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58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它包括帽壳、帽衬、后箍组件和下颊带,后箍组件包括:箍带,箍带的一端与帽壳相连接,其中央设有与其相垂直的固定柱;至少一根系带,所述系带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边上设有沿所述系带长度方向延伸的卡齿;支撑盖;第一卡件,第一卡件的一面固定有与所述系带的卡齿相啮合的卡合部,另一面固定有第一圆周齿;第二卡件,第二卡件具有与第一圆周齿相啮合的第二圆周齿;弹性件;盖板;旋钮。一方面利用第一卡件分别与系带和第二卡件相啮合,当第二卡件旋转式能够实现系带相对箍带的运动,从而调节安全帽佩戴的松紧;另一方面利用旋钮和弹性件的配合,实现第二卡件和第一卡件的脱离,实现了安全帽的快速脱卸。
【专利说明】 一种安全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帽。

【背景技术】
[0002]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现有的安全帽是通过下颊带的松紧来调节其佩戴在使用者头部的松紧程度的,这就导致佩戴好的安全帽在脱除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用于调松下颊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佩戴和松紧调节方便的安全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帽,它包括帽壳、设置于帽壳内的帽衬、转动地设置在帽壳内的后箍组件、与帽衬相连接的下颊带,所述后箍组件包括:
[0005]箍带,所述箍带的一端与帽壳相连接,其中部设有与其相垂直的固定柱;
[0006]至少一根系带,所述系带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且其一端插设于箍带中,另一端与帽壳相连接;所述系带通过所述开口穿设在固定柱上并与所述箍带相对应,所述开口的两侧边上设有沿所述系带长度方向延伸的卡齿;
[0007]支撑盖,所述支撑盖设置于所述箍带上并盖住固定柱;
[0008]第一卡件,所述第一卡件的一面固定有用于套设在固定柱上且与所述系带的卡齿相哨合的卡合部,另一面固定有第一圆周齿;
[0009]第二卡件,所述第二卡件具有与第一圆周齿相哨合的第二圆周齿;
[0010]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卡件上;
[0011]盖板,所述盖板合盖在支撑盖上;
[0012]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盖板上且与第二卡件相固定连接。
[0013]优化地,所述第二卡件远离第一卡件的一端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内设有非圆形第二固定孔;所述旋钮固定有插入第二固定孔内用于带动第二卡件转动的卡柱。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安全帽,一方面利用第一卡件分别与系带和第二卡件相啮合,当第二卡件旋转式能够实现系带相对箍带的运动,从而调节安全帽佩戴的松紧;另一方面利用旋钮和弹性件的配合,实现第二卡件和第一卡件的脱离,实现了安全帽的快速脱卸,实现了一键调节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帽后箍组件的爆炸图;
[0017]其中,1、帽壳;2、帽衬;3、后箍组件;31、箍带;311、固定柱;32、系带;321、开口 ;322、卡齿;33、支撑盖;34、第一卡件;341、第一圆周齿;342、卡合部;35、第二卡件;351、第二圆周齿;36、弹性件;37、盖板;38、旋钮;4、下颊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9]以下关于方向的定义中,均是按照图2中观察到的方向予以定义的。
[0020]如图1所示的安全帽,主要包括帽壳1、帽衬2、后箍组件3和下颊带4。帽衬2设置在帽壳I内,起到缓冲的作用;后箍组件3转动地设置在帽壳I内,使得安全帽能够供不同头型的人使用;下颊带4与帽衬2相连接,使得安全帽在佩戴时更加稳固。
[0021]其中,后箍组件3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箍带31、系带32、支撑盖33、第一^N牛34、第二卡件35和弹性件36。箍带31的一端与帽壳I相连接,其中部设有与其相垂直的固定柱311。系带32至少有一根,它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 321,开口 321的两侧边上设有沿系带32长度方向延伸的卡齿322 ;并且它的一端插设于箍带31中,另一端与帽壳I相连接,这样系带32与头箍31能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安全帽的松紧调节;当系带32为一根时,该系带32通过开口 321穿设在固定柱311上并与箍带31相对应设置。支撑盖33设置在箍带31上并盖住固定柱311,用于支撑调节带组件3的其它部件;它的对应两个周面上各设有一个孔,用于穿设一根系带32。第一卡件34为一个硬质的片状圆柱体,它通过螺杆与固定柱311相连接,除了它的圆周面外还有两个侧面,一个侧面与系带32相接近(命名为内侧面),另一侧面与系带32相远离(命名为外侧面),它的内侧面固定有用于套设在固定柱311上并与系带32的卡齿322相啮合的卡合部342,当第一卡件34转动时,通过卡合部342的同步转动可以带动卡齿322,进而带动系带32的移动,从而实现系带32与箍带31的相对运动;它的外侧面固定有形成一圆环形的第一圆周齿341。第二卡件35通过其侧面的第二圆周齿351与第一圆周齿341相啮合,这样当第二卡件35转动时能够通过第二圆周齿351带动第一圆周齿341,进而带动第一卡件34同步转动;它的另一侧面(即远离第一卡件34的一端)设有一凸部,该凸部中央设有非圆形第二固定孔。弹性件36为一弹簧,它直接套在第二卡件35的凸部上;而盖板37则合盖在支撑盖33上并与弹性件36相接触,当弹性件36处于常规状态时,第二卡件35在弹性件36的作用下与第一^N牛34相啮合(通过第二圆周齿351与第一圆周齿341相啮合);而当第二卡件35由于外力作用向上移动时,导致弹性件36受力被压缩,第二卡件35和第一卡件34相脱离。旋钮38设置在盖板37上且通过螺杆与第二卡件35相固定连接,这是由于旋钮38设有一个与第二固定孔相匹配的卡柱,当该卡柱插在第二固定孔中时,旋转旋钮38可以带动第二卡件35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卡件34的转动,最终实现系带32与箍带31的相对运动。
[0022]而当需要将安全帽从使用者的头部取下时,可需要将旋钮38向外拉动,这样能够带动与其相连接的第二卡件35向外移动,进而压缩弹性件36使得第二卡件35和第一卡件34相脱离;由于系带32也受到向外的拉力,并且不存在第二卡件35的作用,系带32能够相对箍带31向外运动即可。
[002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帽,它包括帽壳(I)、设置于帽壳(I)内的帽衬(2)、转动地设置在帽壳(I)内的后箍组件(3)、与帽衬(2)相连接的下颊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箍组件(3)包括: 箍带(31),所述箍带(31)的一端与帽壳(I)相连接,其中部设有与其相垂直的固定柱(311); 至少一根系带(32),所述系带(3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321),且其一端插设于箍带(31)中,另一端与帽壳(I)相连接;所述系带(32)通过所述开口(321)穿设在固定柱(311)上并与所述箍带(31)相对应,所述开口(321)的两侧边上设有沿所述系带(32)长度方向延伸的卡齿(322); 支撑盖(33),所述支撑盖(33)设置于所述箍带(31)上并盖住固定柱(311); 第一卡件(34),所述第一卡件(34)的一面固定有用于套设在固定柱(311)上且与所述系带(32)的卡齿(322)相啮合的卡合部(342),另一面固定有第一圆周齿(341); 第二卡件(35),所述第二卡件(35)具有与第一圆周齿(541)相啮合的第二圆周齿(351); 弹性件(36),所述弹性件(36)设置在第二卡件(35)上; 盖板(37),所述盖板(37)合盖在支撑盖(33)上; 旋钮(38 ),所述旋钮(38 )设置在盖板(37 )上且与第二卡件(35 )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件(35)远离第一卡件(34)的一端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内设有非圆形第二固定孔;所述旋钮(38)固定有插入第二固定孔内用于带动第二卡件(35)转动的卡柱。
【文档编号】A42B3/08GK204048218SQ20142056550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徐毅, 博乐, 王晓绘 申请人: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