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59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



背景技术:

在穿在身上的状态下调整穿着部位的形状(松弛)、体型的衣物中,提案有为了在特定的部位产生与其它部分不同的束缚力(穿着压力)而赋予体型调整功能,例如对编织组织赋予局部的变化、或设有垫布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案有下述衣物:作为在臀部具有修整效果的衣物,通过适当配置产生大的穿着压力而对臀部施加强力的修整效果的编织组织部分,在穿着状态下不会陷入臀部而是向上方推起臀部,能够使臀部及其周边成为自然的修整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33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例子等现有的衣物中,刚穿着后可修整,但活动后会走样而发生陷入等,具有不能保持良好的修整形状的问题。另外,为了防止走样而增强束缚力时,存在穿着时的感觉不舒适,相反易发生陷入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其使松弛部分伸展而形成良好的轮廓,并且即使活动也可以保持轮廓,而且能够减轻束缚感。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具有:包括穿着时为筒状的部位的主体部;和穿着压力生成部,该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的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为了与身体紧贴而具有伸缩性,上述穿着压力生成部在沿着兰格氏线(郎格氏线)的方向上配置于皮肤发生松弛的部位的上方,为了提高设置有上述穿着压力生成部的区域的穿着压力,上述穿着压力生成部的伸缩性相比于上述主体部的伸缩性至少在插通方向上伸缩性较低。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是上述的结构,因此能够使松弛部分伸展而形成良好的轮廓,并且即使活动也可以保持轮廓,而且能够减轻束缚感。通过穿着本发明的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例如能够使膝上或上臂、背后等皮肤的松弛或皱褶伸展,并且能够维持该状态,能够使体型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紧身裤(leggings)100的图。图1(a)是紧身裤100的正面图,图1(b)是紧身裤100的背面图。

图2是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紧身裤100的穿着压力施加方式的图像的图。图2(a)是表示穿着紧身裤100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穿着具有现有的体型修整功能的紧身裤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a)~图3(f)是表示本发明的穿着压力生成部的变化的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紧身裤的穿着评价的结果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衣200的背面图。

图6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衣200的穿着评价的结果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衬衣的穿着评价的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的背面图。

图9是说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的穿着方式的图。

图10是表示穿着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时的效果的说明图。图10(a)是裸体的状态的背面图,图10(b)是表示穿着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的状态的背面图,图10(c)是穿着现有的连身衣的状态的背面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人体的兰格氏线的结构的图。图11(a)是人体的一部分的正面图,图11(b)是人体的一部分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举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被以下的例子限定和限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紧身裤100。图1(a)是紧身裤100的正面图,图1(b)是紧身裤100的背面图。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裤100是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包括具有穿着时成为筒状的部位的主体部101和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在此,所谓“穿着压力”是指施加在穿着者穿着的部位的穿着压力。本实施方式中,紧身裤100是从大腿部覆盖至膝下部、而且覆盖至腰部的带裆的下肢部用衣料。

本实施方式中,紧身裤100通过将主体部101和穿着压力生成部102缝合而形成。主体部101为了与身体紧贴而具有伸缩性。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与主体部101所具有的伸缩性相比,至少在插通方向上伸缩性较低。在紧身裤100的穿着部位中,皮肤上易产生松弛的部位是膝上部分,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在膝上的产生皮肤的松弛的部位的上方沿着大腿部前侧的膝上部分的兰格氏线设置。此外,在此,根据穿着压力生成部的配置部位,在配置部位为上半身用衣物的前后身时插通方向是指上下方向,在为袖子时插通方向是袖长方向,在为下身衣物时是从腰部向底摆穿入的方向。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人体的兰格氏线的结构的图。图11(a)是人体的一部分的正面图,图11(b)是人体的一部分的背面图。人体图中所示的线是兰格氏线。“兰格氏线”即为皮肤割线,是表示用直径2mm的圆锥状道具刺入尸体时显现的直线方向的线。兰格氏线与皮肤结缔组织的行进方向一致,在与兰格氏线正交的方向上,皮肤的伸张性高(c.langer)。根据发明人们的研究发现,在沿着兰格氏线的方向上皮肤相对较难移动,在与兰格氏线正交的方向上皮肤相对容易移动。

本发明中,通过沿着兰格氏线配置穿着压力生成部102,穿入紧身裤100时,将皮肤向与膝上周边的兰格氏线正交的方向即上方向上推。在此,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与主体部相比至少在插通方向(穿入方向)上伸缩性较低,因此,能够使膝上的皮肤的松弛部分或皱褶高效地向上侧移动。另一方面,在穿着状态中,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兰格氏线的方式配置,因此成为紧身裤100不易错位的状态,于是能够很好地保持穿入时向上移动了的膝上的皮肤的松弛部分或皱褶。从而能够使松弛部分伸展而形成良好的轮廓,并且即使活动也能够保持该轮廓。另外,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不需要设置于主体部101的筒状的部位的整周,因此能够减轻束缚感。

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裤100的穿着压力施加方式的图像的图。图2(a)是表示穿着紧身裤100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穿着现有的具有体型修整功能的紧身裤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中箭头表示穿着压力的方向和强度,粗箭头表示穿着压力强。如图2(b)所示,在现有的紧身裤中,穿着压力以束缚周向整周的方式起作用,进行了以在要进行体型修整的部位增强穿着压力的方式阶段性地改变穿着压力等的研究设计(渐变效果)。但是,因为束缚周向整周,所以存在束缚感,在松弛大时有时会导致陷入。另一方面,如图2(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紧身裤100中,穿着压力形成部102的位置的穿着压力高。发明人们不断研究的结果可知,在作为易产生皮肤的松弛或皱褶的部位的膝的上部,沿着兰格氏线形成穿着压力形成部102,穿着时将松弛或皱褶上提,从而不在周向束缚整周就能够得到体型修整功能。另外,根据该研究结果,不会像现有的具有修整功能的衣物那样在松弛大的部位在周向作用束缚压力,因此具有穿着时不易产生阶差或发生陷入的优点。

本发明中,能够用于主体部101的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适合身体的具有与身体紧贴的伸缩性的原材料即可。作为能够用于主体部101的原材料例如能够举出经编织物或圆编织物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具有防滑功能。作为上述防滑功能的例子,例如优选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在穿着时每单位面积的与穿着部位之间的摩擦阻力与主体部101的每单位面积的与穿着部位之间的摩擦阻力相比较大。此时,在穿着紧身裤100时,能够利用摩擦阻力提起膝上等的松弛部分或皱褶,而且能够不打滑地保持提起后的松弛部分或皱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摩擦阻力只要是穿着时提起膝上等的松弛部分或皱褶而且能够保持提起后的松弛部分或皱褶的程度,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例如能够使用树脂印刷或纳米材料等。

另外,还考虑将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作为主体部101的织物的一部分形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主体部101的编织组织只变更相当于穿着压力生成部102的区域而形成,也可以仅对相当于穿着压力生成部102的区域变更线种类。

在本实施方式中,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在穿着时在衣宽方向被拉伸,因此优选在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使用即使在布料被拉伸的状态下也具有防滑效果的布料。作为这样的布料的例子,例如能够举出如下所述的布料(以下,也将该织物称为“材料w”),即该布料包括浮针(pile,毛圈)组织,该浮针组织包括:通过经编编织成的具有伸缩性的基本组织;和包括具有因压缩力的作用而产生挠曲时表面积增加的特性的长纤维或者短纤维的浮线(浮纱),浮线相对于基本组织在每次编入经向时向不同方向摆动,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编入基本组织的部分以外的部分露出到基本组织的表侧。该材料w中,浮针组织在与织物的编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侧以外不编入基本组织,而露出到基本组织的表侧。因此,材料w在经(编入)向拉伸而在宽度方向收缩时,在浮线的编入基本组织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产生挠曲,其结果是成为向织物的表侧鼓起的状态。由此,材料w即使在经向拉伸,也能够保持表面积较大的状态,因此与肌肤接触时的摩擦阻力提高,能够不易滑动。

另外,使这样的材料w的经向与主体部101的衣宽方向一致,或者沿着主体部101的衣宽方向配置,由此在穿着状态中即使拉伸也能够在与肌肤接触时产生高的摩擦阻力,因此优选。此外,作为上述浮线,对于其一部分或全部考虑使用包括长纤维或短纤维的外径为1μm以下的所谓纳米纤维。更具体而言,作为例子,能够举出通过分割型或熔融纺丝形成的纳米纤维。由此,认为能够大幅度提高摩擦阻力而不易打滑。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中,穿着压力生成部102是将另外的部件安装于主体部101而形成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能够通过将树脂涂敷于主体部101来降低伸缩性而形成穿着压力生成部102,还可以通过部分地改变主体部101的组织而降低伸缩性来形成穿着压力生成部102。此外,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可以利用拔染或者拔蚀(plucking)加工而形成,也可以通过部分地改变形成织物的线的种类的方法,使织物的伸缩性变化来形成。

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穿着压力生成部提升并保持皮肤的松弛部分或皱褶,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松弛等伸展而形成良好的轮廓。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活动也能够保持该轮廓,而且能够减轻束缚感。

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穿着压力生成部102配置于主体部101的大腿部前侧的膝上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沿着兰格氏线配置,则也可以延伸至大腿部根部附近或大腿部后侧。

图3表示本发明的紧身裤的穿着压力生成部102的变形的图。本发明中,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如图3(a)和图3(d)所示,可以由带状的一个部件形成,如图3(b)、图3(c)、图3(e)和图3(f)所示,也可以通过多个带状的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而形成。如图3(b)、图3(c)、图3(e)和图3(f)所示,穿着压力生成部102由隔开间隔的多个带状的部件构成时,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容易追随皮肤的动作,因此优选。另外,图3(d)中,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以沿着膝上的正上方部分的兰格氏线的方式形成,与图3(a)所示的紧身裤相比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仅形成至较低的位置。如图3(a)所示形成为沿着更广范围的兰格氏线的穿着压力生成部102时,与图3(d)相比能够得到更强的穿着压力,即提升力。这样,通过调整穿着压力生成部102沿着兰格氏线的方式,能够由相同的材料形成穿着压力的强度不同的穿着压力生成部。穿着压力生成部102可以直线状地形成,也可以如图3(f)所示曲线状地形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带状地形成穿着压力生成部102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穿着压力生成部形成为具有花样、几何图形等各种具有外观设计性的设计形状。

穿着压力生成部的宽度优选为1.5cm~8cm,更优选为3cm~7cm。另外,穿着压力生成部的宽度可以以整体为相同的宽度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根据位置改变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紧身裤100是直接与肌肤接触的所谓贴身穿着类型,使得在穿着时保持紧身裤100与腿部紧贴的状态,并且能够提升膝上的皮肤的松弛部分而穿着。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穿着长筒袜等后穿着的类型的紧身裤。

本实施方式是在紧身裤的臀部在主体部101以外没有配置其它部件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具有提臀功能的紧身褡和本发明组合使用。作为一例,在将穿着压力生成部进一步在主体部101的背面侧沿臀部的兰格氏线配置于比穿着时的臀尖的位置靠上侧的位置时,在臀上部能够向上方向提升保持臀部。这样,能够在臀上部提升臀部整体,松弛的肉不会留在臀沟部,能够得到高的提臀效果,能够调整到更漂亮的轮廓。

(穿着客观评价1)

制作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紧身裤100,进行了穿着评价。本评价中,紧身裤100的穿着压力生成部成为图3(c)所示的3条带状的部件隔开间隔配置的方式。另外,本评价中,作为穿着压力生成部102使用了上述材料w。本评价中,评论员穿着上述紧身裤100进行运动,观察刚穿着后(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膝周边的皮肤的位置。上述运动的内容为向上抬腿后在腿下合掌的运动(1组左右各一次,三组)、屈伸(3次)、前屈和后屈(各1次)。另外,作为比较例,同一评论员穿着利用与紧身裤100相同的材料但没有设置穿着压力生成部的紧身裤(仅有主体部101的紧身裤),与上述同样,观察刚穿着后和运动后的膝周边的皮肤的位置。

图4表示其结果。在图4中,左图为裸体的状态,中央图为穿着上述比较例的紧身裤的状态,右图为穿着上述本发明的紧身裤100的状态,均表示上述运动后状态。图4(a)和图4(b)是不同的评论员穿着的结果。在图4(a)的评论员的膝上的皮肤的松弛极少,因此运动后的状态没有看到很大的差异,但与裸体的状态相比,穿着本发明的紧身裤100的情况下,明确可知膝周边皮肤的位置整体上升。另外,在穿着比较例的紧身裤的情况下,在膝上侧皮肤的位置下降。认为这是由于运动而导致走样以及因作用穿着压力而按压皮肤向下侧移动。图4(b)的评论员的各状态的膝周边皮肤的位置的差异与图4(a)的评论员相比更显著。认为这是由于图4(b)的评论员的膝上的皮肤的松弛量多。可知图4(b)的模特通过穿着本发明的紧身裤100,膝的周边的皮肤特别是膝上的皮肤充分上提,运动后也不下降。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紧身裤100将松弛部分提起使其伸展,形成良好的轮廓,并且运动后也能够保持该轮廓。

(穿着主观评价1)

让评论员穿着与在上述穿着客观评价1中使用的紧身裤同样的各紧身裤。本评价中,评论员为5名。其结果是,穿着本发明的紧身裤100时,与比较例的紧身裤比较,从5名中的3名得到走样少的回答,从剩余的2名得到不明确的回答。另外,穿着本发明的紧身裤100时,与比较例的紧身裤比较,从5名中的5名得到没有束缚感的回答。另外,穿着本发明的紧身裤100时,与比较例的紧身裤和裸体状态比较,从5名中的5名得到膝向上踢的动作顺畅完成的回答。由此,能够确认本发明的紧身裤100不仅易于动作、束缚感小,而且走样少,能够保持良好的轮廓。

对于上述的结果进行下面的说明。即,通过弯曲等关节的动作而产生皱褶的部位的皮肤存在从关节离开的趋势,被伸长的部位的皮肤具有集中于关节的趋势。在膝关节周边,膝关节弯曲时正面侧的皮肤的皱褶被伸展,易变成皮肤撑起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膝关节的背面侧,在踢地面时等膝关节为伸展的状态时,产生皮肤易撑起的状态。由于这些皮肤的撑起状态,认为膝关节的可动区域变窄,动作被阻碍。因此,认为通过使这些皮肤的撑起状态缓和,能够放大膝关节的可动区域,使动作变顺畅。

(第二实施方式)

图5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衣200。图5是衬衣200的背面图。本实施方式的衬衣200是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是作为穿着时成为筒状的主体部含有袖部201的长袖衬衣(以下也称为“衬衣”)。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衬衣200包括前后身部203和一对袖部201,在上述袖部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202。主体部(袖部)201和穿着压力生成部202能够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材料同样的材料。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举出长袖的衣物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本实施方式中,产生皮肤的松弛的部位是上臂部,在沿着上臂部的上方(靠身体)的兰格氏线的方向配置穿着压力生成部202。由此,在衬衣200穿着时胳膊从袖中穿过,上臂部的松弛部分从肘的上方向肩的方向(与上述兰格氏线正交的方向)移动。即使在穿着状态也以穿着压力生成部202的长度方向沿兰格氏线的方式配置,因此袖部201为不易偏离的状态,因此能够很好地保持穿着时向上移动后的上臂部的松弛部位。因此,通过穿着衬衣200,能够使上臂部的松弛部分清爽,即使活动也能够保持其轮廓。另外,穿着压力生成部202不需要设置于筒状的袖部201的整周,因此能够减轻束缚感。

本发明中,能够用于前后身部203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与袖部201同样的具有与身体紧贴的伸缩性的材料,也可以是这以外的材料。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举出长袖衬衣2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中上述衣物例如可以是半袖衬衣,也可以为短外衣等外部衣物。这些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的长袖衬衣200同样的效果。

(穿着客观评价2)

制作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衬衣200,进行了穿着评价。本评价中衬衣200的穿着压力生成部202为图5所示的3条带状的部件隔开间隔配置的方式。另外,本评价中在穿着压力生成部202使用上述材料w,基于主体部(袖部)201的穿着压力强和穿着压力弱这两个标准,对于每一种标准,制作使穿着压力生成部202的位置靠肘的方式和使穿着压力生成部202的位置靠肩的方式的结构,进行评价。本评价中评论员穿着上述衬衣200进行运动,从背后侧观察刚穿着后(运动前)和运动后的上臂部周边的皮肤的位置。上述运动的内容是向上抬腿在腿下合掌的运动(1组左右各一次,三组)、前屈和后屈(各1次)、使胳膊上下旋转的运动(左右两胳膊各1次)。另外,作为比较例,同一评论员穿着用与衬衣200相同的材料且没有设置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衬衣,与上述同样,观察刚穿着后和运动后的上臂部周边的皮肤的位置。

图6和图7表示其结果。图6是对主体部(袖部)201的穿着压力弱的结构进行评价的结果,图7是对主体部(袖部)201的穿着压力强的结构进行评价的结果。图6和图7中,(a)为裸体的状态,(b)是穿着比较例的衬衣的状态,(c)是穿着使穿着压力生成部202的位置靠肘的衬衣200的状态,(d)是穿着使穿着压力生成部202的位置靠肩的衬衣200的状态,各图中,左图表示刚穿着后(运动前)的状态,右图表示运动后的状态。图中虚线表示穿着压力生成部202。

可知在穿着本发明的衬衣时,与裸体的状态和穿着比较例的衬衣的状态相比,不管主体部(袖部)201的穿着压力的强弱如何,都能够提升上臂部的皮肤的位置。另外,穿着压力生成部的位置为上侧(靠肩)的衬衣中,上臂部的皮肤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另外,可知在穿着本发明的衬衣时,即使运动后皮肤的位置也不下降。由此明确本发明的衬衣200能够将松弛的部分提升使其伸展而形成良好的轮廓,并且运动后也能够保持该轮廓。

(第三实施方式)

图8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图8是连身衣300的背面图。本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是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包括穿着时为筒状的连身衣主体部301和穿着压力生成部302。在连身衣300中穿着压力生成部302沿着穿着时通过肩甲骨的下角附近的兰格氏线配置。连身衣主体部301和穿着压力生成部302能够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材料同样的材料。

说明该连身衣300的优选的穿着方式。图9从左侧依次表示按时间序列表示的连身衣300的穿着方法的图。如图9所示,穿着连身衣300时,优选连身衣300以不离开背后的方式保持沿着(紧贴)背后的状态而穿着。通过这样做,背后的肉整体提升,利用位于肩甲骨的下角附近的穿着压力生成部302保持提升后的背后的肉,因此可有效地修整背后的轮廓。

图10是表示穿着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时的效果的说明图。图10(a)为裸体的状态的背面图,图10(b)是表示穿着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的状态的背面图,图10(c)是表示穿着现有的没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连身衣的状态的背面图。穿着现有的没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连身衣的情况下,因连身衣自身的紧束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体型修整效果,但背后的松弛在穿着后也保留被束缚的状态。与此不同,穿着第三实施方式的连身衣300时,提升并保持背后的松弛部分,因此能够将体型修整为松弛不显眼的轮廓。另外,不需要设置勒紧腰身一周的紧束部,利用穿着压力生成部能够在背后上部保持背后的肉,因此能够防止衣物陷入导致形成阶差,另外能够减轻穿着时的压迫感。

以上,作为本发明的具体例,举出紧身裤、长袖衬衣和连身衣说明了本发明,但具有本发明的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不限定于仅在这些具体例中记载的内容,能够有各种方式。例如,除上述实施方式的衣物以外,还能够应用于背心、半袖衬衣、用扭扣等可穿脱的上衣等衣物、内衣等其它各种衣物。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具有本发明的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能够使松弛伸展而形成良好的轮廓,并且即使活动也能够保持该轮廓,而且能够减轻束缚感。本发明能够是各种方式,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衣物以外的体型修整用衣物、运动衣物、外衣、医疗用衣物(护身)等各种衣物。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紧身裤)

200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长袖衬衣)

300具有穿着压力生成部的衣物(连身衣)

101、301主体部

201主体部(袖部)

102、202、302穿着压力生成部

203前后身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