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09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全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在高温的环境中,由于帽体与头部之间是卡死密封的,导致头部发热,汗液不能有效的排出,会导致使用人员眩晕,而且汗液会随着头部留下,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而现在人们发明了头盔内带有风扇的安全帽,但是这种安全帽造价昂贵,而且需要将安全帽的整体造型需要改变,从而才能够容纳风扇,这样不仅浪费资源和成本,而且还会使安全帽的重量增加,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承载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仅保长使用者安全,而且能够有效散热和通风,节约成本和资源的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包括本体和用于固定头部的头带,所述头带设于本体的内腔中,且固定在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本体的四周设有帽檐,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出气孔,所述帽檐上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本体四周上的与帽檐的连接处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还包括安全盖,所述安全盖设于本体的顶端,且安全盖与本体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安全盖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在本体的上方,安全盖与本体之间的距离为5~10mm,且安全盖覆盖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气孔的位置处于头带与本体的顶部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在本体的顶部设置出气孔,在帽檐和本体四周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在使用者使用本体时,头部与头带接触,当本体内部温度过热时,通过热空气与冷空气对流的原理,热空气上升,通过本体顶端的出气孔出去,外部的冷空气从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进入,从而达到冷却本体内的空气温度,有效散热和通风,不需要使用风扇,节约大量资源和成本,而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包括本体10和用于固定头部的头带20,所述头带20设于本体10的内腔中,且固定在本体10的内壁上,所述本体10的四周设有帽檐11,所述本体10的顶端设有出气孔12,所述帽檐11上设有第一进气孔111,所述本体10四周上的与帽檐11的连接处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13。

所述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安全帽还包括安全盖30,所述安全盖30设于本体10的顶端,且安全盖30与本体10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40,安全盖30通过固定连接件40固定在本体10的上方,安全盖30与本体10之间的距离为5~10mm,且安全盖30覆盖出气孔12,通过设置安全盖30,能够有效的将本体10顶端的出气孔12覆盖,提高安全性能,防止有害液体从出气孔12进入。

所述第二进气孔13的位置处于头带20与本体10的顶部之间,防止头部将第二进气孔13堵塞,从而失去降温效果。

通过本发明,在本体10的顶部设置出气孔12,在帽檐11和本体10四周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孔111和第二进气孔13,在使用者使用本体10时,头部与头带20接触,当本体10内部温度过热时,通过热空气与冷空气对流的原理,热空气上升,通过本体10顶端的出气孔12出去,外部的冷空气从第一进气孔111和第二进气孔13进入(请参阅图1中的方向箭头),从而达到冷却本体10内的空气温度,有效散热和通风,不需要使用风扇,节约大量资源和成本,而且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