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饰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62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宝石饰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珠宝饰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宝石饰品。



背景技术:

在珠宝加工领域,宝石已大量应用多面切割技术进行处理。光线照射于多面切割技术处理形成的多面宝石时,由于反射光和折射光的照射作用,多面宝石会形成彩闪现象,更显光彩夺目。然而,现有的宝石饰品多是将多面宝石直接镶嵌于镶嵌座上,宝石与镶嵌座相对静止,无法产生相对运动。存在切割加工瑕疵的宝石更难以展示出彩闪,从而使得宝石加工的有效利用率低,相对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珠宝加工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明创造,如本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20302182.4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露的一种宝石饰品,通过在镶嵌有宝石的镶嵌座设置带有弧形凹口状支架部的轴杆,而基座上设带有弧形凹口状的支撑部的支撑孔,组装时将轴杆穿于支撑孔内,支撑部和支架部的接触部位均为圆弧面,两者的接触面积小,外部轻微晃动即可使得镶嵌座连同宝石摆动较长时间,还通过设置配重件控制摆动频率和摆幅,但现有的这种宝石饰品只能通过改变配重件自身形状和重量来控制摆动频率和摆幅,调整幅度有限,不能有效的调节宝石的彩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宝石饰品,可通过控制配重件的摆动频率和稳定性,调节宝石的彩闪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宝石饰品,包括基座、宝石镶嵌座、宝石和配重件,所述宝石和配重件分别设置宝石镶嵌座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宝石镶嵌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轴杆,所述宝石镶嵌座的两侧通过所述轴杆架设于基座上并以所述轴杆与基座的接触部位为摆动轴,所述配重件呈U形,配重件的两端衔接至宝石镶嵌座上,所述配重件的中轴面与所述摆动轴之间具有预定的夹角a。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件在空气中摆动时的空气阻力F与所述夹角a成正比并满足以下关系式:F=C*(Lcosa+Wsina)*H,其中L为配重件的长度,W为配重件的宽度,C为常数。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a为0°~90°。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具有中空腔的框体,宝石镶嵌座设置于基座的中空腔内,中空腔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支撑孔,支撑孔的孔壁沿径向朝孔内凸出而形成外缘呈弧形凹口状的支撑部,支撑部的厚度由根部向外缘处递减;所述轴杆上设有外缘呈弧形凹口状的支架部,支架部的厚度由根部向外缘处递减;所述轴杆穿过对应的支撑孔,支架部活动挂设于基座上对应的支撑部上,支撑部的外缘托住对应的支架部的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部的两侧面在外缘处以圆弧面衔接,而支撑部的两侧面在外缘处以圆弧面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由下基座和上基座组合而成,下基座和上基座上分别设有半孔,分别位于下基座上和上基座上的两个半孔对正形成完整的支撑孔。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的自由端还设有防止轴杆从支撑孔中脱落的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宝石镶嵌座、配重件和基座为贵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宝石为钻石、天然有色宝石或人造宝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配重件设计成U形,配重件通过其两端衔接至宝石镶嵌座上,且使所述配重件的中轴面与摆动轴之间形成预定的夹角,即可根据预期达到的摆动频率来设计配重件质量、配重件中轴面与摆动轴之间的预定夹角等参数,从而可有效地控制配重件摆动频率和摆动时间,达到调节宝石彩闪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宝石饰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宝石饰品第一个实施例的宝石镶嵌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宝石饰品第二个实施例的宝石镶嵌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宝石饰品第三个实施例的宝石镶嵌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宝石饰品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宝石饰品的宝石镶嵌座与基座组装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申请,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本发明的以下技术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戒指、胸针、手镯、手链、纽扣、项链、吊坠或耳饰等各种可镶嵌宝石2的首饰,也可用于钟表、眼镜等产品上用作装饰。而本发明中提及的宝石2可以为钻石、天然有色宝石或人造宝石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宝石饰品,包括基座3、宝石镶嵌座1、宝石2和配重件4,所述宝石2和配重件4分别设置宝石镶嵌座1的正面11和背面12,所述宝石镶嵌座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轴杆5,所述宝石镶嵌座1的两侧通过所述轴杆5架设于基座3上并以所述轴杆3与基座1的接触部位为摆动轴O-O;所述配重件4呈U形,配重件4的两端衔接至宝石镶嵌座1上,所述配重件4的中轴面O'-O'与所述摆动轴O-O之间具有预定的夹角a。

如图2所示,所述宝石镶嵌座1的两侧各一体延伸有一用于挂设于基座3上的轴杆5。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杆5是与宝石镶嵌座1分开制作再以焊接或粘接等工艺组装成一体。所述轴杆5上设有外缘呈弧形凹口咬碎的支架部51,支架部51的厚度由根部向外缘处递减,支架部51的两侧面511、512在外缘处以圆弧面513衔接。支架部51的两侧面511、512可以对称设置,也可不对称设置。所述轴杆5的自由端还设有防止轴杆5从基座3中脱落的挡块6。

如图5所示,所述基座3为具有中空腔的框体,宝石镶嵌座1设置于基座3的中空腔内,中空腔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支撑孔31,支撑孔31的孔壁沿径向朝孔内凸出而形成外缘呈弧形凹口状的支撑部32,支撑部32的厚度由根部向外缘处递减,支撑部32的两侧面321、322在外缘处以圆弧面323衔接;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3由下基座301和上基座302组合而成,下基座301和上基座302上分别设有半孔,分别位于下基座301和上基座302上的两个半孔对正形成完整的支撑孔。组装时,所述宝石镶嵌座1两侧的轴杆5穿过下基座301上的半孔,支架部51活动挂设于下基座3上对应的支撑部32上,再将上基座302与下基座301组合成一体从而将轴杆5活动装设于基座3上,由支撑部32的外缘托住轴杆5对应的支架部51的外缘,具体是由支撑部32外缘的最低点托住支架部51外缘的最高点。两侧的支撑部32的外缘托住支架部51的支撑点的连线即构成摆动轴,即宝石镶嵌座1连同宝石2绕所述摆动轴进行来回摆动。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配重件4设置在宝石镶嵌座1的背面并置于所述宝石2的正下方,配重件4的中轴面O'-O'与宝石镶嵌座1的摆动轴O-O成一预定的夹角a,夹角a为0°~90°。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件4是与宝石镶嵌座1分开制作再以焊接或粘接等工艺组装成一体。在受到轻微的晃动时,宝石镶嵌座1、宝石2和配重件4三者的组合体的重心即会偏离摆动轴,从而产生来回摆动,而且在摆动过程中,由于支架部51是在支撑部32的外缘上来回滑动,因此摆动轴也时刻在变化。

在宝石饰品制作过程中,为了使宝石2能自由摆动,需要根据不同大小的宝石2调节配重件4的重量m,而配重件4的重量m与配重件4的长度L、宽度W、高度H成正比。另外,配重件4在空气中摆动时的空气阻力F与配重件4的迎风面积S成正比并满足以下关系式 :F=C1*S,C1为常数,迎风面积S与所述夹角a成正比并满足以下关系式:S=C2*(Lcosa+Wsina)*H,C2为常数,因此空气阻力F与所述夹角a成正比并满足以下关系式:F=C*(Lcosa+Wsina)*H, C=C1*C2且为常数。在初始摆幅相同的情况下,迎风面积S越大,配重件4摆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越大,配重件4摆动频率和摆幅下降越快,宝石2随配重件4摆动的摆动频率和摆幅下降也越快。但从宝石2彩闪的常识可知,宝石2摆动太快和太慢都不是最佳彩闪状态,只有宝石2在一特定角度附近来回摆动,其彩闪效果才最佳,因此,夹角a应该根据不同配重件4的长度L、宽度W、高度H,在0°~90°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值,使宝石镶嵌座1、宝石2和配重件4三者的组合体在摆动时达到要求的摆动频率和摆幅,从而更好地展示出彩闪效果。

为体现首饰的贵重,同时也为提高首饰的耐磨性能,所述宝石镶嵌座1、基座3和配重件4等除宝石2之外的部件均优选采用贵金属制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