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00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安装、维护、检修各种电气设备时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的一种防止人身伤害的多功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头顶防止受伤的防护用品,主要由帽壳、帽衬、下颚带、后箍组成。安全帽的帽壳呈半球状,坚固、光滑并具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力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安全帽的帽壳与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和减轻对头部的伤害。

按照《安规》要求,所有工作必须佩戴安全帽的规定,现在电力系统所佩戴安全帽只是对头部进行保护,但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存在很多缺陷,特别在夜间维修时缺少照明及验电装置,很容易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安全帽,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维修的电气设备是否存在电压,电气设备是否带电进行预知,佩戴该安全帽可以提前报警并不用借助外来照明设备,提高了安全性及夜间维修的简便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的帽壳,帽壳的前端设有帽沿,帽壳的后端设有后箍,帽壳两侧设有用于定位的下颚带,帽壳的内侧设有在头部与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内衬,帽壳与内衬之间预留有存放腔,存放腔内设有验电感应发生器,所述的验电感应发生器包括:电源、发光二极管、保护电阻、检波二极管、NPN型三极管、结场效应晶体管和感应板,电源的正极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以及保护电阻的一端相连接,保护电阻的另外一端分别连接检波二极管的正极和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所述检波二极管的负极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发射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的感应板与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接;所述的帽沿上还设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LED灯、充电电池和控制开关,LED灯经导线与充电电池相连接,导线上设有控制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安全帽以安全帽为载体增加了感应验电发生器和照明装置两个主要部分,本实用新型在安全帽的帽壳与帽衬之间留有存放腔,将感应验电发生器安装在预留的存放腔内,该感应验电发生器主要有电源、发光二极管、保护电阻、检波二极管、NPN型三极管、结场效应晶体管和感应板组成,当电路处于常态时,结场效应晶体管因栅极悬空形成漏电流,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无电流流入,发光二极管处于熄灭状态;当感应板靠近220V及以上的交变电源时,因电源在四周将形成交变电场,感应板上将感应出相应交变电压加到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感应板上感应电压为负时,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电压经过保护电阻、检波二极管加至NPN型三极管的基极,NPN型三极管导通,发光二极管随之发光报警。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感应验电发生器在离220V电源线2~5cm处即可测试是否带电,在离10kV线路50~100cm即可测试是否带电,这使工作人员无需接触线路就可以对电气设备是否带电进行检查,特别是夜间可以独立作业,能够更好的保证人身安全且实用灵便,具有良好的示警性与安全性,并且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的夜间操作,本实用新型还将照明装置安装在帽沿的前端,照明装置中的LED灯、控制开关、充电电池一体成形在壳体中,可以与安全帽本体之间进行一体拆卸,供拆卸充电或其它使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波二极管选用型号为1N4148,所述NPN型三极管选用型号为9014,所述结场效应晶体管选用型号为3DJ6。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体的底部一个万向接头,所述的照明装置经万向接头帽沿前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不仅一体成形,并且照明装置与帽沿之间经万向节接头连接,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对灯光角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装材料的安全帽为载体,强度高、安全性能好,本实用新型在帽壳与内衬之间设置存放腔,存放腔中的感应验电发生器使工作人员无需接触线路就可以对电气设备是否带电进行检查,特别是夜间可以独立作业,能够更好的保证人身安全且实用灵便,具有良好的示警性,也提升了安全系数。2. 本实用新型还在安全帽的前端设置了一体式的照明装置,工作中,不需用其他人员配备外部照明设备,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充电,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经万向接头与帽沿前端连接,工作人员可以灵活地对灯光角度进行调整。3.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帽中各部件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验电发生器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的帽壳1,帽壳的前端设有帽沿2,帽壳1的后端设有后箍3,帽壳1两侧设有用于定位的下颚带4,帽壳1的内侧设有在头部与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内衬5,帽壳与内衬之间预留有存放腔,存放腔内设有验电感应发生器6,如图3所示:验电感应发生器包括:电源6a、发光二极管6b、保护电阻6c、检波二极管6d、NPN型三极管6e、结场效应晶体管6f和感应板6g,电源6a的正极分别与发光二极管6b的正极以及保护电阻6c的一端相连接,保护电阻6c的另外一端分别连接检波二极管6d的正极和结场效应晶体管6f的漏极,所述检波二极管6d的负极与NPN型三极管6e的基极相连接,NPN型三极管6e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6b的负极,发射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的感应板6g与结场效应晶体管6f的栅极相连接,结场效应晶体管6f的源极与电源6a负极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检波二极管6d选用型号为1N4148,所述NPN型三极管6e选用型号为9014,所述结场效应晶体管6f选用型号为3DJ6,保护电阻的阻值为40~60千欧之间,优选为47千欧。当电路处于常态时,结场效应晶体管6f因栅极悬空形成漏电流,NPN型三极管6e的基极无电流流入,发光二极管6b处于熄灭状态;当感应板6g靠近220V及以上的交变电源时,因电源在四周将形成交变电场,感应板6g将感应出的交变电压加到结场效应晶体管6f的栅极,感应板上感应电压为负时结场效应晶体管6f截止,电压经过保护电阻6c、检波二极管6d加至NPN型三极管6e的基极,NPN型三极管6e导通,发光二极管6b发光报警。本电路在离220V电源线时2~5cm处即可测试是否带电,在离10kV线路50~100cm即可测试是否带电,无需接触线路,具有良好的示警性与安全性,特别是夜间可以独立作业,能够保证人身安全且实用灵便。

本实施例的帽沿上还设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壳体7a,壳体内设有LED灯7b、充电电池和控制开关,LED灯经导线与充电电池相连接,导线上设有控制开关。为了方便照明装置光线角度的可调性,本使实用新型在外壳体的底部一个万向接头,所述的照明装置经万向接头帽沿前端可拆卸连接,使照明装置不仅一体成形,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对灯光角度进行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