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94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它包括:一前掌处和后跟处分别设置有前掌凹槽和后跟凹槽的弹性外底,一与前掌凹槽形状一致且容置于前掌凹槽内的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以及一与后跟凹槽形状一致且容置于后跟凹槽内的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上部具有若干个凸起的微气囊,相邻的各微气囊之间通过连通通道串联并彼此连通,且全部或部分连通通道上均开设一呼吸孔。本实用新型在穿用时能够在鞋腔内形成不断流动的气流,从而实现循环呼吸换气的效果,提高鞋腔内的空气流动效果,进而解决成鞋闷热、卫生性差的问题。
【专利说明】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鞋子透气性差,鞋腔内的空气流动不畅造成鞋子在穿用过程中易出现闷热、臭脚等问题,尤其是夏天穿用的鞋子更是存在这种问题。因此,通过改善鞋腔内的空气流动效果是降低足部闷热、改善足部卫生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鞋子通过在鞋底跟部位安装连接有导气管的弹簧气囊来提高鞋腔内空气的流通效果,但这种鞋底存在弹簧气囊易坏、鞋跟较高、弹性差、重量偏重等问题,不能确保成鞋的舒适性、弹性和轻便性。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前掌处和后跟处分别设置有前掌凹槽和后跟凹槽的弹性外底,一与所述前掌凹槽形状一致且容置于所述前掌凹槽内的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以及一与所述后跟凹槽形状一致且容置于所述后跟凹槽内的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其中,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上部具有若干个凸起的微气囊,相邻的各所述微气囊之间通过连通通道串联并彼此连通,且全部或部分所述连通通道上均开设一呼吸孔。
[000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的外围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边墙,所述边墙将所述微气囊包围在其内部。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边墙的宽度为3_5mm,厚度分别与所述前掌凹槽和后跟凹槽的深度一致,为3-8mm。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气囊为半球形,所述微气囊的厚度为0.5-1.5mm,内径为7-15mm,所述微气囊高出所述边墙3_10mm。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孔的直径为0.25-0.5mm。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外底的材料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通过模压、注射一次成型。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外底的后跟凹槽内开有若干半球形盲孔。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通过胶粘剂与所述弹性外底组合成一体。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剂为聚氨酯胶粘剂。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弹性外底的前掌和后跟分别设置一主动呼吸弹性片,主动呼吸弹性片上设有若干半球形微气囊,并将各微气囊通过连接通道串联在一起,同时在连接通道上开设呼吸孔。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当足部着地时对鞋底施加压力造成微气囊体积压缩,气体通过连通通道上的呼吸孔排出,造成鞋腔内的空气流动;当足部抬起时微气囊弹性回复,气体通过呼吸孔进入微气囊,造成鞋腔内的空气流动;如此反复,在鞋腔内形成不断流动的气流,从而实现循环呼吸换气的效果,提高鞋腔内的空气流动效果,进而解决成鞋闷热、卫生性差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的外底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等通用弹性鞋底材料,并在弹性外底后跟部开有若干半球形盲孔,鞋底弹性好、重量轻,可以改善足部舒适性、降低疲劳等功能;3、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呼吸弹性片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等材料通过模压、注射等工艺一次成型而成,微气囊耐用性好,可以长时间反复穿用,保持良好的呼吸效果;4、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宜于大批量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贴合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外底1、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2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3。在弹性外底I上部的前掌和后跟处各设置有一与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2形状一致的前掌凹槽11以及一与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3形状一致的后跟凹槽12,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2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3分别容置在前掌凹槽11和后跟凹槽12中。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2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3的外围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边墙21,在边墙21内的弹性片上部具有若干个凸起的半球形微气囊22,相邻的各微气囊22之间通过连通通道23串联并彼此连通,且全部或部分连通通道23上均开设一呼吸孔24。
[00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边墙21的宽度为3_5mm,厚度分别与前掌凹槽11和后跟凹槽12的深度一致,为3-8_。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微气囊22的厚度为0.5-1.5mm,内径为7_15mm,微气囊22高出边墙21的距离为3-10mm。
[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呼吸孔24的直径为0.25-0.5mm。
[00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外底I的材料可以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等通用弹性鞋底材料。
[00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2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3可以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等材料通过模压、注射等工艺一次成型而成。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外底I的后跟凹槽12内开有若干半球形盲孔13,以减轻弹性外底I的重量。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2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3与弹性外底I的组合方式为:将弹性外底I上的前掌凹槽11和后跟凹槽12表面,以及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2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3的基体表面均匀刷胶粘剂若干遍后贴合,并在万能压力机上进行压合,以确保周边不露气。
[00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胶粘剂为聚氨酯胶粘剂。
[002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当足部着地时对鞋底施加压力造成微气囊22体积压缩,气体通过连通通道23上的呼吸孔24排出,造成鞋腔内的空气流动;当足部抬起时微气囊22弹性回复,气体通过呼吸孔24进入微气囊22,造成鞋腔内的空气流动;如此反复,在鞋腔内形成不断流动的气流,从而实现了循环呼吸换气的效果。
[0030]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前掌处和后跟处分别设置有前掌凹槽和后跟凹槽的弹性外底,一与所述前掌凹槽形状一致且容置于所述前掌凹槽内的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以及一与所述后跟凹槽形状一致且容置于所述后跟凹槽内的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 其中,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上部具有若干个凸起的微气囊,相邻的各所述微气囊之间通过连通通道串联并彼此连通,且全部或部分所述连通通道上均开设一呼吸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的外围具有一圈向上凸起的边墙,所述边墙将所述微气囊包围在其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的宽度为3-5mm,厚度分别与所述前掌凹槽和后跟凹槽的深度一致,为3-8mm。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囊为半球形,所述微气囊的厚度为0.5-1.5mm,内径为7_15mm,所述微气囊高出所述边墙3~10mmη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孔的直径为0.25-0.5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底的材料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采用橡胶、聚氨酯或热塑性弹性体通过模压、注射一次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底的后跟凹槽内开有若干半球形盲孔。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主动呼吸弹性片和后跟主动呼吸弹性片通过胶粘剂与所述弹性外底组合成一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主动呼吸换气功能的弹性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聚氨酯胶粘剂。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4048271SQ20142051529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王修行, 秦蕾, 张华 , 梁高勇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