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48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包括:帽体;设在帽体上的半导体调温模块,其第一和第二端面分别与帽体的内外连通;位于帽体内部的通风机;位于帽体内部的通风腔,其中半导体调温模块第一端面和通风机进风口构成其内壁的一部分,通风机出风口构成其外壁的一部分;设在帽体外壁上的滤尘罩,其内部通过帽体上的通孔与通风腔连通;水循环热交换器,与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二端面接触并换热。使用时,外界含尘气流经滤尘罩过滤后进入通风腔内部,然后经过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并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经通风机进风口后由通风机出风口排到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该防尘帽能为其佩戴者提供清洁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及方便的通信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防护用具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可调温防尘帽。

【背景技术】
[0002]在材料生产(如水泥、陶瓷、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玻璃等的生产)、材料加工(如粉碎、钻孔、研磨、打光、切削等)、采矿、爆破、蓄电池生产、家具生产、化工、喷漆、喷沙、纺织、农业(如粮食收割、粮食仓储等)、粉碎物质的筛分搅拌运输、铸造业(如配砂、混砂、成型以及铸件的打箱、清砂等)、建筑业(如装修、凿墙、粉刷、打磨等)、铁路公路修建(如隧道开凿、铺路等)等行业中,粉尘污染较为严重,因此,防尘帽成为操作人员必不可少的生产防护设备。
[0003]举例来说,在粮食收割领域,收割过程和谷物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碎肩,这些粉尘和碎肩弥散在空气中,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操作人员通常使用防尘帽作为防护设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0004]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现有的防尘帽虽然能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不吸入外界的粉尘和碎肩,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外界温度往往较高,因而封闭的防尘帽内的温度会变得很高,另外,操作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不易排出,这就造成现有防尘帽内极为闷热、空气流通不畅,严重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产体验。
[0005]另外,由于防尘帽的内部需要封闭,而使用防尘帽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嘈杂,因此佩戴防尘帽的操作人员很难与外界进行通信(如通话)。这种通信上的障碍,也会为生产带来不便且为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该防尘帽能为其佩戴者提供清洁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以及方便的通信环境,从而使佩戴者能够在有粉尘的环境中舒适而安全地工作。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包括:帽体,该帽体的正面设有外视窗口 ;半导体调温模块,该半导体调温模块设置在所述帽体上,并且其第一端面与所述帽体的内部连通,其第二端面与所述帽体的外部连通;通风机,该通风机位于所述帽体的内部,并相对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固定;通风腔,该通风腔位于所述帽体的内部,并且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和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构成该通风腔内壁的一部分,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构成该通风腔外壁的一部分;滤尘罩,该滤尘罩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外壁上,并且该滤尘罩的内部通过所述帽体上的通孔与所述通风腔的内部连通;水循环热交换器,该水循环热交换器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二端面接触,并与该第二端面进行换热,其中,当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工作时,在所述通风机的吸力作用下,外界含尘气流经过所述滤尘罩过滤后从该滤尘罩的内部进入所述通风腔的内部,然后经过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并与该第一端面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经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后由该通风机的出风口排到所述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
[0008]优选地,所述帽体的下端可以设有围脖,用于对帽体进行封闭,以免粉尘从帽体下部进入帽体内部,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帽体内部的温度。
[0009]优选地,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可以为半导体制冷模块,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面为冷端,所述第二端面为热端;或者,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可以为半导体制热模块,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面为热端,所述第二端面为冷端。这样,所述可调温防尘帽既可在高温环境下或也可在低温环境下为其佩戴者提供适宜的温度。
[0010]优选地,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与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之间可以设有多个导气隔板。该导气隔板也可以导热,从而可以使进入通风腔的空气能够与半导体调温模块进行充分的换热。
[0011]优选地,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集水槽,该集水槽与所述通风腔的下端连接以收集冷凝水,并且该集水槽上设有泄水通道,从而可以将所述集水槽内的冷凝水排放出去。
[0012]优选地,所述通风腔的下部可以具有漏风口,使得所述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的气流通过该漏风口进入所述通风腔并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进行换热,然后再流入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并从该通风机的出风口排到所述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这样,在通风机的工作过程中,从防尘帽外进入通风腔内的气流在与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换热后进入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该气流中有一部分气流又可以返回通风腔内与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进行进一步换热,从而提高气流与半导体调温模块之间的换热效率。
[0013]优选地,所述滤尘罩可以包括可插入式滤尘板,该可插入式滤尘板可以包括粗目的过滤网和细目的过滤棉,从而对粉尘进行分级过滤,并且便于取下来进行清洗更换。
[0014]优选地,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多孔夹层,该多孔夹层与所述帽体内壁和所述通风腔外壁形成空腔,该空腔与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这样,从通风机出风口出来的具有适宜温度的清洁空气能够经所述多孔夹层上的气孔均匀地吹向帽体内部,从而使佩戴者有更舒服的体验。
[0015]优选地,所述水循环热交换器可以包括:第一循环水箱,该第一循环水箱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二端面接触,并与该第二端面进行换热;第二循环水箱,该第二循环水箱通过循环水管与所述第一循环水箱连接,并与所述循环水管和第一循环水箱构成循环水回路;水泵,该水泵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回路中;散热风机,该散热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附近,用于对该第二循环水箱进行散热,该散热风机的进风口设有滤尘体,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集成在一起,形成集成体。这样,半导体调温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第一循环水箱中的循环水吸收,而第一循环水箱中的循环水的热量则又通过第二循环水箱外的散热风机散掉,从而可以维持半导体调温模块持续正常工作。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可以设有佩挂带,以便佩挂在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使用者的身体上。
[0017]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循环水箱的外壁可以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该散热片的附近。散热片可以帮助第二循环水箱更好地散热。
[0018]再者,优选地,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集水槽,该集水槽与所述通风腔的下端连接以收集冷凝水,并且该集水槽上设有泄水通道,该泄水通道通过水管与所述循环水回路连通,使得收集的冷凝水进入循环水回路中。
[0019]优选地,上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调温电路模块,该调温电路模块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极性以及调温范围。在高温环境下,该电路模块可以使半导体调温模块成为半导体制冷模块,从而为帽体内部带来冷风;而在低温环境下,该电路模块可以使半导体调温模块成为半导体制热模块,从而为帽体内部带来热风。通过改变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电源的极性和电流大小就可以改变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极性和调温范围。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电路模块,从而实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极性改变和温度控制。
[0020]优选地,上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上的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过热报警电路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过热报警电路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当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第二端面的温度高于预定阈值(例如,75°C )时,所述过热报警电路模块可以发出警报并可选择地切断提供给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电源。
[0021]优选地,上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通风机、所述散热风机、所述水泵的工作功率。
[0022]优选地,上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蓝牙通信模块。该蓝牙通信模块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蓝牙组件等,佩戴者可以通过手工调控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来实现与外界的清晰通?目。
[0023]根据上面的描述以及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能为其佩戴者提供清洁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以及方便的通信环境,从而使其佩戴者能够在有粉尘的环境中舒适而方便地工作。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帽中的通风机只进行通风而不进行散热,因此,其功率可以较小,这样就可以减轻防尘帽的重量并降低通风机的工作噪声。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帽中的半导体调温模块通过水冷的方式(即通过水循环热交换器)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比风冷散热方式更有效。而且,水循环热交换器的大部分部件可以与防尘帽帽体分离,从而可以大大地减轻防尘帽的重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操作方便,向所述通风机、半导体调温模块、水泵和散热风机提供电源即可工作。电源可以是工作环境中的电源(如收割机蓄电池),也可以是便携式电源(如12V/30AH锂电池)。最后,由于不断地向帽体内部充入清洁空气,因此,帽体内部是正气压,外部粉尘不易进入,这也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帽的防尘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透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外部结构;
[0025]图2是立体分解图,示出了图1中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分解结构;
[0026]图3是剖视图,示出了图1中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内部结构;
[0027]图4是透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使用的通风机的示意结构;
[0028]图5是透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半导体调温模块、通风机以及导气隔板之间的结合;
[0029]图6是立体分解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滤尘罩的结构;
[0030]图7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工作过程;
[0031]图8是剖视图,示意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循环水箱的内部结构;
[0032]图9是剖视图,示意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由第二循环水箱、水泵和散热风机所构成的集成体的内部结构;
[0033]图10是透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由第二循环水箱、水泵和散热风机构成的集成体的外部形状;
[0034]图11是剖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不相同的部分。
[0036]图1为立体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外部结构,图2为立体分解图,示出了图1中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分解结构,图3为剖视图,示出了图1中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内部结构。
[003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包括帽体10、半导体调温模块20、通风机30、通风腔40、滤尘罩50、水循环热交换器60。
[0038]帽体10的正面设有外视窗口 101,佩戴者可以通过外视窗口 101看清外部的工作环境。外视窗口 101可以为透明窗口,也可以为具有反射效果的墨镜窗口,以保护佩戴者的眼睛。另外,帽体10的下端还可以设有围脖102,用于对帽体10进行封闭,以免粉尘从帽体10下部进入帽体内部,并有助于保持帽体内部的温度。
[0039]半导体调温模块20设置在帽体10上,并且其第一端面201与帽体10的内部连通,其第二端面202与帽体10的外部连通。半导体调温模块20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所谓珀尔帖效应是指,当直流电通过由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该电偶的两端分别出现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的现象。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优点是不需要制冷剂、没有旋转部件、容易控制且制冷制热速度快。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流入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直流电的方向,可以使其成为半导体制冷模块或半导体制热模块。当半导体调温模块20为半导体制冷模块时,其与帽体10的内部连通的第一端面201为冷端,其与帽体10的外部连通的第二端面202为热端,这样,就可以对帽体10的内部进行降温。当半导体调温模块20为半导体制热模块时,其与帽体10的内部连通的第一端面201为热端,其与帽体10的外部连通的第二端面202为冷端,这样,就可以对帽体10的内部进行升温。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调温模块20通过在帽体10上设置的安装孔103嵌在帽体10上,使得其第一端面201与帽体10的内部连通,其第二端面202与帽体10的外部连通。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0040]通风机30位于帽体10的内部,并相对于半导体调温模块20固定。图4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通风机30的示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风机30只用于通风,因此其工作功率较小,因而其噪声较小,并且其体积和重量也较小。
[0041]通风腔40位于帽体10的内部,并且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一端面201和通风机30的进风口 301构成通风腔40内壁的一部分,通风机30的出风口 302构成通风腔40外壁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在通风腔40中,在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一端面201与通风机30的进风口 301之间还可以设有多个导气隔板70。导气隔板70也可以导热,从而可以使进入通风腔40的空气能够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进行充分的换热。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半导体调温模块20、通风机30以及导气隔板70之间的结合。
[0042]滤尘罩50设置在帽体10的外壁上,并且滤尘罩50的内部通过帽体10上的通孔104与通风腔40连通。图6为立体分解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滤尘罩的结构。如图6所示,滤尘罩50可以包括可插入式滤尘板501,可插入式滤尘板501可以包括粗目的过滤网和细目的过滤棉,从而对粉尘进行分级过滤,并且便于将来取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
[0043]水循环热交换器60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二端面202接触,并与第二端面202进行换热。
[0044]图7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本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工作过程。如图7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工作时,在通风机30的吸力作用下,外界含尘气流经过滤尘罩50中的滤尘板501过滤后,经由帽体10上的通孔104进入通风腔40的内部,然后经过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一端面201并与该第一端面201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流经通风机30的进风口 301后由通风机30的出风口 302排到通风腔40之外的帽体内部,从而为帽体内部提供了温度适宜的清洁空气。其中,图7中的双线箭头示出了所述气流的流动路径。与此同时,半导体调温模块20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由水循环热交换器60吸收,从而保证了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持续正常工作。
[0045]另外,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集水槽80,集水槽80可以与通风腔40的下端连接以收集冷凝水81。具体说,当半导体调温模块20对帽体10内部进行降温时,会有冷凝水81凝结在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一端面201以及导气隔板70上,这些冷凝水81会向下流动,并汇入集水槽80中。另外,集水槽80上还可以设有泄水通道82,从而可以将集水槽80内的冷凝水81排放出去。在其它例子中,集水槽80可以拆卸下来,从而可以将其内部收集的冷凝水81倒掉。
[0046]再者,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中的通风腔40下部可以具有漏风口,使得通风腔40之外的帽体内部的气流可以通过该漏风口重新进入通风腔40内并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一端面201进行换热,然后再流入通风机30的进风口301,并从通风机30的出风口 302排到通风腔40之外的帽体内部,如图7中的单线箭头所示。这样,在通风机30的工作过程中,从防尘帽外进入通风腔40内的气流在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一端面201换热后进入通风腔40之外的帽体内部,该气流中有一部分气流又可以返回通风腔40内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一端面201进行进一步换热,从而提高气流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之间的换热效率。
[0047]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水循环热交换器60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8]如前面所述,水循环热交换器60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二端面202接触并与其进行换热,从而吸收半导体调温模块20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以保证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持续正常工作。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热交换器60的一部分,图8是剖视图,示意地示出了该部分的结构。图9是剖视图,示意地示出了水循环热交换器60的另一部分的结构。
[0049]如图1至3以及图8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水循环热交换器60主要包括第一循环水箱601、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散热风机604。其中,第一循环水箱601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二端面202接触,并与第二端面202换热。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集成在一起,形成集成体。
[0050]图8示意地示出了第一循环水箱601的内部结构,如图8所示,第一循环水箱601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回形水道,以提高循环水的热交换效率。
[0051]图9示意地示出了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所构成的集成体的内部结构。如图9所示,第二循环水箱602通过循环水管605与第一循环水箱601连接,并与循环水管605和第一循环水箱601构成循环水回路,水泵603则设置在循环水回路中。散热风机604的出风口 6042设置在第二循环水箱602附近,用于对第二循环水箱602进行散热,散热风机604的进风口 6041设置有滤尘体606,以便使进入散热风机604的空气不含尘。
[0052]另外,第二循环水箱602的外壁可以设有散热片607,散热风机604的出风口 6042可以设置在散热片607的附近。
[0053]半导体调温模块2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第一循环水箱601中的循环水吸收,而第一循环水箱601中的循环水在循环到第二循环水箱602中时,其所含热量则又通过第二循环水箱602外的散热风机604散掉,从而可以维持半导体调温模块20持续正常工作。水泵603则使水循环得以维持。
[0054]如上所述,水循环热交换器60的大部分部件(即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等组成的集成体)可以与防尘帽帽体10分离,从而可以大大地减轻防尘帽的重量。
[0055]图10是透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循环水箱、水泵和散热风机等组成的集成体的外部形状。如图10所示,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的集成体可以设有佩挂带608(例如腰带),以便可以佩挂在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使用者的身体上(例如腰间)。
[0056]另外,集水槽80 (参见图3和图7)上的泄水通道82可以与例如第二循环水箱602连通,从而与所述循环水回路连通,使得收集的冷凝水81可以进入循环水回路中。循环水管605和集水槽80上的泄水通道82可以约束在一个管子6051中。
[0057]以上结合图1至图10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
[0058]图11是剖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结构。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多孔夹层90。多孔夹层90与帽体10内壁和通风腔40外壁形成空腔91,空腔91与通风机30的出风口 302连通。这样,从通风机30出风口 302出来的具有适宜温度的清洁空气能够经多孔夹层90上的气孔92均匀地吹向帽体10内部,从而使佩戴者有更舒服的体验。也可以设计气孔92的分布,使得所述具有适宜温度的清洁空气可以从特殊位置(例如佩戴者的前额上方)吹进帽体10的内部,以增强佩戴者的体验。
[005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可以在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上安装电路控制板,如图9所示,电路控制板100可以安装在所述集成体上,但其一部分也可以安装在帽体10上。
[0060]例如,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10上或设置在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的集成体上的调温电路模块,该调温电路模块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连接,用于控制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极性以及调温范围。在高温环境下,该电路模块可以使半导体调温模块20成为半导体制冷模块,从而为帽体内部带来冷风;而在低温环境下,该电路模块可以使半导体调温模块20成为半导体制热模块,从而为帽体内部带来热风。通过改变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电源的极性和电流大小就可以改变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极性和调温范围。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电路模块,从而实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极性改变和温度控制。
[0061]又例如,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10上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以及设置在帽体10上或设置在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的集成体上的过热报警电路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二端面202连接,所述过热报警电路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当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第二端面202的温度高于预定阈值(例如,75°C )时,所述过热报警电路模块可以发出警报并可选择地切断提供给半导体调温模块20的电源,以免损坏半导体调温模块20。
[0062]再例如,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10上或设置在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的集成体上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控制通风机30、散热风机604、水泵603的工作功率。
[0063]为了提高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通信能力,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帽体10上或者设置在第二循环水箱602、水泵603和散热风机604的集成体上的蓝牙通信模块。该蓝牙通信模块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蓝牙组件等,佩戴者可以通过手工调控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来实现与外界的清晰通信。
[0064]根据上面的描述以及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能为其佩戴者提供清洁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以及方便的通信环境,从而使其佩戴者能够在有粉尘的环境中舒适而方便地工作。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帽中的通风机只进行通风而不进行散热,因此,其功率可以较小,这样就可以减轻防尘帽的重量并降低通风机的工作噪声。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帽中的半导体调温模块通过水冷的方式(即通过水循环热交换器)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比风冷散热方式更有效。而且,水循环热交换器的大部分部件可以与防尘帽帽体分离,从而可以大大地减轻防尘帽的重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操作方便,向所述通风机、半导体调温模块、水泵和散热风机提供电源即可工作。电源可以是工作环境中的电源(如收割机蓄电池),也可以是便携式电源(如12V/30AH锂电池)。最后,由于不断地向帽体内部充入清洁空气,因此,帽体内部是正气压,外部粉尘不易进入,这也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帽的防尘效果。
[006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和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包括: 帽体,该帽体的正面设有外视窗口 ; 半导体调温模块,该半导体调温模块设置在所述帽体上,并且其第一端面与所述帽体的内部连通,其第二端面与所述帽体的外部连通; 通风机,该通风机位于所述帽体的内部,并相对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固定; 通风腔,该通风腔位于所述帽体的内部,并且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和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构成该通风腔内壁的一部分,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构成该通风腔外壁的一部分; 滤尘罩,该滤尘罩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外壁上,并且该滤尘罩的内部通过所述帽体上的通孔与所述通风腔的内部连通; 水循环热交换器,该水循环热交换器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二端面接触,并与该第二端面进行换热, 其中,当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工作时,在所述通风机的吸力作用下,外界含尘气流经过所述滤尘罩过滤后从该滤尘罩的内部进入所述通风腔的内部,然后经过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并与该第一端面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经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后由该通风机的出风口排到所述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为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第一端面为冷端,所述第二端面为热端;或者,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为半导体制热模块,所述第一端面为热端,所述第二端面为冷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的下部具有漏风口,使得所述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的气流通过该漏风口进入所述通风腔内并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一端面进行换热,然后再流入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并从该通风机的出风口排到所述通风腔之外的帽体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循环水箱,该第一循环水箱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二端面接触,并与该第二端面进行换热; 第二循环水箱,该第二循环水箱通过循环水管与所述第一循环水箱连接,并与所述循环水管和第一循环水箱构成循环水回路; 水泵,该水泵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回路中; 散热风机,该散热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附近,用于对该第二循环水箱进行散热,该散热风机的进风口设有滤尘体, 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集成在一起,形成集成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设有佩挂带,以便佩挂在所述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的使用者的身体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水箱的外壁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该散热片的附近。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调温电路模块,该调温电路模块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极性以及调温范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帽体上的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过热报警电路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半导体调温模块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过热报警电路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通风机、所述散热风机、所述水泵的工作功率。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式可调温防尘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帽体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机的集成体上的蓝牙通信模块。
【文档编号】A42B1/18GK204207150SQ201420626342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刘文正, 蒋剑 申请人:刘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