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脑保护头盔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08438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及康复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颅脑手术之后保护病人头部的同时具有固定引流管或监测探头作用的头盔。

背景技术:
颅脑手术后,手术区域往往需要一定的保护,尤其是进行了去骨瓣减压手术后的病人,往往存在短期的颅骨缺损或者回納骨瓣/替代植入物(如钛网修补)与原生骨瓣边缘尚未永久稳固连接。而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往往伴随有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或步态不稳,发生跌倒或撞击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普通人。进一步分析可知:一、在术后护理阶段,病人头部可能保留有引流管或监测探头,手术创口进行了包扎固定,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频繁的观察和换药。现有普通设计(如运动头盔或帽子),不易于护理操作。目前,主要使用网状头套或混纺布料软帽,进行简易导管固定及辅料保护,均不具备防护冲击力的作用。通过限制病人的行动,降低院内发生撞击的可能性。二、离院后,颅骨已回納或者已完成颅骨修补手术的病人,在颅骨愈合的初期阶段,可能会选择购置劳防头盔,运动头盔或有硬质內垫的帽子,在必须外出时,进行一定保护。这类头盔,往往针对坠物风险或者运动撞击设计,在固定方式和透气性上,难以考虑术后病人颅骨脆弱的特殊性,和头部手术创口的透气性要求。三、针对去骨瓣减压手术的病人,骨瓣无法在初次手术后直接回納。术后6月之内,需要再次进行颅骨修补手术,通过植入人工材料进行较大面积的颅骨修复。病人的颅骨在两次手术之间,一直处在缺损状态,缺损部位的大脑仅有一层头皮铺盖,没有任何保护。普通头盔或帽子,会由于固定或自重产生外力,直接压迫缺损部位。目前,没有更好的保护选择,只有病人减少行动。目前,国内并没有针对颅脑手术后病人的保护性头盔。国外的产品进行了一些设计预想没有具体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一种颅脑保护头盔及其使用方法。一种颅脑保护头盔,由至少两瓣的外壳1和内垫2经连接件3连接而成。其中,内垫2位于外壳1内壁,并合成一体,在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至少两组固定带4。进一步,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所述外壳1和内垫2设置为前后两侧,经连接件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41和第二固定带42分别作前瓣与后瓣连接,用作微调的第三固定带43位于病人枕骨部分的后瓣。所述外壳1和内垫2设置为左右两侧,经连接件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41位于病人额骨部位,连接左瓣、右瓣;第二固定带42位于病人枕骨部位,连接左瓣、右瓣。进一步,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所述外壳1上设置至少15个垂直透气孔11和下颚固定系带12。所述透气孔11内穿过引流管或监测探头,或透气孔11预留裁剪切口11-1。进一步,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所述内垫2上设置可拆卸的用于进行头部降温冰袋层或用于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EEG含脑电监测的传感器层的附件层21。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2边缘设置用于放置普通引流管的末端或监测探头末端的固定位22。所述监测探头,如颅内压探头,脑温探头,脑氧探头,多参数等各种脑部监测探头等。进一步,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所述外壳1采用碳纤维,钛合金,PE,普通塑料,医用塑料材料等的任何一种。所述内垫2采用透气性材料,如泡沫塑料,棉制品布料和亚麻制品布料等的任何一种。所述固定带4为普通塑料,尼龙,固体医用硅橡胶材料等的任何一种。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主要由轻型有韧性的硬质外壳和柔软的内垫组成。提供不同型号尺寸的产品,或通过获取个体化数据定制产品以适应病人颅骨的特定外形,减少冲击力影响,形成保护。遇到意外冲击时,头盔吸收分散外力,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病人头部,并且不致发生头盔碎裂或者穿透。采用透气孔设计,使得术后创口不易感染。同时,头盔主要使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将下颚系带的固用作用减到最低。针对引流管和监测探头的设计,在病人转运和院内移动期间,不仅保护了病人的颅骨,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的固定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颅脑保护头盔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前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左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透气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附件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颅脑保护头盔(如附图1所示),由至少两瓣的外壳1和内垫2经连接件3连接而成。其中,内垫2位于外壳1内壁,并合成一体,在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至少两组固定带4。实施例:前后式(如附图2所示)。所述外壳1和内垫2设置为前后两侧,经位于病人顶骨中间位置,垂直于矢状缝方向连接件3连接,可控制前后开合。前片由外层外壳和内垫合成,覆盖病人的额骨并从左侧蝶骨横向覆盖至右侧蝶骨。后片同样由外壳和内垫合成覆盖病人的枕骨并从左侧颞骨横向覆盖至右侧颞骨。所述第一固定带41和第二固定带42连接前瓣和后瓣,可以初步调整到适合病人尺寸。第三固定带43位于病人枕骨部分的后瓣用作微调。实施例,左右式(如附图3所示)。所述外壳1和内垫2设置为左右两侧,经位于病人顶骨中间位置的连接件3,平行于矢状缝方向连接左右两瓣,可以控制开合。左瓣由外壳和内垫合成,覆盖病人左侧的额骨至左侧枕骨。右瓣同样由外壳和内垫合成,覆盖病人右侧的额骨至右侧枕骨。所述第一固定带41位于病人额骨部位,连接左瓣和右瓣,可初步调节适合病人的尺寸。第二固定带42位于病人枕骨部位,连接左瓣和右瓣,可进一步调整尺寸。实施例,保护头盔表面设置有垂直透气孔,保证术后创口的透气(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所述外壳1上设置至少15个垂直透气孔11和下颚固定系带12。所述透气孔11内穿过引流管或监测探头,或透气孔11预留裁剪切口11-1。实施例,设有附件层(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所述內垫2上设置可拆卸的用于进行头部降温冰袋层或用于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EEG含脑电监测的传感器层的附件层21。实施例,设有固定位(如附图6所示)。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所述内垫2边缘设置用于放置普通引流管的末端或监测探头末端的固定位22。所述监测探头,包括如颅内压探头,脑温探头,脑氧探头,多参数等各种脑部监测探头等。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其制作材料。其中,所述外壳1采用碳纤维,钛合金,PE,普通塑料,医用塑料材料等的任何一种。所述内垫2采用透气性材料,如泡沫塑料,棉制品布料和亚麻制品布料等的任何一种。所述固定带4为普通塑料,尼龙,医用硅橡胶材料等的任何一种。进一步,实施例,本发明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使用方法,针对病人开颅手术后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一、开颅手术后,病人头部未放置引流管或监测探头,创口表面已进行了敷料保护时,其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手术位置选择保护头盔型式,如左右式或前后式。第二步,确定所选保护头盔的某一瓣完全覆盖手术部位,固定带位置相对远离手术部位。第三步,放松固定带,通过连接件,打开保护头盔的两侧,将头盔轻轻覆盖在病人头部。第四步,适当扣紧固定带,或选择增加使用下颚部系带,佩戴完成。二、开颅手术后,病人头部放置了引流管或监测探头,并且创口表面已进行了敷料保护时,其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手术位置选择保护头盔型式,如左右式或前后式。第二步,确定所选保护头盔的某一瓣完全覆盖手术部位,固定带位置相对远离手术部位。第三步,放松固定带,通过连接件,打开保护头盔的两侧,将头盔轻轻覆盖在病人头部。第四步,在保护头盔表面,选定某个最接近引流管或监测探头导出位置的透气孔。第五步,取下保护头盔,将病人头部的引流管或监测探头从选定的透气孔中穿过;必要时考虑先行扩大孔径;为避免引流导管或监测探头在保护头盔下滑动或挤压,可将引流管或探头的管线置于凹槽处;第六步,确认引流管或监测探头已穿过保护头盔后,再次将头盔轻轻覆盖到病人头部,适当扣紧固定带,完成初步固定。第七步,将头盔外的引流管或监测探头的末端,扣入头盔边缘固定位,以避免迁拉,掉落或悬挂。第八步,引流管或监测探头的末端固定完成后,观察留在头盔外的管线,可用医用橡皮胶,做临时固定。第九步,再次适当扣紧固定带,或选择增加使用下颚部系带,佩戴完成。第十部,如需要引流或监测时,无须取下头盔,可拆除临时固定管线的橡皮胶,从固定位中取出引流管或监测探头的末端,连接至引流袋或者监测机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颅脑保护头盔,主要由轻型有韧性的硬质外壳和柔软的内垫组成。提供不同型号尺寸的产品,或通过获取个体化数据定制产品以适应病人颅骨的特定外形,减少冲击力影响,形成保护。遇到意外冲击时,头盔吸收分散外力,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病人头部,并且不致发生头盔碎裂或者穿透。同时,头盔主要使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将下颚系带的固用作用减到最低。针对引流管和探头的设计,在病人转运和院内移动期间,不仅保护了病人的颅骨,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的固定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