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07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中底和大底之间设有弹性气囊中底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中底与大底密封连接;鞋垫布设有透孔,在网状气道上覆设有网布,此网布的网孔直径介于空气和水分子之间,且中底形成有匹配安装网布的安装槽;弹性气囊的囊腔由若干分气囊和与分气囊连通的通道构成,通道与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通,分气囊在弹性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凸起,分气囊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鞋垫和中底对应分气囊分别开设有通口,且分气囊突出的高度大于鞋垫和中底的厚度之和。本实用新型的分气囊受到脚跟的踩压发生弹性变形,将其内空气挤出,反之,将鞋内空气吸入,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既保证鞋内通风透气,又具有减震按摩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

【背景技术】
[0002]现代人穿鞋很注重脚感的舒适,而鞋底是否具有减震效果和鞋内是否通风透气又在脚感是否舒适中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很多针对以上问题的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20208131.6,公开了一种透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后跟部设有承载腔,鞋底本体脚掌部设有气槽,后跟部的承载腔内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上均设置有单向阀,其中出气孔上的单向阀直接通过鞋底本体上的孔与外界单向导通,气囊进气孔上设置有气管与脚掌部的气槽导通;所述鞋底本体上还设置有容纳气管的凹槽,所述脚掌部的气槽包括有一条主气槽和至少两根分气槽,各分气槽与主气槽贯通,分气槽向鞋底的周边伸展设置,气管与主气槽相通。此透气鞋底可达到鞋内通风透气的目的,但气囊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只具有维持气体循环的作用,而单单依靠气囊排气和吸气的变形和恢复,远不能同弹性变形所能达到的缓冲力的效果相比,所以其在减震效果上还有待改进。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20274302.5,公开了一种减震透气鞋,包括鞋面、鞋帮和鞋底,鞋底内与脚后跟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弹性腔体;弹性腔体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卡在弹簧座中;支撑弹簧包括一个主支撑弹簧和两个相对均匀分布的辅助支撑弹簧;相对密闭的弹性腔体上还设有外接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分布在鞋底内,排气孔位于与脚掌相对的位置上;排气通道和/或排气孔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由于此减震透气鞋在弹性腔体内设有支撑弹簧,利用弹性腔体使鞋内气体循环,利用弹簧的高弹性来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但是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弹簧易被吸进的水或其它杂物腐蚀,造成其使用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其结构简单新颖,既保证鞋内通风透气,又具有较好减震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按摩的作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鞋垫、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对应脚跟部位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大底对应设有紧密容置此弹性气囊的容置槽;所述弹性气囊设有与鞋内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外界空气连通向外排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出气口的单向阀门设于所述导管上,所述大底形成有供所述导管由所述容置槽通往外界的通孔;所述中底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且此网状气道贯通所述中底的厚度方向;所述大底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网状气道的通道槽,此通道槽由所述容置槽延伸至所述网状气道所处位置;所述中底与所述大底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鞋垫对应所述网状气道的部位布设有透孔,所述鞋垫和所述中底之间,在所述网状气道上覆设有网布,此网布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且所述中底形成有匹配安装所述网布的安装槽;所述弹性气囊的囊腔由若干分气囊和与分气囊连通的通道构成,所述通道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通,所述分气囊在所述弹性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凸起,所述分气囊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所述鞋垫和中底对应所述分气囊分别开设有通口,且所述分气囊突出的高度大于所述鞋垫和中底的厚度之和。
[0006]上述弹性气囊为一体结构。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减震透气鞋底,突破传统鞋底的构造形式,在鞋中底对应脚掌处的网状气道上覆设一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的网布,即此网布只允许空气通过,而将水和杂物等阻隔。同时,弹性气囊的囊腔由若干分气囊和与分气囊连通的通道构成,通道将分气囊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分气囊在弹性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状,且上述分气囊为弹性材料,当人们行走时,弹性气囊会受到脚跟的踩压,而首先受力的是在弹性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的分气囊,此分气囊具有弹性,在受到踩压力的作用时,其将产生弹性变形,即在弹性变形过程中,脚跟对分气囊做功,脚跟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将转化为分气囊的弹性势能,并以此来化解脚跟的踩压力,达到对脚跟的减震效果,同时,当分气囊发生弹性变形时,其中空腔内的空气将受到挤压而被挤出,并经由通道从单向出气口排出,当踩压力消失后,分气囊恢复原状,鞋腔内空气通过鞋垫上的透孔,再被网布过滤,然后经由网状气道、通道槽和单向进气口被吸进弹性气囊内,重复以上动作即可达到鞋内空气循环,通风透气的目的,同时分气囊突出于鞋垫之上,与脚底直接接触,具有按摩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结构简单新颖,工作原理合理,工作方式可靠,材料普通常见,所以其既可保证鞋内通风透气,又具有减震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按摩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09]图2为弹性气囊的剖示图。
[0010]图中:
[0011]1-鞋垫11-透孔
[0012]12-通口
[0013]2-网布
[0014]3-中底31-网状气道
[0015]32-安装槽33-通口
[0016]4-大底41-容置槽
[0017]42-通孔43-通道槽
[0018]5-弹性气囊51-进气口
[0019]52-出气口53-导管
[0020]54-分气囊55-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如图1和2所示,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鞋垫1、中底3和大底4。
[0023]中底3和大底4之间对应脚跟部位设有弹性气囊5,大底4对应设有紧密容置此弹性气囊5的容置槽41 ;弹性气囊5设有与鞋内连通的进气口 51,和与外界空气连通向外排气的出气口 52,进气口 51和出气口 52分别设有单向阀门(图中未示出);出气口 52通过导管53与外界空气连通,出气口 52的单向阀门设于导管53上,大底4形成有供导管53由容置槽41通往外界的通孔42 ;中底3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31,且此网状气道31贯通中底3的厚度方向,此结构可实现整个脚掌的透气;大底4形成有连通进气口 51和网状气道31的通道槽43,此通道槽43由容置槽41延伸至网状气道31所处位置;中底3与大底4密封连接在一起;鞋垫1对应网状气道31的部位布设有透孔11,鞋垫1和中底3之间,在网状气道31上覆设有网布2,此网布2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且中底3形成有匹配安装网布2的安装槽32 ;弹性气囊5的囊腔由若干分气囊54和与分气囊54连通的通道55构成,通道54与进气口 51和出气口 52分别连通,分气囊54在弹性气囊5的上表面形成凸起,分气囊54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鞋垫1和中底3对应分气囊54分别开设有通口 12和通口 33,通口 12和通口 33相对应,且分气囊54突出的高度大于鞋垫1和中底3的厚度之和,即分气囊54突出于鞋底1的上表面与人体脚底接触。在鞋中底3对应脚掌处的网状气道31上覆设一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的网布2,即此网布2只允许空气通过,而将水和杂物等阻隔。同时,弹性气囊5的囊腔由若干分气囊54和与分气囊54连通的通道55构成,通道55将分气囊54与进气口 51和出气口 52连通,分气囊54在弹性气囊5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状结构,且分气囊54为弹性材料,当人们行走时,弹性气囊5会受到脚跟的踩压,而首先受力的是在弹性气囊5的上表面形成凸起的分气囊54,此分气囊54具有弹性,在受到踩压力的作用时,其将产生弹性变形,即在弹性变形过程中,脚跟对分气囊54做功,脚跟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将转化为分气囊54的弹性势能,并以此来化解脚跟的踩压力,达到对脚跟的减震效果,同时,当分气囊54发生弹性变形时,其中空腔内的空气将受到挤压而被挤出,并经由通道55从单向的出气口 52排出,当踩压力消失后,分气囊恢复原状,鞋腔内空气通过鞋垫1上的透孔11,再被网布2过滤,然后经由网状气道31、通道槽(在弹性气囊5与大底4紧密结合,且中底3均与大底4密封后,通道槽43形成有效的通气道)43和单向的进气口 51被吸进弹性气囊5内,重复以上动作即可达到鞋内空气循环,通风透气的目的,同时分气囊54突出于鞋垫之上,与脚底直接接触,具有按摩作用。而且,网布2可自由拆装于安装槽32内,便于进行清洗滤禮:等操作。
[0024]为了进一步增强弹性气囊5的工作性能和结构强度,优选地,弹性气囊5为一体结构。
[002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透气鞋,弹性气囊的形状和尺寸可调整,如方形、圆形或类似脚后跟的形状等皆可,但以类似脚后跟状的效果最佳,其为最优选择,并中底的通孔与其相应,且其尺寸与脚跟的尺寸相应;分气囊的形状和尺寸可随意设计,如圆柱状、圆锥状或凸粒状等皆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流线型端部的空心圆柱状结构,其变形显著,减震效果较佳;分气囊与弹性气囊的主体为弹性材料一体制成的弹性体,此弹性体即为具有弹性的规则或不规则单体结构,如橡胶或其他弹性较好的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弹性的块状物体,弹性气囊的底面可根据要求设置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结构或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起保护弹性气囊等作用;鞋垫上的透孔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要求进行设计;网状气道的分布形式在能保证通气效果的基础上也可随意设计;出气口的位置和朝向可根据要求随意调難
iF.ο
[0026]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鞋垫、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对应脚跟部位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大底对应设有紧密容置此弹性气囊的容置槽;所述弹性气囊设有与鞋内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外界空气连通向外排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出气口的单向阀门设于所述导管上,所述大底形成有供所述导管由所述容置槽通往外界的通孔;所述中底对应脚掌部位设置有网状气道,且此网状气道贯通所述中底的厚度方向;所述大底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网状气道的通道槽,此通道槽由所述容置槽延伸至所述网状气道所处位置;所述中底与所述大底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鞋垫对应所述网状气道的部位布设有透孔,所述鞋垫和所述中底之间,在所述网状气道上覆设有网布,此网布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水分子的直径,且所述中底形成有匹配安装所述网布的安装槽;所述弹性气囊的囊腔由若干分气囊和与分气囊连通的通道构成,所述通道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通,所述分气囊在所述弹性气囊的上表面形成凸起,所述分气囊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所述鞋垫和中底对应所述分气囊分别开设有通口,且所述分气囊突出的高度大于所述鞋垫和中底的厚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气囊为一体结构。
【文档编号】A43B7/08GK204157763SQ201420525804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王金莲 申请人:福建麦森儿童用品科技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