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储钱功能的皮带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161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扣,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储钱功能的皮带扣。



背景技术:

皮带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生活用品,穿着一些比较正式的裤子都需要用到皮带,皮带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必不可少的贴身物件。

在平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出现出门以后发现忘记带钱包的问题,这时就会出现很尴尬的场面,所以在自己的贴身物件上储存备用资金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而皮带无疑是最好的物件。

有公告号为CN20291919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储物皮带扣通过将皮带扣整体铸造成空心状的储物盒,储物盒设有储物盖,储物盒背部通过铆钉安装环形扣和金属立柱,储物盒的设置可以达到将纸币或是硬币放入到皮带中的效果,但是该储物盒要取出钱币的时候,需要先打开储物盖,然后将手伸入到储物盒里面拿出钱币,而钱币属于比较小的物件,这样在取出钱币的时候就会显得很不方便,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出钱币方便的具有储钱功能的皮带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储钱功能的皮带扣,包括皮带扣本体,所述皮带扣本体上固接有储钱盒,所述储钱盒上可拆卸连接有储钱盖,所述储钱盖与储钱盒构成储钱腔,所述储钱腔内设有用于卷住纸币的卷柱,所述卷柱呈圆柱形,所述卷柱两端均穿设在储钱腔腔壁上,所述卷柱上套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侧面穿出储钱盒,所述储钱盒上设有用于取出纸币的第一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之前可以打开储钱盖,将纸币卷入到卷柱上,当需要取钱的时候,由于储钱腔内设有用于卷住纸币的卷柱,卷柱呈圆柱形,卷柱两端均穿设在储钱腔腔壁上,卷柱上套设有转轮,转轮的侧面穿出储钱盒,储钱盒上设有用于取出纸币的第一开口,只需要将转轮朝纸币卷入卷柱上的方向转动,转轮就会带动卷柱转动,卷柱上的纸币就会松开,就会通过第一开口伸出储钱盒,这样就不需要打开储钱盖将手伸入到储钱盒里面拿钱了,十分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钱腔包括纸币腔和硬币腔,所述卷柱和转轮均设置在纸币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就可以将纸币和硬币区分开来,在取钱的时候,就可以取出准确数字的钱币,大大方便了钱币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币腔内滑移连接有两个顶板,所述两个顶板相对设置,所述两个顶板相背的一侧均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硬币腔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硬币腔腔壁上设有用于取出硬币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两个顶板之间,储钱盖相对第二开口一侧设有用于顶出硬币的顶出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板就可以夹住硬币,防止硬币从第二开口上自然掉落,当需要取出硬币的时候,只需要按一下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就会将硬币顶出第二开口,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第二开口将硬币从皮带扣内取出来了,十分的方便,不需要打开储钱盖,将手伸入到储钱盒里面取钱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按压柱、限位块、顶出块和复位弹簧,所述储钱盖上设有供按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按压柱、顶出块和复位弹簧的一端均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柱和复位弹簧设置在同一侧,顶出块设置在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储钱盖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需要取出硬币的时候,只需要按下按压柱,按压柱就会运动,按压柱就会带动限位块运动,限位块就会带动顶出块运动,顶出块就会顶出硬币,在顶出硬币以后,复位弹簧就会产生弹力,让限位块复位,进一步达到让整个机构复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储钱功能的皮带扣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1、储钱盒;11、储钱腔;12、储钱盖;13、第一开口;2、卷柱;21、转轮;3、纸币腔;4、硬币腔;41、顶板;42、弹簧;43、第二开口;5、顶出机构;51、按压柱;52、限位块;53、顶出块;54、复位弹簧;6、硬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储钱功能的皮带扣,包括皮带扣本体,所述皮带扣本体上固接有储钱盒1,所述储钱盒1上可拆卸连接有储钱盖12,所述储钱盖12与储钱盒1构成储钱腔11,所述储钱腔11内设有用于卷住纸币的卷柱2,所述卷柱2呈圆柱形,所述卷柱2两端均穿设在储钱腔11腔壁上,所述卷柱2套设有转轮21,所述转轮21的侧面穿出储钱盒1,所述储钱盒1上设有用于取出纸币的第一开口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钱盖12一侧与储钱盒1铰接,相对的另一侧与储钱盒扣合连接,这样在使用之前可以打开储钱盖12,将纸币卷入到卷柱2上,当需要取钱的时候,由于储钱腔11内设有用于卷住纸币的卷柱2,卷柱2呈圆柱形,卷柱2两端均与储钱腔11腔壁铰接,卷柱2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轮21,转轮21的侧面穿出储钱盒1,储钱盒1上设有用于取出纸币的第一开口13,只需要将转轮21朝纸币卷入卷柱2上的方向转动,转轮21就会带动卷柱2转动,卷柱2上的纸币就会松开,就会通过第一开口13伸出储钱盒1,这样就不需要打开储钱盖12将手伸入到储钱盒1里面拿钱了,十分的方便。

所述储钱腔11包括纸币腔3和硬币腔4,所述卷柱2和转轮21均设置在纸币腔3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就可以将纸币和硬币区分开来,在取钱的时候,就可以取出准确数字的钱币,大大方便了钱币的取出。

所述硬币腔4内滑移连接有两个顶板41,所述两个顶板41相对设置,所述两个顶板41相背的一侧均固接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的一端与硬币腔4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硬币腔4腔壁上设有用于取出硬币的第二开口43,所述第二开口43设置在两个顶板41之间,所述储钱盖12相对第二开口43一侧设有用于顶出硬币的顶出机构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板41就可以夹住硬币,防止硬币从第二开口43上自然掉落,当需要取出硬币的时候,只需要按一下顶出机构5,顶出机构5就会将硬币顶出第二开口43,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第二开口43将硬币从皮带扣内取出来了,十分的方便,不需要打开储钱盖12,将手伸入到储钱盒1里面取钱了。

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按压柱51、限位块52、顶出块53和复位弹簧54,所述储钱盖12上设有供按压柱51穿过的通孔,所述按压柱51、顶出块53和复位弹簧54的一端均与限位块52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柱51和复位弹簧54均设置在同一侧,顶出块53设置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复位弹簧54的另一端与储钱盖12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需要取出硬币的时候,只需要按下按压柱51,按压柱51就会运动,按压柱51就会带动限位块52运动,限位块52就会带动顶出块53运动,由于顶出块53与硬币接触的一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硬币的厚度,所以顶出块53就会顶出硬币,在顶出硬币以后,复位弹簧54就会产生弹力,让限位块52复位,进一步达到让整个机构复位的效果,在这里,顶出块53可以与限位块52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一体设置具有连接更牢固的效果,分体设置则可以大大方便顶出块53与限位块52之间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未使用之前,可以将纸币卷到卷柱2上,在出现忘带钱包需要从储钱盖12内取钱的时候,只需要让转轮21朝纸币卷入卷柱2上的方向转动,转轮21就会带动卷柱2转动,卷柱2上的纸币就会松开,就会通过第一开口13伸出储钱盒1,这样就不需要打开储钱盖12将手伸入到储钱盒1里面拿钱了;储钱盖12一侧与储钱盒1铰接,相对的另一侧与储钱盒扣合连接,这样在使用之前可以打开储钱盖12,将纸币卷入到卷柱2上,当需要取钱的时候,由于储钱腔11内设有用于卷住纸币的卷柱2,卷柱2呈圆柱形,卷柱2两端均与储钱腔11腔壁铰接,卷柱2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轮21,转轮21的侧面穿出储钱盒1,储钱盒1上设有用于取出纸币的第一开口13,只需要将转轮21朝纸币卷入卷柱2上的方向转动,转轮21就会带动卷柱2转动,卷柱2上的纸币就会松开,就会通过第一开口13伸出储钱盒1,这样就不需要打开储钱盖12将手伸入到储钱盒1里面拿钱了,十分的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