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73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防撞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橡胶手套,是用橡胶薄片或薄膜制成的一类手套。其按用途分为耐酸碱手套、电绝缘手套、防辐射手套、医用手套等。其按橡胶原料或制造工艺分为胶乳手套和模压手套等。橡胶手套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电池制造业、玻璃钢行业、飞机装配、食品处理等领域。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橡胶手套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的手指关节处经常会受到外力的磕碰或撞击而导致关节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者手指关节容易受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横向防护条和五个纵向防护条;

五个纵向防护条分别设置在手套本体的五个手指部远离手心部的一面;纵向防护条的延伸方向与手套本体手指部的延伸方向一致;横向防护条设置在手套本体与人体指掌关节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地,横向防护条和纵向防护条的材质均为聚氯乙烯。

进一步地,横向防护条和纵向防护条均与手套本体一体式连接。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开口端设置有拉紧结构,拉紧结构用于将手套本体的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

进一步地,拉紧结构包括拉紧条;

手套本体开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拉紧条的一端设置有勾面,另一端设置有与勾面配合的毛面;拉紧条靠近毛面的一端固定在手套本体上,另一端穿过固定环,以使毛面与勾面分别位于固定环的两端。

进一步地,拉紧结构包括拉紧绳;

手套本体开口端,沿手套本体周面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拉紧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通孔,并用于与拉紧绳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暖层。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外表面,位于手心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开口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第二凸起形成商标图案。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外表面,位于手背的位置,设置有储存袋,储存袋上设置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手套,使用者将手套戴在手部,五个纵向防护条可保护使用者手指部位上的关节,横向防护条可保护使用者指掌关节,从而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手套的过程中收到外力磕碰或撞击而导致关节受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手套本体;2-纵向防护条;3-横向防护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横向防护条3和五个纵向防护条2;

五个纵向防护条2分别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五个手指部远离手心部的一面;纵向防护条2的延伸方向与手套本体1手指部的延伸方向一致;横向防护条3设置在手套本体1与人体指掌关节对应的位置。

其中,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海绵、塑料或者聚氯乙烯等等。较佳地,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具有阻燃性、耐化学药品性高、机械强度高一级电绝缘性良好等优点,采用聚氯乙烯可使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在起到保护人体手部关节的同时,提高手套的机械强度以及绝缘性等性能。

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与手套本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粘接、一体式连接或者缝制等等。较佳地,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与手套本体1一体式连接,这样可以增强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与手套本体1的连接强度,避免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在使用过程中从手套本体1上脱落,影响使用者使用。

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等。

横向防护条3可设置在手套本体1与人体的五个指掌关节相对应的位置,也可设置在与人体除拇指之外的四个指掌关节对应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手套,使用者将手套戴在手部,五个纵向防护条2可保护使用者手指部位上的关节;横向防护条3可保护使用者指掌关节,从而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手套的过程中收到外力磕碰或撞击而导致关节受损。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的材质均为聚氯乙烯。

本实施例中,将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的材质设置为聚氯乙烯,因聚氯乙烯具有阻燃性、耐化学药品性高、机械强度高一级电绝缘性良好等优点,采用聚氯乙烯可使横向防护条3和纵向防护条2在起到保护人体手部关节的同时,提高手套的机械强度以及绝缘性等性能。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设置有拉紧结构,拉紧结构用于将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

其中,拉紧结构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拉紧结构包括松紧带。松紧带设置在手套本体1开口端的内壁上。使用者将手套本体1套设在手部,手套本体1开口端通过松紧带将其固定在人体手臂上,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防护手套时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从手臂上脱落,同时,也避免外部的水从开口端进入手套本体1内部。

又如,拉紧结构包括拉紧绳和拉紧环。拉紧绳的一端和拉紧环对称设置在手套本体1开口端的两侧。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手套本体1套在手部,将拉紧绳的另一端缠绕在拉紧环并系在拉紧环上,从而将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

再如,拉紧结构包括挂钩和多个挂环。挂钩和多个挂环沿手套本体1开口端的周面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手套本体1开口端的外表面上。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手套本体1套在使用者手部,再将挂钩挂设在其中一个挂环上,从而将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采用挂钩和多个挂环的设置方式,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将挂环挂设在一个挂钩上,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手套本体1套在手部,再通过拉紧结构将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拉紧结构将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这样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防护手套时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从手臂上脱落,同时,也避免外部的水从开口端进入手套本体1内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拉紧结构包括拉紧条;

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拉紧条的一端设置有勾面,另一端设置有与勾面配合的毛面;拉紧条靠近毛面的一端固定在手套本体1上,另一端穿过固定环,以使毛面与勾面分别位于固定环的两端。

其中,拉紧条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布质、塑料或者橡胶等等。

拉紧条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等。

拉紧条与手套本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粘接或者缝制等等。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将手套本体1套在手部,再将拉紧条上的毛面与勾面配合,从而将手套本体1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通过拉紧条上的毛面和勾面配合的方式将手套本体1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另外,使用者还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固定的松紧程度,从而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拉紧结构包括拉紧绳;

手套本体1开口端,沿手套本体1周面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拉紧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通孔,并用于与拉紧绳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可在每个通孔处设置环形隔离片,环形隔离片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抵接,拉紧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环形隔离片。环形隔离片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金属、木质或者塑料等等。环形隔离片与手套本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粘接或者熔接等等。通过设置环形隔离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将拉紧绳和手套本体1隔离,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拉紧绳的过程中,拉紧绳反复摩擦通孔的内壁而将通孔处磨损,延长手套本体1的使用寿命。

还可在拉紧绳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拉紧绳上,将拉紧绳固定在固定环内部。固定环的设置可防止拉紧绳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两端开线,影响使用,从而延长拉紧绳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将手套本体1套在手部,再将拉紧绳的两端系在一起,从而将手套本体1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拉紧绳的结构方式将手套本体1开口端固定在人体手臂上,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者操作。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暖层。

其中,保暖层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海绵、绒布或者蚕丝等等。

保暖层与手套本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粘接或者缝制等等。

本实施例中,在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保暖层,在使用者戴上手套接触温度较低的液体时,保暖层可保持人体手部温度,从而避免了使用者手部接触过高的温度,进而提高使用者在使用防护手套时的舒适度。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手套本体1的外表面,位于手心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

其中,第一凸起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等。

第一凸起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塑料、橡胶、木质或者金属等等。

第一凸起与手套本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粘接或者熔接等等。

本实施例中,在手套本体1的手心部设置多个第一凸起,使用者在使用防护手套时,第一凸起可增加手套本体1手心部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握持外部东西时,该外部东西从手部滑落,从而方便了使用者握持外部东西。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手套本体1的开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第二凸起形成商标图案。

本实施例中,在手套本体1开口端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二凸起,多个第二凸起形成商标图案,起到防伪作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手套本体1的外表面,位于手背的位置,设置有储存袋,储存袋上设置有开口。

其中,储存袋可为用棉线制成的网状结构,这样使用者可将肥皂放置在储存袋中,在洗外部衣物时,使用者将手套本体1背部与衣物反复摩擦从而将肥皂涂抹在衣物上,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在手套本体1的背面设置储存袋,使用者可从开口处将外部物品放入至储存袋内,方便使用者储存物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