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蛹背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588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蝶蛹背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蝶蛹背扣,包括碟扣连接装置和蛹扣连接装置,碟扣连接装置包括碟扣下层固定板和碟扣上层固定板,碟扣下层固定板和碟扣上层固定板之间设有多排碟扣座,碟扣上层固定板上表面对应每个碟扣座的位置均设有一碟扣,碟扣与碟扣座固定连接,蛹扣连接装置包括蛹扣固定板,蛹扣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蛹扣固定座,蛹扣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多个与碟扣连接的蛹扣。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蝶蛹背扣。蝶扣与蛹扣连接在胸围的两端舭位后,在佩戴胸围时。只需用拇指按住蛹背使第二凸块对准蝶扣上的卡口两侧的第一凸块下方,轻轻往拇指里面一拨即可扣置完成。
【专利说明】一种蝶蛹背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衣、胸围的背部连接用的蝶蛹背扣。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技术中,胸围的两个接舭位分别连接有公扣和母扣,公扣与母扣的连接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其包括:一、魔术贴与魔术扣连接方式;二、金属钩扣连接方式。
[0003]若采用魔术贴与魔术扣连接方式,在工作过程中,公扣与母扣通过魔术贴和魔术扣相连接。由于魔术贴与魔术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粘附一些丝织物,而丝织物的累积会造成魔术贴与魔术扣之间的连接不稳固。此外,为保证魔术扣的强度,魔术扣一般是采用硬塑胶制备而成,而这种硬塑胶魔术贴在使用时容易造成使用者不舒适。
[0004]若采用金属钩扣连接的方式,公扣和母扣分别包括公扣布料层和金属钩扣,金属钩扣为细小的金属条弯曲而成,公扣和母扣的金属钩扣分别通过车工缝线而固定于相应的布料层。从材料方面而言,金属钩扣含有较多的有害金属,对人体有害,而且金属钩扣会生锈,影响使用。从结构方面而言,公扣和母扣的金属钩扣在搭扣时比较麻烦,在解扣时比较困难,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困扰。另外,金属钩扣只能固定于没有弹性的变通布料,限制了公扣和母扣对材料的选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信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产结构简单、佩戴舒适、使用方便、无金属、环保、无污染,并且部分工艺采用超声波焊接而成,使用寿命明显增长,并且增加了胸围的整体美观的蝶蛹背扣。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蛹背扣,包括碟扣连接装置和蛹扣连接装置,碟扣连接装置与蛹扣连接装置扣接,所述碟扣连接装置包括碟扣下层固定板和碟扣上层固定板,碟扣下层固定板和碟扣上层固定板之间设有多排碟扣座,所述碟扣上层固定板上表面对应每个所述碟扣座的位置均设有一碟扣,所述碟扣与所述碟扣座固定连接,所述蛹扣连接装置包括蛹扣固定板,所述蛹扣固定板的一端设有一蛹扣固定座,所述蛹扣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多个与所述碟扣连接的蛹扣。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蝶蛹背扣的一种改进,所述碟扣包括两根向外张开的卡块,两根所述卡块的一端通过一连接块连接,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形成一卡口,两根所述卡块对应侧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卡块的下端面间隔设有多根连接柱,所述碟扣座对应所述连接柱的位置设有连接孔。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蝶蛹背扣的一种改进,所述蛹扣包括一蛹扣定位条,所述蛹扣定位条的中部设有蛹扣块,所述蛹扣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弧形槽槽底对应所述蛹扣块的位置设有一通孔。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蝶蛹背扣的一种改进,所述碟扣下层固定板、碟扣上层固定板和蛹扣固定板均为布料构件。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蝶蛹背扣的一种改进,所述碟扣、蛹扣、碟扣座和蛹扣固定座均为塑胶构件。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蝶蛹背扣的一种改进,所述蛹扣固定板为双层或多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蝶蛹背扣。蝶扣与蛹扣连接在胸围的两端舭位后,在佩戴胸围时。只需用拇指按住蛹背使第二凸块对准蝶扣上的卡口两侧的第一凸块上,轻轻往拇指里面一拨即可扣置完成。解扣则是用拇指往外一拨即可拆除,操作极为方便,以此同时,蝶扣与蛹扣均采用软体注塑胶和布料组合而成的无金属产品(杜绝了有害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无金属产品不需要电镀,也倡导了对排污方面的环保作用)。佩戴的同时,此实用新型贴身部位不存在任何硬物,十分舒适,外露部位如蛹化蝴蝶,加上布料色彩鲜艳,完全满足了美观上以及佩戴舒适,使用方便,生产方便的市场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碟扣连接装置和蛹扣连接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2是蛹扣连接装置后视图。
[0015]图3是碟扣连接装置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名称:1、碟扣连接装置2、蛹扣连接装置11、碟扣下层固定板12、碟扣上层固定板13、碟扣座14、碟扣21、蛹扣固定板22、蛹扣固定座23、弧形槽24、蛹扣141、卡块142、连接块143、卡口 144、第一凸块145、连接柱241、蛹扣定位条242、蛹扣块243、第二凸块244、通孔13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就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蝶蛹背扣,包括碟扣连接装置I和蛹扣连接装置2,碟扣连接装置I与蛹扣连接装置2扣接,碟扣连接装置I包括碟扣下层固定板11和碟扣上层固定板12,碟扣下层固定板11和碟扣上层固定板12之间设有多排碟扣座13,碟扣上层固定板12上表面对应每个碟扣座13的位置均设有一碟扣14,碟扣14与碟扣座13固定连接,蛹扣连接装置2包括蛹扣固定板21,蛹扣固定板21的一端设有一蛹扣固定座22,所述蛹扣固定座22的一侧设有一弧形槽23,弧形槽23内设有多个与碟扣14连接的蛹扣24。
[0019]如图3所示,碟扣14包括两根向外张开的卡块141,两根所述卡块141的一端通过一连接块142连接,两个所述卡块141之间形成一卡口 143,两根所述卡块141对应侧设有第一凸块144,所述卡块141的下端面间隔设有多根连接柱145,所述碟扣座13对应连接柱145的位置设有连接孔131。
[0020]如图2所示,蛹扣24包括一蛹扣定位条241,蛹扣定位条241的中部设有蛹扣块242,蛹扣块24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块243,弧形槽23槽底对应蛹扣块242的位置设有一通孔244。
[0021]优选的,碟扣下层固定板11、碟扣上层固定板12和蛹扣固定板21均为布料构件。
[0022]优选的,碟扣14、蛹扣24、碟扣座13和蛹扣固定座22均为塑胶构件。
[0023]优选的,蛹扣固定板21为双层或多层。
[0024]使用时:只需用拇指按住蛹口固定座22背面使第二凸块243对准蝶扣14上的卡口 143两侧的第一凸块144下方,轻轻往拇指里面一拨即可扣置完成。解扣则是用拇指往外一拨即可拆除,操作极为方便。
[0025]碟扣连接装置I的组装方法:蝶扣14包括有两根向外张开的卡块141,两根向外张开的卡块141的下端面设有连接柱145,与卡块141连接的碟扣座13,碟扣座13设有6个连接孔131的连接杆145。在设定好的模具上放上蝶扣。在放上一块已经加工后的有孔碟扣上层固定板12以及放入碟扣座13,经过超声波焊接,使连接杆145膨胀软化后与碟扣座13焊接牢固。蝶扣工艺完成三份一。
[0026]蝶扣放在设定好的模具上,在碟扣座13上放入一块加工好的碟扣下层固定板11,增加穿戴后的舒适感,再经过超声波机对“周边紧固位”模具进行布料与布料之间的焊接而成。蝶扣工艺完成二份二。
[0027]利用冷切机装上设定好的模具后,放入蝶扣与蛹扣(分开放入)进过送料机的配合准确的将超声波焊接外围的废料进行切除。完成产品。
[0028]蛹扣连接装置2的组装方法:蛹扣24设有蛹背与蛹凸槽,在设定好的模具上放上蛹扣。蛹背上放置一块布料,蛹凸槽下方放置一块布料经过超声波焊接,蛹扣整体工艺结构就完成了二份一,利用冷切机装上设定好的模具后,放入蝶扣与蛹扣(分开放入)进过送料机的配合准确的将超声波焊接外围的废料进行切除。完成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蝶蛹背扣,包括碟扣连接装置(I)和蛹扣连接装置(2),碟扣连接装置(I)与蛹扣连接装置(2)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碟扣连接装置(I)包括碟扣下层固定板(11)和碟扣上层固定板(12),碟扣下层固定板(11)和碟扣上层固定板(12)之间设有多排碟扣座(13),所述碟扣上层固定板(12)上表面对应每个所述碟扣座(13)的位置均设有一碟扣(14),所述碟扣(14)与所述碟扣座(13)固定连接,所述蛹扣连接装置(2)包括蛹扣固定板(21),所述蛹扣固定板(21)的一端设有一蛹扣固定座(22),所述蛹扣固定座(22)的一侧设有一弧形槽(23),所述弧形槽(23)内设有多个与所述碟扣(14)连接的蛹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蛹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碟扣(14)包括两根向外张开的卡块(141),两根所述卡块(141)的一端通过一连接块(142)连接,两个所述卡块(141)之间形成一卡口(143),两根所述卡块(141)对应侧设有第一凸块(144),所述卡块(141)的下端面间隔设有多根连接柱(145),所述碟扣座(13)对应所述连接柱(145)的位置设有连接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蛹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蛹扣(24)包括一蛹扣定位条(241),所述蛹扣定位条(241)的中部设有蛹扣块(242),所述蛹扣块(24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块(243),所述弧形槽(23)槽底对应所述蛹扣块(242)的位置设有一通孔(2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蛹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碟扣下层固定板(11)、碟扣上层固定板(12)和蛹扣固定板(21)均为布料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蛹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碟扣(14)、蛹扣(24)、碟扣座(13)和蛹扣固定座(22)均为塑胶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蛹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蛹扣固定板(21)为双层或多层。
【文档编号】A41F1/04GK204015204SQ20142041617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张裕强 申请人:张裕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