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底拖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203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底拖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底拖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软底拖鞋中底布缝制与大底布缝制一体,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形成平面空间,将大底芯塞进后易形成鞋帮面里与中底侧面有空隙,给清洁中底带来困难,空隙中易留杂物。需要人工才成完成清理,再通过人工手工缝制才能完成将中底与帮面的缝合,耗时费力,因此,使用上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软底拖鞋,其不易有杂物嵌入,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底拖鞋,具有鞋面层和鞋底层,所述鞋底依次向上设有大底、中底、鞋底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布缝制于帮面里布上口边缘形成立体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软底拖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帮面和帮里脚口缝合;第二步,帮面帮里后跟缝合;第三步,将中底布缝制于帮面里布上口边缘形成立体空间;第四步,将帮面翻正;第五步,缝合大底,帮面正面对大底正面缝合,鞋子帮面整体在里面;第六步,塞入垫芯,前口缝合;第七步,鞋子翻正。

本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结构简单,中底布缝制于帮面里布上口边缘形成立体空间,可适合各种材料及形状的中底芯,这样中底侧面与鞋帮里侧没有空隙,形成一个封闭的中底平面,易清洁,不易有杂物嵌入,而鞋口更加定型舒展、平服,穿着更具有舒适感、包裹感,而生产效率与原工艺没有降低,解决了为达到立体缝制效果以往是采用人工手缝的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标准不易统一的现象,充分体现了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的优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软底拖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软底拖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软底拖鞋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软底拖鞋,具有鞋面层和鞋底层,所述鞋底依次向上设有大底、中底、鞋底内衬,所述中底布缝制于帮面里布上口边缘形成立体空间。

优选地,所述鞋底层下部设置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为软木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鞋底层上面分布有多个突起的凸点,便于按摩保健作用。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的底部设有条状绒布,便于穿戴同时清洁底板作用。

优选地,在些底层的上表面粘贴有可拆卸的底垫。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设置呈波浪状的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防滑纹深0.7-0.9mm,使用效果最佳。

请参照图3,本发明的一种软底拖鞋的制备方法,包括:S101,帮面和帮里脚口缝合;S102,帮面帮里后跟缝合;S103,将中底布缝制于帮面里布上口边缘形成立体空间;S104,将帮面翻正;S105,缝合大底,帮面正面对大底正面缝合,鞋子帮面整体在里面;S106,塞入垫芯,前口缝合;S107,鞋子翻正。

优选地,所述S103具体包括:将中底侧面与鞋帮里侧缝制形成一个封闭的中底平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中底布缝制于帮面里布上口边缘形成立体空间,可适合各种材料及形状的中底芯,这样中底侧面与鞋帮里侧没有空隙,形成一个封闭的中底平面,易清洁,不易有杂物嵌入,而鞋口更加定型舒展、平服,穿着更具有舒适感、包裹感,而生产效率与原工艺没有降低,解决了为达到立体缝制效果以往是采用人工手缝的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标准不易统一的现象,充分体现了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的优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