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33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户外运动对鞋要求较高,以保证在各种路面防滑防摔,故常设计凸台或凹槽以增大摩擦力,但是目前的鞋底设计不合理,对各类人群、各种路面无法保证全部适应。CN 203662111U公开了具有防滑功能的防滑鞋底,防滑片上设置有防滑层,在防滑层上设置有“八”字造型的接地凸部,同时每个“八”字造型竖向排成一排,形成一条凹槽,当人脚落地,鞋底底面与地面接触时,起到了接地力强的作用,同时鞋底底面的“八”字造型的接地凸部会将地面上的油、水、沙子等外物排挤在鞋底外面,实现了鞋底良好的防滑效果。但其设置的波浪形及凹槽间距窄小,容易堆积泥土而失去防滑功能;并且对凹凸不平的路面抓地力很小,反倒搁脚。CN205597285U公开了一种具前掌防滑功能的户外鞋鞋底,前掌内侧区和前掌外侧区设有多个防滑部,前掌中心区设有多个四边形凸块,提高防滑作用力和鞋底前掌部良好的稳定支撑作用。但其设置的高低不平,前掌内侧区和前掌外侧区都位于鞋底边缘且间隔较大,对于体重较轻或者脚窄的人,防滑部和凸部都不能均匀施力,无法保证防滑,且容易卡主石子泥沙而难以继续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滑鞋及其制备方法,能够适宜各类人群在冰面或凹凸路面都防滑。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防滑鞋,包括鞋身和鞋底,所述鞋底沿鞋长方向依次设有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包括脚尖部和脚掌部,所述脚尖部设有朝向足弓部倾斜的第一防滑齿,所述后跟部设有朝向足弓部倾斜的第二防滑齿。所述第一防滑齿和第二防滑齿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40~60份、三元乙丙橡胶20~40份、氧化锌4~9份、氧化锆8~12份、硬脂酸5~10份、轻钙2.5~4份、白炭黑2~5份、玻璃纤维12~16份、促进剂1~3份,增粘剂1~3份,防老剂2~4份,硫化剂1.5~3份;所述脚掌部设有防滑台,所述防滑台的端面为弧形凹面;所述防滑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天然橡胶40~60份、聚烯烃弹性体3~7份、氧化铝1~3份、碳酸钾2.5~4份、硬脂酸5~10份、白炭黑2~5份、促进剂1~3份,增粘剂1~3份,防老剂2~4份,硫化剂1.5~3份。

丁腈橡胶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相应的耐低温性差、弹性稍低,三元乙丙橡胶则有优越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选用这两种橡胶制备防滑齿是为了不易变形,稳定性高,不易氧化腐蚀。氧化锌、氧化锆和轻钙都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其粉末状粘着性差,通常的增粘剂也是对橡胶混合发挥主要作用,不能良好的结合粘着粉末状的氧化锌、氧化锆和轻钙以全面发挥他们的强耐磨性质,导致整体不耐磨,尖角齿痕部分摩擦后易损失。玻璃纤维机械强度高、性脆、耐磨性差,却可以很好的将氧化锌、氧化锆和轻钙交联耦合到橡胶中,起到粘接耦合的作用,整体提升了橡胶的硬度和耐磨性。白炭黑则可以增强防滑齿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

第一防滑齿和第二防滑齿均朝向弓部倾斜,如图3所示,第一防滑齿近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θ1大于第一防滑齿远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θ2;第二防滑齿近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θ3大于第二防滑齿远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θ4

具体地,所述脚掌部的近足弓部一侧设有朝向足弓部倾斜的第三防滑齿。

具体地,所述脚掌部设有防滑台,所述防滑台的端面为弧形凹面;所述防滑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天然橡胶40~60份、聚烯烃弹性体3~7份、氧化铝1~3份、碳酸钾2.5~4份、硬脂酸5~10份、白炭黑2~5份、促进剂1~3份,增粘剂1~3份,防老剂2~4份,硫化剂1.5~3份。在冰面或室内瓷砖等摩擦力小的地面可通过防滑台产生较大的吸附力,安全地在冰面等摩擦力小的地面上行走。该配方中聚烯烃弹性体增加了天然橡胶的弹性,降低了天然橡胶的热膨胀系数,即在加工加热过程中减轻天然橡胶的膨胀程度,防止因热胀冷缩引起的性能减弱,弹性降低等问题。同时,聚烯烃弹性体也促进氧化铝和碳酸钾的铝离子和钾离子交联到天然橡胶的碳链上,添加氧化铝可增加防滑台的硬度,支撑起一定高度;添加碳酸钾防止天然橡胶老化变形,增大了防滑台的光滑度。由此配方制成的防滑台弹性优良,端面可吸附地面时可变形为平面,离开地面后又可恢复弧形凹面。

具体地,所述防滑台位于鞋长方向所对应的侧面与所述防滑台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排水槽。冰面吸附的水分,可通过排水槽及时将水分排出,进而增大防滑台的吸附力。

具体地,所述脚掌部设有多个防滑台,任意相邻两防滑台之间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鞋底不会堆积泥土,也不会卡住石子,可长期保持鞋底的结构不被破坏,保持防滑效果。

一种防滑鞋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所述鞋底的第一防滑齿和所述第二防滑齿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合机,在300~500℃温度下捏合10~20min,得到第一防滑齿和所述第二防滑齿模料;

2)制备防滑台;所述鞋底的防滑台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炼机,在80~100℃温度下捏炼5~10min,得到防滑台模料。

3)制备鞋底;所述鞋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在鞋底模具上涂抹脱模剂,吹干,将所述第一防滑齿和第二防滑齿模料和所述防滑台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上,30~40℃保温30~60min,脱模,即得鞋底。将鞋底粘贴于鞋身,得到防滑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适应各类人群,无论脚宽脚窄,无论体重大小,在鞋底与地面接触时,都可以实现抓地;

2)适合各类地面,在上坡时脚尖用力,可通过第一防滑齿产生较大的向下摩擦力防止打滑;在下坡时后跟用力,可通过第二防滑齿产生较大的向上摩擦力降低行走速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可通过第三防滑齿产生摩擦,可实现抓地;

3)在冰面等摩擦力小的地面可通过防滑台产生较大的吸附力,并通过尖状凹槽及时将水分排出,安全地在冰面行走;

4)设计的鞋底适应脚型,保证穿鞋的舒适感,有助于轻松地户外山坡雪地行走;

5)第一防滑齿和第二防滑齿的原料配方中添加合适配比的氧化锌、氧化锆和轻钙,质量小穿着轻便,在玻璃纤维的协同作用下,有力的增大了防滑齿的硬度和耐磨性,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抓地防滑效果;

6)防滑台的配方得到的防滑台弹性优良,端面可吸附地面时可变形为平面,离开地面后又可恢复弧形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滑鞋示意图,1、鞋身;2、鞋底。

图2为防滑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3、前掌部;3.1、脚尖部;3.1.1、第一防滑齿;3.2、脚掌部;3.2.1、第三防滑齿;3.2.2、防滑台;3.2.3、排水槽;3.2.4、沟槽;4、足弓部;5、后跟部;5.1、第二防滑齿。

图3为第一防滑齿和第二防滑齿在鞋底的朝向示意图,θ1、第一防滑齿近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θ2、第一防滑齿远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θ3、第二防滑齿近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θ4、第二防滑齿远脚掌部所在平面与脚掌部所在平面的夹角。

图4为压制模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防滑鞋,包括鞋身1和鞋底2,所述鞋底2沿鞋长方向依次设有前掌部3、足弓部4和后跟部5,所述前掌部3包括脚尖部3.1和脚掌部3.2,所述脚尖部3.1设有朝向足弓部4倾斜的第一防滑齿3.1.1,所述后跟部5设有朝向足弓部4倾斜的第二防滑齿5.1,所述脚掌部3.2的近足弓部一侧设有朝向足弓部4倾斜的第三防滑齿3.2.1。

所述脚掌部3.2设有防滑台3.2.2,所述防滑台3.2.2的端面为弧形凹面;防滑台3.2.2位于鞋长方向所对应的侧面与所述防滑台3.2.2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排水槽3.2.3,且任意相邻两防滑台3.2.2之间设有沟槽3.2.4,所述沟槽3.2.4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另外,足弓部和后跟部也可设有防滑台,防滑台之间设有沟槽。

所述鞋底的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称取原料丁腈橡胶40份、三元乙丙橡胶20份、氧化锌4份、氧化锆8份、硬脂酸5份、轻钙2.5份、白炭黑2份、玻璃纤维12份、促进剂1份,增粘剂1份,防老剂2份,硫化剂1.5份,投入捏合机,在300℃温度下捏合20min,得到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模料。

此外,在将所有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后,还可以在防滑齿对应的模具位置上设置成中空结构。即将防滑台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后,使用图4所示的压制模具将其压制,再保温30~60min,脱模,即得具有中空结构的防滑齿的鞋底。通常没有中空结构的防滑齿,在接触地面时,防滑齿的尖部受压力影响会压成弧面,与地面形成点面接触。而使用具有中空结构的防滑齿,在接触地面时,防滑齿的尖部受压力影响会压成平面,接触面积较没有中空防滑齿的大,摩擦力增大,防滑效果更好,

所述鞋底的防滑台3.2.2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称取原料天然橡胶40份、聚烯烃弹性体3份、氧化铝1份、碳酸钾2.5份、硬脂酸5份、白炭黑2份、促进剂1份,增粘剂1份,防老剂2份,硫化剂1.5份,投入捏炼机,在80℃温度下捏炼10min,得到防滑台3.2.2模料。

所述鞋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制备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所述鞋底的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合机,在300~500℃温度下捏合10~20min,得到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模料;

2)制备防滑台(3.2.2);所述鞋底的防滑台(3.2.2)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炼机,在80~100℃温度下捏炼5~10min,得到防滑台(3.2.2)模料;

3)制备鞋底;所述鞋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在鞋底模具上涂抹脱模剂,吹干,将所述第一防滑齿(3.1.1)和第二防滑齿(5.1)模料和所述防滑台(3.2.2)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上,30℃保温60min,脱模,即得。

实施例二

所述鞋底的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称取原料丁腈橡胶60份、三元乙丙橡胶40份、氧化锌9份、氧化锆12份、硬脂酸10份、轻钙4份、白炭黑5份、玻璃纤维16份、促进剂3份,增粘剂3份,防老剂4份,硫化剂3份,投入捏合机,在500℃温度下捏合10min,得到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模料。

所述鞋底的防滑台3.2.2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称取原料天然橡胶60份、聚烯烃弹性体7份、氧化铝3份、碳酸钾4份、硬脂酸10份、白炭黑5份、促进剂3份,增粘剂3份,防老剂4份,硫化剂3份,投入捏炼机,在100℃温度下捏炼5min,得到防滑台3.2.2模料。

所述鞋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制备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所述鞋底的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合机,在500℃温度下捏合10min,得到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模料;

2)制备防滑台(3.2.2);所述鞋底的防滑台(3.2.2)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炼机,在100℃温度下捏炼5min,得到防滑台(3.2.2)模料;

3)制备鞋底;所述鞋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在鞋底模具上涂抹脱模剂,吹干,将所述第一防滑齿(3.1.1)和第二防滑齿(5.1)模料和所述防滑台(3.2.2)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上,40℃保温30min,脱模,即得。

在鞋底模具上涂抹脱模剂,吹干,将所述第一防滑齿3.1.1和第二防滑齿5.1模料和所述防滑台3.2.2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上,保温30min,脱模,即得鞋底。将鞋底与鞋身黏贴,得到防滑鞋。

实施例三

所述鞋底的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称取原料丁腈橡胶50份、三元乙丙橡胶30份、氧化锌6份、氧化锆10份、硬脂酸7份、轻钙3份、白炭黑4份、玻璃纤维14份、促进剂2份,增粘剂2份,防老剂3份,硫化剂2份,投入捏合机,在400℃温度下捏合15min,得到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模料。

所述鞋底的防滑台3.2.2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称取原料天然橡胶50份、聚烯烃弹性体6份、氧化铝2份、碳酸钾3份、硬脂酸7份、白炭黑4份、促进剂2份,增粘剂2份,防老剂3份,硫化剂2份,投入捏炼机,在90℃温度下捏炼7min,得到防滑台3.2.2模料。

所述鞋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制备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所述鞋底的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合机,在400℃温度下捏合15min,得到第一防滑齿(3.1.1)和所述第二防滑齿(5.1)模料;

2)制备防滑台(3.2.2);所述鞋底的防滑台(3.2.2)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配比称取原料,投入捏炼机,在90℃温度下捏炼8min,得到防滑台(3.2.2)模料;

3)制备鞋底;所述鞋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在鞋底模具上涂抹脱模剂,吹干,将所述第一防滑齿(3.1.1)和第二防滑齿(5.1)模料和所述防滑台(3.2.2)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上,35℃保温45min,脱模,即得。

在鞋底模具上涂抹脱模剂,吹干,将所述第一防滑齿3.1.1和第二防滑齿5.1模料和所述防滑台3.2.2模料浇注到相对应的模具位置上,保温30min,脱模,即得鞋底。将鞋底与鞋身黏贴,得到防滑鞋。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