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25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鞋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类附属品,尤其涉及一种雨雪天气使用的安全鞋套。



背景技术:

人们在雨天行走过程中,常常因为鞋底摩擦力不够,造成因路面积水滑倒;冬季,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路面上常有积雪,人们在积雪中行走时也会因为日常穿着的跑鞋底面摩擦力不够,出现滑倒的现象,甚者,会出现骨折或者其他伤害情况。

目前在国内外的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冰雪路上行走为防止路滑普遍采用跑鞋、特制防滑鞋或者胶鞋等。跑鞋和特制防滑鞋虽然可有效的解决冰雪路滑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跑鞋和特制防滑鞋,底面防滑纹容易开裂,且防滑纹的单一设计,与路面的附着力不够,防滑效果不明显。并且由于本身防滑鞋和胶鞋的材质问题,防滑鞋与胶鞋往往不够轻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设于鞋子外,防滑效果明显,且穿着轻便的鞋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鞋套。鞋套包括鞋套本体、鞋口、设置于鞋口上的鞋口调节结构、鞋底以及设置于鞋底表面的防滑部,防滑部包括防滑部本体,防滑部本体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条,多个防滑条交叉设置形成防滑网格,防滑条上设置有鞋钉孔,鞋钉孔内设置有鞋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部及第二防滑部,第一防滑部设于鞋底的前脚掌部,第二防滑部设于鞋底的脚跟部,第一防滑部及第二防滑部间分开不连续。由此,于鞋底前脚跟部都设有防滑部,提高了鞋套的防滑效果,同时设置了间隙,使鞋套能够随鞋码的不同得以拉升、收缩,适应各种鞋码的鞋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口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鞋口边沿的调节带及设置于调节带上的调节扣,调节带的长度大于鞋口的周长,调节带的第一端部固定于鞋口边沿,第二端部为自由端,调节扣固定连接于调节带的第一端部。由此,穿上鞋套后,将调节带收至合适位置后,扣紧调节扣,使鞋口收紧;脱下鞋套时,松开调节扣,使鞋口放松后脱下。通过鞋口调节结构,可使鞋套适应不同使用者不同的足部尺寸,也可适应不同款式的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钉为锥状或圆柱体状,鞋钉的端部设有针状防滑钉。鞋钉与地面接触,且鞋钉的端部设有针状防滑钉,防滑钉在人体重力的压力下陷入地面,从而增强了鞋底的附着力及对地面的抓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雨雪天气时,可通过将鞋套套设于鞋上,防止因地面积雪或积水而滑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套本体采用弹力防水面料制成。由此,缩小了鞋套的体积,方便携带,同时在体积缩小的同时增强了鞋套本体的弹性,适应各种鞋码的鞋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鞋套一实施方式的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鞋套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鞋套。鞋套包括鞋套本体10、鞋口20以及设置于鞋口20上的鞋口调节结构30、鞋底40以及设置于鞋底40表面的防滑部。

如图1和图2所示,鞋口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鞋口边沿的调节带301及设置于调节带301上的调节扣302。调节带301的长度大于鞋口20的周长,调节带301的第一端部3011固定于鞋口20边沿外侧,第二端部3012为自由端,调节扣302固定连接于调节带301的第一端部3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调节带301内表面设有卡齿3013。另外,如图2所示,调节扣302设有一卡片3021及一波片3022,卡片3021轴连接于调节扣302内,卡片3021与波片3022均与轴相连。卡片3021在夹子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压设于调节扣302内表面3023。

由此,穿上鞋套后,向后拉调节带301的端部3012至松紧合适时停止,此时,调节扣302的卡片3021在折弯夹子弹簧张力的作用下卡设于调节带301的卡齿3013的间隙内卡紧,使鞋口收紧;需要脱下鞋套时,压紧拨片3022,抽出调节带301,使鞋口放松后脱下。通过鞋口调节结构,可使鞋套适应不同使用者不同的足部尺寸,也可适应不同款式的鞋。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调节带301设有多个定位孔,调节扣302为带定位针的“曰”形调节搭扣。由此同样可以达到自由调节鞋口20的目的。

如图1和图3所示,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部51及第二防滑部52。第一防滑部51设于鞋底40的前脚掌部401,第二防滑部52设于鞋底40的脚跟部402,第一防滑部51及第二防滑部52间设有间隙53。于鞋底前脚掌部401及脚跟部402都设置防滑部,进一步提高了鞋套的防滑效果。同时,第一防滑部51及第二防滑部52间设有间隙53,使鞋套能够随鞋码的不同得以拉升、收缩,适应各种鞋码的鞋子。

如图1和图3所示,防滑部包括防滑部本体501,防滑部本体501为椭圆形,防滑部本体501为橡胶材质。防滑部本体501表面设置有多条防滑条505,多条防滑条505相互交叉形成防滑网格503。防滑条505表面上设置有鞋钉孔507,鞋钉孔507内设置有鞋钉509,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鞋钉509为锥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鞋钉509也可为圆柱形鞋钉。鞋钉509采用铝合金材质,在满足防滑要求的同时,使得鞋套更加轻便。鞋钉509的端部还设有针状防滑钉5091。在人体重力的压力下,针状防滑钉5091陷入地面,从而增强了鞋底的附着力及对地面的抓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鞋套本体10采用网状塑料弹力防水面料制成。由此,缩小了鞋套的体积,方便携带,同时在体积缩小的同时增强了鞋套本体的弹性,适应各种鞋码的鞋子。

使用鞋套时,可将一副鞋套直接套在左右两只鞋上,防滑部与地面牢固接触,防滑网格503与鞋钉509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强了鞋底40的附着力。雨雪天气时,可通过将鞋套套设于鞋上,防止因地面积雪或积水而滑倒。当不需要使用时,可方便地通过挤压并放松松紧扣305,使鞋口20放松后脱下鞋套。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