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旅行用品,具体说,属于一种旅行装。
背景技术:
现在的旅行袋多属于单人后背式,如果在途中,或登山途中需要背负较重的物品,则单人背负难以胜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二人共抬的负重式旅游背袋,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1、一种可二人共抬的负重式旅游背袋,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软质背袋本体、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其中:
所述软质背袋本体由高强度无纺布缝制,总体尺寸较大,一般长宽高分别在800*600*400毫米以上,其承重能力在可长时间盛装20kg以上;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和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二者可完全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略有差别;
所述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和所述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二者的结构一致,均分别包括五段长度约300毫米的空心不锈钢管嵌套而成,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直径约5毫米,可以承重20kg以上;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收拢后,即变成一个普通型单人后背型旅游袋,由一个人背负;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拉长和展开后,即变成一个可由二人共抬的承重式旅游背袋,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可以反复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二人共抬的负重式旅游背袋,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软质背袋本体、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其中:
所述软质背袋本体由高强度无纺布缝制,总体尺寸较大,一般长宽高分别在800*600*400毫米以上,其承重能力在可长时间盛装20kg以上;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和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二者可完全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略有差别;
所述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和所述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二者的结构一致,均分别包括五段长度约300毫米的空心不锈钢管嵌套而成,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直径约5毫米,可以承重20kg以上;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收拢后,即变成一个普通型单人后背型旅游袋,由一个人背负;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拉长和展开后,即变成一个可由二人共抬的承重式旅游背袋,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可以反复转换;
所述软质背袋本体可以由高机械强度的网状构成。
综上可知,本发明具有可由二人共同负重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至少包括:软质背袋本体、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其中:
所述软质背袋本体由高强度无纺布缝制,总体尺寸较大,一般长宽高分别在800*600*400毫米以上,其承重能力在可长时间盛装20kg以上;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和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二者可完全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略有差别;
所述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和所述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二者的结构一致,均分别包括五段长度约300毫米的空心不锈钢管嵌套而成,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直径约5毫米,可以承重20kg以上;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收拢后,即变成一个普通型单人后背型旅游袋,由一个人背负;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拉长和展开后,即变成一个可由二人共抬的承重式旅游背袋,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可以反复转换。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至少包括:软质背袋本体、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其中:
所述软质背袋本体由高强度无纺布缝制,总体尺寸较大,一般长宽高分别在800*600*400毫米以上,其承重能力在可长时间盛装20kg以上;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由瓦楞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制成,其长宽高尺寸约400*100*5毫米左右;
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和所述右背袋硬塑底板二者可完全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略有差别;
所述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和所述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二者的结构一致,均分别包括五段长度约300毫米的空心不锈钢管嵌套而成,所述空心不锈钢管的直径约5毫米,可以承重20kg以上;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收拢后,即变成一个普通型单人后背型旅游袋,由一个人背负;
通过人手操作,将所述左背袋硬塑底板、右背袋硬塑底板、左嵌套筒结构负重杆、右嵌套筒结构负重杆此四个构件完全拉长和展开后,即变成一个可由二人共抬的承重式旅游背袋,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可以反复转换;
所述软质背袋本体可以由高机械强度的网状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