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式盘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40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防滑式盘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滑式盘扣,包括一第一扣合部、一第二扣合部、两个夹条以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对齐设置,所述两个夹条分别固定在第一扣合部、一第二扣合部上;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扣坨;所述扣坨呈圆球状,其外表面上间隔地开设有若干防滑槽,相邻的防滑槽之间的表面光滑;该扣坨的中间开设有一圆柱形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一扣圈及一第二固定件,所述扣圈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一端的端部。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式盘扣,通过将扣坨上开设防滑槽,从而提高防滑式盘扣在扣合时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防滑式盘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式盘扣。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盘扣通常用由两根对折的袢条组成,其中一根袢条的对折处编结成球状的扣坨,另一根对折处形成一用于与扣坨配合的扣圈。该两根袢条分别固定衣襟两侧,并使得扣坨和扣圈相对设置,从而实现通过盘扣衣襟扣合或解开。但是现有的盘扣的扣坨通常为布料的袢条编织而成,使得扣坨从扣圈中穿过是摩擦力较大,所以在扣合或解开时难度较大。
[000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扣合或解开时难度小的防滑式盘扣。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滑式盘扣,包括一第一扣合部、一第二扣合部、两个夹条以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对齐设置,所述两个夹条分别固定在第一扣合部、一第二扣合部上;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扣坨;所述扣坨呈圆球状,其外表面上间隔地开设有若干防滑槽,相邻的防滑槽之间的表面光滑;该扣坨的中间开设有一圆柱形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一扣圈及一第二固定件,所述扣圈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一端的端部;所述扣圈与所述扣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条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位置处。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一第一扣合本体及一套设在第一扣合本体外表面上的第一保护套。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套为棉纤维或者蚕丝交织成网格状的保护套。
[0009]优选地,所述扣坨由塑料、玻璃、橡胶、菩提根、檀香木或者珍珠中的任一种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一第二扣合本体及套设在第二扣合本体外表面上的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二扣合本体由所述扣圈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组成。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套为棉纤维或者蚕丝交织成网格状的保护套。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扣坨为一体成型。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及扣圈为一体成型。
[0014]优选地,各夹条至少包括一个由棉质线或丝质线段缠绕而成的套筒。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夹条与所述扣圈相抵持。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式盘扣通过将扣坨设置呈圆球状可有效的降低扣坨在扣圈中穿插时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解开与扣合时更方便,同时在扣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滑槽,可防止扣坨意外的从扣圈冲滑出,提高该防滑式盘扣在扣合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可提高盘扣整体的美观性。
[0018]另外,通过所述夹条可有效的提高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稳固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损坏,提高防滑式盘扣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夹条可有效地防止扣圈在使用过程中被拉扯过程中变大,从而提高防滑式盘扣在扣合时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防滑式盘扣扣合时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扣合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B-B方向剖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扣合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扣合部;10、第一固定件;11、扣坨;110、防滑槽;111、通孔;12、第一扣合本体;13、第一保护套;2、第二扣合部;20、第二固定件;21、扣圈;22、第二扣合本体;23、第二保护套;3、夹条;100、缝合处;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
[0025]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滑式盘扣,包括一第一扣合部1、一第二扣合部2、两个夹条3、及一连接件4,所述第一扣合部I与第二扣合部2对齐设置,所述两个夹条3分别固定在第一扣合部1、一第二扣合部2上。所述第一扣合部I包括一第一固定件10及一扣坨11。所述扣坨11呈圆球状,其外表面上间隔地开设有若干防滑槽110,相邻的防滑槽110之间的表面光滑;该扣坨11的中间开设有一圆柱形通孔111,所述连接件4穿过所述通孔111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0 —端的端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将扣坨11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0的端部上。所述防滑槽110可为圆形槽、矩形槽、弧形槽、或者其他形状的槽及其各种形状槽相互组合而成的槽。
[0026]所述第二扣合部2包括一第二固定件20及一扣圈21,所述扣圈21设置在第二固定件20—端的端部。所述扣圈21与所述扣坨11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条3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件10与第二固定件20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固定件20上的夹条3与所述扣圈21相抵持,用于防止扣圈21在使用过程中被拉扯过程中变大。
[0027]参照图2与图3,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扣合部I包括一第一扣合本体12及一套设在第一扣合本体12外表面上的第一保护套13,所述第一扣合本体12可由所述第一固定件10及所述扣坨11组成。
[0028]参照图4与图5,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扣合部2包括一第二扣合本体22及套设在第二扣合本体22外表面上的第二保护套23。所述第二扣合本体22可由所述扣圈21及所述第二固定件20组成。
[002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10及扣坨11可为一体成型,即该第一扣合本体12可为一布质的袢条,将该袢条进行对折,并在对折处(图未标)进行编结形成所述扣坨11,在扣坨11上延伸有两条相对的袢条,将该两个袢条缝合固定形成所述第一固定件10。通过在该第一固定件10处安装一夹条3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10更稳固。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套13包覆在所述袢条的外表面上。
[003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件20及扣圈21可为一体成型,即该第二扣合本体22可为一布质的袢条,将该袢条进行对折,将该对折后的袢条的缝合固定形成所述第二固定件20,并将对折处(图未标)预留预定长度不缝合,使得在该对折处形成所述扣圈21。通过在该第二固定件20处安装一夹条3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更稳固。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套23包覆在该袢条的外表面上。
[003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扣坨11可由塑料、玻璃、橡胶、菩提根、檀香木或者珍珠中的任一种制成。
[003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合本体12和/或第二扣合本体22内部镶嵌有香薰片,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003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套13与第二保护套23可为棉纤维或者蚕丝交织成网格状的保护套。
[0034]作为优选方案,各夹条3分别由若干段不同颜色的棉质线或丝质线缠绕而成的套筒(图未标)。本实施例中各夹条3分别由三段不同颜色的线缠而成的套筒。该夹条3可使得第一扣合部I与第二扣合部2的外表面更平整、美观。
[0035]作为优选方案,为了防止粉尘从落入第一固定件10与第二固定件20两者的缝合处100的缝隙内,各夹条3完全覆盖在所述缝合处100的缝隙上,且各夹条3的两端别与第一固定件10与第二固定件20的两端齐平。
[0036]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扣合部、一第二扣合部、两个夹条以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对齐设置,所述两个夹条分别固定在第一扣合部、一第二扣合部上;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扣坨;所述扣坨呈圆球状,其外表面上间隔地开设有若干防滑槽,相邻的防滑槽之间的表面光滑;该扣坨的中间开设有一圆柱形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一扣圈及一第二固定件,所述扣圈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一端的端部;所述扣圈与所述扣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条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一第一扣合本体及套设在第一扣合本体外表面上的第一保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为棉纤维或者蚕丝交织成网格状的保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坨由塑料、玻璃、橡胶、菩提根、檀香木或者珍珠中的任一种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一第二扣合本体及套设在第二扣合本体外表面上的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二扣合本体由所述扣圈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套为棉纤维或者蚕丝交织成网格状的保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扣坨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及扣圈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各夹条至少包括一个由棉质线或丝质线段缠绕而成的套筒。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式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夹条与所述扣圈相抵持。
【文档编号】A44B1/08GK203563765SQ20132076575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黄惠梅 申请人:黄惠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