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420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侧面且其上侧呈由后向前传输走向的履带式输送带,与机架连接且带有与履带式输送带配合完成物料斜尾磨削的砂轮的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为履带式输送带提供输送动力的履带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控制该履带式斜尾机运行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履带式输送带对物料进行夹持和循环式输送,加上与多个砂轮配合对鞋底物料依次进行不同层次的磨削,有效地增加了磨削精度,极大地降低了废品率,并提高了斜尾的效率,还使操作者在同一位置即可完成喂料收料的工作,操作十分方便快捷,而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加省工省时省料省事,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设备,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鞋类制造技术中,制作有些鞋底需要将其后跟部分打磨呈斜面状以便于制鞋时粘接或固定美观,例如在有些高跟鞋的鞋底有一层贴皮,靠鞋后跟处的贴皮厚度小于靠前部,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生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美观。在制作这样的鞋底时原料的厚度通常是等厚度的,先将原料制成与鞋底的形状,再对其后跟对应出进行打磨削薄,使其呈由前至后依次变薄的斜面形状,行业内将该工艺称为斜尾。如图1和图2所示。
[0003]在现有斜尾技术中,使用的设备是单轴、单工作台磨砂机,将鞋底放置于平台上用打磨机将后跟部分逐渐磨薄即可,当原料较厚时还可先用刀片削薄后跟部分再进行打磨,而且大多都是有人工来操作,不仅精度很低,质量不高,而且生产效率也十分低下,以此导致废品率非常高,人工成本也非常高,费时费力费料,因此亟需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侧面且其上侧呈由后向前传输走向的履带式输送带,与机架连接且带有与履带式输送带配合完成物料斜尾磨削的砂轮的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为履带式输送带提供输送动力的履带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控制该履带式斜尾机运行的控制系统。
[0007]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履带式输送带为两个,在机架两侧对称设置。为了方便放置物料,还可在两个履带式输送带搭建置物台。
[0008]具体来讲,所述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还包括通过下部一个连接支点与机架活动连接的调节架,在该连接支点处将调节架与机架固定的液压紧固组件,至少两个均通过轴承连接于调节架上部并用于安装砂轮的转动轴,以及安装于调节架上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磨削电机,其中,磨削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所有转动轴沿履带式输送带传输方向排列。为了使外形美观,也为了防止磨削灰尘乱散,在砂轮上还可加装带有排尘口的保护罩。
[0009]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的上下高度调整,所述机架下部与调节架上连接支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呈上下方向的调节槽。
[0010]进一步地,为了调节不同位置的砂轮高度,所述调节架上设有用于微调砂轮高度的定位调节机构,该定位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架连接的上圆弧支杆,与履带式输送带连接且位置与上圆弧支杆对应并构成呈上下方向的调节间隙的下圆弧支杆,穿过调节间隙设置的微调螺杆,固定于调节架上并与微调螺杆螺纹连接用于导向的微调支架,以及均固定于微调螺杆上的用于调整调节间隙的锥形微调块和微调手柄,其中,上圆弧支杆的位置位于端部的砂轮正下方。[0011]再具体地讲,所述履带式输送带包括与机架连接并具有导轨槽的输送架,设置于输送架前后两端的链轮,通过数个双节距链条连接形成沿导轨槽并绕链轮运行的履带板,均设置于履带板上且相邻的夹持送料机构和合页式台面,与输送架连接用于调节合页式台面高度的斜块错位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输送架上靠进料方向的用于松开夹持送料机构的进料顶升台,其中,位于输送架前端的链轮与履带驱动电机连接,斜块错位升降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2]再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送料机构包括位于履带板下侧与履带板铰接的顶升支架,与顶升支架连接并穿过履带板设置的顶升柱,与顶升柱顶端连接并与履带板上侧配合进行压料的压料板,以及套于顶升柱上并位于履带板和顶升支架之间的压力弹簧。
[0013]为了便于取料脱料,所述位于输送架后端的链轮上设有用于顶起压料板便于脱料的脱料轮。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斜块错位升降机构包括与输送架连接并与砂轮安装位置上下匹配的基板,安装于基板上的调节电机,与调节电机连接并沿传输方向走向的调节螺杆,两个均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且其斜面向外相对的下斜升块,与基板连接的定位导向柱,与定位导向柱上端连接并与履带式输送带上侧平行的调节板,位于调节板下侧并与下斜升块匹配的两个上斜升块,以及设置于调节板和基板之间的复位拉簧,其中,调节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合页式台面受调节板上侧位置而控制其斜度。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合页式台面包括与履带板连接的平台面,与平台面铰接的斜台面,以及设置于斜台面下端与调节板接触的滚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I)本实用新型采用履带式输送带对物料进行夹持和循环式输送,加上与多个砂轮配合对鞋底物料依次进行多层次的磨削,有效地增加了磨削精度,极大地降低了废品率,并提高了斜尾的效率,还使操作者在同一位置即可完成喂料收料的工作,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而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加省工省时省料省事,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0018](2)本实用新型中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与机架为可调式连接并通过液压紧固组件进行固定,还通过定位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定位,可实现调节架以连接支点前后旋转来调节前后不同砂轮的磨削高度,而定位调节机构的微调使调节磨削高度时更加精准和稳定,并且调节架还可通过调节槽实现整体高度的调节。
[0019](3)本实用新型中夹持送料机构利用压力弹簧使压料板与履带板夹紧,当该夹持送料机构沿输送带运动到进料顶升台处被顶升松开,便于放料,也可以取料,十分方便,进一步为了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还在靠后的链轮上设置脱料轮,使该夹持送料机构在由下侧输送至后端时便可松开夹持,并在继续输送中改变输送方向使被夹持的物料自动掉下脱离,更加方便地实现取料功能,并为放料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进而更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0020](4)本实用新型的合页式台面受到斜块错位升降机构的控制而使其斜台面的高度可调,并与夹持送料机构配合实现物料的放置,还与砂轮配合进行鞋底后跟位置的斜面磨肖|J,非常方便;而斜块错位机构利用上下斜升块相互错位的原理实现通过控制横向距离来达到调整上下高度的目的,即是说调节电机通过调节螺杆控制两个下斜升块的横向间距,由其斜面将横向作用力转化为纵向作用力来抬高或降低调节板的高度,能够充分节约空间,非常适合在履带板上下两层之间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鞋底斜尾前的示意图。
[0022]图2为鞋底斜尾后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式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斜块错位升降机构和合页式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30]1-机架,2-履带驱动电机,3-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4-履带式输送带;
[0031]31-砂轮,32-调节架,33-液压紧固组件,34-转动轴,35-磨削电机,36-调节槽,37-定位调节机构;
[0032]371-上圆弧支杆,372-下圆弧支杆,373-微调螺杆,374-微调支架,375-微调手柄,376-锥形微调块;41-输送架,42-链轮,43-履带板,44-进料顶升台,45-脱料轮,46-夹持送料机构,47-斜块错位升降机构,48-合页式台面;461_顶升支架,462-顶升柱,463-压料板,464-压力弹簧;471_基板,472-调节电机,473-调节螺杆,474-下斜升块,475-定位导向柱,476-上斜升块,477-调节板,478-复位拉簧;481_平台面,482-斜台面,48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0034]如图1至图8所示,该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侧面且其上侧呈由后向前传输走向的履带式输送带4,与机架连接且带有与履带式输送带配合完成物料斜尾磨削的砂轮31的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3,为履带式输送带提供输送动力的履带驱动电机2,以及用于控制该履带式斜尾机运行的控制系统。为了便于驱动,该履带驱动电机上还可连接减速器,用于控制转速。而控制系统采用现有通用的控制技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
[0035]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履带式输送带为两个,在机架两侧对称设置。为了方便放置物料,还可在两个履带式输送带搭建置物台。
[0036]具体来讲,所述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还包括通过下部一个连接支点与机架活动连接的调节架32,在该连接支点处将调节架与机架固定的液压紧固组件33,均通过轴承连接于调节架上部并用于安装砂轮的三个转动轴34,以及安装于调节架上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磨削电机35,其中,磨削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所有转动轴沿履带式输送带传输方向排列。液压紧固组件采用液压缸配合限位夹件即可实现,而液压缸相关技术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为了使外形美观,也为了防止磨削灰尘乱散,在砂轮上还可加装带有排尘口的保护罩。
[0037]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的上下高度调整,所述机架下部与调节架上连接支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呈上下方向的调节槽36。
[0038]进一步地,为了调节不同位置的砂轮的高度,所述调节架上设有用于微调砂轮高度的定位调节机构37,该定位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架连接的上圆弧支杆371,与履带式输送带连接且位置与上圆弧支杆对应并构成呈上下方向的调节间隙的下圆弧支杆372,穿过调节间隙设置的微调螺杆373,固定于调节架上并与微调螺杆螺纹连接用于导向的微调支架374,以及均固定于微调螺杆上的用于调整调节间隙的锥形微调块376和微调手柄375,其中,上圆弧支杆的位置位于端部的砂轮正下方。而通常在两端的砂轮正下方分别设置一个定位调节机构,以此在调节一端的砂轮高度时另一端的砂轮高度不受调节影响,提高了微调的准确性,进而方便快捷地对物料加工厚度进行调节。
[0039]再具体地讲,所述履带式输送带包括与机架连接并具有导轨槽的输送架41,设置于输送架前后两端的链轮42,通过数个双节距链条连接形成沿导轨槽并绕链轮运行的履带板43,均设置于履带板上且相邻的夹持送料机构46和合页式台面48,与输送架连接用于调节合页式台面高度的斜块错位升降机构47,以及设置于输送架上靠进料方向的用于松开夹持送料机构的进料顶升台44,其中,位于输送架前端的链轮与履带驱动电机连接,斜块错位升降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一般来讲,一个夹持送料机构和一个合页式台面构成一对配合的关系,即待加工物料(鞋底)的前部由夹持送料机构夹持固定,鞋底后部置于合页式台面上被砂轮磨削,并可进行相应调整;为了保证履带板上的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可根据设备和机构的实际大小尺寸决定在履带板上设置合理数量的夹持送料机构和合页式台面,也就是说虽然本实施例中只列举了一对配合,但采用多对设置的情况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0]再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送料机构包括位于履带板下侧与履带板铰接的顶升支架461,与顶升支架连接并穿过履带板设置的顶升柱462,与顶升柱顶端连接并与履带板上侧配合进行压料的压料板463,以及套于顶升柱上并位于履带板和顶升支架之间的压力弹簧464。
[0041]为了便于取料脱料,所述位于输送架后端的链轮上设有用于顶起压料板便于脱料的脱料轮45。
[0042]更进一步地,所述斜块错位升降机构包括与输送架连接并与砂轮安装位置上下匹配的基板471,安装于基板上的调节电机472,与调节电机连接并沿传输方向走向的调节螺杆473,两个均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且其斜面向外相对的下斜升块474,与基板连接的定位导向柱475,与定位导向柱上端连接并与履带式输送带上侧平行的调节板477,位于调节板下侧并与下斜升块匹配的两个上斜升块476,以及设置于调节板和基板之间的复位拉簧478,其中,调节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合页式台面受调节板上斜台面的位置而控制其斜度。
[0043]更进一步地,所述合页式台面包括与履带板连接的平台面481,与平台面铰接的斜台面482,以及设置于斜台面下端与调节板接触的滚轮483。该滚轮采用V型轮,使其与调节板形成线接触,相比普通的平底滚轮与调节板形成的面接触,能够有效防止了调节板上沉积的灰尘杂质对滚轮运动产生颠簸而导致斜台面的斜度不稳定致使物料磨削不平整的情况。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5]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侧面且其上侧呈由后向前传输走向的履带式输送带(4),与机架(1)连接且带有与履带式输送带(4)配合完成物料斜尾磨削的砂轮(31)的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3),为履带式输送带(4)提供输送动力的履带驱动电机(2),以及用于控制该履带式斜尾机运行的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输送带(4)为两个,在机架(1)两侧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多轴磨削机构(3)还包括通过下部一个连接支点与机架(1)活动连接的调节架(32),在该连接支点处将调节架(32)与机架(1)固定的液压紧固组件(33),至少两个均通过轴承连接于调节架(32 )上部并用于安装砂轮(31)的转动轴(34),以及安装于调节架(32 )上用于驱动转动轴(34)转动的磨削电机(35),其中,磨削电机(35)与控制系统相连,所有转动轴(34)沿履带式输送带(4)传输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部与调节架(32)上连接支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呈上下方向的调节槽(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32)上设有用于微调砂轮(31)高度的定位调节机构(37),该定位调节机构(37)包括与调节架(32)连接的上圆弧支杆(371),与履带式输送带(4)连接且位置与上圆弧支杆(371)对应并构成呈上下方向的调节间隙的下圆弧支杆(372),穿过调节间隙设置的微调螺杆(373),固定于调节架(32)上并与微调螺 杆(373)螺纹连接用于导向的微调支架(374),以及均固定于微调螺杆(373)上的用于调整调节间隙的锥形微调块(376)和微调手柄(375),其中,上圆弧支杆(371)的位置位于端部的砂轮(31)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输送带(4)包括与机架(1)连接并具有导轨槽的输送架(41 ),设置于输送架(41)前后两端的链轮(42),通过数个双节距链条连接形成沿导轨槽并绕链轮(42)运行的履带板(43),均设置于履带板(43 )上且相邻的夹持送料机构(46 )和合页式台面(48 ),与输送架(41)连接用于调节合页式台面(48)高度的斜块错位升降机构(47),以及设置于输送架(41)上靠进料方向的用于松开夹持送料机构(46)的进料顶升台(44),其中,位于输送架(41)前端的链轮(42 )与履带驱动电机(2 )连接,斜块错位升降机构(47 )与控制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送料机构(46)包括位于履带板(43)下侧与履带板(43)铰接的顶升支架(461),与顶升支架(461)连接并穿过履带板(43)设置的顶升柱(462),与顶升柱(462)顶端连接并与履带板(43)上侧配合进行压料的压料板(463),以及套于顶升柱(462)上并位于履带板(43)和顶升支架(461)之间的压力弹簧(4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输送架(41)后端的链轮(42)上设有用于顶起压料板(463)便于脱料的脱料轮(4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错位升降机构(47)包括与输送架(41)连接并与砂轮(31)安装位置上下匹配的基板(471),安装于基板(471)上的调节电机(472),与调节电机(472)连接并沿传输方向走向的调节螺杆(473),两个均与调节螺杆(473)螺纹连接且其斜面向外相对的下斜升块(474),与基板(471)连接的定位导向柱(475),与定位导向柱(475)上端连接并与履带式输送带(4)上侧平行的调节板(477),位于调节板(477)下侧并与下斜升块(474)匹配的两个上斜升块(476),以及设置于调节板(477 )和基板(471)之间的复位拉簧(478 ),其中,调节电机(472 )与控制系统连接,合页式台面(48)因调节板(477)上侧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其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履带式斜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式台面(48)包括与履带板(43)连接的平台面(481),与平台面(481)铰接的斜台面(482),以及设置于斜台面(482 )下端与调节板(477` )接触的滚轮(483 )。
【文档编号】A43D8/34GK203492904SQ20132063492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程志红 申请人:程志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