成型,装配简单,省去了传统的伞柄环带采用化纤材料的绳带时,需要热熔封头以及夹压金属压扣等繁复的操作手续;且还杜绝了由于装配过程中金属压扣的装配强度不够或使用寿命限制导致伞柄环带脱落等因素;另本实用新型的伞柄环带采用硅胶制成,因此使用更加健康安全。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与伞柄配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柄环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柄环带与伞柄配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柄环带对折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3至5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伞柄环带作更为详细说明。如图3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包括带体10以及直径大于所述带体10的两个卡头20,其中,所述带体10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条状结构,两个所述卡头20分别设置在片条状的所述带体10的两端,且所述带体10与两个所述卡头20 —体成型,所述带体10对折绕成环带,位于所述带体10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20相互拼合构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伞柄I中,对折绕成环带的所述带体10穿设在所述伞柄I上开设的环带连接孔11中,所述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11的孔径,所述卡接部限制在所述伞柄I中位于所述环带连接孔11以内。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仍可沿用传统的那种开设有环带连接孔11的伞柄1,只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伞柄环带替换传统的PVC等化纤材料编织成的扁平绳带,通过在带体10的两端一体成型两个卡头20,装配时,将所述带体10对折从伞柄I的环带连接孔11中向外穿出,利用所述带体10两端的两个卡头20拼合成卡接部卡设在所述环带连接孔11的孔肩上,进而将所述带体10两端的两个卡头20均限制在所述伞柄I中,对折后穿出所述环带连接孔11的所述带体10绕成环带。较佳实施例:所述带体10以及位于所述带体10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20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较佳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带体10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20均为凸起于所述带体10表面的卡键,且两个所述卡键凸起在所述带体10的同一个面上,所述带体10对折,两个所述卡键位于对折拼合后的所述带体10的两侧,两个所述卡键与所述带体10构成一个T型的卡接部。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利用所述T型的卡接部卡持在所述环带连接孔11位于伞柄内侧面的孔肩上。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伞柄I中对应所述环带连接孔11设置有一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11的孔径,且小于所述T型的卡接部的直径,所述T型的卡接部嵌置在所述限位槽12中,所述T型的卡接部与所述限位槽12之间过盈配合。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利用过盈配合能够有效的将所述T型的卡接部限制在所述限位槽12中,防止拼合成所述T型的卡接部的两个所述卡头20在所述伞柄I中过于松动,而发生错位,继而造成在外力的作用下两个所述卡头20 —次通过所述环带连接孔11从所述伞柄I中脱落,借助所述限位槽12两侧的槽壁对拼合成所述T型的卡接部的两个所述卡头20进行挤压,限制其在所述伞柄I中的活动,进而能够有效的将两个所述卡头20紧固的卡接在所述伞柄I中。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包括带体以及直径大于所述带体的两个卡头,其中,所述带体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条状结构,两个所述卡头分别设置在片条状的所述带体的两端,且所述带体与两个所述卡头一体成型,所述带体对折绕成环带,位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相互拼合构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伞柄中,对折绕成环带的所述带体穿设在所述伞柄上开设的环带连接孔中,所述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的孔径,所述卡接部限制在所述伞柄中位于所述环带连接孔以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以及位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均为凸起于所述带体表面的卡键,且两个所述卡键凸起在所述带体的同一个面上,所述带体对折,两个所述卡键位于对折拼合后的所述带体的两侧,两个所述卡键与所述带体构成一个T型的卡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中对应所述环带连接孔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T型的卡接部的直径,所述T型的 卡接部嵌置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T型的卡接部与所述限位槽之间过盈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伞柄环带,其包括带体以及直径大于所述带体的两个卡头,其中,所述带体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片条状结构,两个所述卡头分别设置在片条状的所述带体的两端,且所述带体与两个所述卡头一体成型,所述带体对折绕成环带,位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头相互拼合构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伞柄中,对折绕成环带的所述带体穿设在所述伞柄上开设的环带连接孔中,所述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带连接孔的孔径,所述卡接部限制在所述伞柄中位于所述环带连接孔以内。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3152753SQ2013201599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贾勇 申请人:上虞市天涵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