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码可调的儿童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229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尺码可调的儿童衣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尺码可调的儿童衣服。



背景技术:

孩子的成长很快,衣物更新也很快,对家庭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故需要一种能根据孩子的成长而调整尺寸的衣服,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可根据孩子的成长调整尺寸的、拉链可靠的儿童衣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尺码可调的儿童衣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包括衣身、位于衣身左右两侧的袖子,所述衣身背面下端左侧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衣身下端右侧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上方设有第三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仅有左端和衣身是缝合在一起的,所述第一连接片为矩形,所述第一连接片右端设有第一钮扣,所述第一钮扣至少有2排,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端设有第二钮扣,所述第二连接片仅有右端和衣身是缝合在一起的,所述第二连接片为矩形,所述第二连接片左端设有第一扣眼,所述第一扣眼至少有2排,所述第二连接片上端设有第二钮扣,所述第三连接片为梯形,所述第三连接片中间设有第二扣眼,所述每个第三连接片上至少有2个第二扣眼;

所述袖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袖子背面设有第四连接片、第五连接片,所述第四连接片上设有2排第三钮扣,所述第五连接片上设有2排第三扣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第一钮扣和第一扣眼配合连接在一起,且第一钮扣和第一扣眼至少有2排,使得可调的范围更大,使得适应孩子成长的周期更长,有效的缓解经济压力,第三连接片为梯形,使得更加美观,在调整好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后,再将第二钮扣和第二扣眼配合连接在一起。第四连接片、第五连接片通过第三钮扣、第三扣眼连接,由于儿童手臂的变化不会太大故只需2排即可满足需求。

进一步限定,所述衣身上端设有拉链,所述拉链位于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上方。

由于给儿童穿衣时,儿童好动,使得穿衣极其不方便,拉链的设立,使得在穿衣时,可将一身背面完全打开,将儿童的手臂套于衣袖内,再将拉链拉上,使得穿衣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拉链设有拉链头,所述拉链头包括拉链头本体、位于拉链头本体上方的拉扣,所述拉扣有2个,所述拉扣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拉扣和拉链头本体焊接在一起。

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且拉扣有两个,使得结构更加稳固,且可满足双向的拉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钮扣有3排,所述第一扣眼有3排,所述第二扣眼有3个,所述拉扣长度为2c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尺码可调,拉链结构可靠,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尺码可调的儿童衣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拉链头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衣服本体1,衣身2,袖子3,第一连接片4,第二连接片5,第三连接片6,第一钮扣7,第二钮扣8,第一扣眼9,第二扣眼10,第四连接片11,第五连接片12,第三钮扣13,第三扣眼14,拉链15,拉链头16,拉链头本体161,拉扣1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尺码可调的儿童衣服,包括衣服本体1,衣服本体1包括衣身2、位于衣身2左右两侧的袖子3,衣身2背面下端左侧设有第一连接片4,衣身2下端右侧设有第二连接片5,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5上方设有第三连接片6,第一连接片4仅有左端和衣身2是缝合在一起的,第一连接片4为矩形,第一连接片4右端设有第一钮扣7,第一钮扣7至少有2排,第一连接片4上端设有第二钮扣8,第二连接片5仅有右端和衣身2是缝合在一起的,第二连接片4为矩形,第二连接片4左端设有第一扣眼9,第一扣眼9至少有2排,第二连接片5上端设有第二钮扣8,第三连接片6为梯形,第三连接片6中间设有第二扣眼10,每个第三连接片6上至少有2个第二扣眼10;

袖子3左右对称布置,袖子3背面设有第四连接片11、第五连接片12,第四连接片11上设有2排第三钮扣13,第五连接片12上设有2排第三扣眼14。

优选的,衣身2上端设有拉链15,拉链15位于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5的上方。

优选的,拉链15设有拉链头16,拉链头16包括拉链头本体161、位于拉链头本体161上方的拉扣162,拉扣162有2个,拉扣162左右对称设置,拉扣162和拉链头本体161焊 接在一起。

最优的,第一钮扣7有3排,第一扣眼9有3排,第二扣眼10有3个,拉扣162长度为2c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尺码可调的儿童衣服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