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及其切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05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包括钻石本体,所述钻石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分成冠部,与冠部邻接的腰部,以及与腰部连接的亭部,所述冠部包括远离所述腰部的台面,以及与台面邻接的冠部侧面,所述亭部包括与腰部邻接且呈锥形分布的亭部侧面,以及由亭部侧面围成的底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冠部侧面包括8个侧边与台面邻接的冠星面,8个角部与台面邻接且侧边与冠星面邻接的主冠面,8个侧边与主冠面邻接且角部与冠星面连接的主冠第一辅助面,以及8个边长与主冠第一辅助面邻接且角部与主冠面邻接的主冠第二辅助面;

所述亭部侧面包括8个主亭面,16个边长与主亭面邻接的主亭第一辅助面,16个边长与主亭第一辅助面邻接的主亭第二辅助面,以及16个边长与主亭第二辅助面邻接的主亭第三辅助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石本体的台宽比为10-25%,全深比为58.0-64.1%,冠高比为11-17.5%,亭深比为42.5-44.0%,腰厚比为1.8-5.5%,所述主冠面与台面的角度为29.0-37.5°,所述主亭面与台面的角度为39.8-4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石本体的台宽比为15-17%,全深比为59.5-63.0%,冠高比为12.5-15.5%,亭深比为43.0-43.5%,腰厚比为2.5-4.5%,所述主冠面与台面的角度为32.5-36.0°,所述主亭面与台面的角度为40.5-4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星面及主冠第二辅助面的形状均为等腰三角形,所述主冠面及主冠第一辅助面的形状均为四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亭面及主亭第二辅助面的形状均为四边形,所述主亭第一辅助面及主亭第三辅助面的形状均为三角形。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部还包括主冠面棱、主冠第一辅助面棱以及主冠第二辅助面棱,所述冠星面及主冠第一辅助面分别与相邻主冠面之间共用一主冠面棱,所述主冠第一辅助面与相邻主冠面之间共用一主冠第一辅助面棱,相邻所述主冠第二辅助面之间共用一主冠第二辅助面棱。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亭部还包括主亭面棱、主亭第一辅助面棱、主亭第二辅助面棱以及主亭第三辅助面棱,相邻所述主亭面之间共用一主亭面棱,所述主亭面与相邻所述主亭第一辅助面之间共用一主亭第一辅助面棱,所述主亭第一辅助面与相邻所述主亭第二辅助面之间共用一主亭第二辅助面棱,相邻所述主亭第三辅助面之间共用一主亭第三辅助面棱。

8.一种内部呈蓝莲状的101刻面的钻石结构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一钻胚,根据设定长度将钻胚自上而下依次分成冠部、腰部及亭部三个部分;

以钻胚中心为圆心利用圆形切割方式车出冠部的顶部平面作为台面;

根据台面与腰部之间厚度,在冠部侧面分别车出角部与台面邻接的8个主冠面,并使相邻所述主冠面的角部邻接;

以相邻所述主冠面的两边长分别为第一边长和第二边长,以及台面的弧面为第三边长分别车出8个冠星面;

以相邻所述主冠面的两边长分别为第一边长和第二边长,分别车出角部与冠星面邻接的8个主冠第一辅助面,并使主冠第一辅助面的对角邻接腰部的弧边;

以主冠第一辅助面的边长为第一边长,腰部为弧边,以及主冠第一辅助面的对角为顶点,分别车出20个主冠第二辅助面;

以钻胚的中心为圆心并根据腰部的弧长,分别车出与腰部的弧长邻接的8个主亭面,8个主亭面的底部围成底尖;

以主亭面的边长为第一边长,相邻的主亭面之间的部分延长线为第二边长,以及主亭面与腰部的弧长的邻接点,分别车出16个主亭第一辅助面;

以主亭第一辅助面的边长为第一边长,相邻的主亭面之间的部分延长线为第二边长,分别车出16个主亭第二辅助面,且使主亭第二辅助面的一边与腰部的弧长邻接;

以主亭第二辅助面的边长为第一边长,相邻的主亭面之间的部分延长线为第二边长,以及腰部的弧长为第三边长,分别车出16个主亭第三辅助面,形成钻石粗品;

对钻石村品起瓣、抛光处理,形成钻石本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