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259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上衣,该上衣包括:后上片、后下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上片缝制处的第一有纺衬和第一衬棉;其中,第一有纺衬熨烫后设置在所述后上片反面下端缝位处,第一有纺衬的止口与所述缝位平齐;所述第一衬棉熨烫后设置在第一有纺衬上;所述后上片的正面与所述后下片的正面相对缝合,并在缝合后的缝位倒向所述后上片之后,所述后上片的表面设置压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衣能够解决现有使用薄面料制作的衣服存在容易起褶皱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上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衣。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同的季节身着 不同款式、不同厚度的衣物。
[0003] 在天气比较热的情况下,都会穿一些较薄的衣服,然而,现有的上衣,特别是一些 使用较薄面料制作的衣服在拼缝时缝位不平服,容易起褶皱,进而导致衣服不美观,不上档 次。
[0004] 由上述可知,现有使用薄面料制作的衣服存在容易起褶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衣能够解决现有使用薄面料制 作的衣服存在容易起褶皱的问题。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衣,该上衣包括:后上片、后下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上 片缝制处的第一有纺衬和第一衬棉;其中,
[0008] 第一有纺衬熨烫后设置在所述后上片反面下端缝位处,第一有纺衬的止口与所述 缝位平齐;所述第一衬棉熨烫后设置在第一有纺衬上;
[0009] 所述后上片的正面与所述后下片的正面相对缝合,并在缝合后的缝位倒向所述后 上片之后,所述后上片的表面设置压线。
[0010] 在上述上衣中,该上衣还包括:前衣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上片之间的第二有纺衬 和第二衬棉;其中,
[0011] 所述第二有纺衬熨烫后设置在所述后上片反面顶部的肩缝位处,第二有纺衬的止 口与缝位平齐;所述第二衬棉熨烫后设置在所述第二有纺衬上;
[0012] 所述前衣片的正面与所述后上片的正面相对缝合,并在缝合后的缝位倒向所述后 上片之后,所述后上片的表面设置压线。
[0013]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第一有纺衬的宽度为1. 0cm?2. 0cm;
[0014] 所述第一衬棉的宽度为0· 5cm?1. 5cm。
[0015]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第二有纺衬的宽度为1. 0cm?2. 0cm;
[0016] 所述第二衬棉的宽度为0· 5cm?1. 5cm。
[0017]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第一衬棉距与所述第一有纺衬的边缘的距离为0.2cm? 0. 8cm。
[0018]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第二衬棉距与所述第二有纺衬的边缘的距离为0. 2cm? 0. 8cm。
[0019]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后上片和所述后下片缝合的缝位为0. 5cm?1. 5cm。
[0020]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上片缝合的缝位为0. 5cm?1. 5cm。
[0021]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压线与所述后上片和所述后下片缝合的拼缝止口之间的距离 为 0·lcm?L2cm〇
[0022] 在上述上衣中,所述压线与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上片缝合的拼缝止口之间的距离 为 0·lcm?L2cm〇
[0023]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衣,所述上衣的肩部的缝合处以及背部的 缝合处分别增加有纺衬和衬棉。保护上衣的缝合处的面料不受损并且促使缝合处的缝位平 月艮、饱满,能够达到服装的平整,提高服装的品质。并且,解决了现有的薄衣服容易出现缝位 偏皱的问题,相当于延长了服装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服装的工艺品质和功能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上衣的整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图1中所示上衣的背部结构缝合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上片和第一有纺衬的结合的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有纺衬和第一衬棉的结合的示意图;
[0028]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上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上衣的整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上衣 的背部结构缝合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
[0031] 该上衣包括:后上片101、后下片102,以及设直在后上片101缝制处的弟一有纺衬 103和第一衬棉104;其中,
[0032] 第一有纺衬103熨烫后设置在后上片101反面下端缝位处,第一有纺衬103的止 口与缝位105平齐;第一衬棉104熨烫后设置在第一有纺衬103上;
[0033] 后上片101的正面与后下片102的正面相对缝合,并在缝合后的缝位倒向后上片 101之后,后上片101的表面设置压线。
[003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有纺衬103的宽度为1. 0cm?2. 0cm。第一衬棉 104的宽度为0. 5cm?1. 5cm。并且,为保证缝合后衣服的美观,需要保证第一有纺衬103 的宽度要比第一衬棉104的宽度要宽。
[0035] 在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有纺衬103的宽度为1. 5cm。第一衬棉104的 宽度为1. 〇cm。
[0036]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衬棉104与第一有纺衬103的边缘的距离为 0. 2cm?0. 8cm。
[003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上片和第一有纺衬的结合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 第一有纺衬和第一衬棉的结合的示意图,参见图3、图4所示,
[0038] 第一有纺衬103用熨斗熨烫于后上片101反面下端缝位处,其中,第一有纺衬103 的止口与缝位105平齐。第一衬棉104用熨斗熨烫于第一有纺衬103上,距第一有纺衬103 边缘的距离为a。如图4中所示,第一衬棉104与第一有纺衬103的边缘的距离为a。由于 第一有纺衬103与第一衬棉104的一端平行,则距离a为第一有纺衬103与第一衬棉104 的宽度差。
[0039] 在上述的较佳实施例中,距离a为0· 5cm。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后上片101和后下片102缝合的缝位为0. 5cm? 1. 5cm。参见图2中所不,后上片101和后下片102缝合的缝位为c。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较佳实施例中,后上片101和后下片102缝合的缝位为1.0cm。
[0041]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上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0042] 压线与后上片101和后下片102缝合的拼缝止口之间的距离为0. 1cm?1. 2cm。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压线与后上片101和后下片102缝合的拼缝 止口之间的距离为〇. 6cm。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薄衣服在各衣片之间缝合的位置,更加 的牢固,不再出现褶皱。较佳的,在前衣片和后上片之后通过设置第二有纺衬和第二衬棉。 其中,第二有纺衬和第二衬棉的缝制的方式与第一有纺衬和第一衬棉的缝制方式相同。具 体为:
[0045] 第二有纺衬熨烫后设置在所述后上片反面顶部的肩缝位处,第二有纺衬的止口与 缝位平齐;所述第二衬棉熨烫后设置在所述第二有纺衬上;
[0046] 所述前衣片的正面与所述后上片的正面相对缝合,并在缝合后的缝位倒向所述后 上片之后,所述后上片的表面设置压线。
[0047]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有纺衬的宽度为1. 0cm?2. 0cm;所述第二 衬棉的宽度为〇. 5cm?1. 5cm。
[0048]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衬棉距与所述第二有纺衬的边缘的距离为 0. 2cm?0. 8cm。
[0049]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上片缝合的缝位为0. 5cm? 1. 5cm〇
[0050]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线与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上片缝合的拼缝止 口之间的距离为0.lcm?1. 2cm。
[005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衣,所述上衣的肩部的缝合处以及背部的缝 合处分别增加有纺衬和衬棉。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在任何有分割、压线的部位。保护上 衣的缝合处的面料不受损并且促使缝合处的缝位平服、饱满,能够达到服装的平整,提高服 装的品质。并且,解决了现有的薄衣服容易出现缝位偏皱的问题,相当于延长了服装的使用 寿命,进而提商服装的工艺品质和功能性。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上衣,其特征在于,该上衣包括:后上片、后下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后上片缝制 处的第一有纺衬和第一衬棉;其中, 第一有纺衬熨烫后设置在所述后上片反面下端缝位处,第一有纺衬的止口与所述缝位 平齐;所述第一衬棉熨烫后设置在第一有纺衬上; 所述后上片的正面与所述后下片的正面相对缝合,并在缝合后的缝位倒向所述后上片 之后,所述后上片的表面设置压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该上衣还包括:前衣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后 上片之间的第二有纺衬和第二衬棉;其中, 所述第二有纺衬熨烫后设置在所述后上片反面顶部的肩缝位处,第二有纺衬的止口与 缝位平齐;所述第二衬棉熨烫后设置在所述第二有纺衬上; 所述前衣片的正面与所述后上片的正面相对缝合,并在缝合后的缝位倒向所述后上片 之后,所述后上片的表面设置压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有纺衬的宽度为1.Ocm?2.Ocm; 所述第一衬棉的宽度为〇. 5cm?1. 5cm。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纺衬的宽度为1.Ocm?2.Ocm; 所述第二衬棉的宽度为〇. 5cm?1. 5c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衬棉距与所述第一有纺衬的边缘的距离为〇. 2cm?0. 8cm。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衬棉距与所述第二有纺衬的边缘的距离为〇. 2cm?0. 8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上片和所述后下片缝合的缝位为〇. 5cm?1. 5cm。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上片缝合的缝位为〇.5cm?1. 5c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与所述后上片和所述后下片缝合的拼缝止口之间的距离为〇.lcm?1. 2cm。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衣,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与所述前衣片和所述后上片缝合的拼缝止口之间的距离为〇.lcm?1. 2cm。
【文档编号】A41D1/00GK203860477SQ201420128349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孙红丹, 吴志泽 申请人: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