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结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雨伞结合装置,主要是设有一定位组件与结合管组成,该结合管上开设有穿合槽与集水槽,使用时先将定位组件结合于欲结合的雨伞结合边上,可供雨伞的结合边让定位组件穿设其中,使两雨伞的结合边形成密合状,当下雨时,雨水即会流至结合管内,再由两侧的集水定位套排出,因此可达到两雨伞之间不会滴水的目的。
【专利说明】雨伞结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在提供一种雨伞结合装置,尤指一种可让两支并排的雨伞间不会因下雨而流下雨水。
【背景技术】
[0002]按,一般常见下雨时,会以大雨伞遮雨,唯两雨伞间无法达到密合,致使未能防止雨水落下,而造成使用上的极不方便,故此亟待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上述习用的雨伞在使用上有其改良之处;因此,本创作人根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研究经验,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伞结合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让雨伞与雨伞间的贴合面不会滴下雨水的雨伞结合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定位组件,是固设于雨伞的结合边,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结合管,该结合管上开设有穿合槽与集水槽。
[0006]所述的雨伞结合装置:其中结合管两端设有定位孔,并于定位孔上套入有一集水定位套,该集水定位套上设有定位弹片与排水装置。
[0007]所述的雨伞结合装置:其中定位组件可为厚线体、管体、杆体、帆布内折等,可供卡合于结合管的穿合槽内。
[0008]所述的雨伞结合装置:其中结合管的穿合槽的宽度小于定位组件的厚度,故将其卡合其中不致脱出结合管。
[0009]一种雨伞结合装置,主要包括:
[0010]定位组件,是固设于雨伞的结合边,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
[0011]结合管,是穿设于雨伞结合边的定位组件上,该结合管上开设有集水槽,并于集水槽两侧开设有穿合槽。
[0012]一种雨伞结合装置,主要包括:
[0013]定位组件,是固设于雨伞的结合边,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
[0014]结合管,是穿设于雨伞结合边的定位组件上,该结合管上开设有集水槽,并于集水槽两侧开设有穿合槽,其中穿合槽外侧延伸加高有挡水面。
[0015]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将两雨伞A间的结合边AO结合达到防止雨水滴下的目的。
[0017]2.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多支雨伞A的结合,只要于雨伞A欲结合的结合边AO上固定有定位组件1,即可藉由结合管2的结合,达到多支雨伞A的结合,且不会滴落雨水。
[0018]3.本实用新型于结合管2、3、4两侧套设有集水定位套24、37、47,可让雨水由排水装置241、371、471流至适当的位置。[0019]4.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管3、4可让雨水的导流更为流畅。
[0020]5.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管2、3、4的形状可依需要做设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合管的立体组合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分解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剖视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合管的立体组合图。
[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使用剖视图。
[00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使用剖视图。
[0031]定位组件I
[0032]结合管2、3、4
[0033]套合部2O、3O、40
[0034]定位孔21、31、41
[0035]穿合槽22、33、34
[0036]穿合槽43、44
[0037]挡水面430、440
[0038]集水槽23、32、42
[0039]集水定位套24、37、47
[0040]定位弹片240、370
[0041]定位弹片470
[0042]排水装置241、371
[0043]排水装置471
[0044]固定部35、36
[0045]固定部45、46
[0046]雨伞A
[0047]结合边AO
[0048]导水管B
【具体实施方式】
[0049]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功效,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下:
[0050]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是提供的一种雨伞结合装置,主要是设有定位组件I与结合管2,该定位组件I是具有适当厚度的物质,如厚线体、管体、杆体、帆布内折...等;结合管2,该结合管2两侧设有套合部20与定位孔21,及结合管2上开设有穿合槽22及集水槽23,该穿合槽22的宽度小于定位组件I的厚度,又结合管2于套合部20上套入有一集水定位套24,该集水定位套24上设有定位弹片240与排水装置241。
[0051 ] 使用时,先将两雨伞A欲结合的结合边AO上固定定位组件I,并使两定位组件I对齐,穿入结合管2的穿合槽22内卡合,当结合边AO完全穿入结合管2的穿合槽22后,再取集水定位套24嵌入结合管2两侧的套合部20,并使定位弹片240卡合于定位孔21,再于排水装置241套上导水管B,如此,即可完成两雨伞A间不会滴下雨水的目的。
[0052]请参阅图6?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主要是设有定位组件I与结合管3,该定位组件I是具有适当厚度的物质,如厚线体、管体、杆体、帆布内折...等;结合管3,该结合管3两侧设有套合部30与定位孔31,又结合管3中央设有集水槽32,而于集水槽32两侧开设有穿合槽33、34与固定部35、36,其中穿合槽33、34的开口是小于定位组件1,又结合管3于套合部30上套入有集水定位套37,该集水定位套37上设有定位弹片370与排水装置371,并可于排水装置371上套设有导水管B。
[0053]使用时,先将雨伞A欲结合的结合边AO上固定定位组件1,并使两定位组件I对齐,穿入结合管3的穿合槽33、34内卡合,当结合边AO完全穿入结合管3的穿合槽33、34后,再取集水定位套37嵌入结合管3两侧的套合部30,并使定位弹片370卡合于定位孔31,再于排水装置371套上导水管B,如此,即可完成两雨伞A间不会滴下雨水的目的。
[0054]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主要是设有定位组件I与结合管4,该定位组件I是具有适当厚度的物质,如厚线体、管体、杆体、帆布内折...等;结合管4,该结合管4两侧设有套合部40与定位孔41,又结合管4中央设有集水槽42,而于集水槽42两侧开设有穿合槽43、44与固定部45、46,其中穿合槽43、44的开口小于定位组件I,又结合管4于套合部40上套入有集水定位套47,该集水定位套47上设有定位弹片470与排水装置471,并可于排水装置471上套设有导水管B,又穿合槽43、44的外侧延伸加高有一挡水面430、440。
[0055]使用时,先将雨伞A欲结合的结合边AO上固定定位组件1,并使两定位组件I对齐,穿入结合管4的穿合槽43、44内卡合,当结合边AO完全穿入结合管4的穿合槽43、44后,再取集水定位套47嵌入结合管4两侧的套合部40,并使定位弹片470卡合于定位孔41,再于排水装置471套上导水管B,当雨量太大时,雨水会由集水槽42溢流入穿合槽43、44内,唯穿合槽43、44的外侧加高有挡水面430、440阻挡雨水溢出,雨水即由固定部45、46两末端流入排水装置471排出,如此,即可完成两雨伞A间不会滴下雨水的目的。
[0056]以上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都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雨伞结合装置,主要包括: 定位组件,是固设于雨伞的结合边,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 结合管,该结合管上开设有穿合槽与集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结合管两端设有定位孔,并于定位孔上套入有一集水定位套,该集水定位套上设有定位弹片与排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定位组件可为线体、管体、杆体、帆布内折,可供卡合于结合管的穿合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结合管的穿合槽的宽度是小于定位组件的厚度,故将其卡合其中不致脱出结合管。
5.一种雨伞结合装置,主要包括: 定位组件,是固设于雨伞的结合边,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 结合管,是穿设于雨伞结合边的定位组件上,该结合管上开设有集水槽, 并于集水槽两侧开设有穿合槽。
6.一种雨伞结合装置,主要包括: 定位组件,是固设于雨伞的结合边,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 结合管,是穿设于雨伞结合边的定位组件上,该结合管上开设有集水槽, 并于集水槽两侧开设有穿合槽,其中穿合槽外侧延伸加高有挡水面。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3482986SQ20132039334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蔡海明 申请人:蔡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