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员服。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中,常用的输液部位可以分为头皮静脉、下肢静脉和上肢静脉。头皮静脉注射多用于婴幼儿,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头皮具有较多的浅层静脉,比较容易穿刺固定;下肢静脉注射主要包括大隐静脉等,但由于下肢活动限制以及危险性较高,容易形成血栓等原因,一般较少使用;上肢静脉注射包括手背静脉、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等,是十分常用的静脉注射部位,其中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都位于手臂上。
当需要在手臂上进行静脉注射、或者三角肌皮下注射时,传统病员服和普通的衣服一样需要脱去衣服或者卷起袖管,十分不方便。
为了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往往在静脉穿刺部位还会设置留置针;尤其是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难度高,在穿刺部位设置留置针,可以有效的延长使用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目前,留置针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胶布粘贴的方式,这种固定方式导致留置针容易脱落,传统的病员服无法起到帮助固定留置针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病员服无法固定留置针,且不方便三角肌皮下注射、手臂上静脉注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员服,包括衣身和衣袖,所述衣袖包括:第一衣袖本体,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沿所述衣袖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衣袖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分离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离时,所述第一衣袖本体展开成片状;当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衣袖本体卷起成袖管;约束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衣袖本体的内侧面,所述约束片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能够连接,使约束片形成环状结构,用于包裹处于所述第一衣袖本体内的手臂。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通过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多个连接位置,用于改变所述约束片形成环状结构后环形面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衣袖本体的内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约束片具有弹性,且沿所述衣袖的长度方向,所述约束片的长度不小于10cm。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通过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可选的,所述衣袖还包括第二衣袖本体,所述第二衣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衣身,所述第一衣袖本体与所述第二衣袖本体可分离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衣袖本体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位置对应手臂三角肌注射点所在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开孔处,设有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连接件,用于遮蔽患者身体;或,在所述开孔周边,设有盖布,所述盖布用于遮蔽患者身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衣袖本体、第二衣袖本体通过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的病员服,包括衣身和衣袖,衣袖包括第一衣袖本体,使第一衣袖本体能够展开暴露处于第一衣袖本体内的手臂;同时在第一衣袖本体内设置约束片,使约束片能够包裹处于第一衣袖本体内的手臂;当需要固定留置针时,约束片能够将留置针与手臂一同包裹,从而固定留置针,并有效防止留置针脱落。第一衣袖本体能够展开暴露处于第一衣袖本体内的手臂也使得静脉注射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衣袖还包括第二衣袖本体,第二衣袖本体与衣身固定连接,第二衣袖本体与第一衣袖本体可分离连接,在第二衣袖本体上设置开孔,并使开孔的位置对应手臂三角肌注射点所在位置;从而能够十分方便的进行三角肌皮下注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病员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衣袖本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衣袖本体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约束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病员服100,包括衣身20和设置在衣身20两侧的两个衣袖10,两个衣袖10对称设置,且具有相同的形状、结构和功能,因此,以下仅对其中一个衣袖10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衣袖10具有第一衣袖本体11,第一衣袖本体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分别沿衣袖10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第一衣袖本体11的两端,且可分离连接。当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分离时,第一衣袖本体11展开成片状(图3);当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连接时,第一衣袖本体卷起成袖管(图2)。
参照图3,衣袖10还具有约束片12,约束片12固定设置在第一衣袖本体11的内侧面,约束片12包括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第一端部12a能与第二端部12b连接,使约束片12形成环状结构,用于包裹处于第一衣袖本体11内的手臂。
当需要进行上肢静脉注射时,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分离并充分暴露处于第一衣袖本体11内的手臂,因此,能够非常方便的寻找到所要注射的位置。当完成静脉注射,但还需要固定留置针时,能够利用约束片12将留置针与手臂一同包裹,以此固定留置针。采用上述方式固定留置针,留置针没有暴露在外,且约束片12相较于传统的胶布能够更牢固的将留置针固定在手臂上;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留置针脱落。由于约束片12设置在第一衣袖本体11内,当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连接时,本实施例中的病员服100与普通病员服的外观无异,因而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多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可分离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此处,在第一连接部11a、第二连接部11b上设置拉链。当需要进行上肢注射或固定留置针时,拉开拉链,暴露手臂;当完成上肢注射或完成留置针的固定时,拉上拉链,遮蔽手臂,此时与普通病员服外观无异。
继续参照图3,约束片12包括固定连接部12c,固定连接部12c与第一衣袖本体11缝合固定。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2a分布在固定连接部12c的两侧,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可以采用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此处,在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上设置魔术粘贴层。第一端部12a能够与第二端部12b通过魔术贴连接形成环状结构,从而包裹约束片12所在位置的手臂。
为了使约束片12所形成的环状结构具有不同的大小,以包裹不同粗细的手臂,在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设置多个连接位置。当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在不同位置上连接时,约束片12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大小也不同。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魔术贴的连接方式,因而可以将魔术粘贴层的宽度做到很宽,具体参照图4(a),此时,在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上完全分布魔术粘贴层,若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重合的区域越多,则约束片12所形成的环状结构越小,用于包裹的手臂越细;若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重合的区域越少,则约束片12所形成的环状结构越大,用于包裹的手臂越粗。也可以设置多个魔术粘贴层,具体参照图4(b),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魔术粘贴层,可以通过不同魔术粘贴层的配合,改变约束片12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大小。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端部、第二端部采用纽扣的方式连接时,可以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设置多排纽扣,用于改变约束片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大小;当第一端部、第二端部采用拉链的方式连接时,可以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上设置多排拉链,用于改变约束片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大小。无论是纽扣,还是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与图4(b)中的实施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还能够固定在第一衣袖本体11的内侧面上。这是因为:当不需要固定留置针时,约束片12无需包裹手臂;此时,若不将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固定,则会影响患者手臂部位的舒适性。具体可采用连接第一端部12a与第二端部12b的相同方式,将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固定在第一衣袖本体11的内侧面上。
一般情况下,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固定在第一衣袖本体11的内侧面上,此时,与普通病员服无异,也不会造成患者的不适。当需要固定留置针时,使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与第一衣袖本体11分离,并且使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相连接将留置针与手臂一同包裹,固定留置针。
本实施例中,约束片12采用弹力棉材料,其作用在于:使患者能够感到更加舒适,同时使约束片12具有弹性,从而能够改变约束片12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大小。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留置针,优选的,沿衣袖10的长度方向,约束片12的长度不小于10cm。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衣袖本体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约束片12,分别对应上臂和下臂。其作用在于:若留置针只在上臂处,则仅需对患者的上臂进行包裹以固定留置针;同样的,若留置针只在下臂处,则仅需对患者的下臂进行包裹以固定留置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一个约束片,也可以设置多个约束片对应不同的注射部位。
由于留置针的位置一般不会非常靠近手臂三角肌所在位置,因此,若将约束片12设置在靠近衣袖10的上端部,则显得没有必要。在本实施例中,约束片12离衣袖10上端端部的最近距离L1为13cm。
参照图1,衣袖10还包括第二衣袖本体13,第二衣袖本体13与衣身20固定连接。第一衣袖本体11具有第三连接部11c,第一衣袖本体11在第三连接部11c位置与第二衣袖本体13可分离连接。其中,第一衣袖本体11与第二衣袖本体13可以采用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此处,在第三连接部11c上设置拉链,第一衣袖本体11通过拉链连接在第二衣袖本体13上。由于第一衣袖本体11与第二衣袖本体13可分离连接,因而,能够更为方便的暴露处于第一衣袖本体11内的手臂,方便注射、检查以及固定留置针。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衣袖本体13上,还设置有开孔13a,开孔13a的位置对应手臂三角肌注射点所在位置。其作用在于,当患者需要进行三角肌注射时,可以直接从开孔13a处进行注射,而不用像普通病员服那样需要脱去衣服或者卷起袖管。由于三角肌注射位置比较固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开孔13a离衣袖10上端端部的最近距离L2为5cm;优选的,开孔13a为直径为5cm的圆形孔。
继续参照图1,在所述开孔13a周边,还设置有盖布13b,盖布13b用于遮挡开孔13a以遮蔽患者身体。为了使病员服100具有更好的外观,可以将开孔13a周边设计成一个类似口袋的形状;当需要进行三角肌注射时,掀起盖布13b,暴露开孔13a;当完成三角肌注射时,盖上盖布13b,此时,开孔13a所在位置的外观类似口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在开孔处设置连接件的方式,用以遮蔽患者身体;其中,连接件可以是纽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任意一种。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