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效果好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82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防尘效果好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口罩,包括绑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带层、呼吸缓冲层、隔阻层、两根漏斗状导管;过滤带层的边缘与隔阻层的边缘固定连接,呼吸缓冲层设在过滤带层与隔阻层之间,两根漏斗型导管穿过隔阻层并固定在其上,它们两者之间的距离与人两鼻孔间的距离等同。它的效果在于:1、防尘效果好;2、人在使用时呼吸通畅,不会产生使人不舒服的感觉;3、使用时间长,不容易产生堵塞。
【专利说明】防尘效果好的口罩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罩,特别是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口罩。
[0002]【背景技术】:现有口罩主要为人们为防止吸入污染环境中的各种粉尘污物和细菌等所戴的纱布口罩,根据环境污染程度的不同,纱布口罩有厚薄之分,它的结构主要由纱布罩和绑带构成;该种口罩在使用中的不足是:1、防尘效果不是太好,因为口罩戴在人脸以嘴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其中包括鼻子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口罩所戴人脸该部分的形貌起伏很大,尤其鼻子近旁区域,所以,口罩戴上后,口罩与人脸之间会有很多缝隙通向口罩内,这就会使得粉尘污物和细菌等通过这些缝隙被人吸入,使人致病;2、人的呼吸不是很通畅,会使人感觉不舒服,因为,带上口罩后,人的呼吸仅是通过鼻孔对应的口罩处进行过滤呼吸,在纱布罩较薄的情况下,人还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是纱布罩较厚的情况下,人的呼吸就会出现困难并使人感觉不舒服;3、使用时间短,因为人在呼吸时,仅是人鼻孔对应的口罩处进行过滤,面积小,很容易被堵塞,一旦堵塞,就要取下清洗干后才可使用。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口罩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口罩,它既有好的防尘性能,同时在使用中又可使人呼吸通畅,避免不舒服感觉的产生。
[0004]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口罩,包括绑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带层、呼吸缓冲层、隔阻层、两根漏斗状导管;过滤带层的边缘与隔阻层的边缘固定连接,呼吸缓冲层设在过滤带层与隔阻层之间,两根漏斗型导管穿过隔阻层并固定在其上,它们两者之间的距离与人两鼻孔间的距离等同。
[0005]为保证呼吸缓冲层的空气流动性好,呼吸缓冲层嵌入粗纤维多孔材料。
[0006]为了使漏斗状导管在插入鼻孔时方便和与鼻孔壁贴合密封好,出露在隔阻层外表面的漏斗状导管段的前端口径小于后端的口径。
[0007]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1、防尘效果好,这在于本装置中设有两根漏斗状导管,它固定在隔阻层上,使用时,它们插入到人的鼻孔中,因它的前端口径小于后端,所以在插入鼻孔后,可以与鼻孔壁达到贴合密封性好,使得人在呼吸时,空气只能通过漏斗状导管进入人的肺部,而不能从漏斗状导管前端外壁与鼻孔壁衔接处进入人的肺部,而通过漏斗状导管的空气是经过过滤带层过滤的空气,从而使其具有好的防尘效果;2、人在使用时呼吸通畅,不会产生使人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本装置中设有呼吸缓冲层,外界空气通过整个过滤带层过滤后进入到呼吸缓冲层中,呼吸缓冲层因嵌入粗纤维多孔材料,其通透性好,从而使人在呼吸时通畅,不会产生现有口罩在呼吸时不通畅的情况;3、使用时间长,人在呼吸时,因为过滤带层与漏斗状导管之间隔有呼吸缓冲层,外界空气会通过整个过滤带层过滤后进入到呼吸缓冲层中,所以,不容易产生堵塞。
[000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1]参见附图1、2,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口罩,包括绑带1、过滤带层2、呼吸缓冲层3、隔阻层4、两根漏斗状导管5 ;过滤带层2的边缘与隔阻层4的边缘固定连接,呼吸缓冲层3设在过滤带层2与隔阻层4之间,两根漏斗型导管5穿过隔阻层4并固定在其上,它们两者之间的距离与人两鼻孔间的距离等同。为保证呼吸缓冲层3的空气流动性好,呼吸缓冲层3嵌入粗纤维多孔材料。为了使漏斗状导管5在插入鼻孔时方便和与鼻孔壁贴合密封好,出露在隔阻层4外表面的漏斗状导管5段的前端口径小于后端的口径。过滤带层2可由纱布、海绵等透气性构成;隔阻层4可由致密不透气材料构成,漏斗型导管5可由柔软且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口罩,包括绑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带层、呼吸缓冲层、隔阻层、两根漏斗状导管;过滤带层的边缘与隔阻层的边缘固定连接,呼吸缓冲层设在过滤带层与隔阻层之间,两根漏斗型导管穿过隔阻层并固定在其上,它们两者之间的距离与人两鼻孔间的距离等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效果好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呼吸缓冲层嵌入粗纤维多孔材料。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效果好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出露在隔阻层外表面的漏斗状导管段的前端口径小于后端的口径。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3913466SQ20142029534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胡晓黎 申请人:胡晓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