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35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具体是,具备在人多拥挤的海边海水浴场或水上公园等戏水场所戏水时可以防止临时存放各种贵重物品(钱包、手机、相机、表等)或服装等物品的戏水包被盗的防盗功能的戏水包。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开放或密闭包本体开口部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相互并合在一起,并具备将所述包本体绑在周边结构物的防盗装置的戏水包,从而防止所述包本体内部收纳的贵重物品(钱包、手机、相机、表等)被盗的同时将包绑在周边结构物而防止整包被盗的现象。
【专利说明】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戏水包。具体是,具备在人多拥挤的海边海水浴场或水上公园等戏水场所戏水时可以防止临时存放各种贵重物品(钱包、手机、相机、表等)或服装等物品的戏水包被盗的防盗功能的戏水包。

【背景技术】
[0002]用户在人多拥挤的海边海水浴场或水上公园等戏水场所戏水时,一般都使用戏水包存放各种贵重物品(钱包、手机、相机、表等)或衣服等物品。
[0003]这种戏水包一般在收纳各种贵重物品的状态下保管,因此为防止内部进水,内部或外部做防水处理,尤其为最小化遗失或被盗的危险性,须装配安全装置。
[0004]但,戏水包从其使用用途上必须便于携带,因此与其它用途的包不同,一般采用较轻的合成树脂材料组成,不宜直接采用现有的包使用的防盗装置。
[0005]作为一例,韩国注册专利10-0527165号(注册日期:2005、11、01)曾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戏水包的包锁定装置。韩国注册专利10-0527165号其组成简单,包括:形成内部收纳空间的收纳本体的一部分上具备的拉链被装填,邻接所述被装填的拉链的头,在所述收纳本体的一部分以所述拉链为准对称形成的一对并合孔;通过所述并合孔并合而约束所述拉链头的移动,使所述拉链在被装填状态保持下去的并合装置。具有闭锁包的开闭部上形成的拉链而锁住收纳空间的效果,使用和操作方便,且费用低廉。
[0006]但,韩国注册专利10-0527165号公开的包锁定装置是将开放包内部的拉链并合的结构,通过其它并合装置,并合所述拉链,防止他人打开包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防包内收纳的贵重物品被盗,但是他人不打开包,而是把包直接拿走时无法起到防盗的作用。
[0007]尤其,在海水浴场或水上公园等戏水场所,用户容易把戏水包放在太阳灯浴浴床或其它场所的状态下离开,导致他人把包直接拿着逃走的事例频繁发生。如上所述,他人直接偷包时,以韩国注册专利10-0527165号的并合拉链的结构,无法防止被偷盗。
[0008]如上所述,为防止整包被盗的现象而提出的技术有韩国公开专利10-1992-0016056号(
【公开日】期:1992.09.24)、韩国公开实用新型20-1996-0000243号(
【公开日】期:1996.01.17)、韩国公开专利10-1998-0000250号(
【公开日】期:1998.03.30)。所述先有技术利用无线远程(遥控)装置,在紧急状况下,在远程直接用遥控器发送器使发生冲击装置运行,或者包和遥控器发送器分开一定以上距离时,使冲击发生装置自动运行而寻找被掠取的包。
[0009]但是,如传统技术发生警报音的防盗用电子装置是基本都装配在包的外侧,暴露在外面而作为戏水包存在一定局限性。就是说,戏水包的放置场所大部分都比较潮湿或者有水的地方而不利于电子设备,因此将传统技术的防盗用电子装置放在这种地方,水或湿气容易进入电路而引发电路故障等问题。
[0010]先有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0001) KR10-0527165 BI, 2005.11.01 ;
[0013](专利文献0002) KR10-1992-0016056 A, 1992.09.24 ;
[0014](专利文献0003) KR20-1996-0000243 U, 1996.01.17 ;
[0015](专利文献0004) KR10-1998-0000250 A, 1998.03.30。
实用新型内容
[0016]技术问题
[001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合拉链防止内部收纳的贵重物品(钱包、手机、相机、表等)被盗的同时将包与周边结构物绑在一起,以防整包被盗的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
[0018]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和动作原理比较简单,防止湿气渗入内部,他人强制拉开拉链时发生警告音,以诱发警觉心理的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
[0019]技术方案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作为在人多拥挤的海边海水浴场或水上公园等戏水场所戏水时用于临时存放各种贵重物品或衣服等物品的戏水包,包括:具备收纳所述贵重物品或所述衣服等物品的收纳空间的包本体11;在所述包本体11的开口部两侧缝制的拉链带12、12’ ;所述拉链带12、12’上粘贴的齿13、13’ ;包括沿所述齿13、13’滑动,使所述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的拉链头14-1,以及与所述拉链头14-1结合,使所述拉链头14-1沿所述齿13、13’移动而使所述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且配备有并合孔14-2a的手柄14-2的第一拉链14 ;包括沿所述齿13、13’滑动而使所述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的拉链头15-1,以及与所述拉链头15-1结合使所述拉链头15-1沿所述齿13、13’移动而使所述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且配备有并合孔15-2a的手柄15_2的第二拉链15 ;以及包括一侧部绑在周边结构物I上的线缆21、为所述手柄14-2、15-2的所述并合孔14-2a、15-2a相互排列而所述手柄14_2、15_2相互紧贴使所述包本体11的开口部闭锁的状态下贯通所述并合孔14-2a、15-2a结合的固定扣22、与所述线缆21的另一侧结合且控制所述固定扣22的锁住或解除状态而使所述线缆21保持被所述周边结构物I绑住的状态的锁住部23的防盗装置20。
[0021]优选地,所述手柄14-2、15-2为所述并合孔14_2a、15_2a相互排列而相互紧贴时相面对的面形成以‘倒L’字或‘L’字形状弯曲的结构而相互紧贴。
[0022]优选地,所述手柄14-2、15_2上相互面对的面上配备连结槽14_2b和连结凸块15-2b而相互连结。
[0023]优选地,所述拉链带12、12’和所述齿13、13’以非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以导电材料形成,而且还包括感应在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之间的电流后根据所述连结槽14-2b和所述连结凸块15-2b之间的连结状态发生警告音的警告音发生组件30 ;所述警告音发生组件30是以在壳体内部安装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包本体11内部做防水处理的收纳部,并包括:向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供电的电池31 ;感应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上电流的电流感应部32 ;根据所述电流感应部32的感应信号发生警告音的警告音发生部33 ;以及控制所述警告音发生组件30的动作的转换部34。
[0024]优选地,所述锁住部23包括:锁住本体23-1 ;所述固定扣22可从正面引入和引出地设置,后面可以以所述锁住本体23-1为准在90°--360°范围内转动地装配在所述锁住本体23-1上,且一侧部连结所述线缆21另一端的转动部23-2 ;向所述锁住本体23_1的外侧凸出形成,且一侧部在所述锁住本体23-1的内部与所述固定扣22连接而锁住所述固定扣22的锁住按钮23-3 ;在所述锁住本体23-1的外侧可转动地设置,且在所述锁住本体23-1内部与所述固定扣22连接而与已设定的密码一致时解除所述固定扣22的锁住状态的3或4播盘形态的密码输入播盘23-4 ;设置在所述锁住本体23-1的后面而变更密码的密码变更按钮23-5。
[0025]有益效果
[002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将开放或密闭包本体开口部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相互并合在一起,并具备将所述包本体绑在周边结构物的防盗装置的戏水包,从而防止所述包本体内部收纳的贵重物品(钱包、手机、相机、表等)被盗的同时将包绑在周边结构物而防止整包被盗的现象。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所述包本体的开口部开放或密闭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的手柄以‘倒L’字或‘L’字形状弯曲结构形成以相互紧贴的戏水包,从而易于实施设置于所述防盗装置而与所述手柄的并合孔贯通结合的固定钩的结合。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所述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的手柄上分别配备的连结槽和连结凸块被他人强制分离时,对此产生感应实时发生警告音的警告音发生组件的戏水包,引发欲偷盗包的他人的警觉心理而抑制他人偷盗的心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戏水包的透视图;
[0030]图2是图示图1上图示的戏水包被周边结构物绑在一起的状态的透视图;
[0031]图3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的结构的透视图;
[0032]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防盗装置的透视图;
[0033]图5是说明图4上图示的锁紧部的透视图;
[0034]图6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钩的锁住和解除动作的示意图;
[0035]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的示意图;
[0036]图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警告音发生组件的框图;
[0037]图9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的示意图。
[0038]图中符号说明
[0039]1:周边结构物11:包本体
[0040]12,12’:拉链带13,13’:齿
[0041]14,110:第一拉链15,120:第二拉链
[0042]14-1,15-1,111,121,:拉链头14-2,15-2, 112,122:手柄
[0043]14-2a, 15_2a:并合孔14_2b:连结槽
[0044]15-2b:连结凸块20:防盗装置
[0045]21:线缆22:固定扣
[0046]23:锁住部23-1:锁住本体
[0047]23-2:转动部23-3:锁住本体
[0048]23-4:密码输入播盘23-5:密码变更按钮
[0049]30:警告音发生组件31:电池
[0050]32:电流感应部33:警告音发生部
[0051]34:转换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3]在几个实施例中,对于公知的构件、公知的动作以及公知的技术,不做详述,以免本实用新型被解释地不清楚。
[0054]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以说明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本说明书中的单数形式,在文句中没有特别提示的前提下,也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具备)”不排除所涉及的构件、步骤、动作以及/或元件以外的一个以上的其它构件、步骤、动作以及/或元件的存在或者补充。
[0055]在没有特殊描述的前提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应具有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一般使用的词典上有定义的术语是没有明确描述的前提下,不包括异常或过度解释。
[005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详细进行描述。
[0057]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戏水包的透视图,图2是图示图1上图示的戏水包被周边结构物绑在一起的状态的透视图。
[0058]根据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戏水包基本包括:包本体11、拉链带12、12’,齿13、13’、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和防盗装置20。
[0059]包本体11具备收纳各种贵重物品(钱包、手机、相机、表等)或戏水时所需的衣服等物品的收纳空间,内部还可以配备多个收纳部,用于收纳各种结构和形状的贵重物品。
[0060]包本体11内部配备的收纳部是可以利用其它开闭部件,例如拉链、尼龙搭扣或子母扣中的至少一个开闭部件开放或密闭。而且为防止所述收纳部中一部分内部收纳的贵重物品遭到破损,内部还可以设置如海绵等缓冲部件。
[0061]所述包本体11为加强其携带性,由较轻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内皮和外皮组成,内皮或外皮中至少一个用防水材料做防水处理,阻挡水或湿气进入内部。本实用新型中对包本体11的结构和形状没有限制。
[0062]拉链带12、12’用纤维材料(布)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一侧部沿着包本体11的开口部缝制在两侧,另一侧部设置有齿13、13’。
[0063]齿13、13’是用较坚固的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分别连结于拉链带12、12’的另一侧部。所述齿13、13’是有多个相互按一定间隔配置,在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的拉链头14-1、15-1滑动的过程中,相互结合或分离而密闭或开放包本体11的开口部。
[0064]所述齿13、13’两侧终端部(齿相互结合的起始部)可以设置使齿13、13’的两侧终端部相互结合而防止拉链头14-1、15-1从齿13、13’的两侧终端部脱离的挡块(无图示)。
[0065]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和第二拉链结构的透视图,Ca)是从第一拉链的侧部察看的示意图,(b)是从第二拉链的侧部察看的示意图。
[0066]根据图3的(a),第一拉链14包括拉链头14_1和手柄14_2。
[0067]拉链头14-1沿齿13、13’滑动而使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
[0068]手柄14-2是一侧部与拉链头14-1的上部侧配备的链上可转动地结合。所述手柄
14-2向拉链头14-1传递力量,使之沿齿13、13’移动,使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而另一侧部则配备有防盗装置20的固定扣22 (见图1)贯通结合的并合孔14-2a。
[0069]根据图3的(b),第二拉链15与第一拉链14以对称结构形成。就是说,第二拉链15与第一拉链14同样包括拉链头15-1和手柄15-2。
[0070]拉链头15-1沿齿13、13’滑动而使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
[0071]手柄15-2的一侧部与拉链头15-1的上部侧上配备的链可转动地结合。所述手柄
15-2沿拉链头15-1沿齿13、13’移动,使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而另一侧部则配备有防盗装置20的固定扣22 (见图1)贯通结合的并合孔15-2a。
[0072]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以与上述的相同结构的相互对称结构形成,但随行进方向,齿13、13’的相互结合或分离不同地进行。
[0073]例如,第一拉链14在图1的图面上由左侧向右侧行进时齿13、13’相互结合,由右侧向左侧行进时齿13、13’相互分离地形成。第二拉链15与第一拉链14相反,由左侧向右侧行进时齿13、13’相互分离,由右侧向左侧行进时齿13、13’相互结合地形成。随之,包本体11的开口部通过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独立开放或密闭。
[0074]如图3的(a)和(b)所示,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的手柄14_2、15_2是为了使并合孔14-2a、15-2a相面对地相互紧贴时面对的面相紧贴,基本以‘倒L’字或‘L’字状的弯曲结构形成。
[0075]如上所述,手柄14-2、15_2以‘倒L’字或‘L’状弯曲的原因是为了使防盗装置20上设置的固定扣22更加容易结合。
[0076]本实用新型的戏水包是为了防止包本体11开放而该内部收纳的各种贵重物品被盗走,须保持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通过防盗装置20的固定扣22相互并合之后的锁住状态。
[0077]固定扣22如图1所示,通过锁住部23响应锁住或解除的动作,将图3中图示的手柄14-2、15-2上配备的并合孔14-2a、15-2a同时贯通之后,实施直线运动或圆运动而使手柄14-2、15-2相互并合或分离。
[0078]所述固定扣22是由一个或多个扣以垂直条(bar)形状形成,为了使所述扣将手柄
14-2、15-2上配备的并合孔14-2a、15-2a同时贯通之后,稳定地实施直线运动或圆运动,使手柄14-2、15-2相互并合,手柄14-2、15-2须相互紧贴,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手柄14_2、15_2以‘倒L’字或‘L’字状的弯曲结构形成。
[0079]图4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说明图4上图示的锁住部而图示的示意图。图5中,Ca)是从密码变更按钮的侧部察看的图示,(b)是从固定扣的侧部察看的图示。
[0080]根据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防盗装置20包括线缆21、固定扣22和锁住部23,锁住部23包括锁住本体23-1、转动部23-2、锁住按钮23_3、密码输入播盘23_4和密码变更按钮23-5。
[0081]线缆21的一侧部绑在周边结构物1,另一侧部与锁住部23的转动部23-2连结。所述线缆21为了与周边结构物I (见图2)简便地绑在一起,一侧端部配备有圆形环,另一侧端部是卷绕周边结构物I的状态下,贯通所述圆形环之后形成结而被绑在周边结构物I上。
[0082]所述线缆21是为避免容易折断,内部可以搓钢性铁丝形成,外皮为保护膜,可以用较柔和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0083]锁住部23上结合线缆21的另一侧部,控制固定扣22的锁住或解除,使绑在周边结构物I上的线缆I状态保持下去。
[0084]所述锁住部23如上所述,包括锁住本体23-1和转动部23_2、锁住按钮23_3、密码输入播盘23-4和密码变更按钮23-5。
[0085]转动部23-2是固定扣21可从正面引入或引出地设置,后面与锁住本体23_1,在90°--360°范围内可转动地装配。
[0086]所述转动部23-2的一侧部连结线缆21的另一侧部,线缆21与转动部23_2的转动联动而转动,随之不受周边结构物I的结构和位置的限制,使缆线21稳定地绑在周边结构物上。
[0087]锁住按钮23-3向锁住本体23-1的外侧凸出形成,而一侧部在锁住本体23_1的内部与固定扣22连接,锁住固定扣22,使固定扣保持贯通手柄14-2、15-2的并合孔14_2a、15-2a结合的状态。
[0088]固定扣22的另一侧部与锁住按钮23-3连接,随着锁住按钮23_3的操作,实施直线运动或圆运动而保持锁住状态。就是说,固定扣22同时贯通手柄14-2、15-2上配备的并合孔14-2a、15-2a的状态下,用户按下锁住按钮23_3,则与锁住按钮23_3联动的固定扣22实施直线运动或圆运动而与并合孔14-2a、15-2a强力并合而结合。
[0089]图6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钩的锁住和解除动作的示意图,Ca)是图示固定扣的解除动作状态的图示,(b)是图示锁住动作状态的图示。
[0090]根据图6,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扣22是一个扣可以形成垂直条状结构。在图6上图示的结构,在解除状态(初始状态)下固定扣22位于垂直方向,在此状态下操作锁住按钮23-3,则锁住按钮23-3联动旋转90°而实施锁住动作。
[0091]密码输入播盘23-4是在锁住本体23-1的外侧可转动设置,在锁住本体23_1的内部与固定扣22连接而与已设定的密码一致时,解除固定扣22的锁住状态的3或4播盘结构形成。例如,在4播盘结构,密码组合数量可达10,000个。
[0092]密码变更按钮23-5设置于锁住本体23-1的后面,用于变更解除固定扣22锁住状态的密码。就是说,用户按下密码变更按钮23-5的状态下,使密码输入播盘23-4分别独立转动设置所需的密码,则可以把现有密码变更为新的密码。
[0093]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拉链的示意图,Ca)是从第一拉链的侧部察看的图示,(b)是从第二拉链的侧部察看的图示。
[0094]根据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的手柄14_2、15_2的相面对的面上可以配备连结槽14_2b和连结凸块15-2b。
[0095]例如,第一拉链14的手柄14-2上配备连结槽14_2b,第二拉链15的手柄15_2上可以配备连结凸块15-2b。此时,连结槽14-2b和连结凸块15-2b可以以子母扣结构形成,手柄14-2、15-2相互紧贴时相互连结而使手柄14-2、15-2相互并合。
[0096]手柄14-2上配备的连结槽14_2b以及手柄15_2上配备的连结凸块15_2b可以发挥通过相互连结或分离的状态向用户用警告音告知手柄14-2、15-2相互连结或分离状态的转换器件的功能。
[0097]为此,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即手柄14-2、15-2、连结槽14_2b和连结凸块
15-2b以及拉链头14-1、15-1以可导电的导电材料形成,拉链带12、12’和齿13、13’是非导电材料形成。
[0098]图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警告音发生组件的框图。
[0099]根据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的戏水包还可以包括根据连结槽14_2b和连结凸块
15-2b之间的连结状态发生警告音的警告音发生组件30。
[0100]警告音发生组件30的一个实施例是感应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之间流动的电流,根据连结槽14-2b和连结凸块15-2b之间的连结状态发生警告音。
[0101]所述警告音发生组件30以在壳体(无图示)内部装配的状态,设置于包本体11 (见图1)的内部。优选地,在包本体11的内部做防水处理的收纳部上设置,包括电池31、电流感应部32、警告音发生部33和转换部34。
[0102]电池31是向警告音发生组件30供电的内部电源,可以适用一次性电池或充电电池。所述电池31通过组成包本体11的内皮和外皮之间设置的电缆(无图示),用电与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连接而向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供电。
[0103]例如,第一拉链14与电池31的正极(+ )用电连接,第二拉链15是与电池31的负极(_)用电连接。与此相反也可以。
[0104]将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与电池31用电连接的电缆与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的拉链头14-1、15-1用电连接为宜。
[0105]此时,所述电缆是应达到拉链头14-1、15_1沿齿13、13’可滑动的充分长度,并用较薄的软性导线形成为宜,由此,所述电缆在包本体11的内皮和外皮之间的空间与拉链头14-1,15-1联动,随之可自由自在移动而不会对拉链头14-1、15-1滑动的距离产生影响。
[0106]电流感应部32是实时感应在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之间流动的电流之后,将感应的信号(以下简称感应信号)提供给警告音发生部33。
[0107]警告音发生部33是响应由电流感应部32提供的感应信号,通过扬声器发生警告音而诱发警觉心理。例如,警告音发生部33是所述感应信号为手柄14-2、15-2的连结槽
14-2b和连结凸块15-2b相互连结而与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之间流动的电流状态相对应的信号则不发生警告音,而所述感应信号为手柄14-2、15-2的连结槽14-2b和连结凸块15-2b相互分离而与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之间的流动的电流被切断的状态相对应的信号,则通过扬声器发生警告音。
[0108]转换部34为防止电池31的不必要的消耗而解除警告时使警告音发生部33即警告音发生组件30开和关(turn 0N/0FF)。就是说,转换部34开的状态下,警告音发生组件30运行而发生警告音。
[0109]图9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拉链的示意图,(a)是图示第一和第二拉链向水平方向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图示第一和第二拉链的一部分向垂直方向弯曲的状态的示意图。
[0110]根据图9,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拉链110、120从手柄结构上与图3中图示的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具有不同的结构。
[0111]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拉链110、120的手柄112、122由与拉链头111、121结合的连接片112-1、122-1,以及与连接片112-1、122-1向垂直方向可转动地结合的并合片112-2、122-2组成。
[0112]并合片112-1、122-2上与图3中图示的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相同,配备有防盗装置20的固定扣22 (见图5)贯通并合的并合孔112-2a、122-2a。
[0113]如图9的(a)所示,平常第一和第二拉链110、120的手柄112、122与拉链带12,12’(见图1)可并排地向水平方向设置。
[0114]在此状态下,将第一和第二拉链110、120通过防盗装置20的固定扣22相互并合以欲锁住时,如图9的(b)所示,将并合片112-1、122-2以连接片112_1、122_1为基准,向垂直方向弯曲,使并合孔112-2a、122-2a相互排列之后,线缆21的一侧部绑在周边结构物I的状态下,使固定扣22将并合孔112-2a、122-2a同时贯通以后操作锁住按钮23_3并合而防止手柄112、122相互分离。
[011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戏水包的防盗功能进行说明。
[0116]将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向相对的方向滑动,使包本体11的开口部密闭的状态下,使手柄14-2、15-2相互紧贴而使并合孔14-2a、15-2a相互排列,然后线缆21的一侧部被绑在周边结构物I的状态下,使固定扣22将并合孔14-2a、15-2a同时贯通以后操作锁住按钮23-3并合而防止手柄14-2、15-2相互分离。
[0117]此时,手柄14-2、15-2是通过相面对的面上分别形成的连结槽14_2b和连结凸块
15-2b相互连结的同时通过固定扣22相互并合而包本体11以开口部被密闭的状态下被继续锁住,同时包本体11通防盗装置20的线缆21被绑在周边结构物I上而彻底防止他人拿着整个包本体11逃走。
[0118]本实用新型的戏水包是手柄14-2、15-2的连结槽14_2b和连结凸块15_2b被他人强制分离时,通过包本体11的内部收纳的警告音发生组件30对此产生感应之后,实时发生警告音,使欲偷盗包的他人产生警觉心理而抑制他人的盗窃之心。
[0119]以上的优远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根据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而且在其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应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其特征在于, 包括: 具备收纳空间的包本体(11); 在所述包本体(11)的开口部两侧缝制的拉链带(12、12’ ); 所述拉链带(12、12’)上粘贴的齿(13、13’ ); 包括沿所述齿(13、13’ )滑动,使所述齿(13、13’ )相互结合或分离的拉链头(14-1),以及与所述拉链头(14-1)结合,使所述拉链头(14-1)沿所述齿(13、13’ )移动而使所述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且配备有并合孔(14-2a)的手柄(14_2)的第一拉链(14); 包括沿所述齿(13、13’ )滑动而使所述齿(13、13’)相互结合或分离的拉链头(15-1),以及与所述拉链头(15-1)结合使所述拉链头(15-1)沿所述齿(13、13’ )移动而使所述齿(13、13’ )相互结合或分离且配备有并合孔(15-2a)的手柄(15_2)的第二拉链(15);以及包括一侧部绑在周边结构物(I)上的线缆(21)、为所述手柄(14-2、15-2)的所述并合孔(14-2a、15-2a)相互排列而所述手柄(14_2、15_2)相互紧贴使所述包本体(11)的开口部闭锁的状态下贯通所述并合孔(14-2a、15-2a)结合的固定扣(22)、与所述线缆(21)的另一侧结合且控制所述固定扣(22)的锁住或解除状态而使所述线缆(21)保持被所述周边结构物(I)绑住状态的锁住部(23)的防盗装置(20); 所述手柄(14-2、15-2)为所述并合孔(14-2a、15_2a)相互排列而相互紧贴时相面对的面形成以‘倒L’字或‘L’字形状弯曲的结构而相互紧贴,所述手柄(14-2、15-2)上相互面对的面上配备连结槽(14-2b)和连结凸块(15-2b)而相互连结; 所述拉链带(12、12’ )和所述齿(13、13’ )以非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以导电材料形成,而且还包括感应在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之间的电流后根据所述连结槽(14_2b)和所述连结凸块(15-2b)之间的连结状态发生警告音的警告音发生组件(30); 所述警告音发生组件(30 )是以在壳体内部安装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包本体(11)内部做防水处理的收纳部,并包括: 向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供电的电池(31); 感应所述第一拉链(14)和第二拉链(15)上电流的电流感应部(32); 根据所述电流感应部(32)的感应信号发生警告音的警告音发生部(33);以及 控制所述警告音发生组件(30 )的动作的转换部(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防盗功能的戏水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住部(23)包括: 锁住本体(23-1); 所述固定扣(22)从正面引入和引出地设置,后面以所述锁住本体(23-1)为准在90°?360°范围内转动地装配在所述锁住本体(23-1)上,且一侧部连结所述线缆(21)另一端的转动部(23-2); 向所述锁住本体(23-1)的外侧凸出形成,且一侧部在所述锁住本体(23-1)的内部与所述固定扣(22)连接而锁住所述固定扣(22)的锁住按钮(23-3); 在所述锁住本体(23-1)的外侧转动地设置,且在所述锁住本体(23-1)内部与所述固定扣(22)连接而与已设定的密码一致时解除所述固定扣(22)的锁住状态的3或4播盘形态的密码输入播盘(23-4);设置在所述锁住本体(23-1)的后面而变更密码的密码变更按钮(23-5)。
【文档编号】A45C13/18GK204191786SQ201420470743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朴相一 申请人:朴相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