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679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拉杆书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伸缩拉杆,书包底面滚轮可收起,包括书包本体和拉杆,书包本体下部设有一个底板,底板内部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两端的侧壁通过铰链与凹槽底部连接,连接杆的安装方向与书包本体下底面长的一边平行,连接杆的与安装铰轴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靠近连接杆两端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万向轮,连接杆能带动两个万向轮以铰链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使万向轮完全位于凹槽内或垂直于底板的下底面位于凹槽外部;书包本体正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肩带,本实用新型具有书包底面滚轮可收起,书包外形美观,背带时不会弄脏使用者背部的衣服,使用舒适度高,拖动时不会弄脏肩带的优点。
【专利说明】拉杆书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伸缩拉杆,书包底面滚轮可收起,人们背带时感觉舒服的拉杆书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拉杆书包,通常是在书包本体背面靠近中部位置安装有一个可伸缩拉杆,书包本体背面靠近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肩带,在书包本体下部设有两个或四个滚轮,虽然也可以实现拖行和背带两种使用方式,但其在背带时,由于书包本体底面的滚轮始终暴露在外边,无法收起,极易弄脏使用者背部的衣服,且非常不美观;另外在背带时,收缩后的拉杆始终顶在使用者的背部,导致使用者背部不适,影响使用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拉杆书包底部滚轮无法收起,易弄脏使用者背部衣服,不美观,背带时拉杆导致使用者背部不适,影响使用舒适度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书包底面滚轮可收起,书包外形美观,背带时,不会弄脏使用者背部的衣服,且不会使人们背部感到不适,使用舒适度高的拉杆书包。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拉杆书包,包括书包本体和安装在书包本体背面的拉杆,所述书包本体下部设有一个底板,底板内部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两端的侧壁通过铰链与凹槽底部连接,连接杆的安装方向与书包本体下底面长的一边平行,连接杆的与安装铰链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靠近连接杆两端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万向轮,连接杆能带动两个万向轮以铰链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使万向轮完全位于凹槽内或垂直于底板的下底面位于凹槽外部;所述书包本体正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肩带。
[0006]所述的底板下底面靠近左右两边的位置各固定设有一个挡杆套,每个挡杆套内设有一个挡杆,挡杆能在挡杆套内沿挡杆套滑动;当万向轮旋转到凹槽外部且垂直于底板的下底面时,连接杆两端面与挡杆端部正对的位置上各开有一个插入孔,挡杆一端插入到插入孔内时,另一端位于挡杆套内。
[0007]所述铰链为弹簧铰链。
[0008]所述书包本体正面设有一层海绵层。
[0009]所述书包本体的正面横向设有一个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从正中部分开,分成两段,两段束缚带的自由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尼龙搭扣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杆书包,书包本体下部设有一个底板,底板内部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两端的侧壁通过铰链与凹槽底部连接,连接杆的安装方向与书包本体下底面长的一边平行,连接杆的与安装铰链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靠近连接杆两端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万向轮,连接杆能带动两个万向轮以铰链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使万向轮完全位于凹槽内或垂直于底板的下底面位于凹槽外部,在需要拖动书包时,可旋转连接杆使两个万向轮垂直于底板的下底面位于凹槽外部,需要背带书包时,旋转连接杆使两个万向轮使之完全位于凹槽内,不会弄脏使用者背部的衣服,且使拉杆书包在背带时更加美观;
[0012]2.书包本体正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肩带,在背带书包时,使书包正面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没有拉杆等硬物顶在使用者的背部,避免使人们背部感到不适,能提供使用舒适度;
[0013]3.底板下底面靠近左右两边的位置各固定设有一个挡杆套,每个挡杆套内设有一个挡杆,挡杆能在挡杆套内沿挡杆套滑动;当万向轮旋转到凹槽外部且垂直于底板的下底面时,连接杆两端面与挡杆端部正对的位置上各开有一个插入孔,挡杆一端插入到插入孔内时,另一端位于挡杆套内,需要拖动书包时,先将旋转连接杆使两个万向轮垂直于底板的下底面位于凹槽外部,再将两个挡杆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入孔内,由挡杆套和挡杆共同作用使得在拖动书包时连接杆不会以铰链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保证万向轮在滚动时不会旋转到凹槽内;
[0014]4.连接底板凹槽和连接杆之间所用的铰链为弹簧铰链,主要利用弹簧铰链的常闭特性,使得万向轮收起到凹槽内时不会由于自重从凹槽内旋转脱出;
[0015]5.在书包本体正面设有一层海绵层,使书包正面更加柔软,能增加使用者在背带时的使用舒适度;
[0016]6.书包本体的正面横向设有一个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从正中部分开,分成两段,两段束缚带的自由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尼龙搭扣连接,在拖动书包时,可由束缚带将两个肩带束缚到书包正面,使得两个肩带不会由于拖蹭到地面而变脏。
[0017]总之,与现有技术制作的水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杆书包具有书包底面滚轮可收起,书包外形美观,背带时不会弄脏使用者背部的衣服,且不会使人们背部感到不适,使用舒适度高,拖动时不会弄脏肩带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杆书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书包本体;2、拉杆;3、底板;4、凹槽;5、连接杆;6、铰链;7、万向轮;8、肩带;9、挡杆套;10、挡杆;11、海绵层;12、束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一种书包底面滚轮可收起,书包外形美观,背带时,不会弄脏使用者背部的衣服,且不会使人们背部感到不适,使用舒适度高的拉杆书包。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拉杆书包,包括书包本体1,在书包本体I背面安装有一个伸缩拉杆2,在书包本体I下部设有一个底板3,底板3内部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4,凹槽4内设有一个连接杆5,连接杆5两端的侧壁通过弹簧铰链6与凹槽4底部连接,连接杆5的安装方向与书包本体I下底面长的一边平行,连接杆5的与安装弹簧铰链6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靠近连接杆5两端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万向轮7,连接杆5能带动两个万向轮7以弹簧铰链6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使万向轮7完全位于凹槽4内或垂直于底板3的下底面位于凹槽4外部;弹簧铰链6具有常闭特性,能使得万向轮7收起到凹槽4内时不会由于自重从凹槽4内旋转脱出;在底板3下底面靠近左右两边的位置各固定设有一个挡杆套9,每个挡杆套9内设有一个挡杆10,挡杆10能在挡杆套9内沿挡杆套9滑动;当万向轮7旋转到凹槽4外部且垂直于底板3的下底面时,连接杆5两端面与挡杆10端部正对的位置上各开有一个插入孔,挡杆10 —端插入到插入孔内时,另一端位于挡杆套9内;在书包本体I正面设有一层海绵层11,书包本体I正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肩带8,书包本体I的正面横向设有一个束缚带12,束缚带12从正中部分开,分成两段,两段束缚带12的自由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尼龙搭扣连接。
[0023]需要拖动书包时,先将旋转连接杆5使两个万向轮7垂直于底板3的下底面位于凹槽4外部,再将两个挡杆10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入孔内,用束缚带12将两个肩带8束缚到书包正面,伸出拉杆2即可;需要背带书包时,分别从两个插入孔内取出挡杆9,在弹簧铰链6的作用下,连接杆5能带动两个万向轮7以弹簧铰链6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使万向轮7收起到凹槽4内且不会由于自重从凹槽4内旋转脱出,缩回拉杆2,将两个肩带8从束缚带12内释放出即可。
[0024]由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杆书包具有书包底面滚轮可收起,书包外形美观,背带时不会弄脏使用者背部的衣服,且不会使人们背部感到不适,使用舒适度高,拖动时不会弄脏肩带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拉杆书包,包括书包本体(I)和安装在书包本体(I)背面的拉杆(2),其特征在于: 所述书包本体(I)下部设有一个底板(3),底板(3)内部开有一个长方形凹槽(4),凹槽(4)内设有一个连接杆(5 ),连接杆(5 )两端的侧壁通过铰链(6 )与凹槽(4)底部连接,连接杆(5 )的安装方向与书包本体(I)下底面长的一边平行,连接杆(5 )的与安装铰链(6 )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靠近连接杆(5 )两端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万向轮(7 ),连接杆(5 )能带动两个万向轮(7)以铰链(6)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使万向轮(7)完全位于凹槽(4)内或垂直于底板(3)的下底面位于凹槽(4)外部;所述书包本体(I)正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肩带(8);所述铰链(6)为弹簧铰链; 所述的底板下(3)底面靠近左右两边的位置各固定设有一个挡杆套(9),每个挡杆套(9)内设有一个挡杆(10),挡杆(10)能在挡杆套(9)内沿挡杆套(10)滑动;当万向轮(7)旋转到凹槽(4)外部且垂直于底板(3)的下底面时,连接杆(5)两端面与挡杆(10)端部正对的位置上各开有一个插入孔,挡杆(10) 一端插入到插入孔内时,另一端位于挡杆套(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包本体(I)正面设有一层海绵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包本体(I)的正面横向设有一个束缚带(12),所述束缚带(12)从正中部分开,分成两段,两段束缚带(12)的自由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尼龙搭扣连接。
【文档编号】A45C5/14GK203762463SQ20132079059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朱頔, 郭迎州 申请人:朱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