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鞋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进的鞋垫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具有适当厚度及柔软性的鞋垫本体,该鞋垫本体包含有前跖区、足弓区及后跟区,其中于该前跖区对应人体足部的拇指球位处设有一往下凹陷且供承载拇指球位的踏位部,该踏位部往横弓方向衔接有外撑部,该外撑部的厚度比踏位部厚,且让该外撑部衔接踏位部形成一倾斜踏面;借此,利用鞋垫上设有导正足部姿势的设计,能于使用鞋垫时有效将脚掌往内导正,让正常或外翻的脚掌能降低足部压力,保持足部运行应力的导引路径轻松流畅的姿势,同时,该鞋垫可任意抽取或置入于鞋子内使用,达到使用方便的功效。
【专利说明】
改进的鞋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进的鞋垫结构,尤指一种可随意置入或抽取出来,且能矫正足部姿势的鞋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人体的足部构造具有26块骨头,人体在站立时,是以第一跖骨的根部和第五跖骨的跟部以及跟骨三点为支撑点,该第一跖骨与第五跖骨并非位于水平状态,而是第一跖骨低于第五跖骨,再通过高低分布的三点形成足弓来支撑身体;人体的足部要维持一定的足弓,走路时才有弹性且不易疲劳。而鞋子是保护双脚在行走或跑步时的一项基本穿着,因为人体脚部所支撑的重量约为人体体重的一倍到两倍,因此,鞋内需要有一良好的鞋垫来保护足部,以防止造成人体骨头、关节与肌肉的伤害。
[0003]目前市场上,所有的鞋子都含有鞋垫(内衬),鞋垫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自行取出,另一种是固定于鞋底无法取出,主要功能是提供适当的柔软度,以增加舒适感;然而现有的流通于市面上可换装或加装于鞋内的活动式鞋垫2多为平坦垫体(如图4所示),材料选用大多为发泡材料成型一厚度约为3mm?7mm的底层,于该底层的上表面结合一表层,该表层可为网状透气纤维、一般布料、人造皮或真皮。上述鞋垫2主要作为鞋内软衬以及鞋体与足部之间过大间隙的充衬补足。因此,此类鞋垫2只能在前述足部的三个支撑点提供缓冲和散压的效果,对于人体足部的前掌横弓则未提供任何的支撑,当人体在站立或是行走时,人体施加于前掌横弓的压力和重量无法由平直的鞋垫承受和缓冲,仍然需要由前掌横弓的弹性来承受,换言之,传统的鞋垫2无法支撑前掌横弓,也无法减轻站立或行走时前掌的压力。这一类型的鞋垫2由于售价便宜,制造成本低廉,因此不强调也不提供符合足体功学或其他有益于运动、行走的机能。
[0004]另外,有一种鞋垫的结构是于对应脚掌压力板的高压处加厚避震,此举确实可减缓高受压区的受力状态,但压力却会转移至足弓与其他非踏面部位来承受,这是足压板所无法实时反应出来的,长期下来会导致足部、筋膜疼痛。
[0005]于是,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改进的鞋垫结构,以期达到具有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鞋垫结构,尤指一种可随意置入或抽取出来,且能矫正足部姿势的鞋垫结构。
[0007]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种改进的鞋垫结构,其中,该改进的鞋垫结构包含有:
[0009]—鞋垫本体,该鞋垫本体为一具有厚度及柔软性的鞋垫,该鞋垫本体包含有前跖区、足弓区及后跟区,其中,于该前跖区对应人体足部的拇指球位处设有一往下凹陷且能承载拇指球位的踏位部,该踏位部往横弓方向衔接有外撑部,该外撑部的厚度大于踏位部的厚度,且外撑部的厚度小于鞋垫本体上除所述外撑部和所述踏位部以外其他部分的厚度。
[0010]如上所述的改进的鞋垫结构,其中,所述外撑部平顺衔接所述踏位部,并且该外撑部与踏位部形成一倾斜踏面。借此,利用鞋垫上设有导正足部姿势的设计,能于使用鞋垫时有效将脚掌往内导正,让正常或外翻的脚掌能降低足部压力,保持足部运行应力的导引路径轻松流畅的姿势,同时,该鞋垫可任意抽取或置入于鞋子内使用,达到使用方便的功效。
[0011]如上所述的改进的鞋垫结构最佳实施例,其中,于该鞋垫本体的前跖区对应拇指位置处设有一与踏位部衔接的拇指容置部,该拇指容置部随拇指形状往下凹陷。
[0012]由上述的元件组成与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通过内凹的踏位部,让前脚掌微量往内侧倾斜能将脚掌往内导正,使其踩在地面行走时应力滑顺转移,达到轻松省力及具有舒适感的功效。
[0014]2.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同上述,于行走过程,能延续动能惯性,减少阻力,可整体降低疲劳感,达到疲劳值大大降低的功效。
[0015]3.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通过内凹的踏位部,让前脚掌微量往内侧倾斜能将脚掌往内导正,使其减少腰椎受迫情况,达到久站较不酸疼的功效。
[0016]4.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通过鞋垫本体置入于鞋内,除了有效达到导正脚掌功能之外,其该鞋垫本体的体积具有薄、轻量化及省容积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塾本体俯视不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垫本体配合足部平面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跖区横向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现有技术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
[0024]I 鞋垫本体
[0025]11前跖区
[0026]111踏位部
[0027]112外撑部
[0028]113倾斜踏面
[0029]114拇指容置部
[0030]12足弓区
[0031]13后跟区
[0032]T 拇指球位
[0033]A 脚跟
[0034]B 脚掌
[0035]C 小趾
[0036]D 大拇趾
[0037]现有技术:
[0038]2 鞋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实用新型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附图及图号:
[0040]首先,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鞋垫结构俯视、平面及剖视示意图,其主要包含有:
[0041]一鞋垫本体I,为一具有适当厚度及柔软性的鞋垫,该鞋垫本体I包含有前跖区11、足弓区12及后跟区13,其中于该前跖区11对应人体足部的拇指球位T处设有一往下凹陷且供承载拇指球位T的踏位部111,该踏位部111往外侧方向衔接有外撑部112,该外撑部112的厚度相较踏位部111厚,且比鞋垫本体I厚度薄,即外撑部112的厚度大于踏位部111的厚度且小于鞋垫本体1(上除了外撑部112和踏位部111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0042]进一步让该外撑部112平顺衔接踏位部111,并形成一倾斜踏面113;另外,可于该鞋垫本体I前跖区11对应拇指位置处设有一与踏位部111衔接的拇指容置部114,该拇指容置部114随拇指形状往下凹陷。
[0043]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了要了解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所具备的功效,先解释说明人体行走时脚部运行应力的导引路径(参见箭头表示),如图2所示,当踏出步伐时,脚跟A会先着地,接着,脚掌B接触地面,随着脚部的向前移动行走而抬起脚部时,因脚跟A会逐渐抬起提高,让脚外侧向前转换,而使应力由al箭头方向行走至脚掌B小趾C侧的踏位点(被称为横弓地方,即第一跖骨部、第五跖骨部处),该踏位点一边承载着体重,一边传导着应力,应力由a2箭头方向往大拇趾D做旋入动作,此时应力往低处导流,开始往骨骼位置更靠前及更低位的最低踏位点(第一跖骨部)移动,随着脚步持续的前进与后跟的抬高,应力传导至a3箭头方向由大拇指D蹬出后离地,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步行动态。
[0044]而由上述的导引路径可反应出,满足人体行走的舒适方式是由外向内的外高内低落差所导引的脚部运行路径;因此,于制作鞋垫本体I时,其主要顺着人体足部形体而设,利用具有适当厚度及柔软性的鞋垫本体I,于该鞋垫本体I前跖区11对应人体足部的拇指球位T处设有一往下凹陷且供承载拇指球位T的踏位部111,让该踏位部111能支撑人体足部前掌部位所微凸出的拇指球位T,于行走时重力下压及应力运行流畅下,让前掌部位微量往内侧倾斜,同时顺着该踏位部111往外侧方向的外撑部112,能将前掌部位往上顶撑,以能配合微量往内侧倾斜的状态,并形成一倾斜踏面113,让该倾斜踏面113能将应力滑顺转移,有效将脚掌往内导正,让正常或外翻的脚掌能降低足部压力,达到保持足部运行应力的导引路径轻松流畅及达到延续动能惯性,减少阻力的功效。
[0045]除上述的功效之外,进一步论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其该鞋垫本体I可任意抽取或置入于鞋子内使用,达到使用方便的功效。当于穿着鞋子时,可利用能随意置入抽取的鞋垫本体I来置放于鞋子内,当然,每一种鞋子形体或其鞋子诉求功能不同,但都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鞋垫结构。
[0046]另外,当穿着者踩踏时,因往内侧倾斜,故进一步能顺着拇指位置于形体,而在鞋垫本体I设有可支撑拇指的拇指容置部114。
[0047]由上述的元件组成与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0048]1.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通过内凹的踏位部,让前脚掌微量往内侧倾斜能将脚掌往内导正,使其踩在地面行走时应力滑顺转移,达到轻松省力及具有舒适感的功效。
[0049]2.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同上述,于行走过程,能延续动能惯性减少阻力可整体降低疲劳感,达到疲劳值大大降低的功效。
[0050]3.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通过内凹的踏位部,让前脚掌微量往内侧倾斜能将脚掌往内导正,使其减少腰椎受迫情况,达到久站较不酸疼的功效。
[0051]4.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垫结构,通过鞋垫本体置入于鞋内,除了有效达到导正脚掌功能之外,其该鞋垫本体的体积具有薄、轻量化及省容积的优点。
[00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鞋垫结构包含有: 一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为一具有厚度及柔软性的鞋垫,所述鞋垫本体包含有前跖区、足弓区及后跟区,其中,于所述前跖区对应人体足部的拇指球位处设有一往下凹陷且能承载所述拇指球位的踏位部,所述踏位部往外侧方向衔接有外撑部,所述外撑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踏位部的厚度,且所述外撑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鞋垫本体上除所述外撑部和所述踏位部以外其他部分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部平顺衔接所述踏位部,并且所述外撑部与所述踏位部形成一倾斜踏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鞋垫本体的所述前跖区对应拇指位置处设有一与所述踏位部衔接的拇指容置部,所述拇指容置部随所述拇指的形状往下凹陷。
【文档编号】A43B17/00GK205696038SQ201620591899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涂旭东
【申请人】涂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