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胸垫结构,包括一形成几何形轮廓的挠性本体;所述本体为基层和至少一包覆层的组合。该包覆层选择一布料织物,被覆在该基层上;以及,该基层在接近其部分周边设有一计划区域。相较于基层其它区域,该计划区域布置有大量材料,使计划区域的厚度大于基层其它区域的厚度,用以建立一较已知结构理想的乳房集中和托高作用,该胸垫结构精简,可改善已知配戴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
【专利说明】胸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胸垫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胸垫在计划区域上布置大量材料,来对人体乳房产生集中和托高作用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应用织物来包覆、托住乳房的内衣或胸罩,已属已知技术。为了增加视觉美观、塑型或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情形,已知技术也已揭露了一种应用胸垫组合内衣或胸罩,来辅助内衣托高、集中乳房的手段;例如,中国台湾第89111819号「丰胸胸垫」、第95206211号「改良型胸垫」、第96215790号「胸垫改良结构」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0003]在旧法中也已揭示了一种在胸垫本体下缘设置一硬质衬托框,来集中和托高配戴者乳房的作用;例如,中国台湾第90205145号「胸垫之改良」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施例。
[0004]一个有关已知胸垫在结构设计和配戴使用方面的课题是,它们通常是应用胸垫垫在人体乳房的下部,来形成托高乳房的视觉效果。就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应用胸垫垫在乳房的下部,会使人体或乳房两侧形成明显的副乳现象。在许多使用的情形中,配戴者可能配合胸罩的背带束缚胸部,来降低上述的副乳现象。但是,使背带和配戴者的皮肤形成紧密的黏贴或包覆型态,常造成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0005]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胸垫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胸垫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改善已知技术常造成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等手段,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使该胸垫结构在具备有视觉美观,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条件下,同时使该胸垫结构具有较已知结构理想的集中和托高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胸垫结构,其结构精简,并可改善已知配戴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垫结构,包括成几何形轮廓的挠性本体;其特点是,所述本体包括基层和至少一包覆层;该基层包含第一面和第二面,使该包覆层被覆在该基层第一面或第二面的至少其中一面;该基层具有上边、下边和连接上、下边的两侧边;该基层在接近其部分周边区域设有计划区域;该计划区域有第一、二轮廓线;第一轮廓线以不大于第二轮廓线的曲率,朝两侧边弯弧延伸,收止于侧边边缘,而和第二轮廓线相交,形成一弯弧形结构;上述计划区域的厚度大于基层其它区域的厚度。
[0008]所述第二轮廓线和基层下边边缘、侧边部分边缘重叠。所述第一轮廓线的中心设在基层下边到上边I/4?I/3基层高度的位置。[0009]所述计划区域形成一下弦月的弯弧形结构。所述计划区域形成有一弯弧斜面和一连接弯弧斜面的平面;该弯弧斜面、平面和基层第一面共同界定出该计划区域的立体结构。
[0010]所述弯弧斜面从第一轮廓线朝第二轮廓线的方向延伸连接该平面;该平面朝第二轮廓线的方向延伸,而连接该第二轮廓线。所述平面以本体承载乳房的方向为参考基准,为垂直面。所述弯弧斜面和平面的形状相同于乳房和人体胸部的弧线。
[0011]所述计划区域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相交的位置形成一端点区;该端点区设在距离上边I / 4~I / 3基层高度的位置,使该计划区域可辅助本体集中人体乳房和副乳的作用。
[0012]所述基层下边成弯弧形。所述基层和计划区域由泡棉材料制成。所述包覆层为布料织物。
[0013]如此,该胸垫结构的计划区域的弯弧形结构,使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相交位置的端点区设在距离上边约I / 4~I / 3基层高度的位置;使该计划区域有可辅助本体托高、集中人体乳房和副乳的作用,可改善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基层计划区域形成弯弧斜面、平面和本体设置包覆层的情形。
[0015]图2是图1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本体的基层第一面和第二面设置包覆层,及基层计划区域的弯弧斜面、平面的结构情形。
[0016]图3是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描绘了该计划区域在本体上的位置情形。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本体和人体乳房组合的使用情形。
[0018]图5是图4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描绘了计划区域包覆人体乳房,形成集中和托高作用的情形。
[0019]标号说明
[0020]10基层11第一面
[0021]12第二面13上边
[0022]14下边15侧边
[0023]20包覆层30计划区域
[0024]31第一轮廓线32第二轮廓线
[0025]33弯弧斜面34平面
[0026]35端点区100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胸垫结构包括一形成几何形轮廓的挠性本体;概以参考编号100表示。所述本体100包括基层10和至少一包覆层20的组合。
[0028]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基层10选择一泡棉或其类似材料制成。该包覆层20选择一布料织物,被覆在该基层10上。详细来说,该基层10包含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 ;以及,使该包覆层20分别被覆在该基层10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的型态。
[0029]图1、图2及图3也显示了该基层10 (或第一面11)在接近其部分周边区域设有一计划区域30。相较于基层10其它区域,该计划区域30布置有大量材料(例如,泡棉或其类似材料),使计划区域30的厚度大于基层10其它区域的厚度。
[0030]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基层10包含有上边13、弯弧形下边14和连接上、下边13、14的两侧边15 ;并且,该计划区域30定义有第一、二轮廓线31、32。图2及图3也显示了第二轮廓线32和基层下边14边缘、侧边15部分边缘重叠。
[0031]请参考图3,假设基层下边14到上边13的高度H,第一轮廓线31的中心到下边14的高度hi ;该第一轮廓线31的中心位在I / 4H?I / 3H的位置(或h等于I / 4H?I /3H)。即,第一轮廓线31的中心位在基层下边14到上边13约I / 4?I / 3基层10高度的位置,以小于或等于第二轮廓线32 (或基层下边14)的曲率,朝两侧边15弯弧延伸,收止于侧边15边缘,而和第二轮廓线32相交,形成一类似下弦月的弯弧形结构。
[0032]图2及图3也描绘了该弯弧形结构使计划区域30形成有一弯弧斜面33和一连接弯弧斜面33的平面34的型态,并且和基层第一面11共同界定出该计划区域30的立体结构。该弯弧斜面33从第一轮廓线31朝第二轮廓线32的方向延伸连接该平面34 ;并且,该平面34朝第二轮廓线32的方向延伸,而连接该第二轮廓线32。
[0033]请参考图4,假设以本体100承载乳房的方向(或图中方向)为参考基准,该平面34为一垂直面的形态。可了解的是,该弯弧斜面33和平面34的形状考虑系趋近乳房和人体胸部的弧线,以符合本体100承载乳房的舒适性。
[0034]请参阅图3及图4,须加以说明的是,该计划区域30的第一轮廓线31和第二轮廓线32相交的位置形成一端点区35。假设端点区35到上边13的距离h2,该端点区35位在基层下边14到上边13约2 / 3?3 / 4基层10高度的位置,或距离上边13约I / 4?I / 3基层10高度的位置(B卩,h2等于I / 4H?I / 3H)。因此,图4及图5特别描绘了该计划区域30的弯弧形结构可辅助本体100收容人体乳房,产生托高和包覆集中乳房和副乳的作用。
[0035]代表性的来说,这胸垫结构在具备有符合使用者需求和视觉美观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考虑条件和优点:
[0036]1.该胸垫结构或其相关结合组件(例如,使该基层10沿其部分周边区域设置厚度、材料大于基层10其它区域的计划区域30 ;该计划区域30的第一轮廓线31以不大于第二轮廓线32或基层下边14的曲率,朝两侧边15延伸,而和第二轮廓线32相交的弯弧形结构;或使该计划区域30形成端点区35等)在使用和结构设计、组织关系等已被重行设计考虑,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和应用范围,而有别于旧法。
[0037]2.特别是,该计划区域30的弯弧形结构,使第一轮廓线31和第二轮廓线32相交位置的端点区35位在距离上边13约I / 4?I / 3基层10高度的位置;使该计划区域30可辅助本体100托高、集中人体乳房和副乳的作用。像已知副乳现象或配戴者配合胸罩的背带束缚胸部,造成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等,也获得明显的改善。
[0038]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胸垫结构,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技术,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要件。
[0039]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胸垫结构,包括成几何形轮廓的挠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基层和至少一包覆层;该基层包含第一面和第二面,使该包覆层被覆在该基层第一面或第二面的至少其中一面;该基层具有上边、下边和连接上、下边的两侧边;该基层在接近其部分周边区域设有计划区域;该计划区域有第一、二轮廓线;第一轮廓线以不大于第二轮廓线的曲率,朝两侧边弯弧延伸,收止于侧边边缘,而和第二轮廓线相交,形成一弯弧形结构;上述计划区域的厚度大于基层其它区域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廓线和基层下边边缘、侧边部分边缘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廓线的中心设在基层下边到上边I / 4?I / 3基层高度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形成一下弦月的弯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形成有一弯弧斜面和一连接弯弧斜面的平面;该弯弧斜面、平面和基层第一面共同界定出该计划区域的立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弧斜面从第一轮廓线朝第二轮廓线的方向延伸连接该平面;该平面朝第二轮廓线的方向延伸,而连接该第二轮廓线。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以本体承载乳房的方向为参考基准,为垂直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弧斜面和平面的形状相同于乳房和人体胸部的弧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相交的位置形成一端点区;该端点区设在距离上边I / 4?I / 3基层高度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相交的位置形成一端点区;该端点区设在距离上边I / 4?I / 3基层高度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相交的位置形成一端点区;该端点区设在距离上边I / 4?I / 3基层高度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相交的位置形成一端点区;该端点区设在距离上边I / 4?I / 3基层高度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下边成弯弧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和计划区域由泡棉材料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布料织物。
【文档编号】A41C3/14GK203523822SQ20132041362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李淑枫 申请人:李淑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