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上止组件的快脱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衣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23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具有上止组件的快脱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衣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快脱拉链包括左、右拉链带,上止组件和拉头,上止组件包括左、右设置的左、右上止件;右上止件包括能插入拉头内的右上止主体,右上止主体轴向延伸长度不小于拉头长度,在右上止主体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拉头脱出的凸起;右上止主体内侧边上具有外凸弧形部,外凸弧形部最高点位于右上止主体内侧的中段或中下段区域,右上止主体外侧边从尾端以平滑状向顶端方向延伸;左上止件包括能够被拉头收纳的左上止主体,左上止主体在拉头内被收纳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拉头长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使用该快脱拉链的衣物,该下止组件位于衣物的上部,而该上止组件位于所述衣物的下部。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快脱拉链的上止组件及衣物中。
【专利说明】具有上止组件的快脱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衣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快脱拉链及其所应用的衣物,尤其指一种具有上止组件的快脱拉链及其所应用的快脱衣物。所述快脱拉链,其链带的链齿区域中一般具有一段易脱牙区域,从而能够在所述链带的易脱牙区域受到预定的横向拉力时,不用拉头解除锁扣状态,所述拉链的易脱牙区域自行首先分离并且进而使整个拉链的链牙全部快速打开。
【背景技术】
[0002]拉链被用作为衣物等织物品的扣件已经是大众所公知的技术。为了将拉链应用到织物品,拉链上一般都还设置有上止组件、下止组件和拉头。所述拉头用于将拉链的两边带体上的链齿锁合在一起;所述上止组件,其一般安装在所述拉头行进结尾位置的拉链带尾端部,主要功能就是在所述拉头将分离的左右链齿锁扣在一起后能够将所述拉头阻挡或固定在拉链带的尾端,由于一般拉链的所述拉头都是从下往上拉从而锁扣拉链的链齿,为此所述上止组件一般位于衣服的顶部,也是称之为上止组件的来由。而所述下止组件,其一般安装在所述拉头行进开始位置的拉链带前端部,主要功能就是在所述拉头将分离的左右链齿锁扣在一起如,能够让最如端的链齿罪在一起,在链齿扣合并在所述拉头尚开最如端的链齿后能够扣紧拉链带的前端部,由于一般拉链的所述拉头都是从下往上拉锁扣拉链,所述下止组件一般位于衣服的下部,为此称之为下止组件。
[0003]其次,由于上止组件安装在衣物的顶端,为此不仅拉链的拉头必须保留在衣物的顶端而且也需要在上止组件或拉头上设置定位拉头的机构,以此保证拉头不会从衣物的顶端自然地滑下。当需要衣物具有快脱功能时,一般安装具有快脱功能的拉链,但如此带来的问题是,具有快脱功能的衣物如果是一种运动服装,剧烈的运动本身以及多次使用拉头的过程不仅会让所述上止组件或所述拉头上设置的定位拉头的机构容易失效,而且也会出现拉链的链齿虽然全部分开但定位拉头的机构却反过来容易让所述上止组件卡在所述拉头中不能实现快速地分离。
[0004]传统的上止组件,主要包括一个能够限制拉头不会脱出拉链带的上止扣件,所述上止扣件也一般设置在左拉链带、右拉链带的末端。所述拉头上设置有拉片,所述拉片上设置有定位针;为此当所述拉头到位时,所述上止扣件阻碍所述拉头从拉链带上脱出,向下压拉片,就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拉片上定位针插入链齿之间的间隙而将拉头定位在拉链带上。但这种传统结构的拉链,不能实现快脱功能。
[0005]我们知道,作为拉链的上止组件,其第一个功能就是要满足能够将拉头限位在拉链带的末端部;其次如果需要有快脱功能,还需要所述上止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止零件(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能够快速地从拉头中脱出,并且脱出过程中能够承受拉链带的横向拉力而不会容易地卡死在拉头内。
[0006]2007年3月14日所公开的第200620001244.2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就揭露了一种快速开启拉链的上止组件,其主要是在右上止粒的上方设有一右加强胶带,以使拉链头被进一步向上拉至所述右加强胶带处时,可以令该侧的拉链带可以被轻易的朝侧向拉开,但就因为该拉链头很容易滑动于其所设A号上止粒与E号上止粒间,所以该拉链头除了无法有效被卡定在拉链的最顶端处外,其所设的右加强胶带也常会造成拉链无故自行被拉开的状况。另外其所设上止粒也无法提供限定拉链头向下滑移的功效。
[0007]其次,2012年07月0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010586132.9的专利申请案,披露了一种拉链上止及使用该上止的拉链,该拉链上止用于止挡拉链上的拉头滑块,包括快脱止件及限位止件,该限位止件包括限位件,该快脱止件包括固定部及弹片,该固定部固定在一个拉链链带的上端,该弹片的一端与该固定部连接,该弹片的在远离该固定部的方向上设有顶部,该顶部在该固定部上的高度对应该拉头滑块上、下翼板间的距离设置,使该弹片可弹性变形地止挡该拉头滑块。本发明的拉链上止及使用该上止的拉链具有开启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其所述固定部在整个退出行程上仅仅只能在拉链头的内槽的延伸方向进出,如果所述固定部被拉链带横向贯通的横向拉扯,则极其容易被卡死在所述拉头内;其次其弹片与固定部的结构非常复杂,必须通过复杂的制造过程才能成型,并且使用过久后容易生锈氧化而且也容易因疲劳而断裂。

【发明内容】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多的问题,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一种快脱拉链,包括左拉链带、右拉链带、上止组件和能够锁扣链齿的拉头,所述上止组件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所述左上止件的外侧连接所述左拉链带,所述右上止件的外侧连接所述右拉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止件包括能够插入所述拉头内的右上止主体,所述右上止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拉头的长度,在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拉头脱出的凸起;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内侧边上具有外凸弧形部,所述外凸弧形部的最高点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的中段或中下段区域,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从尾端以平滑状向顶端方向延伸;所述左上止件包括能够被所述拉头收纳的左上止主体,所述左上止主体在所述拉头内被收纳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拉头的长度。
[0009]其中,所述拉头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中间连接柱,所述上盖板、下盖板之间具有链齿通过槽及链齿进出口,所述拉头前端是链齿进口端部,其尾端是链齿出口端部。所述上盖板、下盖板的左、右两侧边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上下对应延伸的左侧翼和右侧翼,上下对应的所述左侧翼和右侧翼之间分别具有侧槽口。这样当使用所述拉头收紧拉链时,所述拉链的链齿能够收纳进所述链齿通过槽但其外侧拉链带插入到所述侧槽口中。
[0010]其中,所述左上止件、右上止件最好是塑料制作成的零件并分别是热熔在所述左拉链带、右拉链带上,这样不仅制造工艺简单而且成本低。
[0011]其中,所述右上止件包括能够插入所述拉头内的右上止主体,所述右上止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拉头的长度,这样,当所述拉头套到所述右上止主体上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前后两端都能够具有一定的延伸余量伸出所述拉头的链齿进口端部和链齿出口端部,或者是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尾端部与所述拉头的出口端部平齐,或者是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尾端部仅仅只是稍微内陷于所述拉头内,从而不仅可以稳定所述拉头,更重要的是在快脱时,可以让所述左上止件顶靠住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内侧边顺利地滑出所述拉头。
[0012]其中,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拉头脱出的凸起,所述凸起最好是塑料制作成的零件并热熔在所述右拉链带上;所述凸起可以为独立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零件,还可以为与所述右上止主体一体成型。另外,由于所述凸起能够阻止所述拉头脱出,为此所述凸起的高度不应低于所述拉头的链齿进口端部入口的高度或宽度;这样可以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向所述右拉链带的内侧边缘延伸并凸出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内侧边缘一定长度,从而能够阻挡于所述拉头的中间连接柱的前进方向上;还可以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向所述右拉链带的外侧边缘延伸一定长度,从而能够阻挡于所述拉头的右侧翼的前进方向上;还可以是,在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设置上下延伸出的凸起边,上下所述凸起边的高度大于所述拉头的链齿进口端部入口的高度。
[0013]其中,所述外凸弧形部的最高点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的中段或中下段区域,是指所述外凸弧形部的突出最高点并不是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边的最上端,也不是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边的最下端,而是位于离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边的最上端或最下端一定距离的位置。
[0014]其中,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从尾端以平滑状向顶端方向延伸,是指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从尾端开始以平滑的形状向顶端方向延伸,在向顶端方向延伸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凸起或凹坑。这样所述拉头的右侧翼不仅能够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的尾端顺利地滑上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而且也能顺着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平稳地向顶端方向滑动,还能够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的尾端顺利地退出而不受任何阻碍。
[0015]一种使用所述快脱拉链的衣物,包括两个相对分离的自由端部及能够连接两个所述自由端部的所述拉链,所述拉链上还设置有下止组件和位于中段链牙部位上的易脱牙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止组件位于所述衣物的上部,而所述上止组件位于所述衣物的下部。
[0016]其中,两个相对分离的所述自由端是指衣物上设置的开口部的左右两侧编织部,当所述拉头从位于衣物下部的所述上止组件运行到所述衣物上部的下止组件后,所述拉链被锁扣从而把所述衣物的开口部缝合(扣合)在一起。
[0017]其中,所述易脱牙区域是指在所述拉链带上设置的一段的特殊链牙区域,该特殊链牙区域能够耐受横向力比其它区域小,从而当所述拉链承受预定的左右方向的横向力时,所述快脱拉链会从所述易脱牙区域首先爆开,从而拉链上的其他扣合链齿也会随着所述易脱牙区域的爆开快速脱开。所述易脱牙区域可以由具有易脱结构的链齿组成,所述具有易脱结构的链齿已在现有技术中披露,例如专利号为200680010730,专利名称为可容易爆开的拉链的发明专利,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001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所定义的左、右,前、后,内、外都是一种相对的方位定义。
[0019]根据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对比可以发现其优点是:
[0020]1.由于所述下止组件位于所述衣物的上部,而所述上止组件位于所述衣物的下部,即上下倒置的安装方式,从而当所述拉头把所述拉链锁扣后将位于所述衣物的下部。这样,可以通过向上回拉拉动所述拉头就可以调整衣物下部敞开的宽度,又或者不需要把整条拉链拉开就可以打开衣物下部。例如安装应用于裤子的裤脚筒部,这样,把所述拉头向上拉动到所述裤脚筒部适当的位置后,所述裤子的裤脚被放宽,穿衣者可以在穿有鞋子的状态下直接穿过所述裤脚完成穿裤动作而无需脱下鞋子,使穿裤子变得快捷、方便。为此,这种裤子可以广泛适用于运动员、野外工作人员等。[0021]2.由于在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拉头脱出的凸起,为此,当所述拉链在衣物上采用所述上下倒置的安装方式时,所述拉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自然坠下,依靠所述凸起就能够阻挡所述拉头往下脱出,无需另外设置固定所述拉头的定位机构,更无需担心所述拉头在运动中会自己回拉;但当拉链带上的链齿从所述易脱牙区域被强制撕开时,所述凸起还能够使所述拉头始终保留在所述右拉链带上。
[0022]3.所述右上止件包括能够插入所述拉头内的右上止主体,所述右上止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拉头的长度,这样,当所述拉头套到所述右上止主体上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前后两端都能够具有一定的延伸余量伸出所述拉头的链齿进口端部和链齿出口端部,或者是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尾端部与所述拉头的出口端部平齐,或者是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尾端部仅仅只是稍微内陷于所述拉头内,从而不仅可以稳定所述拉头,更重要的是在快脱时,可以让所述左上止主体顶靠住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内侧边顺利地滑出所述拉头。
[0023]4.由于右上止主体的内侧具有外凸弧形部,所述外凸弧形部的最高点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的中段或中下段区域,为此当拉链带上的链齿从所述易脱牙区域被强制撕开时,所述左上止组件能够借助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凸弧形部旋转,从而所述左上止组件能够以旋转的方式脱出所述拉头,并在脱出的路径上,当越过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的外凸弧形部的最高点后,其行进空间越来越大,进而不容易卡死在所述拉头的链齿通过槽中。
[0024]5.由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从尾端以平滑状向顶端方向延伸。这样所述拉头的右侧翼不仅能够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的尾端顺利地滑上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而且也能顺着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平稳地向顶端方向滑动,还能够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的尾端顺利地退出而不受任何阻碍。
[0025]6.由于所述左上止件包括能够被所述拉头收纳的左上止主体,所述左上止主体在所述拉头内被收纳的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拉头的长度。这样,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前端部可以全部收藏在所述拉头内,即使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尾端部的少量壁体伸出所述拉头的所述链齿出口端部,但至少所述左上止主体的中部区域和头部区域(前段部位)能够被收纳在所述拉头内,从而当所述拉头扣住所述上止组件时,可以通过所述拉头稳固所述左上止主体使其不会容易脱出所述拉头,而且也使所述左上止主体位于所述拉头的中间连接柱的后方,从而在拉链快脱时,不仅可以让所述左上止主体顶靠住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内侧边顺利地滑出所述拉头,而且使其滑动行程很小,即实现了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动静适配。
[002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内侧上部向外侧倾斜。这样,当所述拉头向下拉动从而在收纳所述上止组件时,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内侧上部的倾斜面对所述拉头的中间连接柱具有避让作用并能够便利于所述拉头快速地下滑。另外,当拉链带上的链齿从所述易脱牙区域被强制撕开时,所述左上止主体能够借助于其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右上止主体旋转,进而能够以旋转的方式快速地脱出所述拉头,并且在脱出时不受所述拉头的中间连接柱的阻扰,从而不容易卡死在所述拉头的链齿通过槽中。
[002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内侧下部平直或呈弧形。
[002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上设置有工艺盲孔。
[0029]其中,所述工艺盲孔为分布于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表面上的盲孔。这样,不仅节省材料而且并不影响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承受折弯载荷的能力;其次,在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的注塑过程中,在远离模具的浇口位置和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的壁体相对较厚的部位,也容易出现冷却时间不一致会导致收缩不一致的现象出现而在工件的表面呈现难看的水纹,为此在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上设置所述工艺盲孔,能够避免水纹问题;其次,所述工艺盲孔可以是由模具上的凸型模芯形成,在注塑过程中,通过所述凸型模芯使注塑料的流动速度均匀,同时,减少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的外观面的注塑面积,从而减少水纹产生;另外,所述工艺盲孔的存在,也大大节约了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所用的注塑料的使用量。
[003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右上止件还包括右延伸翼部,所述右延伸翼部连接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所述右延伸翼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高度从而在它们的过渡位置具有右台阶,所述拉头的右侧翼能够结合在所述右台阶上。
[0031]同样地,所述左上止件还包括左延伸翼部,所述左延伸翼部连接于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外侧,所述左延伸翼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左上止主体的高度从而在它们的过渡位置具有左台阶,所述拉头的左侧翼能够结合在所述左台阶上。
[0032]其中,所述右延伸翼部为与所述右上止主体一体成型的构件,其共同热熔在所述右拉链带上。这样,借助所述右延伸翼部增大了所述右上止主体与所述右拉链带的结合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右上止主体与所述右拉链带的结合力,使所述右上止件不容易从所述右拉链带上脱离出来;另外,所述拉头的右侧翼能够结合在所述右台阶上进而沿所述右台阶滑动,使所述拉头的右侧翼与所述右拉链带不发生直接接触,避免了所述拉头的右侧翼在运动过程中与右拉链带产生摩擦从而对所述右拉链带造成磨损,进而有利于延长所述拉链的寿命。所述左延伸翼部具有与右延伸翼部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效果,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003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右上止件的上下两端面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内外横向贯通的横向凹槽。这样所述拉头可以借助于所述横向凹槽安装卡入到所述右拉链带上,也即是将所述拉头装配到所述右拉链带上。
[0034]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快脱拉链的上止组件及衣物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与拉链上止组件配合使用的普通拉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发明拉链上止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上止组件被拉头收紧组合在拉头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上止组件被拉头收紧组合在拉头中并去掉所述上盖板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图3所示凸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图3所示凸起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是本发明拉链应用于裤子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43]如图1所示,是与上止组件9配合使用的拉头I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拉头I包括上盖板11、下盖板12、中间连接柱13,上盖板11上设置有拉片16,所述上盖板11、下盖板12之间具有链齿通过槽14及链齿进出口,所述拉头I前端是链齿出口端部15,其尾端是链齿进口端部10,所述链齿出口端部15与链齿进口端部10之间的通道是链齿通过槽14。
[0044]图3所示,所述拉头I向下拉动时,拉链6的链齿(41、51)由所述链齿进口端部10的入口进入并由所述中间连接柱13的两边的入口分别进入所述链齿通过槽14被收紧挤压而被锁合后再从所述链齿出口端部15的出口中出来。所述上盖板11、下盖板12的两侧边还分别设置有上下对应延伸的左侧翼17和右侧翼18,两边的所述左侧翼17和右侧翼18之间具有侧槽口 19。拉链带(4、5)能够穿过所述侧槽口 19,而链齿(41、51)、上止组件等则不能伸出所述侧槽口 19而能够被收容在链齿通过槽14内。
[0045]如图2所示,为所述拉链6及其上止组件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拉链6包括左拉链带4、右拉链带5,还包括能够锁扣拉链6的链齿(41、51)的所述拉头1、所述上止组件9和下止组件(图中未画出)。所述上止组件9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左上止件2和右上止件3,所述左上止件2的外侧27连接所述左拉链带4,所述右上止件3的外侧38连接所述右拉链带5。所述左上止件2、右上止件3、拉链的链齿(41、51)是塑料材质并全部通过热熔工艺分别熔铸在所述左拉链带4、右拉链带5上。
[0046]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右上止件3包括右上止主体31,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顶端302到尾端301之间轴向延伸长度等于或稍微大于所述拉头I的长度,这样,当所述拉头I套到所述右上止主体31上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前后两端都能够具有一定的延伸余量伸出所述拉头I的链齿进口端部10和链齿出口端部15,或者是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尾端部301与所述拉头I的出口端部15平齐,或者是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尾端部301仅仅只是稍微内陷于所述拉头I内,从而不仅可以稳定所述拉头1,更重要的是在快脱时,可以让所述左上止件2顶靠住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所述外凸弧形部33从所述链齿出口端部15的出口处顺利地滑出所述拉头I。
[0047]其次,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外侧边37从尾端301以平滑状向顶端302方向延伸,所述外侧边37在向顶端302方向延伸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凸起或凹坑。这样所述拉头I的右侧翼18不仅能够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外侧边37的尾端301顺利地滑上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外侧边37,而且也能顺着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外侧边37平稳地向顶端302方向滑动,还能够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外侧边37的尾端301顺利地退出而不受任何阻碍。
[0048]所述右上止件3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拉头I脱出的凸起,所述凸起为塑料制作成的零件并热熔在所述右拉链带5上并与所述右上止主体31连接一体。
[0049]所述凸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设置上下延伸出的凸起边32,上下所述凸起边32的高度和与所述拉头I的链齿进口端部10等闻从而闻于所述拉头I的链齿进口端部10入口的闻度。
[0050]如图5所示,为所述凸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顶部设置有向所述右拉链带5的内侧边310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内侧边310的内凸体321,所述内凸体321能够阻挡于所述拉头I的中间连接柱13的前方。
[0051]如图6所示,为所述凸起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顶部设置有向所述右拉链带5的外侧边缘53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外侧边的外凸体322,从而能够阻挡于所述拉头I的右侧翼18的前方。[005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右上止件3的顶部设置的所述凸起还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右上止件3相对分离的结构,所述凸起独立设置在所述右上止件3的前方,如此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顶端302到尾端301之间轴向延伸长度就是所述右上止主体31本身尾端到所述凸起顶端之间的长度。
[0053]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内侧边310上具有外凸弧形部33,所述外凸弧形部33的最高点A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内侧的中下段区域,当然也还可以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内侧的中段区域。这样,所述外凸弧形部33的最高点A的上下两边都具呈弧形。
[0054]这样,由于在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拉头I脱出的凸起(32、321、322),为此,当所述拉链6采用上下倒置的安装方式,所述拉头I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地向下坠时,所述凸起(32、321、322)能够阻挡所述拉头I往下脱出;另外,当拉链带(4、5 )上的所述链齿(41、51)被强制撕开时,所述凸起(32、321、322 )能够使所述拉头I始终保留在所述右拉链带5的所述右上止组件3上。另外,由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内侧边310上具有所述外凸弧形部33,所述外凸弧形部33的最高点A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内侧边310的中下段区域,为此,当所述拉头I向下拉动并收纳所述上止组件9时,所述右上止主体31能够借助于所述外凸弧形部33的最高点A能够相对地阻止所述拉头I自己自然地回撤;当拉链带(4、5)上的所述链齿(41、51)被强制撕开实现快脱时,所述左上止件2越过所述外凸弧形部33的最高点A后,其行进空间越来越大,又能便于所述左上止件2从所述链齿出口端部15的出口中脱出所述拉头1,从而所述左上止件2不容易卡死在所述拉头I的链齿通过槽14中。
[0055]如图2及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右上止件3的上下两端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并且内外(图4、图5、图6图面中的左右方向)横向贯通的凹槽36。这样所述拉头I可以借助于横向贯通的所述凹槽36卡入安装到所述右拉链带5上,也即是将所述拉头I装配到所述右拉链带5上。
[0056]如图2所示,所述左上止件2包括能够被所述拉头I收纳的左上止主体21,在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内侧上部区域23向外侧倾斜呈弧形或斜面(即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内侧下端部相对地向内凸出)。这样当拉头I向下拉动从而收纳所述左上止主体21时,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内侧上部23倾斜面能够避让所述拉头I的中间连接柱13从而能够便利于所述拉头I快速地下滑。另外,当拉链带(4、5)上的所述链齿(41、51)被强制撕开时,所述左上止主体21能够借助于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内侧上部23的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内侧边310旋转,进而能够以旋转的方式脱出所述拉头1,而且不容易受所述中间连接柱13的阻扰,从而不容易卡死在所述拉头I的链齿通过槽14中。另外,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内侧下部25平直,当然还可以为与内侧上部23大致对称的弧形。
[0057]其次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顶端部202到尾端部201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拉头I的长度,或者说小于所述链齿通过槽14的长度,当然也远远小于所述右上止件3的轴向延伸长度,最好是所述左上止主体21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右上止件3的轴向延伸长度的一半。当所述拉头I收纳所述左上止主体21后,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前端部202可以全部收藏在所述拉头I内,即使尾端部201区域的少量壁体伸出所述拉头I的所述链齿出口端部15,但至少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中部区域和头部区域(前段部位)能够被收纳在所述拉头I内,从而当所述拉头I扣住所述上止组件2时,所述左上止主体21位于所述拉头I的中间连接柱13的后方,可以通过所述拉头I稳固所述左上止主体21使其不会容易脱出所述拉头I ;但在拉链快脱时,不仅可以让所述左上止主体21顶靠住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内侧边310顺利地滑出所述拉头1,而且使其滑动行程很小,即实现了所述上止组件2的动静适配,而且脱出时不受所述拉头I的中间连接柱13的影响。
[0058]为了使避免所述拉头I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其所述左侧翼17或右侧翼18对所述拉链带(4、5)造成磨损,如图2、图4所示,在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外侧连接有右延伸翼部35,所述右延伸翼部35是塑料制作成的零件并热熔在所述右拉链带5上并与所述右上止主体31 —体成型。所述右延伸翼部35的高度小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高度从而在它们的过渡位置具有右台阶37 (也是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外侧边37),所述拉头I的右侧翼18能够结合在所述右台阶37上并沿其滑动(即所述侧槽口 19的高度大于所述右延伸翼部35的高度但小于所述右上止主体31的高度,所述右延伸翼部35位于所述侧槽口 19中)。同样地,所述左上止件2还包括左延伸翼部22,所述左延伸翼部22连接于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外侧,所述左延伸翼部22是塑料制作成的零件并热熔在所述右拉链带4上并与所述左上止主体21连接一体。所述左延伸翼部22的高度小于所述左上止主体21的高度从而在它们的过渡位置具有左台阶26,所述拉头I的左侧翼17能够结合在所述左台阶26上并其沿滑动。
[0059]这样,借助所述左延伸翼部22、右延伸翼部35增大了所述左上止主体21、右上止主体31分别与所述左拉链带4、右拉链带5的结合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左上止主体21、右上止主体31分别与左拉链带4、右拉链带5的结合力,使所述左上止主体21、右上止主体31不容易从所述左拉链带4、右拉链带5上脱离出来;另外,所述拉头I的右侧翼18和左侧翼17能够结合在所述右台阶37、左台阶26上并其沿滑动,使拉头I的侧翼(17、18)不与所述左拉链带4、右拉链带5产生直接接触,避免了所述拉头I的右侧翼18和左侧翼17在运动过程中对左拉链带4、右拉链带5产生摩擦从而造成磨损,有利于延长所述拉链6的寿命。同样在链齿(41、51)上也可以同样设置延伸翼部。
[0060]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左上止件2、右上止件3上还分别设置有多个圆形的工艺盲孔(24、34)。其中,所述工艺盲孔(24、34)为分布于所述左上止件2和右上止件3表面上的盲孔。这样,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不会降低其结构强度;其次,在所述左上止件2和右上止件3的注塑过程中,在远离模具浇口的位置和所述左上止件2和右上止件3的壁体相对较厚的部位会提前冷却,另一部分壁体会滞后冷却,而冷却时间不一致会出现缩水不均匀及表面产生水纹现象,而壁体上设置所述工艺盲孔(24、34),能够使整体壁体的冷却时间接近一致进而避免出现水纹现象;其次,所述工艺盲孔(24、34)可以由模具上的凸型模芯形成,在注塑过程中,通过所述凸型模芯使注塑料的流动速度均匀,同时,减少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的外观面的注塑面积,从而减少水纹产生;另外所述工艺盲孔(24、34)的存在,也大大节约了所述左上止件2和右上止件3的所使用的注塑料的使用量。
[0061]如图7所示,应用了本发明上止组件9的裤子7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裤子7的裤脚筒部71包括两个相对分离的自由端部(72、73)及能够连接两个所述自由端部(72、73)的拉链6,所述拉链6上设置有所述上止组件9、下止组件8和能够锁扣链齿(41、51)的拉头1,所述拉链6的中段链牙部位上还设置有易脱牙区域61 ;其中,所述下止组件8位于所述裤子7的裤头部74,而所述上止组件9位于所述裤脚筒部71的裤脚部75。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向上回拉所述拉头I就可以调整所述裤脚部75的开口宽度,更重要的是,无需另外设置固定所述拉头I的装置,而是让所述拉头I自然地挂在所述上止组件9上即可,无需顾忌因剧烈运动或其它原因导致所述拉头I不能固定在所述上止组件9上。而当快脱裤子7时,所述上止组件9的所述左上止件2又能够从所述拉头I中快速地脱出。
[0062]穿衣者穿着所述裤子7时,可以先将所述裤子7的所述自由端部(72、73)的裤头部74压紧在腿上,并先锁扣所述下止组件8再向下拉动所述拉头I进而就可以扣合所述拉链6形成一个完整的裤腿,所述拉头I自然地坠吊在所述上止组件9上。当需要脱裤时,横向拉动所述拉链6上的易脱牙区域61,就可以使所述拉链6快速地分开。为此,这种所述裤子7可以广泛适用于运动员、野外工作人员等。
[0063]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快脱拉链的上止组件及衣物中。
【权利要求】
1.快脱拉链,包括左拉链带、右拉链带、上止组件和能够锁扣链齿的拉头,所述上止组件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上止件和右上止件,所述左上止件的外侧连接所述左拉链带,所述右上止件的外侧连接所述右拉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止件包括能够插入所述拉头内的右上止主体,所述右上止主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拉头的长度,在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阻止所述拉头脱出的凸起;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内侧边上具有外凸弧形部,所述外凸弧形部的最高点位于所述右上止主体内侧的中段或中下段区域,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边从尾端以平滑状向顶端方向延伸;所述左上止件包括能够被所述拉头收纳的左上止主体,所述左上止主体在所述拉头内被收纳的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拉头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脱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内侧边上部向外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脱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止件或右上止件上设置有工艺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脱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止件还包括右延伸翼部,所述右延伸翼部连接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外侧,所述右延伸翼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右上止主体的高度从而在它们的过渡位置具有右台阶,所述拉头的右侧翼能够结合在所述右台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脱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止件的上下两端面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内外横向贯通的横向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脱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内侧下部平直或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脱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止件还包括左延伸翼部,所述左延伸翼部连接于所述左上止主体的外侧,所述左延伸翼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左上止主体的高度从而在它们的过渡位置具有左台阶,所述拉头的左侧翼能够结合在所述左台阶上。
8.使用权利要求1到7任一所述的快脱拉链的衣物,包括两个相对分离的自由端部及能够连接两个所述自由端部的所述拉链,所述快脱拉链上还设置有下止组件和位于链牙区域中的易脱牙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止组件位于所述衣物的上部,而所述上止组件位于所述衣物的下部。
【文档编号】A44B19/36GK203399752SQ201320436188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许锡鹏 申请人: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