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摔内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587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防摔内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摔内裤,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有陀螺仪的防摔内裤。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生活中摔倒骨折受伤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使用瓷砖铺设地面的房屋中,一旦瓷砖地面沾上水,则瓷砖地面会变得较滑,因此极易造成屋内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摔倒在地。而大部分老年人较易被碰倒,尤其是在室外如公园、商场等人流较密集的场所更容易发生老年人被碰倒的情况。因此跌倒是老年人受到伤害最常见的情况,老年人的摔倒、跌伤多发生于走路过程中,其中因跌倒而造成中致重度伤害,由于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如髋骨骨折等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极大。

专利号为CN20102061210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摔衣,该防摔衣包括上衣与裤子,上衣与裤子里设置有气囊与感应片。穿有该防摔衣的老人若摔倒在地,则令感应片受到冲击,从而控制气囊打开,对使用者起到保护作用。但该防摔衣具有以下缺陷:由于感应片是在人体摔倒在地受到冲击后才控制气囊打开,人体无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从而导致人体受到一定的伤害,且该防摔衣包括上衣与裤子,会给老年人造成穿着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为用户尤其是老年人用户在居家生活和在外出行进行专业的安全防护的防摔内裤。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摔内裤包括裤部,裤部包括裤体、气囊与陀螺仪,气囊装配在裤体上,陀螺仪装配在裤体上,外挂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气瓶与气瓶释放装置,陀螺仪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发送电压脉冲至气瓶释放装置,当气瓶释放装置接收到电压脉冲后开启气瓶以对气囊充气。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防摔内裤包括电线与通气管,电线装配在裤体上,通气管装配在所述裤体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线的第一端部连接于陀螺仪上,通气管的第一端部连接于气囊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裤部包括活动接头装置,电线的第二端部连接于活动接头装置上,通气管的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活动接头装置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气瓶装配在外挂装置上,气瓶释放装置装配在气瓶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外挂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装配在外挂装置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外挂装置包括气管与电线组合体,气管与电线组合体装配在外挂装置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气管与电线组合体的第一端部连接于气瓶释放装置与电子控制装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外挂装置包括活动接头装置,气管与电线组合体的第二端部连接于活动接头装置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裤部与所述外挂装置通过所述活动接头装置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使用陀螺仪检测人体下肢的运动指标如双腿行走角度、加速度等并将检测结果通过电线发送至电子控制装置。当电子检测装置根据陀螺仪的检测结果判定使用者发生摔倒时,电子检测装置控制气瓶释放装置开启气瓶,气瓶内的气体通过气管释放至气囊内,使气囊膨胀,对人体落地起到缓冲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摔内裤结构简单,穿着方便,利于用户尤其是老年人用户穿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摔内裤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摔内裤的结构背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防摔内裤12包括裤部13和外挂装置4,裤部13包括活动接头装置15、陀螺仪6、电线7、裤体8、气囊9、通气管10。在此实施例中,陀螺仪6的数量选用2个并将陀螺仪装配于裤体6的裤体8前端底部裤腿处。同时为防止汗水等液体对陀螺仪6的检测功能造成损坏,本实施例选用将陀螺仪6封装在水密胶体内的方法以对陀螺仪6进行防水处理。电线7的第一端部连接于陀螺仪6上,第二端部则连接于活动接头15装置处。在此实施例中,气囊9的数量选用3个并将气囊9固定于裤体8后部,气囊9贴近股骨根部及尾椎处,气囊9的制造材料选用乳胶。在气囊9上开有气体入口,通气管10的第一端部连接至气囊9的气体入口处,第二端部则连接于活动接头15装置处。活动接头装置15、陀螺仪6、电线7、气囊9、通气管10均可从裤体8上拆卸分离,电线7与通气管10均可从活动接头装置15上拆卸分离。

外挂装置4包括气瓶2、电子控制装置3、活动接头装置5、气管和电线组合体11、气瓶释放装置14。在此实施例中,腰带1固定于使用者的外裤上。外挂装置4装配于腰带1上,从而使得外挂装置4固定于使用者上。气瓶2固定于外挂装置4上,气瓶释放装置14固定于气瓶上,电子控制装置3固定于外挂装置4上。在本实施例中,气瓶2的数量选用1个,气瓶2内充满了高压气体,电子控制装置3选用芯片。气管与电线组合体11的第一端部则连接至气瓶释放装置14和电子检测装置3,第二端部则连接至活动接头装置5。活动接头装置15与活动接头装置5相互连接,从而可令连接气管与电线组合体11与通气管10、电线7进行连接,进而形成气体通道与信号传输电路。

使用者在运动时,陀螺仪6可对人体下肢的运动指标如双腿行走角度、角速度等进行实时检测。陀螺仪6的实时检测信号通过电线7、气管和电线组合体11、活动接头装置5等组成的信号传输电路传输至电子控制装置3,电子控制装置3将陀螺仪6的实时检测结果与电子控制装置3内预设的数据进行比较。当电子控制装置3判断使用者出现摔倒的情况时,电子控制装置3即发送出一个电压脉冲。该电压脉冲通过电路传输到气瓶释放装置14处,气瓶释放装置14在接收到该电压脉冲的时候即可开启气瓶2。一方面因为气瓶2内充满了高压气体,另一方面因为此时气囊9内无气体而处于收缩状态,从而气瓶2内的高压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由气管和电线组合体11、活动接头装置5、通气管10组成的气体通道快速传送至气囊9内,进而令气囊9充气膨胀并维持一定的气体压力,在人体处于摔倒过程而尚未触碰到地面的时候即可使气囊9充气打开以形成气囊缓冲层,因此减少摔倒后地面对骨骼的冲击力从而对人体的摔倒落地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实际应用时,本发明还有更多的改变,例如,气囊的数量可以选用数值;气囊的材料可以选用硅胶、TPU或PVC;在裤体的前部或左右侧部亦可以装配有气囊;外挂装置可以选用悬挂在钥匙串上的装配方法。上述改变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