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旅行箱,包括箱体,在箱体的一侧面设有两道凸棱,每道所述凸棱的底端位于箱体该侧面的中下部,在两道凸棱的相对的面上,铰接有乘坐板或乘坐框架,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与凸棱的铰接点位于箱体侧面的中下部,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顶端设有把手,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的中部设有与乘坐框架或乘坐板铰接的支腿。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变成旅客歇脚时的座位。
【专利说明】方便旅行箱
【技术领域】
[0001]本专利属于旅行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旅行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旅行箱已经成为人们出差、旅游或回乡的常备的携带物品的工具。但是每当春运、暑运等客流量高峰时期,机场、火车站、长途车站的候车室或候机楼内,人满为患,很多提前到达候车/候机的旅客无法找到座椅,就只好坐在地上或旅行箱上。旅客们坐在地上,由于他们的腿部不可能是基本保持竖直的,所以腿只能向外伸开,腿向外伸的较长,其占地面积较大,加之其高度较低,也降低了被人发现的概率,所以从其旁边经过的人们就容易被他们绊倒。所以很多人坐在地上降低了候车室、候机楼的人流通行能力。
[0003]如果旅客们坐在旅行箱上,但是旅行箱其设计时本身并不是给旅客们当做椅子使用的,其强度并不足以保证旅客坐在上面。而且旅行箱在立起来的时候,高度较大,身高较矮的旅客坐上面不是很方便,旅行箱底部又有轮子,本身也存在着意外移动的可能性。如果把旅行箱平放下来,当做椅子,旅客坐在这个面积最大的面上,又容易把这个面坐塌,损坏旅行箱内的物品。
【发明内容】
[0004]本专利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方便旅行箱,该旅行箱可以方便的变成旅客歇脚时的座位。
[0005]一种方便旅行箱,包括箱体,在箱体的一侧面设有两道凸棱,每道所述凸棱的底端位于箱体该侧面的中下部,在两道凸棱的相对的面上,铰接有乘坐板或乘坐框架,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与凸棱的铰接点位于箱体侧面的中下部,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顶端设有把手,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的中部设有与乘坐框架或乘坐板铰接的支腿。
[0006]本专利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优选的,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侧边缘上设有甲定位孔,所述凸棱的与甲定位孔的同侧也设有乙定位孔,所述乙定位孔为通孔,在乙定位孔内还穿有甲定位销,甲定位销穿过甲定位孔并穿入乙定位孔中。
[0008]优选的,与凸棱铰接的为乘坐框架,支腿铰接在乘坐框架的内侧,在乘坐框架上还设有丙定位孔,所述丙定位孔为通孔,所述支腿的与丙定位孔的同侧也设有丁定位孔,在丙定位孔内还穿有乙定位销,乙定位销穿过丙定位孔并穿入丁定位孔中。
[0009]本专利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0]由于本专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的侧面设置铰接的乘坐板或乘坐框架以及与乘坐板或乘坐框架铰接的支腿,使得旅行箱可以方便的变成座位,供旅客们休息使用。同时,在乘坐板或乘坐框架上设置把手,使得乘坐板或乘坐框架兼做普通旅行箱的拉杆使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中:1、箱体;2、凸棱;3、乘坐板;4、把手;5、支腿;6、防倾倒支脚;7、甲定位销;
8、乙定位销;9、乘坐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的发明创造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图1中为了视图简便,将旅行箱的各个棱均用直线表示,实际的旅行箱的棱不一定必须是支脚,也可以是圆角。此外,图中的旅行箱没有画出滚轮,但本发明创造也可以应用于有滚轮的旅行箱上。
[0018]一种方便旅行箱,包括箱体1,在箱体的一侧面设有两道凸棱2,每道凸棱的底端位于箱体该侧面的中下部,在两道凸棱的相对的面上铰接有乘坐板3,乘坐板与凸棱的铰接点位于箱体侧面的中下部,乘坐板顶端设有把手4,乘坐板的中部设有与乘坐板铰接的支腿5,支腿的底部设有垂直于支腿的防倾倒支脚6。乘坐框架或乘坐板侧边缘上设有甲定位孔,凸棱的与甲定位孔的同侧也设有乙定位孔,乙定位孔为通孔,在乙定位孔内还穿有甲定位销,甲定位销穿过甲定位孔并穿入乙定位孔中。
[0019]实施例2:
[0020]如图2所示,图1中为了视图简便,将旅行箱的各个棱均用直线表示,实际的旅行箱的棱不一定必须是支脚,也可以是圆角。此外,图中的旅行箱没有画出滚轮,但本发明创造也可以应用于有滚轮的旅行箱上。
[0021]一种方便旅行箱,包括箱体1,在箱体的一侧面设有两道凸棱2,每道凸棱的底端位于箱体该侧面的中下部,在两道凸棱的相对的面上,铰接有乘坐框架9,乘坐框架与凸棱的铰接点位于箱体侧面的中下部,乘坐框架顶端设有把手4,乘坐框架的中部设有与乘坐框架铰接的支腿5,支腿的底部设有垂直于支腿的防倾倒支脚6。
[0022]支腿铰接在乘坐框架的内侧,在乘坐框架上还设有丙定位孔,丙定位孔为通孔,支腿的与丙定位孔的同侧也设有丁定位孔,在丙定位孔内还穿有乙定位销8,乙定位销穿过丙定位孔并穿入丁定位孔中。
[0023]乘坐框架或乘坐板侧边缘上设有甲定位孔,凸棱的与甲定位孔的同侧也设有乙定位孔,乙定位孔为通孔,在乙定位孔内还穿有甲定位销7,甲定位销穿过甲定位孔并穿入乙定位孔中。
[0024]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为:
[0025]如图3所示,在旅客拉动旅行箱的时候,本实施例的旅行箱可以像普通的旅行箱一样拉动。当旅客需要利用旅行箱作为座椅的时候,旅客可以将甲定位销7拔出,就可以把乘坐框架9放平;再把乙定位销8拔出,把支腿5支好,支腿利用防倾倒支脚6保持直立。此时本旅行箱即可为旅客提供一个座位,避免了旅客直接坐在地上或坐在旅行箱的箱体上带来的种种不便。
[0026]当旅客起身时,可以使支腿与乘坐框架靠拢,并将乙定位销销上,使得二者固定住;然后将乘坐框架靠在箱体的侧面,并用甲定位销销上,从而是乘坐框架也固定在箱体的侧面,乘坐框架顶部的把手就可以像普通的把手一样用于旅客拉动箱体。
[0027]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例如:①在乘坐框架或乘坐板的顶端增加普通的旅行箱那样的伸缩杆,把手安装在伸缩杆上,使得旅行箱能够以不同的角度被拉动。这些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旅行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 在箱体的一侧面设有两道凸棱,每道所述凸棱的底端位于箱体该侧面的中下部,在两道凸棱的相对的面上,铰接有乘坐板或乘坐框架,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与凸棱的铰接点位于箱体侧面的中下部,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顶端设有把手,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的中部设有与乘坐框架或乘坐板铰接的支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框架或乘坐板侧边缘上设有甲定位孔,所述凸棱的与甲定位孔的同侧也设有乙定位孔,所述乙定位孔为通孔,在乙定位孔内还穿有甲定位销,甲定位销穿过甲定位孔并穿入乙定位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旅行箱,其特征在于:与凸棱铰接的为乘坐框架,支腿铰接在乘坐框架的内侧,在乘坐框架上还设有丙定位孔,所述丙定位孔为通孔,所述支腿的与丙定位孔的同侧也设有丁定位孔,在丙定位孔内还穿有乙定位销,乙定位销穿过丙定位孔并穿入丁定位孔中。
【文档编号】A45C9/00GK203618931SQ20132073676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孟羱 申请人:孟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