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04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胸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胸罩结构,包括一形成几何形轮廓的基层和内衣本体的组合;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包覆层,包覆层选择一布料织物,被覆结合在该基层上。所述基层设置有数个肋部,辅助支撑人体乳房,并且形成对流(透气)作用;以及,该基层接近其部分周边设有一计划区域,计划区域布置有大量材料,使计划区域的厚度大于基层其它区域的厚度,用以建立一较已知结构理想的乳房集中和托高作用,该胸罩结构精简,且舒适透气。
【专利说明】胸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胸罩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内衣织物包覆基层或胸垫的组合;以及,基层在计划区域上布置大量材料和数个肋部,来对人体乳房产生集中、托高和对流透气作用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应用织物来包覆、托住乳房的内衣或胸罩,已属已知技术。为了增加视觉美观、塑型或改善乳房下垂、外扩的情形,已知技术也已揭露了一种应用胸垫组合内衣或胸罩,来辅助内衣托高、集中乳房的手段;例如,中国台湾第96215101号「具有加强修饰副乳且集中托高功能之胸罩」、第99204357号「可加强向内集中力与向上拉提力之全方位包覆塑形胸罩结构」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0003]在旧法中也已揭示了一种在胸罩本体下缘设置一硬质钢圈,配合弹性网和无弹性棉衬连接组合的结构,来集中和托高配戴者乳房的作用;例如,中国台湾第98201643号「具强制集中、托高并可自动调整适当松紧度之胸罩结构改良」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施例。
[0004]一个有关已知胸垫在制作、结构设计和配戴使用方面的课题是,为了同时达到使乳房和副乳集中、托高的作用,它们通常是应用钢圈配合数层织物、内衬托片和胸垫等,布置在人体乳房的周边和下部,来形成托高乳房的视觉效果。就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悉,这类胸罩需配合各部结构实施繁复的车缝加工作业;因此,它的制作和结构较麻烦和复杂。
[0005]在许多使用的情形中,配戴者配合胸罩的包覆塑形、内衬托片和胸垫或背带束缚胸部,来降低产生副乳现象;这会使胸罩和配戴者的皮肤形成紧密的黏贴或包覆型态,造成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0006]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胸罩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胸罩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改善已知技术的制作、结构复杂、常造成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等手段,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使该胸罩结构在具备有视觉美观,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条件下,同时使该胸罩结构具有较已知结构理想的集中、托高和对流透气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且舒适透气的胸罩结构。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罩结构,包括一形成几何形轮廓的基层和内衣本体的组合;该基层具有内部面和外部面;其特点是,所述基层设置有数个肋部;且该基层设有计划区域,该计划区域的厚度大于基层其它区域的厚度;该本体有一包覆层,被覆结合在该基层上,相对使本体对应肋部的位置形成凸出结构。[0009]所述包覆层为布料织物,一体成型地被覆结合在该基层上,形成罩杯。
[0010]所述基层由泡棉材料制成;该包覆层分别被覆结合在该基层的内部面和外部面。
[0011]所述计划区域设在接近基层周边区域的位置。所述计划区域从内部面朝外部面的方向布置有大量材料。
[0012]所述基层包含有第一边、第二边和连接该第一边、第二边的弯弧形边;该第一、二边和弯弧形边共同界定出罩杯的形状和轮廓;该基层在接近第一边的区域定义为上部区域。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交点连接本体的肩带。
[0013]所述计划区域布置的材料和厚度逐渐向上部区域的位置递减,而在计划区域和上部区域之间形成一弧形斜面区;并且,使上部区域形成一凹部型态。
[0014]所述计划区域、弧形斜面区和上部区域的形状相同于人体乳房的弧线。所述肋部成“ / ”平置的型态,布置在该计划区域上,接近该弯弧形边。
[0015]所述数个肋部形成相互平行的水平排列配置型态。所述肋部包括有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第一、二端的连接段;该第一端的位置接近于该弯弧形边,朝第二边的方向形成向上弧形弯翘的型态;该第二端接近该上部区域,朝弯弧形边的方向,形成向下弧形弯折的结构;该连接段形成横向配置的型态。
[0016]所述基层设置有数个气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胸罩的结构、制作精简,且计划区域、肋部配合上部区域、弧形斜面区的结构,可辅助本体托高、集中人体乳房或副乳,和产生按摩、对流透气等作用。可改善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描绘了本体包覆层和基层的结构情形。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层的结构示意图;也显示了该计划区域、上部区域和弧形斜面区的位置情形。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基层和本体组合的情形。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本体、基层包覆人体乳房,形成集中和托高作用的使用情形。
[0022]图5是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描绘了基层肋部和人体乳房间形成间隙,建立透气作用的情形。
[0023]标号说明
[0024]10基层1Oa内部面
[0025]1Ob外部面11第一边
[0026]12第二边13弯弧形边
[0027]14肋部14a第一端
[0028]14b第二端14c连接段
[0029]15气孔20 本体
[0030]21包覆层22 肩带
[0031]30计划区域31 上部区域
[0032]32弧形斜面区X 间隙。【具体实施方式】
[0033]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胸罩结构包括一形成几何形轮廓的基层和内衣本体的组合;概分别以参考编号10、20表示。所述本体20具有至少一包覆层21 ;包覆层21选择一布料织物,一体成型的被覆结合在该基层10上,形成罩杯的型态。
[0034]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基层10选择一泡棉或其类似材料制成。该基层10包含内部面IOa和外部面IOb ;以及,使该包覆层21分别被覆结合在该基层10的内部面IOa和外部面IOb的型态。
[0035]图1、图2及图3也显示了该基层10 (或内部面IOa)在接近其部分周边区域设有一计划区域30。相较于基层10其它区域,该计划区域30从内部面IOa朝外部面IOb的方向或位置,布置有大量材料(例如,泡棉或其类似材料),使计划区域30的厚度大于基层10其它区域的厚度。
[0036]详细来说,该基层10包含有第一边11、第二边12和连接该第一边11、第二边12的弯弧形(下)边13;第一、二边11、12和弯弧形边13共同界定出罩杯的形状和轮廓。第一边11和第二边12的交点连接本体20的肩带22。该基层10在接近第一边11的区域定义为上部区域31。
[0037]在所采较佳的实施例中,该计划区域30布置的材料和厚度逐渐向上部区域31的位置递减,而在计划区域30和上部区域31之间形成一弧形斜面区32 ;并且,使上部区域31形成一凹部型态。因此,弧形斜面区32有助于使乳房朝凹部型态的上部区域31的方向靠拢,用以建立一较已知结构理想的乳房集中和托高作用。
[0038]可了解的是,该计划区域30、弧形斜面区32和上部区域31的形状考虑趋近乳房和人体胸部的弧线,以符合本体20承载乳房的舒适性。因此,该计划区域30、弧形斜面区32和上部区域31的结构可辅助本体20收容人体乳房,产生托高和包覆集中乳房和副乳的作用。
[0039]请参考图1、图2及图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基层10设置有数个肋部14,辅助支撑人体乳房(或副乳),并且形成按摩和对流(透气)作用。该数个肋部14大体成“ / ”平置或横置的型态,布置在上述计划区域30的范围,接近基层10的弯弧形边13或周边部分。图中显示了三个肋部14 ;并且,形成相互平行的水平或横向(排列)配置型态。
[0040]具体来说,肋部14包括有第一端14a、第二端14b和连接第一、二端14a、14b的连接段14c。第一端14a的位置接近于该弯弧形边13,朝第二边12的方向形成略向上弧形弯翘的型态;第二端14b接近该上部区域31,朝弯弧形边13的方向,形成向下略弧形弯折的结构;以及,连接段14c大体形成水平或横向配置的型态。肋部14的形状和配置型态或方向性,是依据使用者手指推拨、集中乳房或副乳的位置和方向来获得。并且,在本体20被覆结合基层10后,相对使本体10对应肋部14的位置形成凸出结构的型态。
[0041]请参考图3、图4及图5,假设以本体20承载乳房的方向为参考基准,该肋部14的形状和配置型态(或方向性)有助于配合使用者手指的推拨操作,使乳房、副乳朝上部区域31集中、托高之外,并且可使乳房和本体20之间形成部分间隙X,建立一对流透气作用。
[0042]图4及图5也描绘了肋部14和本体10对应肋部14形成的凸出结构可对人体乳房产生按摩作用。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基层10设置有数个气孔15,以产生更佳的透气效果。
[0043]代表性的来说,这胸罩结构在具备有符合使用者需求和视觉美观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考虑条件和优点:
[0044]1.该胸罩结构或其相关结合组件(例如,使该基层10沿其部分周边区域设置厚度、材料大于基层10其它区域的计划区域30 ;使上部区域31形成凹部型态;在计划区域30和上部区域31之间形成一弧形斜面区32 ;计划区域30设置数个相互平行排列配置的肋部14 ;使该本体包覆层21 —体成型的被覆结合在该基层10上形成罩杯的胸罩结构等)在使用和结构设计、组织关系等已被重行设计考虑,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而有别于旧法。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和应用范围,而具备了结构、制作精简的作用。
[0045]2.特别是,该计划区域30、肋部14配合上部区域31、弧形斜面区32的结构,可辅助本体20托高、集中人体乳房或副乳,和产生按摩、对流透气等作用。像已知胸罩应用钢圈配合数层织物、内衬托片和胸垫等,使胸罩和配戴者的皮肤形成紧密的黏贴或包覆型态,造成配戴者局部区域产生束痕和不舒适的情形,也获得明显的改善。
[0046]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胸罩结构,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技术,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要件。
[0047]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胸罩结构,包括一形成几何形轮廓的基层和内衣本体的组合;该基层具有内部面和外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置有数个肋部;且该基层设有计划区域,该计划区域的厚度大于基层其它区域的厚度;该本体有一包覆层,被覆结合在该基层上,相对使本体对应肋部的位置形成凸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布料织物,一体成型地被覆结合在该基层上,形成罩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由泡棉材料制成;该包覆层分别被覆结合在该基层的内部面和外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设在接近基层周边区域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从内部面朝外部面的方向布置有大量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含有第一边、第二边和连接该第一边、第二边的弯弧形边;该第一、二边和弯弧形边共同界定出罩杯的形状和轮廓;该基层在接近第一边的区域定义为上部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交点连接本体的肩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布置的材料和厚度逐渐向上部区域的位置递减,而在计划区域和上部区域之间形成一弧形斜面区;并且,使上部区域形成一凹部型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区域、弧形斜面区和上部区域的形状相同于人体乳房的弧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成平置的型态,布置在该计划区域上。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成“/ ”平置的型态,布置在该计划区域上,接近该弯弧形边。
12.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肋部形成相互平行的水平排列配置型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包括有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第一、二端的连接段;该第一端的位置接近于该弯弧形边,朝第二边的方向形成向上弧形弯翘的型态;该第二端接近该上部区域,朝弯弧形边的方向,形成向下弧形弯折的结构;该连接段形成横向配置的型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胸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置有数个气孔。
【文档编号】A41C3/12GK203523821SQ20132041362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李淑枫 申请人:李淑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