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感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525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穿戴式感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穿戴式感应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任意结合于手表、手环、皮带等随身配件上,而方便携带及结合使用,且能够自由选择使用不同感应芯片的穿戴装置。包括有一扣合座、以及一枢置于该扣合座上的翻转面板,该翻转面板两面分别设为一第一芯片承载面及一第二芯片承载面,且翻转面板内设有一信号隔绝层,间隔于该第一芯片承载面与第二芯片承载面之间,该翻转面板能够枢转摆平于该扣合座上,并能够接受翻动而枢转翻面,以选择该第一芯片承载面或第二芯片承载面显露于该扣合座上;据此,以方便随身携带复数感应芯片,结合随身配件使用,并产生可选择任一芯片的效果。
【专利说明】穿戴式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式感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任意结合于手表、手环、皮带等随身配件上,而方便携带及结合使用,且能够自由选择使用不同感应芯片的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讯产业的高度发展,感应芯片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举凡金融卡、电话卡、会员卡、门禁卡、健保卡与悠游卡等等,都是采用感应芯片的技术,来作为资料管控、身份识别与连接网络的依据。传统的感应芯片一般是设置在塑胶卡片上,而形成一芯片卡,可方便放置于皮夹、皮包或口袋内,而随身携带,且即取即用。
[0003]然而,欲取用芯片卡时,使用者需先空出一只手将芯片卡自皮夹、皮包或口袋中取出。因此,若使用者双手均提着为数不少的物品时,则必须将物品集中于单一手,或者将物品放置于地面,使用上相当不方便。
[0004]此外,一般人所持有的芯片卡的种类众多,使用者外出时常需携带多张芯片卡,徒增使用者在携带和找寻芯片卡上的负担,若不注意,芯片卡也相当容易遗失,导致使用者必须重新申请,造成金钱和时间的损失,并影响到居家安全。
[0005]有鉴于此,市面上已出现一种可将感应芯片扣合于手表的表带上的装置,主要是在将感应芯片设于一扣合座上,该扣合座上通常具有套环或二弯曲勾部,以套置或扣合在手表的表带上,如此可撤除塑胶卡片的传统设计,直接将感应芯片与手表结合使用,使用时不需要特别空出一只手来取用芯片卡。
[0006]然而,由于前述传统扣合座上只能装设单一种感应芯片,若需要使用另一种感应芯片的功能,则仍需额外携带该种芯片卡;若卡片夹内同时携带两张感应芯片,使用时容易造成两张感应芯片同时接受感应的状况,特别是两张感应芯片都是金融卡时,恐有导致金融卡存取错误资料而造成财产损失的疑虑。
[0007]故,如何将上述的问题加以摒除,实为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戴式感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任意结合于手表、手环、皮带等随身配件上,而方便携带及结合使用,且能够自由选择使用不同感应芯片的穿戴装置。由于该随身配件穿载于使用者身上,因此能够随身携带两种不同的感应芯片,并可凭借翻面及信号隔绝的方式选择使用不同感应芯片,使得本实用新型兼具有方便携带、降低遗失风险及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
[0009]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感应装置,包括有一扣合座、以及一枢置于该扣合座上的翻转面板,该翻转面板两面分别为一第一芯片承载面及一第二芯片承载面,且翻转面板内设有一信号隔绝层,间隔于该第一芯片承载面与第二芯片承载面之间,该翻转面板能够枢转摆平于该扣合座上,并能够接受翻动而枢转翻面,以选择该第一芯片承载面或第二芯片承载面显露于该扣合座上。
[0010]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1]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扣合座底部具有至少一用来套置或卡扣结合于随身配件上的扣合部;实施时,该扣合部可以为一套孔或二对称勾部。
[0012]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扣合部可分离地设置在扣合座底部,二者之间具有一组用来相互粘合或扣合的结合件,以及一在扣合部与扣合座彼此分离时用来连结的可伸缩系绳或卷绳。
[0013]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的结合件是一组分别设置在扣合部及扣合座对应位置的磁石。
[0014]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扣合座上设有一凹部,且凹部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导沟,该翻转面板两侧分别设有一枢置于该导沟内的枢轴,而使该翻转面板能够随着该枢轴沿该导沟移动,并能够枢转摆平于该凹部内,凭借该凹部定位翻转面板于扣合座上,并利用该导沟变换该枢轴的位置,使翻转面板摆平于该凹部的范围内。
[0015]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第一芯片承载面上设有一第一芯片容置槽,且第二芯片承载面上设有一第二芯片容置槽,该第一芯片容置槽可供容置第一感应芯片,使第一感应芯片依附于第一芯片承载面上,且第二芯片容置槽可供容置第二感应芯片,使第二感应芯片依附于第二芯片承载面上。
[0016]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第一芯片容置槽的槽口设有多数干涉部,用来干涉外部芯片出入该第一芯片容置槽,以提升第一感应芯片定位于第一芯片容置槽内部的稳固性,且第二芯片容置槽的槽口设有多数干涉部,用来干涉外部芯片出入该第二芯片容置槽,以提升第二感应芯片定位于第二芯片容置槽内部的稳固性。
[0017]凭借上述构造,该第一芯片承载面上可设置一第一感应芯片,且第二芯片承载面上可设置一第二感应芯片,并可将扣合座任意结合于手表的表带或手环等随身配件上,使用时可将翻转面板左、右枢转而摆平于扣合座上,并可翻动该翻转面板上、下翻面,以选择第一芯片承载面的第一感应芯片或第二芯片承载面的第二感应芯片显露于扣合座表面,以接收并回应外界的感应信号。
[0018]在此期间,可凭借该信号隔绝层来隔绝外界的感应信号,使未显露于扣合座表面的第一芯片或第二芯片免于受到外界感应信号的影响,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使用时容易造成两张感应芯片同时接受感应的状况,特别是两张感应芯片都是金融卡时,导致金融卡存取错误资料而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
[00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凭借翻转面板两面同时设置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且利用扣合座任意结合于手表或手环等随身配件上,方便携带及使用。并采用将翻转面板上、下翻面的方式自由选择第一芯片4或第二芯片,且使用期间可凭借信号隔绝层来隔绝外界的感应信号,使未显露于扣合座表面的第一芯片或第二芯片免于受到外界感应信号的影响,兼具有方便携带、降低遗失风险及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使用时容易造成两张感应芯片同时接受感应的状况,特别是两张感应芯片都是金融卡时,导致金融卡存取错误资料而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图2是图1的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22]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4是图1实施例的剖示图;
[0024]图5是图1的附加实施型态的立体仰视图;
[0025]图6是图1的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26]图7是图4的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
[0027]图8是图4的另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
[0028]图9是图4的又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
[00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0扣合座;11凹部;12导沟;13扣合部;14套孔;15勾部;16结合件;17可伸缩系绳或卷绳;20翻转面板;21第一芯片承载面;22第二芯片承载面;23第一芯片容置槽;231、241槽口 ;232、242干涉部;24第二芯片容置槽;25枢轴;30信号隔绝层;41第一感应芯片;42第二感应芯片;50手表;51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任意与手表、手环、皮带等随身配件结合的穿戴式感应装置,其中为突显本实用新型穿戴式感应装置的进步性专利特征,兹列举几乎每人身上都会配戴的手表为随身配件的结构叙述,但并不单以手表为专利范围的结构局限,合先叙明。
[0032]请合并参阅图1至图4,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感应装置,包括有一扣合座10、以及一枢置于该扣合座10上的翻转面板20,该翻转面板20两面分别设为一第一芯片承载面21及一第二芯片承载面22,且翻转面板20内设有一信号隔绝层30,间隔于该第一芯片承载面21与第二芯片承载面22之间,该翻转面板20能够枢转摆平于该扣合座10上,并能够接受翻动而枢转翻面,以选择该第一芯片承载面21或第二芯片承载面22显露于该扣合座10上。
[0033]图中并显不了该扣合座10上设有一凹部11,且凹部11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导沟12,所述导沟12相互对称,该翻转面板20两侧分别设有一枢置于该导沟12内的枢轴25,且所述枢轴25位于翻转面板20 —端的两侧,该翻转面板20能够随着该枢轴25沿该导沟12的延伸方向移动(如图7、图8所示),并能够枢转摆平于该凹部11内。
[0034]图1及图2并描述了该第一芯片承载面21上设有一第一芯片容置槽23,且第二芯片承载面22上设有一第二芯片容置槽24。该第一芯片容置槽23的槽口 231设有多数干涉部232,所述干涉部232可成凸点型态,用来干涉外部芯片出入该第一芯片容置槽23,且第二芯片容置槽24的槽口 241设有多数干涉部242,所述干涉部242可成凸点型态,用来干涉外部芯片出入该第二芯片容置槽24。该扣合座10底部具有一扣合部13,位于扣合座10上相反于该凹部11及翻转面板20的位置,且扣合部13可以为一可穿套在表带或皮带的套孔14。请参阅图5,描绘了另一可行的实施型态,说明该扣合部13也可以为二对称勾部15,位于扣合座10上相反于该凹部11及翻转面板20的位置。
[0035]凭借上述构造组成,可供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可先于第一芯片承载面21的第一芯片容置槽23内容置一第一感应芯片41,使第一感应芯片41依附于第一芯片承载面21上,期间该第一芯片容置槽23槽口 231的干涉部232能够干涉第一感应芯片41周边,而提升第一感应芯片41定位于第一芯片容置槽23内部的稳固性。同时,于第二芯片承载面22的第二芯片容置槽24内容置一第二感应芯片42,使第二感应芯片42依附于第二芯片承载面22上,期间该第二芯片容置槽24槽口 241的干涉部242能够干涉第二感应芯片42周边,而提升第二感应芯片42定位于第二芯片容置槽24内部的稳固性。
[0036]使用时可将翻转面板20左、右枢转而摆平于扣合座10的凹部11内,凭借凹部11定位翻转面板20于扣合座10上,而选择第一芯片承载面21的第一感应芯片41或第二芯片承载面22的第二感应芯片42显露于扣合座10表面,未显露于扣合座10表面的第一感应芯片41或第二感应芯片42是随着翻转面板20定位于凹部11内,而位于凹部11与信号隔绝层30之间,可受到信号隔绝层30的遮盖。
[0037]请参阅图4、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可任意与使用者本身既有的随身配件结合使用,该随身配件在本实施上举以手表50为例,说明使用者可凭借前述扣合部13的套孔14以套置方式将扣合座10任意结合于手表50的表带51上,或者凭借前述勾部15以卡扣方式将扣合座10任意结合于手表50的表带51上,而能够结合手表50 —起使用,由于手表50穿载于使用者身上,因此能够随身携带两种不同的感应芯片。
[0038]当使用者双手提着为数不少的物品,且需要使用第一感应芯片41时,可直接将手表50靠近外界的芯片感应装置(未绘制),使显露于扣合座10表面的第一感应芯片41接收并回应外界芯片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如此一来,即可不需要特别空出一只手来取用传统芯片卡。在第一感应芯片41接收并回应外界感应信号期间,由于第二感应芯片42位于凹部11与信号隔绝层30之间,因此信号隔绝层30可隔绝外界感应信号对第二感应芯片42的影响,有效防止第二感应芯片42存取错误资料。
[0039]请参阅图7至图9,说明当使用者需使用第二感应芯片42时,可徒手翻动该翻转面板20,以掀起翻转面板20,并推触翻转面板20随着枢轴25沿导沟12的延伸方向移动,而利用导沟12变换枢轴25的位置,随后再将翻转面板20枢转摆平于凹部11内,使翻转面板20上、下枢转翻面,令第二芯片承载面22的第二感应芯片42显露于扣合座10表面,且第一感应芯片41位于凹部11与信号隔绝层30之间,而受到信号隔绝层30的遮盖。如此即可在不影响第一感应芯片41的前提下使用第二感应芯片42。
[0040]请参阅图10,说明当本实用新型穿套于皮带上的实施例图。由于本实用新型穿套于皮带上使用时,翻转面板20上的感应芯片可能与感应器距离甚远,故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前述的扣合部13可分离地设置在扣合座10底部,二者之间具有一组用来相互粘合或扣合的结合件16,以及一在扣合部13与扣合座10彼此分离时用来连结的可伸缩系绳或卷绳17。实施时,所述的结合件16是一组分别设置在扣合部及扣合座上相对应位置的磁石。
[0041]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扣合座以及一枢置于该扣合座上的翻转面板,该翻转面板两面分别为一第一芯片承载面及一第二芯片承载面,翻转面板内设有一信号隔绝层,该信号隔绝层间隔于该第一芯片承载面与第二芯片承载面之间,该翻转面板能够枢转摆平于该扣合座上,并能够接受翻动而枢转翻面,以选择该第一芯片承载面或第二芯片承载面显露于该扣合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座底部具有至少一用来套置或卡扣结合于随身配件上的扣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为一套孔或二对称勾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可分离地设置在扣合座底部,该扣合部与该扣合座之间具有一组用来相互粘合或扣合的结合件,以及一在扣合部与扣合座彼此分离时用来连结的可伸缩系绳或卷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是一组分别设置在扣合部及扣合座对应位置的磁石。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座上设有一凹部,且凹部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导沟,该翻转面板两侧分别设有一枢置于该导沟内的枢轴,且翻转面板能够随着该枢轴沿该导沟移动,并能够枢转摆平于该凹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芯片承载面上设有一第一芯片容置槽,且第二芯片承载面上设有一第二芯片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穿戴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芯片容置槽的槽口设有多数干涉部,用来干涉外部芯片出入该第一芯片容置槽,且第二芯片容置槽的槽口设有多数干涉部,用来干涉外部芯片出入该第二芯片容置槽。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3618949SQ20132074379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陈家骏 申请人:陈家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