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15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属于背包领域。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包括包体和背带,还包括人体工程学支架,人体工程学支架的上端固定于包体内侧靠近背带的一面的顶部,下端抵顶在包体内侧的底部。采用这种背包,背包内物体的重量通过人体工程学支架能够较均匀地分散至人体相应的身体部位,避免因身体局部承重过大而造成酸痛。
【专利说明】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背包领域,具体指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背包在背负物品时,背包的背面会与人体的背部贴合,不容易透气和散热,造成背包使用者容易出汗;当背负较多物品,物品的重量容易集中在人体的肩部和腰部,造成肩部和腰部酸疼,而且物品压在肩部和腰间会加快肩部和腰部的出汗,令背包者很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背包重量较均匀分布到人体上的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包括包体和背带,还包括人体工程学支架,人体工程学支架的上端固定于包体内侧靠近背带的一面的顶部,下端抵顶在包体内侧的底部,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由金属杆弯折而成,人体工程学支架的上端形成贴合人体肩部的横杆,横杆的中部形成贴合人体颈部的第一凹部,横杆的两端连接两根朝向包体底部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中部形成贴合人体背部的第二凹部。
[0006]较佳地,所述包体内侧靠近背带的一面设有收容袋,所述收容袋位于包体内侧的顶部,收容袋的开口朝向包体的底部,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的上端伸入且抵顶于所述收容袋内。
[0007]较佳地,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固定于包体内侧的两侧壁上,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的竖杆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套中。
[0008]较佳地,所述竖杆的下端弯卷形成弧形状。
[0009]较佳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包体的开口连接有环绕开口的包沿,所述包沿内穿设有用以开启和闭合包沿的抽带。
[00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包体内侧靠近人体背部的一面设置人体工程学支架,人体的颈部、肩部、背部通过背包背部与人体工程学支架贴合,将背包的重量较好的分散,不会因局部太重而造成人体身体部位的酸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处的局部剖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人体工程学支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人体工程学支架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0016]1-包体2-人体工程学支架
[0017]21-第一凹部22-第二凹部
[0018]23-弧形状3-收容袋
[0019]31-收容袋开口4-限位套
[0020]5-包沿51-抽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包括包体I和背带(图中未示出),还包括人体工程学支架2,人体工程学支架2的上端固定于包体I内侧靠近背带的一面的顶部,下端抵顶在包体I内侧的底部。如图3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2由金属杆弯折而成,人体工程学支架2的上端形成贴合人体肩部的横杆,横杆的中部形成贴合人体颈部的第一凹部21,第一凹部21朝背离人体颈部的方向凹陷。横杆的两端连接两根朝向包体I底部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中部形成贴合人体背部的第二凹部22,第二凹部22朝背离人体背部的方向凹陷。较佳地,所述竖杆的自由端向上弯卷形成弧形状23。弧形状23的底端抵顶在包体I内底部,增大了竖杆与包体底部的接触面积,避免竖杆将包体I捅破。
[0023]如图2所示,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包体I内侧靠近背带的一面设有收容袋3,所述收容袋3位于包体I内侧的顶部,收容袋开口 31朝向包体I的底部。收容袋3可以采用这样方式形成:将一块布料顶端和两侧端均缝制在包体I内侧的顶部,布料的底端形成朝向包体I底部的收容袋开口 31。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2 —端抵顶于所述收容袋3内(图中虚线所示),另一端抵顶于包体I内侧的底部。采用抵顶方式,当不需要人体工程学支架2时,可以将人体工程学支架2取下。
[0024]较佳地,还包括限位套4,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套4固定于包体I内侧的侧壁,在实施例中,包体I内侧的两侧壁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置三个限位套4,限位套4采用布料。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2的两竖杆穿过限位套4,插设于所述限位套4中。通过设置限位套4,能更加稳定固定人体工程学支架2,更好地分散背包重量。
[0025]进一步地,所述包体I的开口连接有环绕开口的包沿5,为了使包沿5在闭合时不会压缩到人体工程学支架2,包沿5可以设置较高的包沿。包沿5顶部设有用以开启和闭合包沿5的抽带51。抽带51上设有卡扣,通过卡扣限制抽带51的自由滑动,配合抽带51的卡扣为市面上抽带的常用配件,这里不再详述。背包的开口没有采用传统的拉链来进行启闭,而是采用抽带51,开启和闭合包体I更加快捷。
[0026]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包括包体和背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工程学支架,人体工程学支架的上端固定于包体内侧靠近背带的一面的顶部,下端抵顶在包体内侧的底部,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由金属杆弯折而成,人体工程学支架的上端形成贴合人体肩部的横杆,横杆的中部形成贴合人体颈部的第一凹部,横杆的两端连接两根朝向包体底部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中部形成贴合人体背部的第二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内侧靠近背带的一面设有收容袋,所述收容袋位于包体内侧的顶部,收容袋的开口朝向包体的底部,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的上端伸入且抵顶于所述收容袋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固定于包体内侧的两侧壁上,所述人体工程学支架的竖杆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套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的下端弯卷形成弧形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附人体工程学支架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开口连接有环绕开口的包沿,所述包沿内穿设有用以开启和闭合包沿的抽带。
【文档编号】A45C3/00GK203435830SQ20132052684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杨滨 申请人:泉州沥阳手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