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骨连接器,包括第一伞骨件和第二伞骨件,所述第一伞骨件包括内部形成通孔的座体,在所述座体的外壁上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与所述座体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伞骨件包括圆柱形连接体,在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形成通腔,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卡腔,所述卡腔的内壁形成弧形壁体,所述卡腔的底端形成与所述凸卡、所述卡体相配合设置的卡口,在所述卡口的一侧设有定位卡条,所述定位卡条与所述方形缺口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条的端部形成弧形端;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改良了现有金属伞骨的不足之处,同时具有良好的连接效果,伞骨之间连接牢固,整体效果好。
【专利说明】伞骨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骨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我们知道的雨伞伞骨之间的连接,一般都是采用线条缝合连接,为传统的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多年来不变,存在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成本低,制造方便;有弊的是,线条很容易脱落,就需要人工自己缝合,自己的缝合比较简单,但是脱线而言就比较麻烦,使得雨伞的寿命简单,使用带来不便;另外市场上一般采用的金属伞骨容易割手,对使用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此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有待改进,本发明人就此提出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伞骨连接器,安装方便,改良了现有金属伞骨的不足之处,同时具有良好的连接效果,伞骨之间连接牢固,整体效果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伞骨件和第二伞骨件,所述第一伞骨件包括内部形成通孔的座体,在所述座体的外壁上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与所述座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弧形件体,在所述弧形件体的端部内侧形成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的内侧壁体形成弧形导面,在所述弧形件体的端口端部设有凸卡,所述凸卡设有向后的卡体;
[0006]所述第二伞骨件包括圆柱形连接体,在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形成通腔,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卡腔,所述卡腔的内壁形成弧形壁体,所述卡腔的底端形成与所述凸卡、所述卡体相配合设置的卡口,在所述卡口的一侧设有定位卡条,所述定位卡条与所述方形缺口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条的端部形成弧形端。
[000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 2_3mm。
[000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卡条用弹性材质制成,长度为3_5cm。
[000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卡体的端部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外凸1-3_。
[0010]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座体的长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借助第一伞骨件和第二伞骨件之间的连接,实现伞骨之间的连接,将传统的金属伞骨变为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的伞骨,也就免去了伞骨割手的意外发生,为了实现很好的塑料伞骨之间的连接,可以将第一伞骨件固定在伞骨上,而第二伞骨件可以连接彼此的第一伞骨件,实现固定卡扣连接,无需任何辅助缝合线。
[0013]2、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只要将第一伞骨件放入第二伞骨件的内部,再将第一伞骨件旋转,使得其上的凸卡和卡体卡入到卡腔的卡口内,再用力压第二伞骨件,使得卡体完全进入卡口,而方形缺口与定位卡条之间形成定位的同时,实现阻止,第一伞骨件与第二伞骨件之间不会实现移动,第一伞骨件上的弹性卡件具有弹性,能伸缩在卡腔内,一旦卡入,受到弹性卡件的弹力影响被牢牢的卡在卡腔内,实现牢固定位连接。
[0014]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改良了现有金属伞骨的不足之处,同时具有良好的连接效果,伞骨之间连接牢固,整体效果好。
[0015]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在需要遮阳的时候进行遮阳使用,在需要遮雨的时候能起到很好的遮雨效果。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伞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伞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伞骨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伞骨件10和第二伞骨件20,所述第一伞骨件10包括内部形成通孔2的座体I,在所述座体I的外壁上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卡件3,所述弹性卡件3与所述座体I为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件3包括弧形件体4,在所述弧形件体4的端部内侧形成方形缺口 5,所述方形缺口 5的内侧壁体形成弧形导面6,在所述弧形件体4的端口端部设有凸卡7,所述凸卡7设有向后的卡体8。
[0022]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与第一伞骨件10实现良好的配合,所述第二伞骨件20包括圆柱形连接体21,在所述连接体21的内部形成通腔22,所述通腔22的内壁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卡腔23,所述卡腔23的内壁形成弧形壁体25,所述卡腔23的底端形成与所述凸卡
7、所述卡体8相配合设置的卡口 26,在所述卡口 26的一侧设有定位卡条27,所述定位卡条27与所述方形缺口 5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条27的端部形成弧形端28。
[0023]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第一伞骨件10与伞骨之间的连接紧密牢固,在所述通孔2的内壁上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2-3mm。
[00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位卡条27用弹性材质制成,长度为3_5cm,这样在安装过程中,定位卡体27不会受损,也不会被挤断或压断。
[00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卡体8的端部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外凸l-3mm,这样的卡体8在卡口 26内被容纳,两者之间牢固紧密连接。
[00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体21的长度大于所述座体I的长度。
[0027]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安装时,首先将第一伞骨件10固定在需要连接的伞骨上,然后再通过第二伞骨件20连接第一伞骨件10,实现伞骨之间的连接,具体步骤如下:
[0028]将第一伞骨件10对准第二伞骨件20的通腔22,将其完全放入到通腔22内,同时将3个弹性卡件3压缩使其卡入通腔22内,接着旋转第一伞骨件10或者旋转第二伞骨件20,当弧形卡件4与弧形壁体25接触时,慢慢旋转直至定位卡条27与所述方形缺口 5直接接触配合,再慢慢旋转直至凸块7卡入到卡腔23内,通过用力压紧第二伞骨件20,将卡体8卡入到卡口 26内,再用力旋转第一伞骨件10或者旋转第二伞骨件20,此时弧形卡件4与弧形壁体25紧密配合,因为两者具有弧度,能实现完全紧密配合;所述定位卡条27与所述方形缺口 5也配合紧密,所述方形缺口 5上的弧形导面6与所述卡条27的端部形成弧形端28之间完全紧密接触,这样第一伞骨件10和第二伞骨件20之间形成紧密牢固配合连接。
[0029]本实用新型为了更牢固连接,所述卡体8的端部形成凸台,这样卡体8被牢牢地限制在卡口 26内,卡口 26在一定的范围内被撑开,实现第一伞骨件10和第二伞骨件20之间连接更牢固。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伞骨件和第二伞骨件,所述第一伞骨件包括内部形成通孔的座体,在所述座体的外壁上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与所述座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弧形件体,在所述弧形件体的端部内侧形成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的内侧壁体形成弧形导面,在所述弧形件体的端口端部设有凸卡,所述凸卡设有向后的卡体; 所述第二伞骨件包括圆柱形连接体,在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形成通腔,所述通腔的内壁形成3个等间隔设置的卡腔,所述卡腔的内壁形成弧形壁体,所述卡腔的底端形成与所述凸卡、所述卡体相配合设置的卡口,在所述卡口的一侧设有定位卡条,所述定位卡条与所述方形缺口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条的端部形成弧形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形成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2-311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条用弹性材质制成,长度为 3-5(3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的端部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夕卜凸1 -3麵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伞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座体的长度。
【文档编号】A45B25/02GK204105087SQ20142056112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斌 申请人: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