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保护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518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保护童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舒适保护童鞋。



背景技术:

鞋子均是由鞋底和鞋帮构成。鞋底被人们踩在脚下,鞋底主要用来保护人的脚板底。鞋帮则是鞋子除了鞋底之外的其它部分,其包在脚背上,一则为了让人们在行走时可以带动鞋底一起走,二则也一定程度上保护脚背,让脚背不容易受伤。为了让使用者在穿鞋行走时,足部能够更为舒适,同时也可以延长鞋子的清洗周期,让鞋子更洁净,于鞋子内通常还垫置有鞋垫。目前为了让鞋子穿着更加舒服以及保护作用,通常会对鞋子的鞋底、鞋帮及鞋垫作一些设计。

针对童鞋,市场上已经生产出可发光的鞋子,目前这类具有发光装置的鞋子所采用的发光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在鞋底外部设置一个凹槽,然后安装小灯泡或者发光二极管等发光体直接照射形成;其二是冷光片贴设在鞋面上,这两种方式都有发光装置和鞋子散立而影响美观的缺陷,并且发光装置经常受水侵蚀和受磨损,有效寿命不佳。

为了提高鞋帮对人们脚部的保护,防止被尖锐的物体所刺伤,一般的办法都是通过改变鞋帮的材质来实现,即比如采用牛皮材质来替代面料材质,如此即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鞋子对脚背的保护程度,但是上述传统方式在有些时候仍显不足。

为了鞋垫的舒适性,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诸如乳胶鞋垫、棉布鞋垫、竹炭鞋垫和竹编鞋垫等等各式各样的鞋垫。本申请人重点涉及的是童鞋领域,家长对小孩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小孩基于骨骼发育不完全,而且又喜欢到处玩耍,故如何更好的保护小孩的脚部则成为本申请人苦心研究的课题。气囊用在鞋垫领域已经存在,但是传统鞋垫中气囊都设置有排气口,其利用气囊的回弹性来不断抽气,进而形成气流的循环,达到排臭的目的;对于气囊应用在童鞋领域,又具有绝佳的减震和舒适的穿着效果则并未有过先例。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对童鞋进行苦心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舒适保护童鞋,其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穿着鞋子的减震性能,具有更强地对脚部的保护效果,还具有内发光效果,达到最大程度舒适、全方位保护及持久趣味发光的穿着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舒适保护童鞋,包括鞋底、鞋垫和鞋帮;其中:

鞋底包括透光减振本体和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内嵌于透光减振本体内,光源装置包括有控制电路板和发光源,控制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供电用的电源模块,以及电连接控制模块输入端的震动感应器,发光源设于靠近透光减振本体的侧边缘处,该发光源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和气囊组件;该鞋垫本体具有分别依次对应于脚掌、足弓和足跟的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气囊组件具有前气囊、后气囊以及用于连通前气囊和后气囊的通气通道,该前气囊与后气囊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呈密闭状,该前气囊形成在前部区域处,该后气囊形成在后部区域处,该通气通道形成在中部区域处;鞋垫本体的上表面与脚板接触,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嵌设前气囊、通气通道和后气囊的沉槽,该沉槽的外形与前气囊、通气通道和后气囊外形相对应;

鞋帮具有鞋帮内层以及固定在鞋帮内层外的外保护层,该外保护层由若干保护凸粒组成,相邻保护凸粒彼此紧邻,每一保护凸粒均呈向外突出状并由若干个斜面所构成。

进一步,所述透光减振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下表面以及位于靠近人体脚部一侧的上表面,该上表面形成有下沉空间,控制电路板和发光源均装设于该下沉空间内;其中,该下表面具有朝下突出形成的若干个下突接触面,该上表面在下沉空间底面还设有若干个与每一下突接触面一一正对应的下沉槽,每一下沉槽的面积小于相对应下突接触面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具有形成在鞋底本体四周的周缘部以及连接在周缘部左右两侧之间的若干横向筋条,该下沉空间形成在相邻横向筋条之间,该上表面后端还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筋条;控制电路板和发光源均安装在下沉空间的后端位置,该竖向筋条上凹设有供连接线内嵌设置的线槽。

进一步,所述下突接触面由7个六边柱构成,该7个六边柱具有一个位于正中的中心六边柱以及分别排布在中心六边柱各边一侧的六个周边六边柱,所述下沉槽则为由六个周边六边柱中心点为边缘而构建出来。

进一步,所述下沉槽为六角星形,且六角星形的六个外端点为周边六边柱的中心点。

进一步,所述通气通道呈长条状,该通气通道的前端与前气囊相连通,该通气通道的后端与后气囊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后气囊呈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通气通道平行,该椭圆形的短轴方向与通气通道垂直。

进一步,所述前气囊在宽度方向邻接在鞋垫本体的侧边缘,该前气囊在对应于大脚指处的长度长于其它部位处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外保护层具有固定位于鞋帮前部区域的前片、固定位于鞋帮左侧区域的左片、固定位于鞋帮右侧区域的右片以及固定位于鞋帮后部区域的后片,该左片和右片呈对称状;该前片具有对应于人体脚尖部位的前端部以及与前端部一体成型并朝后方延伸的延伸部,该左片和右片的上前部区域均与前片的延伸部在前后方向具有重叠并一起用于构成鞋带区域,该左片和右片的后部区域与后片在前后方向具有重叠;该前片、左片、右片和后片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凸粒。

进一步,所述前片、左片、右片和后片均由边缘部和中间部构成,保护凸粒填充在中间部处,边缘部则作为连接部以实现互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舒适保护童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鞋底设计有透光减振本体和光源装置,当儿童穿着此鞋底制成的鞋子行走时,由透光减振本体配合鞋垫产生很好的减震效果,大大提升整个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同时光源装置与透光减振本体浑然一体设计,不仅带来由内而外发光的趣味装饰及警示作用,而且结构稳固、耐用、安全;

二、通过在鞋垫本体的下表面成型一个沉槽,然后再在沉槽中配置气囊组件,此气囊组件呈气密闭状,当儿童在行走时,前脚掌用力踩踏鞋垫本体,此时前气囊受到挤压,将前气囊中的部分气体通过通气通道输送至后气囊,由于气体一直还是会存在前气囊中如此给穿着者一种处于云端的感觉;而当人们的足跟用力时,此时后气囊受到挤压,将后气囊中的部分气体通过通气通道输送至前气囊,具有同样的穿着舒适性;

三、通过在鞋帮外形成外保护层,此外保护层设置有保护凸粒,每一保护凸粒均向鞋的外部区域突出,并且由若干个斜面所构成,当外部尖锐物体碰撞到鞋帮上时,这些保护凸粒上的斜面会对该尖锐问题进行一个侧向引导,从而一定程度减少尖锐物品的冲击力,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综上,本发明对鞋底、鞋帮及鞋垫提出相辅相成全方位改进,大大提高了儿童穿着鞋子的减震性能,具有更强地对脚部的保护效果,而且还具有新型的发光趣味感,达到最大程度整体舒适、全方位保护以及趣味十足的穿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鞋的示意图;

图2-1为发明鞋底本体第一实施例上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发明鞋底本体第一实施例下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1为发明鞋底本体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2为发明鞋底本体第二实施例的下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发明鞋底本体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2为发明鞋底本体第三实施例的下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鞋底本体的光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1为发明涉及鞋垫的上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2为本发明涉及鞋垫的下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鞋帮中前片的外形图;

图8为本发明涉及鞋帮中左片的外形图;

图9为本发明涉及鞋帮中右片的外形图;

图10为本发明涉及鞋帮中后片的外形图;

图11为本发明涉及鞋帮中后片填充有保护凸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涉及一个保护凸粒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鞋底-1

鞋底本体-11

下突接触面-110;下沉空间-111;下沉槽-112;周缘部-113;

横向筋条-114;竖向筋条-115;线槽-116;

鞋底本体-12

上层-121;第一减震体-1221;第二减震体-1222;

底层123;前底片1231;后底片1232;

鞋底本体-13;上层-131;中层-132;底层-133;

透气排水槽道1331;

光源装置-14;控制电路板-141;发光源-142;连接线143;

鞋垫-2

鞋垫本体-21;前部区域-211;中部区域-212;后部区域-213;

上表面-214;下表面-215;沉槽-2151;

气囊组件-22;前气囊-221;后气囊-222;通气通道-223。

鞋帮-3

前片-31;前端部-311;延伸部-312;左片-32;右片-33;后片-34;

边缘部-35;中间部-36;保护凸粒-37;斜面-3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舒适保护童鞋,如图1-12所示,包括鞋底1、鞋垫2和鞋帮3。

如图1-5所示,鞋底1包括透光减振本体和光源装置14。透光减振本体即为鞋底本体,所采用材质为可透光材质,比如EVA材质。鞋底本体具有减振作用,本发明后续给出鞋底本体11/12/13三个优选实施例。

光源装置14内嵌于透光减振本体内,光源装置包括有控制电路板141和发光源142。控制电路板141包括控制模块,供电用的电源模块,以及电连接控制模块输入端的震动感应器;发光源142通过连接线143电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发光源142设于靠近透光减振本体的侧边缘处,以利于其对外透光效果。如此,电源模块为整个控制电路板141供电,由震动感应器检测鞋子穿着状态的震动情况,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发光源142发光,光线透过减振本体实现鞋底趣味发光效果。

所述电源模块可以采用锂电池或者纽扣电池等,但是放在鞋底内不便更换或者充电,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含有充电组件和蓄电池,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能,所述充电组件包含线圈和磁铁。具体地,线圈固定在鞋底1后跟部,磁铁安装在复位弹簧上,当人体走动时,鞋跟会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磁铁上下往复移动,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静止的线圈,线圈切割磁感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电能储备在蓄电池内以备用,环保便利,非常实用。

如图2-1至图2-4所示为透光减振本体第一实施例,即鞋底本体11具有与地面接触的下表面以及位于靠近人体脚部一侧的上表面,该上表面形成有下沉空间111。鞋底本体11的下表面具有朝下突出形成的若干个下突接触面110,该上表面在下沉空间111底面还设有若干个与每一下突接触面110一一正对应的下沉槽112,每一下沉槽112的面积小于相对应下突接触面110的面积。控制电路板141和发光源142均装设于下沉空间11内,具体的,控制电路板141设于鞋底本体11的对应足弓部位置处,以削弱对其踩压作用力,发光源142较佳地设于靠近鞋底本体11的外侧边的侧边缘处,以利于其透光并对外显示。

所述发光源142优选LED灯珠,具有环保节能寿命长的优点。发光源142可以设有若干组,每两颗LED灯珠为一组,以加强光亮程度。为了加强发光源142的固定设置及透光效果,下沉空间111内还设有供发光源142一一对应容置的容置槽。

这样,通过在鞋底本体11的下表面形成若干个下突接触面110,当人们穿着此鞋底制成的鞋子行走时,若干个下突接触面110会先接触到地面,基于若干个下突接触面110以及与每一下突接触面110一一正对应的下沉槽112,这会产生很好的减震效果,大大提升整个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减少对人体脚部的冲击。

如图2-1所示,该上表面具有形成在鞋底本体四周的周缘部113以及连接在周缘部113左右两侧之间的若干横向筋条114,该下沉空间111形成在相邻横向筋条114之间。更具体地,该上表面前端的横向筋条114呈波浪形,该上表面后端的横向筋条114为直线,该上表面后端还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筋条115。如此在相互配合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鞋底的减震效果。再有,控制电路板141和发光源142较佳地均安装在下沉空间11的后端位置,所述竖向筋条115上凹设有线槽116,以供连接线143内嵌设置,不仅可以防止多条电线缠绕一起,还可以保持上表面平整,增强脚部舒适度。

如图2-3和图2-4所示,该下突接触面110由7个六边柱构成,该7个六边柱具有一个位于正中的中心六边柱以及分别排布在中心六边柱各边一侧的六个周边六边柱,所述下沉槽112则为由六个周边六边柱中心点为边缘而构建出来。所述下沉槽112为六角星形,且六角星形的六个外端点为周边六边柱的中心点。

如图3-1至图3-2所示为透光减振本体第二实施例,鞋底本体12包括有上层121、中层及底层123,中层由均呈“S”型片状的第一减震体1221和第二减震体1222构成,所述第一减震体1221和第二减震体1222的上曲线部相向弯曲,即二者的端部都朝向鞋子的中间弯曲,参照图3-1所示,鞋子左边的第一减震体1221呈正“S”型,第二减震体1222呈反“S”型,由此产生不同的支撑力和作用力。

利用“S”型减震体的结构特点,脚部落下冲压鞋底时,减震体压缩形变会吸收大部分作用于鞋底上部的踩踏压力,达到缓冲目的,从而大大减少了地面产生的对脚部的冲击力,减震性能好,避免脚部受伤。脚部抬起时,减震体伸展形变会释放积蓄的力量,为脚部提供向上的助力,有助推脚部行走的效果。因此,本新型有良好的减震助力作用,又有轻质特点,适合运动使用,实用性高。具体来讲,脚部落下时,第一减震体1221的上曲线部会朝鞋子中间压缩,使得脚后跟更高些,可以防止人往后仰。脚部抬起时,后脚掌先离地,前脚掌再渐渐从靠近后脚掌的一端离地,相当于鞋子绕鞋尖转动,因此第二减震体1222的上曲部伸展时作用力是朝上又往前的,助推效果更显著。

第一减震体1221和第二减震体1222均设有复数个,前掌部的面积比后跟部大,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减震体1221设有四个,两两并排设置在后跟部的两边,第二减震体1222设有六个,三三并排设置在前掌部的两边。所述第一减震体1221比第二减震体1222较粗,即第一减震体1221片状结构的厚度更厚,宽度更宽,片状结构的长度更长,使得后跟部比前掌部更高,不行走时也能防止后仰。

如图3-2所示,底层123具有与各第一减震体1221和各第二减震体1222一一对应设置的前底片1231和后底片1232,该前底片1231和后底片1232各自相互连接成网状结构,如此确保减震体发挥减振作用,同时还确保鞋底面的平稳性。鞋底本体12的中层和底层间构成不完全密封的结构设计,使得水既能从底层和中层本身结构的空隙中流过,也可以从底层和中层两者之间的空隙中流过,有效将水从鞋体内向外排出,排水十分便利。前底片1231和后底片1232的各自前后两端还往上自然过渡延伸至与上层121相连接,如此使整个鞋底本体12更加稳固舒适。

如图4-1至图4-2所示为透光减振本体第三实施例,鞋底本体13包括有上层131、中层132及底层133。中层132为由数个椭圆形片状体构成的减震层,该数个椭圆形片状体沿鞋根到鞋尖的方向依次连接组成,可以形成两排或者三排。具体实施例中形成有三排,较佳的中间排与左右两排的椭圆形片状体呈相互错位设置。椭圆形片状体呈空心结构,其具体为一片状结构围绕形成一个椭圆形,其具有朝鞋底两侧边贯通的通孔结构,如此构成的鞋底本体13为类似坦克履带的结构,底层133紧贴着各椭圆形片状体设置,起到固定减振层有效提高结构强度。

鞋底本体13受压时,椭圆形片状体发生压缩形变会吸收大部分作用于鞋底的踩踏压力,且椭圆形片状体设置多个有利于分散压力,进一步减弱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减振效果良好;脚部抬起时,椭圆形片状体伸展形变会释放积蓄的力量,为脚部提供向上的助力,有助推脚部行走的效果。

其中,由于鞋底受力不均,所述椭圆形片状体的尺寸大小不一致,本实施例中,设在中间和鞋跟的椭圆形片状体的宽度更宽,长度更长,以更好地缓冲压力,而鞋尖部位受力较小,设在鞋尖和靠鞋尖处的椭圆形片状体相对小些。

较佳地,如图4-2所示,底层133的底部设有两条透气排水槽道1331,该两条透气排水槽道1331从鞋跟通向鞋尖,对应设于三排减震层的两两之间位置,两条透气排水槽道1331与其两侧的对应减震层间呈连通结构。透气排水槽道1331的前端靠近鞋尖且封闭,后端向鞋跟延伸并且保持开放。水可以通过该透气排水槽道1331由鞋体内后外排出,避免鞋体内积水。另外,其还可作为气流流通的通道,以达到透气的效益。

如图5所示为光源装置14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鞋底本体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嵌装在上层121/131内,上层121/131内分别设有供控制电路板和发光源嵌装的凹槽,同理还设有供连接线嵌装的线槽,其他结构及原理参见上面所述,这里不再累述。

如图6-1至图6-2所示,鞋垫2包括鞋垫本体21和气囊组件222。该鞋垫本体21具有分别依次对应于脚掌、足弓和足跟的前部区域211、中部区域212和后部区域213。气囊组件22具有前气囊221、后气囊222以及用于连通前气囊221和后气囊222的通气通道223,该前气囊221与后气囊222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呈密闭状,该前气囊221形成在前部区域211处,该后气囊222形成在后部区域213处,该通气通道223形成在中部区域212处。该鞋垫本体21的上表面214与脚板接触,下表面215形成有用于固定嵌设前气囊221、通气通道223和后气囊222的沉槽2151,该沉槽2151的外形与前气囊221、通气通道223和后气囊222外形相对应。

这样,本发明鞋的鞋垫,其通过在鞋垫本体21的下表面215成型一个沉槽2151,然后再在沉槽2151中配置气囊组件22,此气囊组件22呈气密闭状,当人们在行走时,前脚掌用力踩踏鞋垫本体21,此时前气囊221受到挤压,将前气囊221中的部分气体通过通气通道223输送至后气囊222,由于气体一直还是会存在前气囊221中如此给穿着者一种处于云端的感觉;而当人们的足跟用力时,此时后气囊222受到挤压,将后气囊222中的部分气体通过通气通道223输送至前气囊221,具有同样的穿着舒适性。

本发明所述鞋垫2和所述鞋底1相搭配应用,二者相辅相成,所带来的脚底板的穿着舒适性十分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在舒适性上有所提高,而且由于气囊组件22和鞋垫本体21可以分别独立成型,再进行简单的组装即可,方便大批量的生产。

如图6-2所示,该通气通道223呈长条状,该通气通道223的前端与前气囊221相连通,该通气通道223的后端与后气囊22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该后气囊222呈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通气通道223平行,该椭圆形的短轴方向与通气通道223垂直。为了相对应的,该鞋垫本体21的上表面214在对应足跟处形成有椭圆形凸起部,如此可以方便人们踩踏,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如图6-2所示,该前气囊221在宽度方向邻接在鞋垫本体21的侧边缘,即该前气囊221与周边的距离较小,一般为1mm-5mm之间;当然针对不同的鞋子,前气囊221的大小也可以适当缩小一些,该前气囊221在对应于大脚指处的长度长于其它部位处的长度。此外,该前气囊221和后气囊222的下表面215突出于通气通道223的下表面215。

该气囊组件22由上下两片塑料膜经四周彼此贴合而成,此两片塑料膜形成为与鞋垫本体21相连的连接部,该连接部采用胶水粘结在鞋垫本体21的下部。

如图7-图12所示,所述鞋帮3具有鞋帮内层以及固定在鞋帮内层外的外保护层,该外保护层由若干保护凸粒37组成,相邻保护凸粒37彼此紧邻,每一保护凸粒37均呈向外突出状并由若干个斜面371所构成,请参照图12所示。一般来说,紧邻状是指相邻保护凸粒37彼此边界的距离为2mm以内。图7和图10为未添加保护凸粒37时的示意图,图11则是在图10的基础上添加了保护凸粒37。

请参照图7至图12所示,该外保护层具有固定位于鞋帮前部区域的前片31、固定位于鞋帮左侧区域的左片32、固定位于鞋帮右侧区域的右片33以及固定位于鞋帮后部区域的后片34,该左片32和右片33呈对称状。

该前片31具有对应于人体脚尖部位的前端部311以及与前端部311一体成型并朝后方延伸的前端部312,该左片32和右片33的上前部区域均与前片31的前端部312在前后方向具有重叠并一起用于构成鞋带区域,该左片32和右片33的后部区域与后片34在前后方向具有重叠;该前片31、左片32、右片33和后片34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凸粒37。

这样,本发明鞋的鞋帮结构,通过在鞋帮外形成外保护层,此外保护层设置有保护凸粒37,每一保护凸粒37均向鞋的外部区域突出,并且由若干个斜面371所构成,当外部尖锐物体碰撞到鞋帮上时,这些保护凸粒37上的斜面371会对该尖锐问题进行一个侧向引导,从而一定程度减少尖锐物品的冲击力,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如图7至图10所示,该前片31、左片32、右片33和后片34均由边缘部35和中间部36构成,保护凸粒37填充在中间部36处,边缘部35则作为连接部以实现互连。具体地,该外保护层采用KPU材质制成;该前片31、左片32、右片33和后片34采用车缝的方式与鞋帮内层固定在一起。

综上,本发明舒适保护童鞋,针对儿童穿着的实际需求设计,对童鞋的鞋底、鞋帮及鞋垫三个主要部分作综合性设计,还巧妙结合趣味发光设计,具体来讲,鞋底在巧妙融合入耐用又实用的发光功能下,还具有优异减振作用,鞋底和鞋垫均具有减振功能而且二者相互促进配合,再配上鞋帮的全方位保护,该鞋底、鞋垫及鞋帮的新颖设计三者缺一不可,所制得的童鞋集绝佳减振、舒适、保护为一体的全方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